分享

美刊: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已死

 沩江学者 2014-05-12

参考消息网5月12日报道 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5月6日刊登题为《抱歉,美国,世界新秩序死了》一文,文章称, 正当莫斯科继续扬言入侵边界——最近是要求基辅从乌克兰东部撤出部队——之时,美国的愤慨反应透露出很多有关其领导人如何看待国际准则的信息。不幸的是,陷入时间扭曲的不是俄罗斯人,而是美国人。

自由主义秩序正在瓦解

美国人认为,美国在其短暂的全球霸权期间——从1991年开始并在过去10年逐渐削弱——所推崇的法律准则仍在发挥效用。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上世纪90年代,人们可能会相信国际新秩序取代了冷战的两极体系。它曾被乔治·W·布什总统难忘地称为“世界新秩序”,其特征是通过国际法庭和平解决争端、普适人权、国际刑事司法及自由贸易和投资。总而言之,这一新的自由主义秩序强调的是国际法治,即认为国际法和法定制度将成为全球体制主要源泉的理念。这一秩序在苏联崩溃从而使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之后的出现并非偶然。

今天,这一秩序正在瓦解,这是美国势力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其在海外贯彻自身价值观及利益的能力下降的结果。尽管许多美国知识分子相信,这种秩序反映了国外精英对于一个不言而喻的优秀国际组织体系的赞许,但事实上它代表的却是国外精英对超级大国的默认。现在既然这个超级大国不复存在,它所推崇的这些准则便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四大支柱作用日渐式微

后冷战自由主义秩序的第一根支柱是国际法庭。在一战及二战之后,战胜者曾设立了有权根据国际法对可能出现的争端进行裁判的常设国际法庭。最著名的此类法庭是上世纪40年代设立的联合国机构——国际法院(ICJ)。在上世纪90年代,100多个国家建立了旨在解决贸易壁垒争议的争端解决机制世界贸易组织(WTO)。有权对海洋争端作出裁判的国际海洋法法庭也在同一时期开始运转。

但是,尽管此类法庭有助于解决贸易争端,但现在一目了然的是,国际法庭更宏大的抱负——即为解决否则可能会导致战争的争端提供和平途径——却失败了。今天,两个最危险的冲突源泉是俄罗斯和中国与各自邻国的关系。两国都不愿意把这些冲突交由国际法庭裁决。原因很简单:国际法倾向于支持领土分配和国际主权的现状,而俄中两国寻求通过向外国或地区施加影响来强化自己的势力。由于美国等国家不够强大,无法迫使俄中两国服从国际法庭,因此令这些机构蒙尘。

后冷战秩序的第二根支柱是对人权的承认。根据国际人权法,所有政府都必须尊重公民权利。然而人权制度也同样遭遇了失败。越来越清楚的一点是,许多国家根本无视自己的人权承诺。例如,俄罗斯尽管批准了普遍人权条约并加入了规定民众有权起诉政府的相对严格的《欧洲人权公约》,但却还是走向了极权。甚至连西方国家也曾违背这些条约的精神,在“9·11”恐怖袭击之后对“基地”组织采取严厉措施。

人权制度的破产把西方置于困难的处境。当对人权的侵犯变得明目张胆以至于不容忽视的时候——如上世纪90年代巴尔干半岛以及20世纪头10年中伊拉克、利比亚、苏丹、叙利亚等国的情况,西方面临着忽视这些现象从而违背自己对人权的承诺,还是违背和平解决争端的承诺而发动军事干预的抉择。逃避这一两难选择的唯一途径是联合国安理会,只有它拥有对不服从本国人权义务的国家发动战争的合法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