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抚顺的历史

 郑友华君 2014-05-14

抚顺的历史

(2013-05-17 22:42:32)
新石器时代早起氏族社会的原始人在抚顺活动,从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抚顺煤精制品证实了距今7200--7400年的抚顺就有原始人活动,那时抚顺水源方便、气候适宜,资源丰富,适合人类发展繁衍、生息。

汉魏时期抚顺出现了第一座城堡,位于现今的劳动公园与抚顺友谊宾馆一带的古城遗址是抚顺市区内古城的先驱;
抚顺汉朝西汉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第三郡址迁到抚顺————东汉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的210年为汉朝在东北玄菟郡是汉四郡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亦是四郡里最重要的一个,是东北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候城(沈阳)、高显(苏家屯)、辽阳三县等辽东郡划归玄菟郡;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公孙度割据辽东,玄菟为其属地。  

公元238年,曹魏太尉司马懿灭公孙渊,废候城县,设高句丽、高显、辽阳、望平四县于玄菟郡。  
公元265年,西晋建立,废辽阳县。  
公元335年东晋咸康元年,高句丽人在高尔山修筑“新城”(今称高尔山山城)
公元404年,高句丽乘中原内战之机,占领辽东全境,玄菟郡为其全部占领,设玄菟城管领,为高句丽都城丸都(集安)最重要的门户! 

公元666年唐高宗与新罗联军灭高句丽,唐高宗总章年间667年,唐将李世绩(即瓦岗军徐茂功)、薛仁贵攻破高尔山山城,玄菟郡全境尽归唐朝,在高尔山山城设立新城都督府;
公元677年从平壤迁移安东都护府到高尔山山城,抚顺成为东北包括朝鲜部分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因此抚顺唐朝地名最多,比如千台山,原名千军山,后人音译相传为千金山,雄踞抚顺冲积平原与长白丘陵交汇处,有横空出世,拔地而起之势,俯视抚顺河谷平原,与高尔山新城隔浑河相望,西接平原,能进能退,是兵家必争之地。隋唐时期,多次在此安营扎寨,作为根据地进攻高尔山上的高句丽新城,山下有“计军屯”“李氏寨”“演武”“千金堡”“千金寨”“古城子”“大官屯”“杨柏堡”“将军堡” 等唐朝留下的地名,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抚顺的沧桑巨变,默默地承载了抚顺的历史!

公元926年唐朝灭亡后,辽朝在浑河以北修筑贵德州城;
金、元时期仍设贵德州城;

公元1384年,明朝在辽贵德州城西南部修建抚顺城,公元1619年废弃;

公元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抚顺赫图阿拉城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清朝最初建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迁都沈阳(改称“盛京”),1644年定都北京,以盛京为陪都。
抚顺是后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的中心,被视为清王朝发祥之地,满族兴起的摇篮,所以清朝在自己的老家实施封禁政策,保护龙脉,实际上是休养生息的政策;
公元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在明抚顺城东1公里修建抚顺城,设立抚顺县!

1901年形成千金寨,1909年抚顺商业区迁到千金寨,1915年民国抚顺县公署迁到千金寨,1919年日本人在永安台设立抚顺新区,1935——1938年千金寨上的中国人搬迁到填垫的浑河河床上的新抚顺,即现在的抚顺南站和道街地区;1937年伪满洲国编制了抚顺一街四屯(永安台站前新市街、龙凤、新屯、万大屋、胜利四个居民区)的抚顺市都邑计划,从30年代开始抚顺成为东北地区的著名城市;

1949年4月----1954年6月抚顺成为中国的12大直辖市之一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重庆市 沈阳市 西安市 南京市 武汉市 广州市 鞍山市 抚顺市 本溪市)
1954年改为省辖市,是中国具有立法权的十三个较大的市之一,全国三十一个特大城市之一,全国十大工业城市之一,素有“煤都”“化工之都”之称。
明朝清河城总兵张承胤在千台山南山坡上修建了大悲寺(东院大悲寺,西院大觉寺),每年四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是大悲寺一年一度的焚香庙会,热闹非凡;千金山苍松翠柏、千树梨花,占有“抚顺八景”之二的“金山春绿”“大悲梨花”,1905年日本侵略者为开采千金寨,占领了千金山,把大悲寺迁移到了本溪的月牙山;如果开发千金山,希望迁回大悲寺,恢复千台山的原名千军山或千金山,和抚顺八景的“金山春绿”“大悲梨花”
《三国志》谓:“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兔千里,南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两千里,户八万。” 扶余府,今长春府,农安境,扶余王国政权,在汉代归属于汉朝的玄兔郡管辖;
玄兔,为西汉时期,设立在辽东地区的郡址,其地理位置大致在今天的新宾县或抚顺市附近。
玄菟郡设立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
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设立时疆域最广阔,亦是四郡里最重要的一个,其辖地是卫氏朝鲜属国沃沮的故地,大约是今北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吉林省西部一带,郡治大体在咸镜南道境内。汉昭帝始元五年,玄菟郡的郡治迁至今抚顺市附近或永陵地区,江外之地划入乐浪郡,此时的玄菟郡大约南达清川江和大同江上游北岸,与乐浪郡为邻;北达哈达岭、辉发河一带,与夫余为邻;其西为辽东郡,以长城为界;其东以长白山为界与沃沮相接,居民以高句丽为主。
“长城之北,去玄兔千里”的意思,就是在玄兔郡以北的千里之外。 可见汉朝玄菟郡管辖范围之大!
千台山
俯视抚顺河谷平原,与高尔山新城隔浑河相望,西接平原,能进能退,是兵家必争之地千军山为唐军指挥机构驻扎地,山顶平台适合驻扎千军万马,所以叫千军台山,后来被传成千金台山,简称千金山;

千台山山后,通往唐军烽火台救兵交通线上,预备队驻扎地叫千军堡,后随千金山,改称千金堡;

千台山山前唐军先锋驻扎地称千军寨,后随千金山,改成千金寨;

千台山前唐军点名的地方,叫计军屯;

千台山西边唐军练兵习武的地方叫演武场;

千台山西部平原交通线上 唐朝李氏军队左翼安营扎寨的地方被叫李氏寨,后被传为李石寨;

千台山对面、浑河北的山峰、山下地区与高尔山新城相邻,是薛仁贵攻打高尔山新城的唐军集结地和战场,薛仁贵曾经在山上晾晒盔甲,被称为将军峰、山下为将军堡;

千台山右翼老虎台:唐军驻扎在浑河南岸一线与高尔山新城为中心浑河北岸的高句丽军队隔河相望,助威的、敲鼓的安排在了今天的老虎台地区。因此老虎台地区被叫做了老鼓台,被传为老古台,因为虎和古谐音所以以后便叫为了老虎台。这就是抚顺老虎台地名的来历。
抚顺市行政区划沿革
  
  1949年
  抚顺市由东北人民政府直辖(东北人民政府1949年4月21日批准)
  撤销抚顺市新抚区,并入中心区(安东省人民政府1949年2月5日批准)
  撤销抚顺市万新、大官、杨柏、东安4区,设立东新、胜利、露天3区(安东省人民政府1949年2月5日批准)
  抚顺市露天区、东新区更名为南花园区、新安区(抚顺市人民政府1949年8月23日报告备案)
  撤销抚顺市中心区、胜利区,由市直辖(抚顺市人民政府1949年8月23日报告备案)
  1951年
  设立抚顺市中心区、新抚区
  1952年
  撤销抚顺县,设立抚顺市第一、二、三、四、五、六区(东北人民政府1952年9月12日批准)
  辽东省抚顺县划归抚顺市(东北人民政府1952年9月12日批准)
  沈阳市郊区的三宝屯等9个行政村划归抚顺市(东北行政委员会1952年2月22日批准)
  1953年
  撤销抚顺市中心区、南花园区,设立露天区、胜利区(政务院1953年6月15日批准)
  撤销抚顺市第二、三区,合并设立章党区(东北行政委员会1953年6月12日批准)
  撤销抚顺市第五、六区,合并设立抚南区(东北行政委员会1953年6月12日批准)
  抚顺市第一、四区更名为抚西区、五龙区(东北行政委员会1953年6月12日批准)
  沈阳市郊区的高湾等6个行政村划归抚顺市(政务院1953年5月5日批准)
  1954年
  抚顺市降格为地级市,划归辽宁省(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6月19日批准)
  1955年
  ◎设立铁岭专区,辖省直辖的新宾、清原、铁岭、开原、西丰、昌图、康平、法库8县,驻铁岭县(国务院1955年11月11日批准)
  1956年
  设立沈阳县,以沈阳市郊区的434个行政村和抚顺市郊区的7个行政村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6年5月25日批准)
设立本溪县,以本溪市郊区的173个行政村、2个镇和抚顺市的56个行政村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6年5月25日批准)撤销抚顺市抚南区、五龙区,并入本溪县(辽宁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7月3日批准)
撤销抚顺市新安区、章党区,设立东州区,以新安区和章党区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章党区其他地区并入沈阳县、铁岭县、清原县(辽宁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7月3日批准)
◎撤销抚顺市抚顺城区、抚西区,设立新抚区,以抚顺城区和抚西区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抚西区其他地区并入沈阳县、铁岭县、清原县(辽宁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7月3日批准)

◎撤销抚顺市胜利区,并入新抚区(辽宁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7月3日批准)
 
 1957年
  设立抚顺市五龙区、抚南区,以本溪县五龙区、抚南区为各自的行政区域(辽宁省人民委员会1957年12月3日批准)◎撤销抚顺市东州区,并入露天区(辽宁省人民委员会1957年12月3日批准)◎设立抚顺市章党区,以心太河、章党2街道和上章党、磨盘、竖碑、上哈达、阿及、上午马6乡及官岭自然村为其行政区域(辽宁省人民委员会1957年12月3日批准)
  1958年
  撤销铁岭专区,新宾、清原2县划归抚顺市(中共中央、国务院1958年12月20日批准,决定从1959年1月1日实施)撤销抚顺市抚南、五龙2区公所,设立区人民委员会(辽宁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2月6日批准,同年8月14日抚顺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五龙区并入抚南区,后又撤销抚南区)
  1959年
  ◎设立抚顺市郊区办事处(县级),以红卫、红旗、东风、和平、上游5公社为其行政区域(辽宁省人民委员会1959年5月25日批准)◎撤销抚顺市章党区、河北区,分别并入新抚区、露天区和市区办事处(辽宁省人民委员会1959年5月25日批准)
  1961年
  ◎撤销抚顺市郊区,设立抚顺县(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准)
  1969年
  ◎抚顺县驻地由抚顺市迁至抚南公社石文厂村(抚顺市**委员会1969年10月批准)
  1978年
  ◎设立抚顺市郊区,以抚顺县的李石、塔峪、千金、碾盘、前甸、会元、河北7公社和蔬菜良种场,及市区的26个生产大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78年12月16日批准)
  1979年
  ◎抚顺县驻地由抚南公社石文厂村迁至抚顺市
  1985年
  ◎撤销新宾县,设立新宾满族自治县(国务院1985年1月17日批准)
  1988年
  ◎抚顺市郊区更名为顺城区(国务院1988年3月16日批准)
  1989年
  ◎撤销清原县,设立清原满族自治县(国务院1989年9月7日批准)
  1999年
  ◎将抚顺市露天区更名为东洲区。(民政部1999年6月16日批准民发[1999]43号)
  
抚顺市辖4个市辖区、1个县、2个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顺城区临江东路。
  顺城区 新抚区 东洲区 望花区
  抚顺县(抚顺市顺城区) 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 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
 

辽宁省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年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清康熙是在其地设奉天将军。光绪时改为奉天省。1929年取辽河安宁之意改为辽宁省。辽宁名字的由来,目前官方说法:天辽地宁。实则不然。辽,代表辽河区域,这一点在很多地名上都可以寻到踪迹,但有意思的是都位于吉林省境内。比如地名来说,吉林省的双辽市,属西辽河流域;东辽县,辽源市等等,位于东辽何流域。宁,则多少有些祈祷上苍的意味,可谓地宁. 综上所述,辽宁名字的实际寓意就是祈求辽河流域的安宁。

沈阳

一说:沈水之北谓之沈阳。过去人们把浑河称为沈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因其座落在浑河北面,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叫沈阳。二说:金末,这个地方叫沈洲。蒙古大军攻取辽东,沈州遭劫难,毁于战火,城池市井毁损凋蔽。不久,元政权将前来投靠的大批高丽军民分成两部,开始在沈州旧址重建城池,渐渐恢复旧时的面貌。后来又将辽阳、沈州并存的两个总管府合并为一,称沈阳路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至此,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沈阳的名字。

大连

据史料记载,当时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已开始在中国传教,在传教过程中根据中国语言的发音,将今日大连湾标注为“dalian”,译成汉文便成为“大连”二字。因当时在该地正流行着一种盛装钱币的布口袋,名叫“褡裢”,堪为吉祥。而且大连湾口外的三山岛有两岛相连,形状酷似前后搭肩的“褡裢”,当地居民便称其岛为“褡裢岛”,将该岛以北的海域称为“褡裢湾”。但“褡裢湾”何时改为今日的“大连”二字?可追溯到清朝光绪五年即1879年10月28日北洋大臣李鸿章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其中有“金州”、“大连湾”字样。由于朝官所倡,“大连湾”一名一经出现,便立刻在该地流传开来。1860年,英国舰队司令约翰·瓦特将该国军舰开进此地,在海图上标注为“dalianwan”即大连湾,用英国女王的名字将今日大连港一带标注为“维克特里亚湾”,将大孤山港标注为“奥典湾”。后来,日本人根据约翰·瓦特所制的海图,将“dalianwan”译为“大连湾”。沙俄统治时期,这里还有过一个俄国名字,叫做“达里尼市”。

  大连一名,作为特定的地名和行政区域而单独使用,始于日俄战争结束的1905年8月。当时日本取代了沙俄对旅大的统治,日本当局于8月27日,以辽东守备军第三号通告,将当时沙俄所起的“达里尼市”改名为“大连市”。

鞍山

地名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鞍山市区南七公里处有两座相连的山(东鞍山、西鞍山),形似马鞍,鞍山以此得名。其实,早在一至四万年前,鞍山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到了秦汉时期,鞍山地区设有新昌、辽队、安市、险渎等四个县,而到了辽金元时期,鞍山地区属东京道辽阳府管辖。辽代在鞍山建有很多冶铁场,辽太祖神册年间,鞍山一带设有铁榷,专门管理采冶业。近年,鞍山附近曾发现古代冶铁遗迹,比如,西鞍山上就有石洞(矿坑)。鞍山这一名称的早年记载,出现在元至顺元年(1330年)的版图上。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统治者在东西鞍山之间的南侧置鞍山驿堡,从此鞍山驿堡便成为南北交通要道,直至清末,还未废弃。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势力入侵,1917年,满铁在八卦沟建“鞍山制铁所”,并建鞍山火车站,于是,鞍山驿堡失去其重要性,成为一个普通的山村(今鞍山城)。1919年,人们开始建鞍山市街。1937年,鞍山改市制,鞍山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到今天。地名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鞍山市区南七公里处有两座相连的山(东鞍山、西鞍山),形似马鞍,鞍山以此得名。

抚顺

抚顺,得名于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修筑的抚顺城,至今已经有整整六百余年的历史了。明以前,辽、金、元三朝均在抚顺设过城,城名均为“贵德” (由浑河古称贵德水而得名)。抚顺城是明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年)明朝为防范东北女真族袭扰,在浑河北岸高尔山下修筑的辽东十八城之一。名为“抚顺城”是“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之意。抚顺“两字作为地名表达了明朝对于元残余势力纳哈出的“安抚顺导”的政策和希望。1616年,努尔哈赤在抚顺所辖新宾满族自治县的赫图阿拉称汗,自此拉开了清朝的历史序幕。一九三七年析抚顺县抽一部分置市,故得名抚顺市。

 

本溪

本溪得名于本溪湖。本溪湖位于市内,湖面不及15平方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湖了。别看湖小,却也小有名气,曾被列入关东十景。清代同治年间处士高升先所书"辽东本溪湖"刻石于湖口,湖旁筑有慈航古寺,建于明末,梵音香火曾盛极一时。此湖四周峰峦回抱,外阔内狭,极似犀牛角做的酒杯,故称“杯犀湖”,谐音“本溪湖”。从此,以湖名市。1939年正式设立本溪湖市。新中国成立后,才去掉“湖”字,定名为本溪市。

丹东

丹东市原名“安东市”。“安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