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调养促种兔秋繁

 老刻刀 2014-05-13

加强调养促种兔秋繁

发布时间:2009-10-27 10:50  来源:河北科技报

  家兔秋繁常出现母兔不发情、公兔性欲差、屡配不孕等问题,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呢?

  母兔不发情。母兔遭受炎夏困扰,刚一摆脱,又入秋毛脱换期,加之体质衰弱,因而发情会受到制约。因此,应加强管理,增加营养,提高蛋白水平,以16%18%为宜,另补充维生素A(每公斤体重1420微克)、维生素E(每公斤体重0.5毫克)、蛋氨酸、胱氨酸(50公斤饲料另加100)、鱼粉3%、蚕蛹粉2.5%等,同时增加光照时间,一般应达14小时左右,白天不足晚上补,并辅以人工梳理被毛,帮助脱换促进再生。一般情况,换毛结束,待体况恢复后,即会自然发情,否则再结合人工催情,如互换笼位、按摩、挑逗、涂药等,万不得已,再用激素及其他药物催情。其实用激素及其他药物催情,并不能促进卵泡发育,所以配种效果不太好。

  公兔性欲差。与公兔夏季不育有关,因此,夏季不育,应秋季调养。公兔受炎夏高温刺激影响,体质一度衰弱,睾丸体积缩小,生精能力降低,导致暂时性不育。其恢复至正常有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需4060天,甚至会更长一些。如果夏季防暑降温设施不得力,没有有效保护,就会直接影响秋季繁殖,即使母兔发情,但公兔不适,也无法配种。因此,公兔应同样采取与母兔同等的补救调养措施,兼之补充煮熟的鸡蛋黄,每天一枚,早晚两次喂,连用57天,或者煮熟的黄豆1020粒,也可肌注丙酸睾丸素,每次5毫克,每天2次,连用两次即可。另外,配种时应采取复配或重配法,即一只公兔交配后,过24小时再用同一公兔或另一公兔交配一次,可有效提高配种率。

提高肉兔受胎率五法

发布时间:2010-01-27 14:27  来源:中国养殖网

  1.加强营养。无论是种公兔还是种母兔,都应保持中等膘情,饲料力求多样化,一方面要保证青绿多汁饲料的供应,另一方面要适当补充一定数量的精饲料(如麸皮、玉米、小麦、黄豆等),必要时还可以补充对繁殖有很大作用的锌、锰、碘等微量元素,枯草季节还要补给多种维生素。另外,公兔在配种前一周每天增喂半个鸡蛋,母兔每天增喂50克大麦芽,有利于提高受胎率。

  2.选择适宜的季节繁殖。肉兔虽然一年四季都可繁殖,但春秋两季气候适宜,肉兔食欲旺盛,生殖机能活跃,受胎率高。故肉兔繁殖最好选择在春秋两季。

  3.适时配种。要注意观察母兔发情表现。待母兔兴奋不安,在笼内跑跳,顿足,食欲减退,频频举尾,爬跨其它肉兔,并主动接近公兔,外阴肿胀、潮红、湿润时,配种最为适宜。配种时,要注意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进行交配,交配后及时将母兔臀部提起,并用手拍两下,促使阴道与子宫收缩,防止精液外流。

  4.采用复配。即在第一次配种后,间隔78小时,再用同一公兔交配一次,这样可以保证受胎所需的精子数量和质量。

  5.及时淘汰不孕兔和老龄兔。对多次交配不孕的公、母兔和3岁以上的老龄种兔,应在育肥后淘汰。

家兔配种小诀窍

发布时间:2008-12-29 14:22  来源:

    要做到不到成熟月龄、近亲、品种不纯、有病、毛色不同不配。在操作技术上必须掌握:母兔发情中期配种;每只母兔必须在初配后23小时复配,母兔必须送到公兔笼内交配,交配时母兔要在便于公兔交配的最适当位置上。  肉兔配种最好在午夜

发布时间:2008-12-29 14:22  来源:

    秋季气候适宜,肉兔食欲旺盛,生殖机能活跃,是配种的大好时机,但也要注意配种时间。

  据观察,1天之中,中午12时配种受胎率最低,只有50%;傍晚次之;晚上24时配种受胎率最高,可达84%。生产上,应提倡晚上2122时配种。一般来说,母兔发情时配种受胎率高,因此要经常对兔群进行发情检查,及时发现,及时配种。

  配种时,要注意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进行交配,交配后及时将母兔臀部提起,并用手拍两下,促使阴道与子宫收缩,防止精液外流。配种可采用双重、重复、血配等自然交配法,有条件者亦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长期不发情的个体,除加强饲养管理外,还要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催情。
 

为何公兔夏季难育

发布时间:2009-07-30 14:35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环境、温度和光照时间是影响家兔繁殖的重要环境因素。
  
  权威资料表明,3月公兔的射精量最多,精子密度最高,精子活力最强。而夏季(特别是7月)公兔的睾丸缩小了13,性欲减退,精液浓度降低,精子活力下降,死精子和畸形精子的比例也随之增高。在此期间,家兔繁殖的效果不好,甚至繁殖会停止,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公兔夏季难育。持续高温和过长的光照时间会导致公兔精液品质恶化,这是造成公兔夏季难育的根本原因。因此,夏季公兔每日的光照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环境温度不宜超过30℃
  
  8月随着气温的回落和日照时间的缩短,公兔的睾丸又开始增大,繁殖机能逐渐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在生产实践中,为家兔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和光照条件,是保证其身体健康,提高繁殖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如何提高规模兔群的繁殖力

发布时间:2008-12-29 14:22  来源:

    一、正确选种 

    
家兔不同用途的品种之间繁殖力存在明显差异,如肉用兔、皮肉兼用兔繁殖力一般高于皮用兔和毛用兔。建场初期选择饲养品种时,在注重生产性能(生长速度、产毛量等)的同时,应把繁殖性能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如选肉用品种,应为生长发育良好、繁殖力强的品种如伊普吕、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比利时兔、塞北兔等。公羊兔虽体型大、生长快,但产仔数少、哺乳能力差,不宜作为规模养兔生产的当家品种。毛用品种中以高产长毛兔为宜,德系长毛兔的繁殖力差,夏季不孕期长、恢复慢。獭兔以白兔、加利福尼亚色型为宜。同一品种个体间繁殖力有差异,因此通过严格选种,可以使兔群繁殖力得以提高。选留种兔时,要求健康、体质健壮、性欲旺盛,同时要根据系谱、繁殖记录、生产性能等进行选留。个体一般从窝产仔数高的母兔后代中选取。母兔要求母性好、乳头在4对以上,外阴端正。公兔要求睾丸大而对称。隐睾或单睾公兔不能留作种用。 

    
二、供给全价、平衡的饲粮 

    
供给种兔全价、平衡的营养物质,维持良好的种用体况是提高繁殖力的重要措施。目前多数养兔生产者配制饲粮中的能量、粗纤维基本可满足家兔的需要,但微量元素等或缺乏或使用不合理,造成母兔不发情、不排卵、受胎率低,即使受胎,胎儿死亡率、畸形率,流产率也高,公兔性欲降低、配种能力差。为此,对于繁殖种群,除了满足能量、粗蛋白、粗纤维等营养外,还必须添加锌、锰、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也可以直接添加兔专用复合饲料添加剂-兔宝?(山西省畜牧所研制)。冬春季节青饲料不足,种兔要添喂胡萝卜或大麦芽,以利配种受胎。据笔者试验,对于集中配种的公兔每天添喂生鸡蛋25克,可明显提高配种受胎率。 

    
三、提高兔群中适龄母兔比例 

    3
岁以上的老兔产仔率低,所产仔兔体弱多病,死亡率高。兔群中老龄兔所占比例大是某些兔场年繁殖力低的重要原因。对老龄兔及时淘汰,保持兔群青壮年母兔占绝对优势可提高兔群繁殖力。为此,每年须选留培养充足的后备兔作为补充。 

    
四、提高配种技术 

    
母兔发情时配种受胎率高,因此要经常对兔群进行发情检查,及时发现,及时配种。配种可采用双重、重复、血配等自然交配法,有条件者亦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长期不发情的个体,除加强饲养管理外,还要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催情。 

    
据报道,1天内中午12时配种受胎率最低,只有50%;傍晚次之;晚上24时配种受胎率最高,可达84%,所以应提倡晚上2122时配种。长毛兔配种当天剪毛,可提高受胎率。毛用种兔6575天剪毛一次,可促进母兔发情和公兔精液品质的提高。 

    
五、科学控光控温 

    
冬、春季节延长光照时间,每天补充光照至16小时,有利于母兔发情。夏季高温季节要采取多种降温措施,减轻高温对种兔的不良影响,避免和缩短夏季不孕期,可有效增加母兔的年繁殖胎数,从而提高群体繁殖力。降低舍温的方法有:兔舍前种植藤类植物;加大兔舍通风量。据报道,每100千克种兔日粮中添加10克维生素c粉,可增强繁殖用公、母兔的抗热能力,提高受胎率和增加产仔数。另据埃及有关报道,在环境温度达37℃、湿度为42%的条件下,每千克日粮中添加35毫克锌,母兔受胎率提高13.1%,窝产仔数提高1.3只。 

    
六、严格淘汰制度 

    
种兔要定期进行繁殖成绩及健康检查,对老龄、屡配不孕、有食仔恶癖、患有严重乳房炎、子宫积脓的母兔要及时淘汰。  

元月兔事积极搞配种

发布时间:2009-07-12 10:40  来源:

  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春天没有小兔子就会影响全年的收入,为使上半年母兔繁殖三胎,本月应积极搞好冬配。
  
  配种以人工授精为好,便于集中产仔、护理。在气温低时可集中加温提高仔兔产活率。如不能搞人工授精,则要采取人工辅助自然交配。方法是:
  
  先检查母兔是否发情,看阴户是否红肿,一般是:大红早,黑紫迟,老红正当时,配种时,注意要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不能将公兔放入母兔笼内。正常情况下,公兔爬跨顺利射精后,会向一侧倒下,并发出叫声,用一只后脚击打笼底板,如无上述情况,则应检查是否射精在外;另外遇到母兔不配合,应该伸手入笼抓住母兔后颈皮控制一下,有利公兔爬跨。为保证产仔数,应该间隔两小时后再复配一次。
  
  为使后代兔质量好,应该在配种前21天以上时给公兔加喂煮熟的黄豆,每天十多粒。冬季青饲料要保证,有胡萝卜喂兔最好。

怎么育种兔

发布时间:2009-07-09 03:33  来源:

  如今,台前县的姜继民可成了养兔行业中的名人。他培育的长毛兔新品种,去年初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南省科技成果,此成果还被列入2006年全国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他成功的奥秘是什么?

  一、适应市场,提高品质

  1983年,台前县一长毛兔繁育场引进一批西德长毛兔原种兔。那时姜继民就跟随老场长姜佃成对西德长毛兔进行纯种繁育,并为周边村庄的饲养户提供子兔。后来,有养兔户反映西德长毛兔不耐粗饲、产子率低。于是,他们开始注重改良种兔。

  20年间,他们先引进法系安哥拉兔与自己场种兔群中的母兔杂交,选择其后代中的优秀个体留种。后来,他们一发现比自己场品质好的种公兔,就以极高的价格买回,对本场兔群进行品种改良。

  二、拟定目标,定向培育

  2005年,在现任场长姜继民的努力下,他们场积极与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合作,拟定目标,进行定向培育。每只良种核心群的种兔都要经过4次选择:

  第一次选择:在子兔断奶时进行。即在胎产子8只以上的窝内,断奶窝重在8000克以上的子兔群中,挑选个体比其他大的、发育良好的、体质健壮的子兔作幼种兔培育。

  第二次选择:在第二次采毛(4.55月龄)时进行。将采毛量250300克的留下继续作种兔培养。

  第三次选择:在第三次采毛(78月龄)时进行。将采毛380克以上的放入核心群,其他的放入生产群。

  第四次选择:在12月龄后进行将第二、三胎准胎、胎产子8只以上,母性强,泌乳性能好的母兔留下,达不到以上要求的投入生产群。

家兔的生理特点及配种方法

发布时间:2009-07-09 03:32  来源:

  利用山区草原饲养家兔,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但家兔的生殖生理与猪、牛等家畜相比有一个不同的特点:家兔不能在发情期内同时自然排卵,排卵要靠交配的刺激来诱发。若无交配的刺激,成熟的卵子就会在卵巢中退化萎缩。适龄的母兔如长期不适时配种,退化萎缩的卵子便蓄积在卵巢内,造成卵巢机能早期退化。晚配种或两次配种间隔时间太长,也会导致同样的恶果。 

  因兔的繁殖期没有季节性。母兔一般在分娩后第二天又开始发情。没有怀孕的母兔,每隔8~10天即发情1次,每次持续3-5天。在发情期应进行交配。交配后,精子可在母兔生殖道中生活一昼夜。母兔在交配后约经10-12小时开始排卵,如果此时精子和卵子相遇,就会受精。家兔是多胎动物,有把泌乳期和怀孕期完全结合的能力,但考虑到母兔的健康、仔兔的强壮,在繁殖适龄期(出生后7-8个月)的家兔,每年配种产仔以5胎为宜。 

  根据实践证明,用来繁殖的公、母兔,它们的品种、年龄和饲养条件之间的差异越大,母兔的受胎率越高,仔兔也越强壮。品种间的杂交后代,具有生命力强、体型大、生长发育快的特点,而且对饲料的利用率高,抗病力强。因此,在繁殖家兔时,应选择品种、年龄不同的、血缘较远的,而且在不同的兔场培育出来的公、母兔来进行配种。每头公兔一天可配种3-4次,但要适当增加营养。配种时间,夏天宜在清早或傍晚,冬季宜在中午进行。交配时间最好在母兔发情中期。母兔发情时有如下表现:精神不安,食欲减退甚至废食,频频向四处抓扒,有时口衔笼中草料,不时发出叫声。检查外阴时,初期呈淡红色,中期红肿湿润,后期变为紫色。当母兔进入发情中期阶段,可把母兔抓到公兔笼去配种。公兔若抓去配种,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所以不要把公兔抓到母兔笼去配种。 

  发情的母兔,一般与公兔交配一次就会受孕,如怀疑配不上,可继续把母兔留在公兔笼里进行复配。  

 

论家兔配种年龄

发布时间:2009-06-29 12:56  来源:

  所谓再论,就是在大家论述的基础上又一次论述。家兔的配种年龄受品种大小,遗传差异,初配年龄也不尽相同。但有另外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饲料是否全价;管理是否粗放;生长温度是否适宜等,下面论述中型肉兔与獭兔的初配年龄。
  
  家兔的配种年龄取决于家兔的性成熟。在国外集约化养兔采用全价饲料,良好的管理,配种年龄最早为4月龄(请大家不要尝试)。国内良好的饲养条件为5--6月龄,体重最低标准3--3.5公斤以上。通过对繁殖家兔的实践观察,家兔在初配、产仔后仍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直至成年体重完全可以达标。然而,一些养兔户自制饲料并不能达到全价,兔舍受四季温差影响较大,尤其一些肉兔散养户更是管理粗放,甚至完全采用秸杆、菜叶、野草喂兔,在这种情况下,采用5--6月龄配种是不科学的。由于家兔体重不达标、产仔弱、泌乳少,严重影响仔兔成活、生长。即使初配体重达标,但由于摄入食物不能生长、怀孕、泌乳所需,导致生长停滞,种兔成了永远长不大的老小兔,品种严重退化。一些农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所购进的优良种兔直呼上当,并对科研、供种部门横加指责。
  
  鉴于上述原因,家兔的配种年龄应于体重、生长速度相结合,三者并重,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种兔退化。饲料营养水平低,饲养落后的场、户,应将初配年龄适当放宽,参照初配的体重为成年体重的60%提高到80%,配种年龄可以推迟到8--10月龄。尤其寒冬酷暑更应如此,万莫轻视,否则损失不小。
  
  养兔也要重天时,在家兔生长中,通过节约饲料,促进生长,多繁、快长,提高成活率是增加利润,提高效益的必要手段,必须依靠家兔的计划生产来实施和完成,应尽量避免季节带来的不利影响。
  
  春、秋各产二胎,冬一胎,年产五胎计划为大多国内养兔者共识。春季万物复苏,气候温和,饲草丰富,家兔生长最为快速,是产兔、养兔的黄金季节。要想利用好春季有利特点,就应做好配种、产仔工作,最好在冬末即要完成。一旦春暖,绿草返青。仔兔便可迅速发育、成长,而种兔则进入下一个繁殖期,至盛夏来临之际,可以完成生产三胎计划。
  
  至于夏季产仔,养兔界人士大多持反对态度,我却以为相反。盛夏家兔食欲减退,体质不佳不假,但只要通过遮阳、洒水、通风,做好降温工作,中午喂足青饲料,整天供足饮水,繁殖不是大问题,尤其在北方,提倡夏繁对养兔业极为有利。比如,七月份配种,八月份产仔,九月份离乳其生长期恰逢秋高气爽,饲草丰富,生长速度快,饲料成本低,效益明显。不过尽管如此,夏季仍要放慢繁殖速度,受高温影响,刚产下的仔兔有时有假死现象,应将产箱拿出置于阴凉,通风处助仔兔恢复元气。
  
  冬初和春末一样并非家兔繁殖的有利时节,其生产的仔兔整个生长期将面临漫长的冬季和夏季。无论经历高温酷暑,还是大寒彻冻的幼兔,势必影响其生长、增重,加大饲料消耗,效益相对要差。在盛夏寒冬来临之际,凡达到出售标准的商品兔一律出售,否则弊多利少。
  
  保温条件较差,供暖不足的饲养户,在冬初应压缩兔群,最大程度避免因兔群抗寒和青料缺乏,干草效价比低而增加饲料采食量的不利影响,也为冬末的繁殖养精蓄锐,打下坚定基础。
  
  冬初也是淘汰老龄和不佳种兔,整合兔群的有利时节,同时也可以减少仔兔发生。笔者每年冬初更新50%的种兔(相当于两年一换种),由于青年兔尚未发育成熟,体重相对较小也就省下了不少饲料,而一旦到了繁殖季节,就可以全怀满配了。
  
  獭兔养殖要利用好毛皮与季节的关系,提倡夏季不放松配种工作,而商品兔的出售期则应力避夏季,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
  
  家兔是娇气动物,兔子虽小病难防,兔子不好养,阴雨打雷就易死。这是一些人对养兔的看法,一些曾养过兔子的甚至谈兔色变。兔子难养是乎成了公认的事情,其实从科学角度来说养兔并不难,兔子的一些常见疾病可防可控。
  
  首先养兔要有防疫、防病意识。在集约、规模养殖条件下,各种家禽、畜都有特定的敏感性疾病,如猪瘟、禽流感、口蹄疫,还有多种动物都易感的球虫病。再比如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谓多杀,即对多种动物都有杀死作用,决非家兔的专利病菌。一个养猪大户要想养猪成功,得上书店买几本书吧?得向同行求教求教吧?得注射一些疫苗吧?得搞一些饲料配方吧?而一些养兔户不看报,不读书、不科学、不防疫、饲喂家兔有啥喂啥,甚至不补精料,不喂盐。产兔不顾其带仔能力产多少带多少,不投喂抗球虫药,一旦出现死亡,即束手无策,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售空清窝。在这种条件下,不要说养兔,任何家禽、畜都难以养好。
  
  还有一种误解就是养兔不赚钱。我的认为是做什么都有赚的,有赔的。卖衣服、开商店,开汽车不光有赔有赚还有出了事故把命搭进去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上只有不赚钱的人,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养兔要想赚钱,就要有信息,最好建立协作组织,互通有无,共筑城墙,以此增加市场风云变幻的应对能力,使兔产品卖上好价钱。做好降低饲料成本的工作。引进良种,改善兔群繁殖、生长、抗病能力,提高饲料报酬。科学管理,提高仔、幼兔成活率,提高獭兔毛皮质量。
  
  总的来说,养兔业不会,也不可能造就过多的富翁。由于养兔业的特殊性,属于劳动密集,繁琐的行业,注定其不能成为发达行业(包括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养兔是穷国的产业,对于人来说,养兔是穷人的产业,随着养兔的产业化、专业化,兔产品的畅销,养兔的效益、利润将有可能逐年增加。对于农民和下岗职工来说,只要掌握科学养殖技能,解决就业问题,脱贫致富奔小康还是可以的。这些问题是要说明的。
  
  养兔业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依赖于地方政府在信息、土地、资金上给予支持和政策的倾斜。我省(山西省)襄汾县已成为獭兔养殖专业县,出现了风风火火的养殖局面,必将在我省起到典型的带头作用,必将将带动我省养兔业的快速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