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兔保健专题
2006-5-17 9:59:00 来源: 网友评论(0)
根据家兔的生长发育阶段,一般将出生到断奶期的奶兔称为仔兔。仔兔从一个几乎无菌的环境来到一个随时可受多种有害微生物侵害的世界,所处环境变化大,而其身体部分器官及机能发育尚未完全,尤其是消化机能和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差,因此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表现出生命脆弱的生理特点,对人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因此,仔兔的成活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饲养管理的科学与否。仔兔抗病能力弱,是家兔养殖中最易发病的阶段,现将仔兔的几个主要常见疾病介绍如下: 仔兔黄尿 (一)临床症状 病兔昏睡,体软,肛门四周被毛潮湿、腥臭,病程2~3天,病死率较高,有的一窝中只出现一两只,有的整窝发生。 (二)病因 多数是由于仔兔吮食了患有乳房炎母兔的乳汁,因感染而引起急性肠炎。 (三)防治措施 一般在仔兔出生后让其口服氯霉素眼药水,每天1次,每次3~4滴,在吃奶之前喂,连用5天;或者在母兔产前3天让其口服磺胺嘧啶和小苏打,效果较好。也可用中药:蒲公英80克、仙鹤草80克、地榆60克、赤芍80克、黄连40克、黄芩60克、白头翁60克、五倍子60克、白术80克、茯苓60克、漏芦40克、王不留行20克、甘草40克,煎至1000毫升,母兔每次10毫升,每天2次。 仔兔大肠杆菌病 (一)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多发。当饲料管理不当或天气剧变时,兔体抵抗力下降,大肠杆菌数量会急剧增加,从而导致该病发生。各年龄均易感,但主要发生在1~3月龄的幼兔,断奶后仔兔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二)症状 主要引起家兔拉稀或便秘,粪便中常有胶冻样粘液,有的呈水样腹泻。还可引起败血症及胸腔化脓等。症状为病兔腹泻,拉稀便,肛门和后肢被毛沾有大量粘液或黄色至棕色的水样粪便;便秘病兔被毛粗乱,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有的磨牙,粪球细小,并呈两头尖的干粪球,腹部膨胀。
(三)防治措施 (1)断奶前后仔兔的饲料必须逐渐更换,不能突然改变。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兔舍卫生,定期消毒,减少应激因素。 (2)定期免疫,可用兔大肠杆菌病多价灭活疫苗或多联苗进行免疫注射。 (3)腹泻病兔,5%诺氟沙星,每公斤体重0.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病程稍长的病兔要补液,静脉或腹腔注射5%葡萄糖盐水20~40毫升,另加维生素C2毫升。便秘病兔早期可口服大黄苏打片、庆大霉素、植物油等,同时供应新鲜青绿饲料。也可将250克大蒜捣成泥状,放入500克白洒中密封浸泡15天,按20%的比例加水,让病兔饮用,每次10~40毫升。 兔魏氏梭菌病 (一)流行情况 以1~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最为常见。青饲料短缺,粗纤维含量低,饲料突然更换,饲喂高蛋白成分的精料,长期饲喂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等均可诱发此病。 (二)症状 常突然发生,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急性下痢,粪稀呈水样,污褐色,有特殊腥臭味,肛门周围、后肢及尾部被毛被稀粪污染;提起患兔,粪水即从肛门流出。后期兔体严重脱水、消瘦,出现症状后多在12~48小时内死亡。少数病兔可拖至1周或更长,但最终死亡。 (三)防治措施 (1)预防:保证饲料营养成分平衡,少喂高蛋白或低纤维的饲料;按时进行预防免疫接种,通常幼兔断奶前后即可免疫,每兔皮下注射1毫升,以后每半年注射1次。 (2)治疗:一般无有效药物,最好的是立即更换饲料,在饲料中可加入土霉素。也可将仙人掌捣烂成泥,用纱布包裹后挤出汁滴进兔嘴里,每天2次;茶叶4克加水100毫升,煎至50毫升,加蒜泥5克、生姜4克,每天灌服2次,2~3天即愈。 兔球虫病 球虫在兔体内寄生、繁殖,卵囊随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食具和兔笼,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便开始发育并孢子化,易感兔吞食后而感染发病。 (一)流行情况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品种的家兔均易感,特别是断奶后至70日龄的幼兔感染最为严重,发病死亡率可达50%以上。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体内寄生虫病。 (二)症状 发病初期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伏卧不动,两眼无神,眼鼻分泌物增多,可视粘膜黄染或苍白:有的呈急性经过,常常突然歪倒,四肢痉挛划动,头向后仰,发出惨叫,迅速死亡。 (三)防治措施 (1)预防:保持兔舍清洁、干燥。保证饲料、用具的清洁卫生,不被兔粪污染,平时加强消毒,兔笼、饲槽最好每周用热碱水消毒,也可日光下曝晒。(2)治疗:氯苯胍,预防量每只兔每日15毫克,或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入25~30克氯苯胍精粉。治疗量加倍。兔球灵,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入50克,让兔自由采食。都是连喂7天后,间隔7天再继续下一疗程,一般要饲喂到70日龄为止。中药疗法:金银花、黄苓各15克,乌梅肉10克,甘草10克,共研细末,内服5天,每天2次。 仔兔的饲养管理要点: (1)保证仔兔早吃奶,吃饱奶。 仔兔出生5~8小时内应让其吃到初乳。要养好母兔,为仔兔吃饱奶、吃好奶创造基础条件。要按时哺乳,根据母兔的泌乳情况和带仔多少,可采用每天早晨1次哺乳,如有没吃饱奶的现象,就要进行早、晚各1次哺乳,并及时调整哺乳仔数。皮、肉兔的适宜带仔数为6~8只,长毛兔为4~6只。过多的仔兔可采用寄养或淘汰弱小或雄性仔兔的方法。
(2)做好保暖防寒工作。 保温防冻首先要做好接产工作,尤其在冬春季节和舍内温度低于15℃的兔场。做好接产工作,主要是不让母兔将仔兔产在巢箱外,使之受到冻害。其次,对睡眠期(10日龄未睁眼前)的仔兔,窝温要保持在30~32℃,室温不低于15℃。勤换、加厚巢箱垫草(或松软的木材刨花碎片),对保暖极为重要。不宜采用棉花、布条等吸湿性强、易缠结的物品作巢箱底垫。舍内升温,应根据各地条件,采用热炕、烟道、火墙、加热器等。这是培育仔兔,提高断奶体重和成活率的一个重要措施。
(3)对开眼后的仔兔,应及时进行仔兔补饲。 仔兔的补饲:
具体的补饲方法是,从16日龄开始用补饲料诱食,18~20日龄开始隔离仔兔实行补饲,也可母仔同窝饲养。仔兔补饲首先要配制好补饲饲料。仔兔补饲饲料可单独配制,也可采用母仔同料。补饲料的日给量由4~5克/只逐步增加到20~30克/只。对仔兔实行隔离饲养最好采用补饲栏,1栏1窝,栏内设立食槽和饮水器。单栏的规格一般为50厘米×50厘米×30厘米,以单层多联式为好。仔兔补饲可持续到35~45日龄。 仔兔何时断奶:
这要根据兔子的品种、生产用途、季节气候、母兔泌乳量及仔兔体质强弱等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种兔、长毛兔和獭兔,以30~40日龄断奶为宜,商品肉兔可在28~35日龄断奶。为减少仔兔因断奶而发生"应激综合征",断奶时最好实行分离母兔、仔兔不动的方法,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出售幼兔或转群饲养最好在断奶后1周左右进行。在仔兔补饲饲料中,添加抗兔球虫病、防综合性肠炎等药物,开展早期防治,这样有利于仔兔断奶后的成活率,而且日增重会有显著的提高。
怎样提高仔兔成活率
2012-8-27 10:30:00 来源: 互联网 网友评论(0)
1.加强母兔饲养。 母兔怀孕20天后,饲料的喂量应是空怀期的2倍,蛋白质含量要 增加到14%以上, 同时要补饲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产前3天和产后3天,要减少精 料, 加喂复方新诺明,防止母兔乳房炎。产后3天,可让母兔自由采食,但要增加青绿 多汁饲料,供给充足的饮水,对泌乳少的要喂催乳药物。 2.搞好接产与护理。 在产前3天备好产箱,并铺以干燥、柔软、洁净的垫草。对产 前不拉毛的母兔,要人工辅助拉毛,以促进泌乳和顺利产仔。分娩后,要及时供足饮水, 防止母兔口渴食仔,并要及时清理死胎和产后污物。 3.让仔兔吃足初乳。母兔初乳的营养价值较高,并含有丰富的抗体。对母性不好的 母兔,要在产后6小时内进行人工辅助,让仔兔吃上初乳。 4.控制温度。 仔兔生后1--5日龄,适宜生长温度为30--32℃,5--10日龄为25--30 ℃。冬季最好在室内产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夏天应减少垫草和盖毛,并每天用手拨 弄小兔活动1--2次,春秋季节,要防止温度突变。 5.适时补料与断奶。仔兔开食后,要母、仔分开饲养,定时哺乳。补喂的饲料要求 营养价值高,易消化。不宜采用青绿饲料及含纤维高的粗劣饲料,喂量要逐渐增加,每 日喂5--6次。仔兔一般35--45天断奶,断奶后将母兔移走,仔兔留在原窝饲养。 6.及时预防疫病。仔兔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防御能力差,极易感染各种疫病。 仔兔从18日龄开食起,就应当在饲料中添加新诺明、痢特灵、喹乙醇等药物,预防球虫、 腹泻等疾病。断奶后,及时注射兔瘟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