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瑞平在全市对接京津、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本报讯(记者崔旭)为深入贯彻全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精神,5月7日和12日,我市就对接京津、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三项工作,分别在涞水县、曲阳县和市区分三片召开推进会。市委书记聂瑞平、市长马誉峰出席并讲话。聂瑞平强调,要强化高端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做优环境,提升能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主动作为。 会上,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分别通报了各县(市、区)、开发区今年以来对接京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有关情况。各县(市、区)、开发区分别汇报了三项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在认真听取汇报后,聂瑞平指出,保定发展、稳定、民生三大任务都很重,但重中之重是发展。今年是关键之年、发力之年、决定保定未来的一年,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我市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主动服务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要素外溢,把全市各项工作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借力京津全面提升我市发展水平。 聂瑞平强调,要以高端理念打造优质发展环境。要站在高端发展的战略高度,下大力、持续性打好优化环境“组合拳”。各县(市、区)、开发区要把做优城市环境与优化产业布局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为发展提供高品位、高水平的环境功能支撑。要创新思维,善于用市场的思维和方式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特别要注重引进大的战略合作者,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加快提升各类园区平台的承载能力和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工程,加大造林绿化力度。要深入开展“讲懂守”、严打专项整治、效能提升、城市管理“6S”等行动,全面优化政策、法治、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环境。 聂瑞平强调,要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能力提升。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关键要实干。各级干部要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发扬“钉钉子”、“久久为功”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牢牢把握“开放、高端、创新、统筹、效率”五个关键词,加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层次研究,全方位提高抢抓机遇、推动发展的能力。反对“四风”,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好干部没有压力、没有动力、没有活力,甚至无视发展、无视民生的问题。特别是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承担好国家和省交给我们的任务,踏踏实实做好基础性、前瞻性的工作。 聂瑞平强调,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积极对接、主动作为。各县(市、区)、开发区要深入研究区域发展规律,牢牢把握自身优势和京津需求,找准协同发展的“结合点”和“共振点”。要注重做好全县域规划。从本地发展实际出发,结合京津发展定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切实做到科学定位、统筹谋划。要牢固树立“产业立县”的理念,在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同时,统筹抓好一产、三产项目引进,努力构建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 马誉峰要求,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要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的意识,既要积极作为,又要冷静对待,真抓实干,率先发展。要坚持高端引领。在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对接京津上,要坚持高端发展理念,大手笔谋划,高标准设计,做到生态高端、环境高端、产业高端。要牢固树立产业立县理念,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上,注重引进强县、立县的工业制造企业。要进一步浓厚招商氛围,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主动出击,积极寻求合作机会,争取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来保发展。要打造良好环境。积极做好增强承载能力和完善功能方面的准备,用市场的方法解决发展难题。各县市要以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为契机,着力解决好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下大力改变城乡容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和环境支撑。同时,要提高行政效率、 提高服务质量,为客商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要树立大保定理念。“一城三星一淀”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城市发展,找准定位,突出重点,体现特点,打造亮点。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特别是在城市发展、产业规划、项目建设上,要坚决服从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形成合力,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厘清思路,进一步突出重点,进一步抓好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颖主持会议。 市领导吴立芳、宋文、崔启慧、李志刚、杨猛、王林、岳文民分别出席会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