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想朋友 后天亲人

 天马图书馆阅览 2014-05-14

关雅文

  伯牙抚琴抒怀于琴台。樵夫钟子期能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遂视子期为知己。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样的际遇,可遇而不可求。 

  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行将干涸的水洼中吐沫互相润湿,这种苟延残喘的相互扶持固然令人感动,但各自游向大江大湖汪洋恣意,才是一种大自由、大智慧。

  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与正直诚实、心胸宽广、见多识广的人交往,对个人会有帮助。这样的朋友,方为益友。

  儒家宗师的理念影响深远。多数情况下,人与人相交,通常是双方各有所得,双方同步行进于同一个方向,在精神层面上彼此感到快乐满足,如此,才能有加深友情的可能。如果人际关系是刻意计算的结果,则多半是物质朋友,赤裸裸的交易令双方在心灵深处都感到尴尬,这不是理想的朋友。

  理想朋友始于不以回报为目的的交往。在彼此的好感中互动互应,继而是关注、共情(读出对方内心感受),再是帮助、奉献,友情关系由此层层递进。有的人观察能力很强,却因为没有进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读不出对方的真实感受,也就不可能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自然也就不能进入更深一层的关系。所以,理想朋友要合眼缘,气场要相近。

  理想朋友是灵魂之交,文艺说法是愿为对方奉献,是后天的亲人;通俗说法是侠骨柔情,能为朋友挺身而出两肋插刀。在职场上,他们许多时候比先天亲人更指望得上,更容易实现交流系统的无缝对接。随着生态的改变、阶层的落差,先天亲人有可能面临从价值观到认知度渐行渐远的尴尬。先天亲人不能选择,后天亲人则可以选择,他或她比朋友的含义更有浓度和厚度,是彼此对抗岁月风霜、对抗现实艰难的坚强后盾,不仅可以谈笑风生地聊天,更能携手共赴各种养心健身爱好,找到滋养彼此生命的共振点,在人生的修行中共同成长。 

  AB都涉猎广博、兴趣宽泛。A尤爱音乐,喜欢交响乐,B则注重美学,对美有相当鉴赏力。于是,A带着B去音乐厅听音乐会,B则尝试着领A看美展。他们互相引领,带着对方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尝试许多个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听交响乐、第一次上色彩课、第一次报纸发表作品……互相唤醒彼此心中的莫扎特、莎士比亚、毕加索。人生的爱好不一定每个同步,因为这并不影响两人之间友情的维系。理想的友情,既允许禀性差异的存在,也需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胸怀。对于别人的优点,要学会发现,更要懂得欣赏。至于有否一致的兴趣爱好,抱宽容之心,有之我幸,无之我也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不过,在投缘的灵魂之交背后,理想友情其实也有理性成份,是双方处世理念、人生观价值观的一致。而真正理性的人,对于每一种关系,不仅有深刻的认识,更懂得自我反省反思,更通情达理,在行为上,也会更豁达宽容。 

  理想朋友常互相尊重、互相感恩,互做加法。如此一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友情也能在良性发展中不断进阶。但若某一方修行不够,不能在心灵上互生共长,又或者一开始就差距太远,人生方向南辕北辙,不懂感谢,遑论感恩和尊重?说不定将朋友的谦逊低调、彬彬有礼作为自己放肆索取的理由。

  愈是道德水准自我要求高的、精神世界充盈之人,内心愈不屑于以物质浮华自大自负之徒,道不同不相为谋,疏于与其为伍。一旦察觉对方熟不拘礼至无礼,胸怀差距不在一两个等量级,有修养之士通常会退后一步观察,拉开一些距离,在原有关系上做减法。这缘于一种担心,所谓慈悲出罪恶,方便出下流。慈悲也是有底线的,绝不能合理化自我降格,任由别人践踏内心。而不知感恩和尊重的肆意索取,最终会超越慈悲底线,其结果就是逼迫对方逐级降低朋友关系的层次,直至拉黑清零。失去方知珍贵,如梦初醒后已是覆水难收,于双方皆是憾事。

  人生路上,如果有人懂你,精准看清你的真正本质,甚至你的种种缺点,却依然愿意理解你、信任你,并且愿意和你互相扶持着前往一个共同的方向。这是何其幸哉!找到他们,需要时间和诚意。与他们相处,更需要尊重和感恩。如果这种后天亲人的亲情都不珍惜,我们还能奢望什么样的理想友情呢? 

  理想朋友,后天亲人。相识容易,相处不易,一旦遇上,是上天馈赠,且行且珍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