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活动如何预防草爬子叮咬 在东北,进入四五月以后正是人们野外频繁出入时节,而此时也正是草爬子活动高发期,人们去野外回来,总会担心被草帕子叮咬,在草爬子繁衍活动频繁的5―8月,尽量不去草爬子常常出没的地方。若难以避免,则一定要做好有效的防护。刚来到佳木斯时就听当地人讲草爬子的危害,具体这里的草爬子是属于哪一种我不知道,后来我只知道当地管这种东西叫作“草爬子”,每年五月到七月间山里会有“草爬子”侵害人,凡是被“草爬子”叮到的都会得一种叫做“森林脑炎”的,有的老人告诉我说,“草爬子”叮住人以后会往人的身体里走,一直喝人的血,如果进入人脑,那这人就完了。还有人说,“草爬子”会撑爆人的血管,让人暴死。所以,当地老百姓进山时要打绑腿,还要系好袖口、领口,以防止“草爬子”钻入衣服。据当地人讲,“草爬子”比蛇厉害,蛇如果咬了人还有药医治,“草爬子”咬了人几乎是无药可治的。草爬子真正分布最广的是在东北林区,在东北,它叫“草爬子”。特别是春天防不胜防用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草爬子叮咬,怎样能预防草爬子呢? 一、怎样预防草爬子叮咬? 草爬子又名蜱虫,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 二、 指导意见: 不要穿白色和红色的衣服,出去的时候戴上帽子尽量把头发全都遮住,尽量不要让皮肤暴漏在外面特别是在刮风的时候,离松树远一点。 三、 临床特点 1、病因: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 2、皮疹特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 3、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 4、蜱麻痹: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易发生在小儿,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呼吸衰竭致死。 5、蜱咬热:在蜱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四:防护工作 野外的时候大家尽量穿长裤、长袖衣服,带大沿帽丛林帽子、扣紧袖口、领口,尤其是长裤一定要把裤脚放到高腰鞋里,因为多数草爬子是从裤脚口、衣领、袖口,或落在头发上、外衣上附着后,慢慢爬进再粘在皮肤上爬行,找到柔软处在叮咬,而且叮咬时一般都不会有察觉的;这是因为草爬子在叮咬时,先给皮肤注射一种麻醉剂,所以我们没有感觉的,然后它在吸血,同时向体内钻,因为吸血它的身体会膨胀,最后胀死人体内【有时候发现了,已经是身体的一个突出的小红痣了】
五、被叮咬的感觉有这几种情况: A.幸运;刚被叮咬,及时发现或摸到,轻轻一拔,连嘴同身体一同被拔下来 B.有幸;已被叮咬一会了,虽然头部已经进入体内,但通过香烟烫【可别把草爬子烫死】,还有酒精擦,慢慢还是把整体都拔出来了 C.万幸;由于草爬子头部进入皮肤太多、或是草爬子已经整体全部进入我们身体表层,已经形成一个小肿块,但通过手术切除,且这草爬子并不是那万分之五的森林脑炎携带者。 D.不幸;被叮咬,没有发现,发烧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没及时治疗,是那万分之脑炎携带的草爬子...最后是小儿麻痹状肢体僵硬或是脑瘫般痴呆壮。所以,出行回来的时候,大家一定要仔细检查,及时治疗。 六、预防方法: 去野外回来时最好经常检查外衣、头发是否有草爬子,在有条件的时候可脱衣服检查,由于草爬子很轻很小,所以爬在皮肤上的时候人会没有任何感觉【只有直径1.5nn左右,比高梁米粒小】。草爬子喜欢柔软、温暖、有褶皱的地方叮咬,所以重点检查脖子、腋窝、股腹沟、大腿根等隐私处,用手摸着检查就可以,如摸到有异物,自己又看不到,别轻易拔,随意拔容易把草爬子的头部留在体内,仍然是个麻烦。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帮助处理。 ![]()
七、蜱螫伤预防治疗: 1.一旦被草爬子叮咬,已经进入体内,或者大部分进入体内,平简单的工具已经很难以其拔出,最好及时到就近的医疗卫生部门处置,那里的医护人员都很有这方面的经验。 2.草爬子咬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3.每年春天打疫苗也是一种积极的预防办法,林区的很多单位都给有关的人员打疫苗的,城市的各区防疫站也可以打的。 4、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虫带回家中。 5、如发现切勿自行取出及时去医院取出。(医生会在伤口周围消毒、在打麻醉在伤口上麻醉蜱、等蜱完全麻醉再用捻子轻松夹出。) 6、蜱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着皮肤内继续感染。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 7、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应该把他吹走要不毒素更大。 8、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时,切勿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的皮肤继发性损害。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自然从皮肤上落下。 9、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内应行手术取出。 10、伤口周围有0.5%普鲁卡因局封。 11、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有人将防止草爬子的方法编成了一套顺口溜:“入林先紧腰,袖口裤管需扎紧,颈领加围巾;出林要细查,防叮防咬防止把蜱带回家。” 中药驱蚊,低成本出高效果 小编这几天在做实验,就是这个——中药驱蚊!现在跟大家报告成果啦。 有关中药驱蚊的文章有很多,大概有两个版本的配方,周围很多朋友同事用了第一个版本的,小编自己用的是第二个版本的。结论都是:有效果!蚊子真的不见啦! 版本一: 材料:艾叶、白芷、丁香、金银花、薄荷、菖蒲、苏叶、藿香,共八味,各10克。 磨成粉,装在香囊袋子里,可以随身携带,房间里也可放几个。 版本二:(有成人、儿童之分) 这个版本是来自秦淮区中医医院院长薛亮,他介绍说,蚊子有很强的嗅觉能力,二氧化碳是蚊子定向的气味源。而且宝宝新陈代谢旺盛,所以容易被蚊子喜爱。再者,宝宝的皮肤又滑又嫩,容易出汗,简直就成了蚊子美餐的不二之选!中药香囊具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我国民间自古就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中药香囊驱蚊的原理很简单,它通过中药所散发出的气味来让蚊子“敬而远之”。 薛院长还说:中药香囊想要真正发挥驱蚊功效,配方和比例极其关键,而且小孩和大人的配方有区别,还有小孩剂量少,大人需要增加剂量才有效。薛亮针对小儿和成人分别开出了两个方子。 小儿驱蚊配方: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各5克。 把这些材料全部放到小布袋里,小编买的是那种隔渣的小网袋,如果家里有蕾丝、丝质等通透性较强的布料也可以自制药袋。 方义:本方草药均芳香除秽,艾叶温经,紫苏、丁香、陈皮理气健胃,藿香祛暑,薄荷透疹,能和中固表,驱除蚊虫。 成人驱蚊配方:金银花、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各8克。 方义:本方草药均芳香除秽,艾叶温经,紫苏、丁香、陈皮理气健胃,藿香祛暑,薄荷透疹,金银花能清热解毒,诸药合用能和中固表、清热解毒,驱除蚊虫。 他特别提醒说,中药香囊虽好,但孕妇忌用,对本方中药过敏者禁用。另外,中药香囊的香气一般维持一个月,一旦香味没有了,驱蚊效果就消失了,此时需要换新的香囊。 除了驱蚊中药香囊外,薛亮还提供了一种有预防感冒功效的香囊配方。原理是这种芳香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兴奋神经系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 小儿预防感冒配方:艾叶、紫苏、桂枝、藿香、佩兰、冰片各3克。 方义:艾叶、紫苏、桂枝辛温能解表散寒,藿香、佩兰辛平芳香能祛暑化湿,冰片辛凉,能通诸窍、散郁火。诸药合用能固表扶正。 成人预防感冒配方:苍术、辛夷、川芎、白芷、藿香、荆芥各8克。 方义:苍术燥湿、辛夷散寒通窍,川芎、白芷行气止痛,藿香祛暑化湿,荆芥祛风散寒,能驱除夏季暑湿之感冒,防治鼻炎鼻塞。、 以上两种配方孕妇忌用、对本方中药过敏者禁用。 气候越来越热,无论驱蚊配方或者是预防感冒配方,都非常实用,而且都是中药配置,环保卫生,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吧。最后,再啰嗦一句,去抓药时,药店人员吩咐这些中药包不要离孩子太近,可以选择挂在房门门把或者衣挂、墙角等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