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10~30克,当归10~20克,细辛5克,蜈蚣2条。 每日1~2剂。先将上药用冷水浸泡15分钟,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煮好后两煎药汁混匀,总量以200毫升为宜、早晚分服,或6小时服1次。 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止痛。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等病。症见剧烈的偏正头痛,甚则泛恶呕吐,用止痛药或麻醉剂难以止痛,舌偏淡紫,舌下络脉多呈淡紫而长,脉弦或涩,妇女常在经期前发作。中医辨证属于风痰血瘀阻滞清窍络脉所致之偏正头痛顽症。 【加减】头部冷痛加白芷;头部热痛加甘菊、苍耳子;头痛如锥如刺如灼加僵蚕、生石膏、蜈蚣(研末冲服);三叉神经痛加生白芍、白芥子、白芷;妇女经期头痛则当归量应大于川芎;后头痛加羌活;前头痛加白芷;偏头痛加柴胡;巅顶痛加藁本。
一般宜在头痛发作时服药,效果更好。但服此汤剂(本方),一般不需用其他止痛剂。因方中药物多辛香燥烈,故阴虚血亏者不宜用之。患感冒时也不宜服此药。本方药少而精,针对性强,恰切病机,故用之效佳。对寒瘀头痛效果尤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