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易通说·唐宗海

 顺其自然王也 2014-05-14

闲云老叟:此书校对者未署名,十分感谢。

………………………………………………  

“不知易,无以言大医!”可见易在中医中所占的分量,通过《医易通说》这本书,或许可以初步建立起易医之间的桥梁。

作者简介:

唐宗海,字容川,四川成都府彭縣人,光緒十五年進士。《醫易通說》一書,乃其「醫易同原」主張的實際論述著作,書中以《易》理作為論述之主軸,而以醫理、西學之說貫串聯屬其間。

目    录

上 卷

缘起... 7

考辨... 8

总纲... 10

太极... 11

两仪... 12

四象... 13

先天八卦... 14

天干... 29

地支... 34

花甲... 43

下 卷

后天八卦... 44

八卦方位... 52

八卦取象... 53

《医易通说》之人身八卦... 54

《医易通说》之《重卦》... 56

《医易通说》之《六子》... 57

《医易通说》辟卦... 59

《医易通说》之《月候》... 62

交易... 63

变易... 64

不易... 65

互卦... 65

爻位... 66

序卦... 67

杂卦... 69

引伸... 70

附:校勘记... 73

上卷

缘起

余每谈医,辄引《易》义,听者多河汉①其言。不知人身赃腑,本于天地阴阳,而发明天地阴阳者,莫备于《易》。虽近出西学,窥测算、量、光、电、化、热、汽机制造,无不精奇,然推究其理,一一皆具于“易”中。故吾说《易》,每参西学。西人译“易”,译为“变化”二字,是西人已知《易经》为化学气数之根源。将来西人必有通中国文字者,详译《易》文,当⑴大有益于西学。乃知中国圣人,贯三才②,汇万汇③,亘古今而其能外。惜乎中国自元明后,制艺设科,学术浮薄,于《诗>》、《礼》、《春秋》④,且不能身体力行,何况《易经》所言,皆是性⑤与天道!故注家空谈名理,罔得实迹,甚且翻衍卦爻,与小儿斗七巧图更无以异,将一部《易经》置诸无用。岂知圣人作《易》,开物成务⑥,无一语话诸空淡。愧吾少学,未能避德类情,以尽发《易经》之旨,惟于易道见有合于医理者,,必引伸之,为医学探源,为易学而引绪。尤愿中国通儒,共参易旨,泰西⑦贤士,同明易道。以参(2)赞天地之化育,则诚盛德大业矣。

[注释]

①河汉;谓空言无实。亦用为不置信,或忽视时意思。

②三才:古指天、地、人为三才。“才”亦作“材”。《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

③汇万汇:前一个“汇为汇合,后一十“汇”,指品类。

④《诗》:《诗经》;《礼》:《仪礼》,亦指“礼”(包括《仪礼》、《周礼》和《礼记》;《春秋》:编年体春秋史,相传为孔子据鲁国史官所记编成。古以《诗》、《书》(《尚书》)、《易》,《礼》、《春秋》并称五经,为儒家最重要之经典。

⑤性:古代哲学概念。讲《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宋·程朱派理学认为“性即理也”(“理”指“天理”、准则)。

⑥开物成务:《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孔颖达疏:“言易能开通万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务。”

⑦泰西:对西方国家的旧称,意为“极西”。

考辨

上古之《易》,并无文词。至文王、周公、孔子,乃作《彖》、《象》,《爻辞》、《系辞》,皆是《易》之注脚。其实,《易经》只有爻象卦图而已①。当孔子时,必有先天八卦图、河洛九数十数图②、后天八卦圈、六十四卦图。是以孔子《系辞》第一章言天地定位③、“八卦相荡”,是言先天八卦;第四章言“易与天地准④”、“知幽明之故”、“通乎昼夜之道”,是言九数法天地之昼夜也⑤。九数世名“洛书”,惟宋·刘收⑥以为“河图”。今考《系辞》先称“河图”后称“洛书”,九数之义居先,是当改名“河图”。

以与《易》义相合。第九章日“天一地二天三地四”云云,又言十数,象五行四时以成变化也。十数世名“河图”,惟宋·前牧以为“格书”。今考《系辞》.十数之义居后,是当改名“洛书”。再观《下系》⑦第五章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先言昼夜,后言四时,则九数法昼夜,当居于先,名“河图”,十教法四时,当居于后,名“洛书”,义可想见。刘牧说本希夷⑧,不为无据。先儒力辨其非,习于旧闻,不信刘说,又谓:“天乃锡禹洪范九畴⑨”为龟书出洛之证。不知《洪范》原文,并无龟书,九畴效法九数,亦非法龟书,何乃执天锡为出洛之据?余按“图”、“书”二字,“图”谓园形,“书”谓积画。九数分八方,其形园,有五数无十数,因龙马之形不方,而背又属阳,图负于龙马之背,是以无腹下之十数,只有背上之五数也。若乎“洛书”分四方,有天五又有地十,因龟之腹背皆有积画,背甲之画象天,腹版之画象地,背上之画其数奇,腹下之画其数偶,合为十数,以成天地对待之形。盖龟形本方,又有腹背之甲版以象天地,所以其数以天地分言也。今因从刘说,改九为“河图”,十为“洛书”,非敢阿好,实与《易》旨有合耳。义详于下。

[注释]

①今本《周易》,除六十四卦图外,还包括卦辞、爻辞,象传、彖传、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九种文辞(后七种十篇世称《十翼》)。对各种文字的作者和著作时间,各家看法颇不一致。以前比较流行的一种传说是:伏羲画卦,文王,周公演卦辞爻辞,孔子及其门人作《十翼》。伏羲画卦时尚无文字,故日;“只有爻象卦图而已”。

②河洛九数十数图:“河”指“河图”,"洛”指“洛书”。传说上古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据以画成八卦。《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后世所传河图洛书分别为九数、十数图(见本书附图四和附图五)。此两图始传千北宋陈抟而不见于宋以前的古文献,据考为宋人模拟古“太乙九宫占盘”及附会前人《易》注而作。

③天地定位:《易-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缩句。《说卦》有“天地定位”句,言先天八卦之乾南坤北,为准拟天地之位而定。

④易与天地准:孔颖达疏:“谓准拟天地”。准:比照,依据。

⑤通乎昼夜之道:孔颖达疏;“昼则明也,夜则幽也,言通晓于幽明之道,而无事不知也”。“九数法天地之昼夜”的解释,详见本书“先天八卦”章。

⑥刘牧:宋·衝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县)人,字先之《四库提要》谓彭城人,字长民)。受易学于范粤昌,著有《易解》、《卦德通论》,《易象钩隐图》等。

⑦《下系》;即《系辞下》。

⑧希夷;即陈抟。陈抟(?-989)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唐宋间毫州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人,著名道士。著作有《无极图》、《先天图》,《指玄篇》等,为宋代理学的先导者。

⑨天乃锡禹洪范九畴:语出《尚书.·洪范》。“锡”通“赐”《公羊传·庄公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锡者何?赐也。”洪范九畴,相传大禹治水时,“上天”赐给他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洪:大。范:法、规范。畴:种类。

总纲

西学有《物理推原》一书,由一名一物次第推求,而归本于造化主,是万殊推到一本,《中庸》所谓:“其次致曲,曲能有诚①”也。中国圣人作《易》,由太极衍为八卦,由八卦重为六十四卦,范围天地,曲成万物;。是一本散为万殊,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也。太极者,谓天地来分之先,只浑然元气一团而已。由太极生出两仪,有阴有阳,由两仪生出四象,则阴中又有阳,阳中又有阴,由四象生出八卦,邵子所谓先天八卦也。非仅空名,实有此八样气化以化成天地。于是乎天旋地转,阳为昼,阴为夜,遂有河图九数之位。积昼夜以成四时,天地转运,四时互更,又有洛书十数之位。天与地一往一来,将先天八卦之气,变而为后天八卦之运,则万物成矣,物相杂,卦相荡,合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则变化尽矣。《焦氏易林》②又衍为三百八十四卦,二千三百四爻。然《内经》云“阴阳者,……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安能以爻象尽之?圣人举例发凡,备于六十四卦,广矣,大矣,莫能外矣,何必更加推衍。吾于易义,尤不过窥豹一斑,只就确然可据,有关医学者,约略言之,所望医学昌明,允跻仁寿③。至于易学,尤望海内群公,阐明圣道,位天地,育万物,岂曰小补之哉!谨将臆说序例于后。

[注释]

①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谓致行于细小之事,也能达到“诚”(《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的境界。这里比喻近代西方科学从分析局部认识整体的方法,致:推致。曲:郑玄注:“犹小小之事也”。

②《焦氏易林》》十六卷,西汉人焦赣所著。焦赣:字延寿,专治易学,自言得盂喜(西汉初另一易学家)之传。其书以每一卦演为六十四卦,各系繇辞,占验吉凶,为后来以象数说《易》者所推崇。

③允跻仁寿,达到长寿。允:文言语首助词。跻:登、达到。仁寿:以仁者安静能致长寿,故谓仁寿。《论语·雍也》:“仁者寿。”

太极

天地未分之先,无物无象,人谁得而见之?圣人原始返终,由有形推到无形,知天地初生之始,只是浑然元气一团,无以名之,尊称之曰太极。欲将⑶太极写圈,则当作“○”,以象浑然元气⑷之形。泰西算法,从0起,从九止,谓天地之数,皆起于0,即是起于太极之义。中国数起于一,一字本作“.”,后人引长作“一”,其实古只一点,以象太极。故许氏《说文》云,“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世称包羲一画开天,皆指太极而言。至宋周濂溪先生,乃以“○”为无极图,而另以“▓”为太极图,其说未尝不通,然“▓”图既分黑白,已有阴阳,是已生两仪,不得仍名太极也。虽草木之核内仁,多是两瓣,然五谷之实,不尽两瓣,不得以核仁两瓣为象太极。凡核仁两瓣者,其中间必有微芽,是芽象太极,两瓣仍象两仪。故追写太极,必以“○”为元气浑然之象。

又按《易经》只推(5)到太极而止,并来推到无极。盖太极者,造化之根柢也,若云无极,则并根柢而无之,亦何关于造化?故周子无极之说,束免头上按头。

天地初生,无从目见,惟将人物初生考验之,则太极之象可见。有如鸡卵,皆以为太极一团之象,然卵白象天,卵黄象地,黄为阴,白为阳,已分阻阳,便是两仪,不得名为太极也。惟未成卵之先,附於雌鸡背脊骨间,只有细子,小者如梧子,大者如弹丸,只是园核一牧,并无黄白二色,乃为鸡卵之太极。人之初胎,一月为胚,亦只浑然一团,是为生人之太极。推之万物,返之两大②,太极之义,从可想矣。

太极者,肇造天地人物之真宰也。耶稣天主,尊祟造化主,虚奉其名,不知其实。问如何肇造天地人物,则但曰神妙奠测。不知圣人言太极,则真是造化生。如何肇造,如何神妙,皆有变化生成之实据,不徒托诸空谈,《易》其至矣乎!

男守潜按:西人生理学言生殖器中有核如卵稍虚,男子精以显微镜照之,有动物形如蝌蚪,为精虫,男女交则精虫入女之卵核,补其虚处而成孕。夫女之卵核即太极形,男女交成孕,即太极生两仪。男子之精虫如蝌蚪,女卵核虚处如蝌蚪,相补完两仪图。此图今以为太极也,详后。

[注释]

①周濂溪:北宋哲学家(.1017-1073),名敦颐,字茂叔。“濂溪”是他的号。“无极而太极”之说,见其所著《太极图说》。

②两大:两仪。指天地或阴阳。

两仪

太极动而生阳,静面生阴,于是乎化生两仪。两议者,一阴一阳也。原无形象,今欲拟诸形容,则当作“▓”,左为阳,右为阴,以北为阳之初生,以南为阴之初起。有此两仪,而天地万物皆自此生。故《内经·阴阳虚象大论》曰: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化气,阴成形,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带之征兆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

谨按人身,由一阴一阳生出三阴三阳。三阴又分手足六经,含于坤之六爻;三阳亦分手足六经,台于乾之六爻。故人身一小天地,而天地只一阴阳。《内经》又曰:“阳为气,阴为味”,则辨药之性亦自此起。

《内经·生气通天论》曰:“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谨按藏精卫外,皆是言人身阴阳之功用,惟“起亟”二字,是言起于根源处。“亟”即古太极之“极”,言阳根于阴,阴根于阳,起于太极之义。中国圣人言两仪生于太极,明且确矣。泰西《旧约书·创世记》.曰:神造天地,其初空虚黑暗,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将光暗(7)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此与太极生两仪之说相合。所谓空虚黑暗,即《内经》起亟者也。中国圣人言太极是造分天地之根源,而泰西《创世记》另言有神造天地。夫太极之外,更有何神?,宋·周子①于太极外,再溯无极;《创世记》于天地外,另有一神,皆不免于托空。

问阴阳初分之时,究是何物何象?答曰:只是光暗二色而已。问日:可是冷热二气否?答曰先分光暗,后分冷热。譬如侵晨有光而不热,黄昏已暗而不冷,则知先有光暗,后有冷热。

[注释]

①周子,指周敦颐。

四象

既有阴阳,互相感召,阳育阴,阴保阳。泰西名为发力,又名吸力、摄力①,互相吸摄,于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故阴阳二气,又分为四,名日四象。凡此四端,尚无定形,未可以图写之。今欲拟诸形容,则当作“▓”。此图并非实象,不过以左为阳,而阳中又有阴;以右为阴,而阴中又有阳,略写四象之意,阅者章勿拘执。邵康节②有平方图,于四象图之理,尚能形容,今附如下<附图一>。

[注释]

①发力、吸力、摄力:均为引力(Attraction)的旧译。

②绍康节:北宋哲学家(1011-1077)名雍,字尧夫。“康节”是他的谥号。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先天八卦

既有四象,乃变生八卦,邵子所谓先天八卦也。今将绍子之图列于下端(附图二).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八卦生六十四卦,邵子皆有图,兹不具录。

上图下二位,一阴一阳为两仪,中四位,太阳、少阴,太阴,少阳为四象。由四象而生出八卦上八位,乾、兑、离、震为阳之所生,巽、坎、艮、坤为阴之所生,又以乾兑生于太阳,离震生于少阴,巽坎生于少阳,艮坤生于太阴,次第相生。序列其数,则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邵子所谓先天八卦之数也。后人以先天二字,与《易经》“先天弗违,后天奉若①”义不相合,遂诋其非。然考八卦,实有先后二义,位次各有不同。虽“天”字之名不甚骸洽,不得谓卦无先后也。故系词“天地定位”二章在“帝出乎震”之前,足见“帝出乎震”章是言后天卦,当在后;“天地定位”章是言先天卦,当在前也②。

推衍八卦之序,而知人之初胎在母腹中,第一月只是一点元阳之气,以应乾一。有气即有液,第二月气又化液,以应兑二,主泽液(9)。第二月气泽台化为热,以应离三。第四月振振而动,以应震四。既震动,则有呼吸象风气。第五月子随母气有呼吸,以应巽五。第六月胎水始盛,以应坎六。第七月子之肠胃已具,以应良七,主中土。第八月肌肉皆成,以应坤八,形体俱全。故凡怀孕逾(10)八月生者,其子易养;不满八月则子难养。今医遇人体弱,以为先天不足,所谓先天,即指胎元而言。

再按人在胎中,先生头,为乾一;次生肺,为兑二;次生心,为离三;次生肝、胆,为震四、巽五;次生肾,为坎六;次生肠胃,为艮七;次生肌肉,为坤八。西医剖视,大略如此,颇合先天八卦之象。

数者,所以纪气也。苟无其气,则数只空名,非造化之确数矣。有如先天八卦之数,皆实有其气可凭。乾居一数者,盖肇造天地之先,太极初分,先有天阳,只一点光气而已,故乾居一数。有此一点光气,次有润泽之气,故兑而二。光泽二气合化为热,于是生火,做离火居三。火气发则震动,故震居四。有发动即有往来,是生风气,故巽风居五。雷动风散,雨水斯降,故坎水居六。有流即有止,有水即有山,故艮居七。山水具而地体成,故坤地居八。古人未有此说,余览泰西《旧约书·创世纪》云:神造天地之始,空虚无物,神曰要有光,就有了光。此即《易经》先天卦乾居一数之义。摩西③、耶稣出于西土,未读中国《易经》,言创世先言有光,恰符乾一之数,非聪明绝世,安能言此。惜其说出于想象,不能次第推详,故其后言神要有水、要有火、要有山,要有地,与《易》之序不合。揆之造物(11),次第未符。不如中国圣人。所列先天之卦,次第相生,与造化丝毫不差。今人不究易义,抑知易道精博,佛释、耶稣之教,何一而不赅哉!

问日:先天八卦之数,由一至八皆顺数也,系词何以有“数往者顺,知来者逆④之说?

答日:由一至八,此天地并未成形之先,原无定位,只是一气相生。故画卦则一阴一阳次第相加,而造化则由一至八,阴阳相生。此生阴生阳之数,并无顺逆者也。惟天地已成形后,则有定位。有定位则阴阳对待,八卦相错,于是乎分阴分阳。阳数顺行,阴数逆行;阳为昼,阴为夜。.阳法天,阴法地,天旋地转,寒往暑来,《易》所谓“数往者顺,知来者逆”也。另图如下(附图三):

上先天八卦方位象数图义,原出于《易》,并非邵子创说。系词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⑤”,即此之谓也。

问曰:震、离、兑何以当居左?巽,坎、艮何以当居右?

答曰:此以其数定之也。阳数顺,主生,当居左,故自乾至震位在左;阴数逆,主成,当居右,故自坤至巽位在右。以其数之顺逆分为左右,八卦随之,遂成对待之形。以六子论,则乾坤者父母也,艮、坎、震三男卦皆依于坤母,巽、离、兑三女卦皆依于乾父。阴求阳,阳求阴,故《易》曰:“乾称父,坤称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散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⑥。索者,求也,取也。天索地气,地索天气。泰西天学名为“发力”,又名“吸力”,又名“摄力”,实即《周易》所谓“索”也。西人谓天空纯是冷气,地心纯是热质,皆是阴阳互换之证。惟西人言天,冷际上仍是热际,则出于臆断,并无考验,且与吸力、发力之说相阂。安有冷际上又有热际之理?即云冷际上又是热际,亦欺人语,谁往试验?不知中国圣人衍出先天八卦,凡阳卦皆依附于坤,凡阴卦皆依附于乾,而天纯冷,地纯热,阴阳互换,象已见于卦图,不待西人乘气球,凿地穴始知之也。堪舆家《青囊经》⑦虽伪书,然颇通《易》。其曰“天依形,地附气,阳育阴,阴含阳”即此之谓也。

问:数往者顺,知来者逆,何者为往?何者为来?

答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皆言天地之往来也。以一日论之,自子至午,上半日天左旋,行震、离、兑之位,其数逆,为来,自午至子,下半日行巽、坎,艮之位,其数顺,为往,此天之往来也。若乎地之往来,地右转,自子至午,上半日行艮、坎、巽之位,其数逆,为来;自午至子,下半日行兑、离、震之位,其数顺,为往。地与天对待,而互相往来以成昼夜。由一日推至一年,由一年推之一运,以至于十二万年为一元。天地往来之数不外于此,人事之代谢亦不外于此。圣人所以能前知,岂怪诞哉!

问曰:先天八卦之方位,有可实验之证乎?

答曰:观于天地而知矣。坤位在北,故地球偏居北方;乾位在南,故天顶正在南方。是以考中星者,必以正南为天顶。水源生于西,坎在西也,日出于东,离在东也。虽“洛书”之数以水属北方,然“洛书”配后天八卦,主四时,言水生成之时则在北方,非谓水气出于北方也。先天八卦以气言,则水之气实生于西,故天下之水源皆在于西。泰西人论海亦谓常往东流,可知水源在西矣。“洛书”以火属南方,亦主时令言。若以气亩,则火(15)实生东方。东方属木,钻木取火,即是离火在东之验。艮在西北,故西北多山。兑在东南,故东南多湖泽。西人天学谓天有恒风,起向西南,树枝不动亦有此风,一刻行六里,可谓先天巽在西南之实证。西南在“河图”当二数,汉管辂⑧占云巽二起风,即指先天巽方而言。震在东北,应寅方立春万物萌动。先天震与巽对待,巽之恒风吹向震东,震气搏之,复还于巽,震巽合而为恒卦,即取恒风之义。中国人久不考验,赖有泰西天学,考出恒风,而益见圣人名卦之理。

先天主气,后天主运。运主成物,气主生物。凡天地间物,其秉气以生者,多秉于先天卦气也。有兽如鹿,是秉先天坤震之气。震居东北,在今关东,与正北坤卦相合,是为复卦。鹿秉此气,故鹿茸以关东者为佳。冬至一阳生,复卦值月,故鹿解角生茸以应之,用能补阴中之阳气。麋是秉先天乾巽之气。先天巽居西南,在今云南吐蕃,与正南乾卦相合,是为垢卦。麋秉此气,故麇茸以吐蕃者为佳。夏至一阴生,姤卦值月,故麋角解而生茸,用能补阳中之阴血。柑、橙、桔、柚,皮皆青,有铜绿之色,是秉先天兑金之气。先天兑在东南,当四绿之位,故皮绿,内含汁液,是为兑泽;熟则转红,是转为后无兑之七赤也。柑桔不踰淮,以淮北乃正东方,属先天离卦,兑泽遇离火则为泽火革,是以桔踰淮北则变为枳而甘泽减矣。他如荷藕秉先天离气,梨、菔秉先天坎气。趁此以求,则药性可得其真。

先天八卦,以对待为体,盖大造⑨之匡廓也。既有此匡廓,于是天旋地转,以生昼夜,遂有“河图”之九数。昼夜既生,秋为四时,遂有“洛书”之十数。

此世所传“洛书”图,惟宋刘牧以为“河图”。先儒皆诋其非,然刘牧云得于陈希夷,希夷颇悉阴阳之理(13),其说当是。《易》称“河图”在前,“洛书”在后,今考气化,此数实应居前,故从刘牧改名“河图”,盖理求其是而已,何必有成见哉。

中五立极,临制四方,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阳数象天,阴数象地。阳数左旋,从北方起,一在正北,三在正东,九在正南,七在正西,而复还于一为一周,阴数右旋,从西南方起,二在西南,四在东南,八在东北,六在西北。以对待计之则为十,以纵横(14)计之则为十五。五十者,天地相合之数,万物之根柢,即太极之功用也。

男祖鉴曰:河洛之数,法天象地,天旋地转,互相乘除。阳数起于三,三三如九而得九数,三九二十七而得七数,三七二十一而得一数,一三如三而得三数,皆左旋以法天,故日东出而西没也;阴数起于二,二二如四而得四数,二四如八而得八数;二八一十六而得六数,二六一十二而得二数,皆右旋而法地,故地右转以迎天也。西洋天学,但谓地球每日右旋一周,以成昼夜,而不知地右旋则天左旋,不得但言地转,不言天转也。天旋地转,日往月来,《易》所谓:“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即指“河图”而言。《九数通考》⑩云:天围三而因以三乘,地周四而折半起算,因以二乘。折半之说太迂曲。盖天数起于一,原无乘除,至三数始有乘除,故天数以三为乘也;地数起于二,已有乘除,故地数(15)即以二为乘也。

右条经:先父信笔附入,故仍原稿不低格,祖鉴系守潜原名。

问:天围三,地周四,易义有取于此否?

答曰:有。《易》法天地,故首乾坤。凡阳爻皆从乾来,法天之象。天围三,以三乘之,极于九,故阳爻用九。凡阴爻皆由坤来,法地之象。地周四,以四乘之,极于十六,故阴爻用六。天三极于九,内含五数;地四极于六,内含十数。《易》用九六者,所以尽灭地之数也。

问曰:天地只一区宇(16)耳,何以分此三彼二,此五彼六,而定为九方,分为九数哉?

答曰:河图本于昼夜,昼夜以日为主(17),日在天则有光,地承日则有热,以光热论之,则其数显然。东方日初出(18),其时天有三分光,故其数三,地承日光,恰在西南,地有二分热,故其数二。辰巳之时,日临中五,其时天有五分光,故其数五;地承日光,恰在辰位,其时地有四分热,故其数四。午未时天在正北,地在东北,天有九分光,故其数九;地有八分热,故其数八。申酉时天在西方,有七分光,故其数七,地在西北,有六分热,故其数六。戌亥子之时,日在地下正北方,其时天只有一分光,故其教一,地转中宫,其时全无热气,放中宫只有天数之五而无地数也。至寅卯时,则天光又转到三数,地热又转到二数矣。天至辰而临中五,地至戌而转中官,故《内经》以辰为天门,戌为地户。王冰注戌为天门,辰为地户,则颠倒矣。光热之说不见于古,然“河图”之数以纪昼夜。《易》不云乎;“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即光之谓也,“日以暄之”,即热之谓也。参以泰西光热之学而易理益明。

男祖鉴曰(19):洛书为相加之数,加法以次第论,故洛书天一、地二、天三、地四依次(20)递加,所以明天地一周之次序。河图之数以纪天光、地热,积累而成,故用乘。天光由三而累乘之,地热由二而累乘之,其数恰符,是天地之巧合。隶首⑾作算,实取于此,故凡算法,皆不离加减乘除也。

九数分为九官。黄帝画井分疆,实本于此,但有数与方隅,并无色也。古人又以七色隶之,不知起于何时。然乾为大赤,配九紫;坎为赤,配七赤,则由来久矣。

七色之说,古未有解,今就一年之地面观之,而七色可验。东方初春,草木青翠,故三为碧,辰巳月初夏,草术茂绿,放四为绿;夏日赤日当天,正在南方,故九为紫;末申月夏末秋初,草木黝黑,故二为黑;秋令在西方,木叶翻红,故七为赤;亥月白露为霜,见于地为白色,放六为白;冬月雪盛,故一为白,冬春之交犹有霜旨,故八亦为白;惟中央五黄,系中土之色,四时不变。古无是说,然不取此象,则义无可通。窃尝远观近取,而立是说,或亦千虑一得耳!

“河图”九数之方位,与先天八卦相配合,坤一、乾九、离三、坎七、震八、巽二、兑四、艮六配取之例,未知出于何时,然汉管辂占巽二起风,杨子云《太玄经》⑿多准此数,则由来己久。况乾为大赤配九紫,坎为赤配七赤,已具于《易》,惟中五之数,无卦相配,盖中五者太极也,故曰中五立极。九数纵横皆得十五,即是各有一太极。

后天八卦之方位,亦与此数合,故又以后天八卦隶之:一白坎、二黑坤,三碧震、四绿巽、五黄中、六白乾、七赤兑,八白艮、九紫离。

堪舆家以“河图”九数推衍元运,一、二、三为上元,四、五、六为中元,七、八、九为下元。不知虽分三元,实只两元,譬如一日,实一昼一夜而已。元运推算之法,每数各管二十年。盖天行一位,则地行二位,天行三位,则地行四位,共八十年,天行五位,地亦在五位,将此五数寄于巽方,只管十年以上,共合为九十年。由一至五皆顺数,是为上元。自此天行九位,地行八位,天行七位,地行六位,共八十年,天又行乾方,遂转入地下;地因转西南,而正临五位,将此五数寄于乾方,只管十年。以上共合为九十年。由九退至五,皆逆数,是为下元。三元行尽,天乃复归于一,地乃复归于二。上下两元,其数一顺一逆,不能相接,必天地交于中五,以为枢纽,然后能超神接气,故《内经》以辰戌为天门地户(凡临中五只须十年,因中宫较窄,故只须十年已行过了)。

“河图”之数,皆天左旋,地右转。验之于人,耳目象天,手足象地。《内经》曰:右耳日不如左明也,左手足不如右强也,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上盛而下'虚,故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下盛而上虚,故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13)

《内经》有以脏腑配九数者。《六节脏象论》曰:“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形脏谓胃、大小肠、膀胱,神脏谓心、肝、脾.肺、肾,所以藏神也。

“河图”之数,配后天八卦,验之于人,有确切不移者,无过于女子七岁更齿,二七而天癸至。男子八岁更齿,二八而天癸至。盖少女属兑卦得七数,少男属艮卦得八数,故以七八起算。义详下乾坤六子章。

天地间物,形色不齐,然不过此七色而已。西人用三角破璃镜,照出日分七色,亦是“河图”七色之验。

此世所传“河图”,今改名“洛书”,义见前考辨章。再按《易经》先言“河图”,主气主生,自当以九数为是,次言“洛书”,主运主成,观《易·系辞》天一地二章,是言“洛书”十数,其曰“成变化而行鬼神”(21)者,以其主成也。行者,即五行之谓也。

此图以成数为主,以五行为用,自当在九数之后,是以从刘牧说,改名(22)为“洛书”。

“洛书”之数,一共六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相守。蒋大鸿@曰:“圣人观象而求其义,以奇属阳,以偶属阴。其数三五所以齐一,其形对待所以往来。四时之代谢由此而运,万物之化育由此而胚。一生一成,皆阴阳交媾之妙。二气相交,五行兆焉。”此数语颇悉其理,然蒋大鸿仍从旧说名“河图”,又谓圣人本此图始画八卦。不知《系辞》明言: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15】,至于河图、洛书,则但曰“圣人则之【16】”,并未言本此画卦。且此图四方以配八卦,实属不合。术家拆四隅之数,补成八卦,牵强已极,非造化之真迹也。

“洛书”者,五行之根原也。其数以一三五七九属之于天,以二四六八十属之于地。天左行,地右行。天行五步,地亦行五步。二五媾精,遂生成水火木金土,故名日五行。

男祖鉴曰:西洋天学,言地右转,有循行之轨道,而不言天转;中国旧说,言天左旋,不言地转,皆不知古圣人五行之理。古圣人观于“洛书”,而知天左行,地右行,一年各行五步,故名五行。然则如天地所行之轨道者,莫如“洛书”也。

又曰:五行一生一成,而有水火木金土,此有可以实验者。从冬至起,天左行在北,其时霜雪渐盛,为天一生水之验;天在北则地在南.日暑【17】渐长,为地二生火之验,立春之后,天行在东,草术皆生,为天三生木之验;地行在西,为地四生金之候,但金在土暗生,人无从验,菊是秋花而生于春,亦即地四生金之一端(23);春分以后,天行辰位,临黄道,交其时,天在五,地亦在此,承天之合,故但言天五为生土之时,农乃播谷,是其验也;夏至以后,天行正南,合于地二之位,其时赤日流金,为天七成火之验,夏至后,地行正北,合于天一之数,其时洪水盛涨,为地六成水之验;立秋后,地行东方,与天三之位合,其时草木成实,为地八成木之验;天行西方,与地四之位合,其时草木黄落,鞠有黄华【18】,为天九成金之验;重九后,地行戌位,天体渐低,地体渐高,故但言地十为成士之时,其时农功告成,即地十成土之验;五、十二位寄于辰戌,故成戌为天门、地户。凡此十数,以纪五行、成四时,故《易》曰:“变通莫大乎四时”。西人斥金水二物不足以当五行,中国人和之,亦以为然。不知五行者,言天左行,地右行,而有一步生水、二步生火之义,非执有象之五物言也。是以五行括尽天地之气化。西人立土、水,火、风四端,不知风即木气也。去金不言,试问教十种金从何生化(25)?秋日草木黄落,感何气化?知有形之金而不知五行之气。以西人未读中国书,不知“洛书”十数,故不知五行,奈何中国人日读圣人书而亦不考耶?

“洛书”之数,一生一成,其何必得五数,《易》所谓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盖中五者太极也,四方者四象也。中五之极临制四方,五行皆得中五乃能生成所谓物,物各有一太极。

五行分为五方,今就地球剖分之:英法当属九金位,是为西方;俄美当一六水位,是为北方;非洲澳洲当二七火位,是为南方;东洋大海当三八木位,是为东方;.中国当(26)五十土位,是为中央。五洲惟(27)东洋一片汪洋,并无土地,虽有琉球、日本,究竟土面无多。盖东方属三八木位,水来生木,是以多水;木能克土,是以少±。然虽少土(28),而以方位论之,不得谓非东方也。惟其以海为东方,然后知中国实居中央,与洛书之位恰合。今人以昆仑为地中,因其水分四面流也。然昆仑只是地之脑顶。《撼龙经》【19】云:“昆仑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如人脊背与顶粱,生出四肢龙尖兀。”是昆仑山如脑顶,中国在前面,如人之腹心;美利坚在背面,如人之背心。以洛书十数论,则天五是地上之中宫,中国配之;地十是地下之中宫,美利坚配之。又以五印度【20】为中者,乃中外形势之说,实非大造之定位也。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其畜鸡,其谷麦,其数八,其臭臊;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扰,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其畜羊,其谷黍,其数七,其臭焦;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在色为黄,在音为官,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志为思,其畜牛,其谷稷,其数五,其臭香;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志为忧,其畜马,其谷稻,其数九,其臭腥;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骨生髓,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憟,在窍为耳,在志为恐,其畜赢,其谷豆,其数六,其臭腐【21】(29)。

五伦五常之性,本于五行,出于五脏。仁者木之性,出于肝;义者金之性,出于肺;礼者火之性,出于心;智者水之性,出于肾;信者土之性,出于脾。五方之民,性各有偏,人有辱薄,性亦不齐,然皆秉天地之五行,莫不具有本性。故孟子曰:人性皆善也。盖洛书之数,以五十为中宫,孔子之教,以五常为中道,体天地,贯四时,所谓时中之圣也。佛主仁而义不备,道主义而仁不全,天主、耶稣,各得一性之偏,而五者未备,虽各有理致,与孔于教中之道不同。盖孔子生于中国,从中立教,此非强人为之也,实天地生成自有之性,特恐人欲锢蔽,故必立教以明之。今试验诸物,而知五常之性,本于天矣。雁飞(30)则成行,居则成偶,从一而终,有夫妇之伦礼也。雁何故有礼哉?盖雁乃随阳之鸟也。日行北陆,则雁迁居至北;日行南陆,则雁迁居至南,日者离火也,雁秉火德,故主有礼。仲秋之月,鸠化为鹰【22】,应西方金气而主杀义也。仲春之月,鹰化为鸠【23】,名布谷鸟,应东方木气而主生仁也。以一物应时变性,盖知人性之秉于五行。兽之有信,无过于象。越南、印度等处,设陷阱,象落其中,教令投诚,象点头,则引出,终身相从,或代耕作,永不叛也。按其地正当坤方,坤土主信,象鼻极长,鼻准属脾,鼻长土旺,是以有信。象色黑而兼白,黑者二黑【24】,坤之正色也,白者,坤之对官八白【25】,艮方之色。艮亦属土,象得坤艮之间色,秉纯土之气所生,是以有信。

信与忠同情而异位。忠者合于天地之中气,应乎“洛书”之中五,必秉中官五黄之正气,然后有忠。诚观蜂蚁有君臣,其形腰中特细,以应中央。惟黄蜂、黄蚁乃有君臣,黄是中五之色,缕既中细,色卫应中央,是以有忠气。龟能前知,鼠不穿空仓,二物皆秉北方水性,故主智。肾者,水脏也。凡物之生,皆秉父母之肾气。兽尾长过身,是肾中督脉极长,知尊贵,老鸟鸦纯黑,得肾水之气,知反哺孝养,皆因秉肾气足,故报本返始,不忘其由生也。相法言人耳垂有黑痣主孝,亦以肾开窍于耳,故于此验孝。夫鸟兽犹有五常,岂可人而不知乎!

天干地支,非《易经》之正旨,然亦易理所有,且其根源,实具于“洛书”,故即继“洛书”而递及之。

【注释】

①见《易·乾·文言》。原文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②见《易·说卦》。

③摩西:一译“梅瑟”(希伯来文Mosheh),犹太教和基督教圣经故事中犹太人的古代领袖。传说《圣经》首卷出自摩西之手,有“摩西五经”之称。

④见《易·说卦》。

⑤同上。

⑥参见《易·说卦》。

⑦堪舆家:旧时为人相宅、相墓的“风水”家。堪舆:指住宅基地或墓地的形势,堪为高处,舆为下处。《青囊经》:堪舆家书,原题“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晋书·郭璞传》云,“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郭氏“青囊中书”未见传世,今本《青囊经》系后世托名之作。

⑧管辂(Lu):三国时魏术士,宇公明。《三国志·管辂传》,载有管辂卜筮奇验的传说。

⑨大造;天地造化之机。造化莫大于天地,故称。“造”为创造化育。

⑩九数通考:算术书名,清·屈曾发撰。

【11】隶首:相传黄帝时人,算术和度量衡的发明者。

【12】杨子云:即杨雄(前53——后18),两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著作有《法言》、《太玄经》,《方言》,《训纂篇》等。《太玄经》十卷,体裁摹拟《周易》。

【13】参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蒋大鸿:名平阶,明·松江华亭(令上海市松江县)人,工诗文,精堪舆。术数家言“三元法”者皆宗之。

【15】见《易·系辞下》,“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16】见《易·系辞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17】日晷(gui):日影,引申为时光。晷:古代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

【18】鞠有黄华:引自《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鞠”通“菊”。

【19】撼龙经:相地之书,旧题唐-杨筠松撰。

【20】五印度:古代印度之区划分东、西、南、北、中五部,名“五天竺”,也称“五印度”。

【21】参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金匮真言论》。

【22】【23】鸠化为鹰、鹰化为鸠:说见《礼记·月令》、《周礼·司裘》郑注等。《大戴礼·夏小正》云:“鹰也者,其杀之时也;鸠也者,非其杀之时也。”高诱注《吕氏春秋·仲春记》及《淮南子·时则训》云,“鹰化为鸠,喙正直,不鸷击也。”

【24】【25】二黑、八白:见本节前“七色之说”及附图四“河图”。

天干

十干与“洛书”十数恰符。戊己配中央五、十,甲乙配东方三、八,丙丁配南方二、七,庚辛配西方四、九,壬癸配北方一、六。大挠【1】作此,就天之五道,分布十干,以纪天之五行。推历得甲乙,则知其盛德在木;得丙丁,盛德在火;得戊己,盛德在土;得庚辛,盛德在金;得壬癸,盛德在水。以十干管五行,以五行宰万物,其法精矣!

问:只有五行,应只立五干之名,何以必剖而为十干?

答曰;五行之中,又各有阴阳也。“洛书”天数五,地数五,合而为十。故天干之名甲、丙、戊、庚、壬,本天数者为阳;乙、丁、已、辛、癸,本天地数者为阴。“内经”以阳干配腑,阴干配脏,故《藏气法时论》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肝病者,愈于丙丁,加于庚辛,持于壬癸,起于甲乙;心病者,愈于戊己,加于壬癸,持于甲乙,起于丙丁;脾病者,愈于庚辛,加于甲乙,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肺病者,愈于壬癸,加于丙丁,持于戊己,起手庚辛;肾病者,愈于甲乙,甚于戊己,持于庚辛,起于壬癸。按人秉五行之气而生,故与天之五行生死相关,医者不可不知也。

问曰:十干配五行,是空名乎?抑实相乎?

答曰:非空名,皆实象也。盖天有五道,各分五色:一曰黄道,居中央以戊己配之;二曰赤道,居南方以丙丁配之;三曰白道,居西方以庚辛配之;四曰黑道,居北方以壬癸配之;五曰青道,居东方以甲乙配之。说见《月令琉》引《考灵曜》【2】。盖十二辰者,天之经度,就天大园之形,画分为十二也。十天干者,天之纬度。纬度分五色,各有内外二界,故就五道剖分为十,而以十干纪之。是以太岁有在甲,在乙,在丙、丁、壬、癸之十位(31)。其位不同,其色亦异,其气亦各别,而阴阳衰旺从可察矣。

西人天学最精,动谓中国圣人不知天象。然赤道黄道之说,西人终不能改,但置黑道,白道、青道而不言,又不知黄道属戊己,赤道属丙丁。其纪岁也,但曰耶稣降生几千几百几年,有象数,无气化,与天地人物交关处不相干涉。是西人虚奉天主之名,于天之何以主宰万物,不能发明。何如中国圣人,言天即验于人,占人即验于物,贯三才,赅万类,一言数而象已呈,一言象而气已具,于天之主宰万物者,发挥无遗,非至圣其熟能之。

又曰:天之五纬,有此五色,而万物应之,各有色象。《内经》以配五脏,白当肺,赤当心,青当肝,黄当脾,黑当肾,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青如翠羽者生,如草滋者死,赤如鸡冠者生,如衃血者死,黄如蟹腹者生,如枳实者死,白如豕膏者生,如枯骨者死;黑如鸟羽者生,如炲(32)者死。推之药物:青入肝,白入肺,黄入脾,亦入心,黑入肾,无不准此【3】。

问曰:人秉五行五色而生,故中国人皆黄种,呵非利加【4】人皆黑种,欧洲人皆白种,美洲人皆赤种【5】,五大洲人只有四种,独无有青种,其故何也?

答曰:人为稞虫之长,秉土气而生者也。土畏木尅,青色属木,故不能生人。且青方并无片土,全是海水,是大地之土已不能布于青方,人之托土而生者,安得有青哉?故凡人面色青,皆主有病。

问曰:天有十二辰,十二年一周天,又有十干,十年一周天。天干与地支不能整齐,从甲子年起,必行至六十年乃复为甲子。凡此不齐之数,何故使然?

答曰:十二辰是从南北极剖分为十二,每一辰分为三十度,子,午卯、酉多一度,其三百六十四度外有零余,又四分之,故曰四分度之一,总共十二辰,合为三百六十四度零,此大圜【6】之位,天之经度也。岁星每年行尽一辰,必十二年乃行尽十二辰。若乎十干则本于五纬度,纬度与经度宽窄不同。盖辰谓无星处,出于恒星之外,极天之大园而无止境皆是。此十二位,乃正圆之体分为十二,是为经度,若乎纬道,是七政循行之路道,斜跨天腰,东西环绕,而成椭园之形,修削而狭,较经度窄。故太岁【7】之经度在于,须十二年乃复于子位;太岁之纬度在甲,只须十年而已复于甲位。经度正园而阔,纬度椭园而狭,不能整齐,以次递差,必六十年然后岁星乃复于甲子。六十年而立春之日同,一百八十年而立春之时刻同,五百四十年而立春之分秒同,推历法者名为一元。天干地支之巧合,真能写天地象数,使气化纤毫毕见。西人以耶稣降生之日纪岁,以礼拜之日纪候,不用支干,有象数无气化,在西人自用其法,未尝不可,奈何中国人不考气化之实,亦欲黜古人而专信西法,不亦悖乎!且西法言天体不动,地球绕日而成昼夜,又云地轴常指天中之一点。谨按西人所谓天中之一点,即中国所谓北极也。果如西人之说,地球绕日,则上下悬殊,安能常指天中之一点乎?吾邑吕竹如,精中西天算,著有《谈天正议》,辨此甚详。盖地未尝不转,然则如轮自转而不能绕日。西人谓地之南北有轴头如锥。夫既有轴头以为机纽,则有定所,不能绕日上下也。日月五星,西人既以为行星,何以独言日不动?且日之缠度,每日一移,安得谓日独不动!西人既言天中一点不动不应,又言日不动,甚矣!中国圣人早有定论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以知众星皆动,惟北辰不动。据北辰分十二位以推步五纬,天地之象可见矣。

问曰:西人不用天干,以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立算,并无差也。今必坚信天干,以为有关气化,究何验乎?

答曰:以十干配气运合脏腑诊治百病,无一不验,理详《内经》,未易枚举。然就人身之气化验支干,其理尚微,不如举无知之物以验之,则气化显然。燕不识字,而知避戊己,非避其名,避其气也,蝙蝠遇庚申则伏而不出,亦伏其气也。足见支干确有其气之可验,非徒纪数而己。西人历法不用甲乙,而只用一二三四,何如十干纪日,为能气数两全也。

问曰:天干既分为十,何以又有五合?

答曰:即“洛书”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也。以“洛书”之数言之:一为甲、六为己,一六共宗,故甲与己合,二为乙,七为庚,二七同道,故乙与庚合;三为丙,八为辛,三八为朋-故丙与辛合;,四为丁、九为壬,四九为友,故丁与壬合;五为戊,十为癸,五十相守,故戊与癸合,然此相合者,皆只以数论也。若夫随天之运以司化育,则因五合而成五运。《内经·五运行大论》曰:“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王冰注引《遁甲》,天门在戊亥之间奎壁之分,地户在辰巳之间角轸之分,故五运皆起于角轸。甲已之岁戊己,黅天之气经于角轸,角属辰,轸属巳,其岁月建得戊辰,已巳,干皆土,故为士运;乙庚之岁庚辛,素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得庚辰、辛巳,干皆金,故为金运;丙辛之岁壬癸,玄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得壬辰、癸己,干皆水,故为水运;丁壬之岁甲乙,苍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得甲辰、乙巳,干皆木,故为木运;戊癸之岁丙丁,丹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得丙辰、丁己,干皆火,故为火运。星家有逢辰则化之说,亦出于此。盖十干各有本气,是为五行。若乎五合所合化者,是为五运,言其天之五纬【8】转临于辰巳者。看是何纬道,谓之登天门,主一年之运也。气与运常司天地之门户。戊己在角轸,鲥甲乙在奎壁,甲、己岁必甲戌、己亥也,故《素问》曰:土运之下,风气承之;庚辛在角轸,.则丙丁在奎壁,乙、庚岁必丙戌、丁亥也,故《素问》曰: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壬癸在角轸,则戊己在奎壁,丙、辛岁必戊戌、己亥也,故《索问》曰:水位之下,土气承之;甲乙在角轸,则庚辛在奎壁,丁、壬岁必庚戊、辛亥也,故《素问》曰:风气之下,金气承之;丙丁在角轸,则壬癸在奎壁,戊癸岁必壬戌、癸亥也,故《素问》曰:火位之下,水气承上。亢则害,承乃制,相反所以为功也。

再按王冰以戌为天门,辰为地户,非也。辰为阳,戌为阴,天至辰方而升至极高,则当以辰为天门;天至戌方则日入地,又凡戌月以后天体降下,低入于地,地体至戌月乃渐高起,是戌当为地户.六壬书【9】以亥为天门,巳为地户,皆颠倒矣。今改定辰为天门,戌为地户,谨将五纬具图如左(图缺)。

右据《内经》《大始天元册》文追写此图,与今之宿度有异。古尧时冬至日缠斗,今之冬至日缠箕【10】。因星有岁差,尧时斗星在丑宫,今则箕星在丑官。星虽有差,宫位不差,故自尧至今,冬至日仍在丑,可知经纬二度亘古不易也。

【注释】

【1】大挠:传说中黄帝史官,创六十甲予以记日。《世本》:“容成作历,大挠作甲予”,汉·宋褒注,“皆黄帝史官。”

【2】考灵曜:古天文书。《礼记·月令》孔颖达疏引用了《考灵曜》郑玄注中关于黄道、青道、赤道、白道,黑道的讲法,灵曜;“天”的别称。

【3】参见《素问·五藏生成》和《素问·金匮真言论》。

【4】呵非利加;Atrrca(非洲)的音译,亦译作“阿非利加”。

【5】指美洲原住居民印第安人。

【6】大圜(yuan):指天体。《易·说卦》;“乾为天,为圜。”

【7】太岁: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木星约十二年一周天,将黄道分为十二,对应于十二地支,故称木星为“岁星”,但木星自西向东运行,与黄道十二支方向相反,因设“太岁”与岁星相应而作反向运行,以每年太岁所在的部位来纪年。

【8】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周礼》贾公彦疏:“五纬即五星,……二十八宿随天右转为经,五星左旋为纬。”

【9】六壬:术数的一种,和遁甲、太乙合称三式。六壬方面的书,史籍载录颇多,如《六壬大全》等。

【10】缠:通“躔”(ChAn),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方言》第十二;“躔,历行也。”《汉书·王莽传》;“岁缠星紀”。斗、箕俱为星名,即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箕宿。

地支

地支十二辰,或谓起于斗柄【1】所指,非也。盖先有十二辰,然后视斗柄所指以为月建,非先有斗柄乃定十二辰也。若以斗柄起义,则每日斗移一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划分为四方可也,为八方可也,何必定为十二辰哉?盖创立十二辰之始,因日与月会,每年大约十二会而一周天,虽间有闰月,然闰为闰余【2】,每年十二月乃其常度也。故将三百六十五度划分为十二方,以纪日月会合之舍次,名之曰十二地支。盖天体浑园,难于分析,惟地有方园,易于剖判,故就地球六面分为十二支。“支”即古“枝”字,谓如树枝分析也。既分为十二支,譬如一树,南枝向暖,北技向寒,于是有阴阳之定位焉,有对待之化气焉,有六合【3】之义,有三合【4】之义焉。

何谓阴阳之定位?盖以十二支分为四方,以配洛书十数者是也。亥、子、丑配北方一六水位,主冬令;寅、卯、辰配东方三八木位,主春令;巳、午、未配南方二七火位,主夏令;申、酉、戍配西方四九金位,主秋令。平分则为十二分,流行则为十二月,而一年四序气化尽矣。惟土无定位,独旺于四季,非有他义,亦以洛书之四方各得五数,故在地支之四隅各配中土。四时之季,土各旺一十八日,皆本于洛书十数之义也。

后人又有以十二支配河图九数者,然与九数之气化位次参差不齐,知河图九数与地支各别,不能强相配合。

守潜按:十二支配九数,别亥六子一丑,六一八合十五也;寅八卯三辰,八三四合十五也,巳四午九未,四九二合十五也;申二酉七戌,二七六合十五也。

《内经》有从四者起义者。春三月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34)卧早起,以使志生,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三月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35)实,使志无怒,使气得泄.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三月为容平,天气以息,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使志安宁,收敛神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三月为闭藏,早卧晚起,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5】。“未央”二字,注家多不解。盖央者,中央土也。《月令》、《内经》,皆以未月属中央土。《内经》此篇详言四时,但以未央一语总结之。因此篇乃四气调神[36]论,专主四时立说,故总结此句,以见土寄予四时之义。后世脉法,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之末,和缓不忒,即是土旺四季之义。然《内经》平人脉象篇【6】云,四时之脉,皆以胃(37)气为本,谓脉之带缓象者为有胃气。所谓胃气,即土旺四季之气也。

对待者,两支对冲,合为一气者也。子午合化为少阴热气,卯酉合化为阳明燥气,寅申合化为少阳火气,巳亥合化为厥阴风气,辰戌合化为太阳寒气,丑未合化为太阴湿气。盖十二辰分之为十二,合之为六,六合之间化生之气是为间气。间者,隔也,杂也。十二支本相隔,因其对冲则相见,相见则两气杂合,化成一气,谓之间气。虽《内经》只言司天在泉,并无间气之名,然在司天之左右者为左右间气,则知两相正对,合同而化,以司一年之气者,尤间气之大者矣,左右间气特其副焉者耳。上天下地,谓之两间,人居其间,在气交之中,实秉间隔杂合之气以生。是以人有六气,以生十二经,上应天之十二辰。仲景《伤寒论》专主六气,深知六合交感间气生人之理。故六经括病,为千古不易之法。

问:子水午火何以化热?

答曰:-水中之阳发见于天,与离日相交,则化为热。试观夏月水气上腾,日光下灼,亢热之至,即明验也。又如黑色与赤色相合,即化为紫。紫者水火之间色也。推之于热,亦是水火之间气。又如咸盐,是海水熬晒而成,即是子水与午火合化为热之物,故多食盐味则发渴。今人以盐生于水,谓其清润,既不知五味五气相反为用,又不知虽生于水,实成于火。不讲间气,不讲试验,岂不谬哉!试观西人以盐精作炸药,可想盐性之热;而子午合化为热之理,亦可概见。然以热为主而仍名少阴者,盖热是从午火之化,所谓本气也;阴是存子水之阴,所谓标气也。人身'十二经,皆以脏腑为本,经脉为标。本为气化之根,标为气化之末,皆应地支间气合化之理。余按间气即《内经》所谓气交也。经云:气交之中,人之居也,万物由之,此之谓也【7】。

卯酉对冲,合化为阳明燥气。盖卯为日出之门,故称阳明。日入于酉,酉为秋金之位,金气刚劲,神名蓐收,收去润泽之气,则草木黄落,是以木当秋令而枯槁,从燥化也。木从金化,从其所不胜也。在人身属胃与大肠。大肠属酉金,人犹能知,惟胃配卯木,人皆不知。盖胃在后天八卦当配艮土,先天震卦变为后天艮卦。谷入于胃(38),西医以为(39)全赖胆汁入胃化谷,中医所谓木能疏土,皆是震木变艮土之义。注《伤寒》者混称阳明,以大肠配酉,而不知以胃配卯,因不知胃与胆通耳。今观苍术得土木之间气而能燥胃,即是以胃配卯之义;李东垣补中益气汤因柴胡升胃中清气,亦是此义。胃受水谷,至大肠尽成干粪,即是燥化之实验。

寅申对冲,合化为少阳火气。寅为初春,阳从水底上丹,而发于草木以升花萼。凡花皆是木生之火象也,火与热不同,热是水火相交之气,火是阳从阴出,附木则明之气。申乃西方金水之位,在天为阳气入阴之方;寅乃东方木位,在天为阳由阴出之方。申与寅对冲,合化则阳气由申而入,由寅而出,借木气以发泄,遂化为火。今且就一灯验之,灯炷或棉或草,皆系白色,是属申金之物,油入炷中,象阳气之入于申,炷系棉草,又是属寅木之物,灯火燃于炷头,象阳气之出于寅,此即寅申相合化而为火之一验。又凡树木之有花者,其内皮皆有白膜一道,由白膜通阳气,上树颠乃能开花。树颠属寅,白膜属申,皆是寅申合化为火气之象。在人身,少阳经配三焦与胆,而根亍肾中之命门。三焦者,周身膜隔也,膜色白,属申金,上合于胆,胆色青,属寅(40)木。三焦根于命门,引命门之阳气上附于胆木,则化为火,故《内经》云:“少阳之上,火气治之【8】。”

巳亥对冲,合化为厥阴风气。盏亥水之阴,从巳火之阳,遂化为风。巽卦以下一阴从上二阳,西人天学言日行南陆则风从北来,日行北陆则风从南来,亥阴从巳阳而化为风,即此义也。亥者荄也,谓木之根荄【9】,属于北方水位以养根荄。根荄既养,便当发生,故交于巳位,如根荄上升,发生枝叶,以象风气之四散。故巳亥对冲,合化则为厥阴风木也。人身之肝木,生手肾水,配亥以象根荄。心包络是由肝系上连而生,如木之枝叶;包络包心,象叶之承花。肝挟肾水之阴气,上连心包,以阴从阳,有如亥交于巳,化为风气,故经曰:“厥阴之上,风气治之【10】”。凡中风病,多入于心包。

辰戊对冲,合化为太阳寒气。盖辰方乃皎日当天之位,故称太阳,戌方乃日入虞渊【11】之所,遂生夜寒,是以辰从戌化而为寒气。西人造冰之法,用玻璃罐一枚,外面安放水银,另将净水煮至极热,倾入罐内,剧结成冰。虽全赖水银之冷,然水不煎热亦不易凝,此可见太阳之热化为寒也。人身有小肠以宣心阳,故曰太阳小肠之膜通;水道下入膀胱,为寒水之府,以寒济热,阳乃不亢,是以小肠下合膀胱而化为寒气。今人但知人身不可无热气,不知尤必有寒气乃能济热。故张口呵之则热气出,是上焦太阳之气也;撮口吹之则寒气出,是下焦寒水之气也。冬则皮肤热,太阳卫外也;夏则皮肤冷,寒气济热也。

丑未对冲,合化为太阴湿气。盖未属坤,丑属艮,坤艮皆土也;而未近午兼火气(41),丑近子兼水(42)气,以火蒸水而后生湿。譬有干腊肉,是属未官火土之物。遇天将雨,则腊肉回润发湿,是未宫火土得丑宫之水而化湿也。又如干茶叶,其内本含水泽,是丑宫水土之物,遇火烘之则回润,又是丑宫水土得未宫之火而蒸湿也。湿土为万物之母,故称太阴。在人之身,心与肺交之处,有黄油相连,即未土也。《月令》以未月为中央土,汉之中宫名(43)“未央”,《内经》“未央绝灭”,皆指未为中官,而人之未央,实在心包与肺相交之间,一块黄油即未土也。肺附此油而生,故肺亦配太阴经。此油属未土.下连脾脏,生出腹中之板油網油,是为丑土。丑未合化为湿,凡润湿之物,无逾膏油者矣,消化饮食全赖膏油,今人但称脾为湿±,不知湿是何物,吾为指出,即是膏油,然后知太阴所司之气化[41]矣。

守潜按:据黄庭内景之说,则未央又不在心肺之间,当参。

《内经》六气司天在泉,司天者主春夏,在泉者主秋冬。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咀,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皆言司天之气本于六冲【12】合化也,说详《内经》【13】,兹不具赘。惟在泉是言在地体之中间,非在地球之底面。譬如午年,午在天顶以司天,则卯酉恰当地体之际故在泉,盖午与子对,午在天顶则子在地底,其卯酉二位安能翻入地底?故卯酉只在地体之际,是为在泉。此可以潮汛明之:凡海潮,子年来则卯酉退,寅申来则巳亥退。潮讯随月,月在泉则潮来,月离于泉则潮退。一日两潮即两辰对冲使然也。

地支六合者日躔与月建相合也,如正月建寅,日月会于亥,十月建亥,日月会于寅,故寅与亥合,余仿此。日躔右转,月建左旋,顺逆相值,故为六合。日月与斗建为气运之主宰,故其所合能化气以司令。盖日月所会者,天左旋之方位也;斗柄所指者,地右转之方位也;斗建与日躔合,即是地与天相合,所以能司气化也。自来皆以子丑合土(45),寅亥合木,卯戌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未合火。是五行惟火独有二,于义不符。后人改为午未合日月,以午配日,以未配月,用符七政【14】之数。谓六合者,合于天七政之位;子丑上合土星之位,寅亥上合木星之位,卯戌上合火星之位,辰酉上合金星之位,巳申上合水星之位,午未上合日月之位。然午未之位最高,月轮最低,安得与日同合于最高之位?子丑最下,当考七政行度,土星最高,不应合乎子丑之下位;木星亦在日之上,不应合于寅亥而反在日下,是则六合不可以配七政。有求其故而不得者,遂诋六合无凭,抑亦妾矣。余尝考究“图”、“书”,揆则仪、象,而知六冲、三合,是就地体平面划分为十二,则方隅异位,气亦异焉。至于六合,是就天体椭园之形,自下而上,层累剖分以为六合也。平面剖分,则上无(45)定位,寄旺四隅;园形竖(46)剖,则地当在下,天当在项,上(47}仍不得列为定位;日月在天,亦不得专配午未。盖天在顶上,于洛书当配中五;地在底下,于洛书当配中十。是午未合天,子丑合地,乃贯四气而为之主者也。除去子、丑、午、未,然合以木、火、水、金配之,则气象始确。木附于地,子丑既合地,则附子丑之寅亥二辰应合化而配木。有如寅月草木花,亥月草木亦花,名小阳春,即是寅亥合木之验。木上生火,附于寅亥之卯戌,二辰则合化为火。卯为日出之方,戌为日入之方;卯月始雷,戌时焚膏继晷【15】,离火继明,即是卯戌合火之验。由地生木,由木生火,此三者自下而生上者也。天者,乾阳金精之气也。午未既合天,附于午未之巳申二辰,承天之气,当化为金。旧说巳申合水,然巳月无水可验,且与自上生下之义不合,今改作巳申合金。试观申月立秋,农乃登谷;巳月盛夏,麦亦称秋。夏枯草生于亥月,是秉寅亥合木之气也;死于巳月,是感巳申合金之气也。黄河以南,岁获两次,麦、荞、蚕豆、芥菜、罂粟皆以十月种,至次年巳月收,为上季。巳虽夏月,俨然秋金告成之象,是为巳申合金之验。金下生水,辰酉之附于巳申者,当合化为水。旧说辰酉合金,然酉是巳定之金位,非化气也;辰月更(49)无金气可验。余按辰属三月,酉属八月,古人以清明改水【16】,八月观潮,足见辰酉二月盛德在水。故诗曰:“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17】”,“春水浪高三月渡【18】”,皆言辰月水旺;酉月值参星,秋汛尤多,故当改怍辰酉合水。由天生金,由金生水,此三者乃自上而生下者也。天居于上,地居于下,水火二气交于两大之中。盖先天八卦水火居中,此六合化气,亦以水火居中。乾坤之功用寄予坎离,万物之化生不外水火。今人以午为天顶,然天极热时必在未月,盖天顶与地心正对之时乃极热,必五六月午未之交,恰与子丑合地处两相正对,天乃极热,是天体偏未故也。丑月极寒,是地体偏丑故也。上天下地,即是天五与地十正对。午未属天,五亦可配阳土,《月令》名为中央土,主于生长万物;子丑属地,十亦可配阴(50)土,《月令》所谓“土返其宅”,主于终成万物。以午未配洛书之天五,而土寄旺于此间,所以下能生金也;以子丑配洛书之地十,而土寄旺于此间(51),所以上能生木也。此说古本所无,然考之天象,合于洛书,于义尚通。

问曰:以午未合配天五,以子丑合配地十,与前所言洛书中央之位殊有不合。

答曰:此不过纵横之别耳。譬有一(52)瓜,纵剖之为十二分,则从瓜心为中;若横切则以瓜蒂为中也。具图如下(53):

六合之理,可配先天八卦:午未在上,配先天乾卦,天位于上也;丑子(54)在下,配先天坤卦,地位于下也;卯戌配离火,然以卯为主,先天之离在正[55]东也:辰酉配坎水,然以酉为主,先天之坎(56)在正西也;金附于天而生水,配先天之巽兑二卦;木附于地而生火,配先天之震艮二卦。然木之根在亥,而实成于寅,故论木当以寅为主;金之根在巳,而实成于申,故论金当以申为主。金木异其位,水火交于中。人在气交之中,皆秉水火之气而生,故道家炼长生.不过坎离交媾而(57)已耳。

再按星辰之运,始则见于辰,终则伏于戌,自辰至戌,正于午而中于未,故《尧典》曰言“日永星火,以正仲夏【19】”,是以午为正也;《月令》于季夏未月乃曰“昏火中【20】”,《左传》曰“火星中而寒暑退【21】”,《诗》曰“定之方中【22】”。亦皆以未为中。盖以天干之纬道言,则辰巳间为黄道之中;以地支之经度言,则午未相会之处为天顶之中。经度起于南北极,午未合处南极也,子丑合处北极也(58)。

地支三合,仍配洛书四方,故皆以四正为主,而四隅之支,只从四正以立局。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故亥卯未会木局;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故寅午戌会火局;金生于巳,壮于酉,死于丑,故巳酉丑会金局;水生于申,壮于子,死于辰,故申子辰会水局。后世衍为长生帝旺墓库【23】之说,并添土之长生帝旺墓库以足成五行之局,而不知四局之墓皆在四季,即皆归于土,可知土旺四季无定位也。

《史记·货殖传》水毁、木饥、火旱,金穰,亦不言土,足见士寄旺而无定局。故《内经》言岁气会同,亦只有四局。《六微旨大论》云,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气始于水下一刻,谓子初初刻为冬至;乙丑之岁,天气始于二十六刻,谓卯初初刻;丙寅之岁,天气始于五十一刻,谓午初初刻;丁卯之岁,天气始于七十六刻,谓酉初初刻;戊辰之岁,天气复始于一刻;亦以子初为冬至节,申岁亦然,余仿此。故申子辰岁气会同,巳酉丑岁气会同,寅午戌岁气会同,亥卯未岁气会同。终而复始,所谓一纪。另详余《内经本义》。

[注释]

【1】斗柄:北斗七星中的玉衡、开阳、摇光三星。古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定月建。

【2】闰余:阴历十二个月与回归年的差数。《汉书音义》:“以岁之余为闰,故曰闫余”。

【3】六合:十二支分阴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六合”。

【4】三合:术数家以十二支配五行中之金、木、水,火,取生旺墓三者以合局,谓之“三合”(参见本节注【23】“长生帝旺墓库”)

【5】参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6】平人脉象篇:指《素问·平人气象论》。

【7】【8】【10】见《素问·六微旨犬论》

【9】根荄(gai):木根曰根,草根曰荄。《汉书》:“青阳开动,根荄以遂”。

【11】虞渊:古代传说中的日落之处。《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谓黄昏”。

【12】六冲:冲,对向相克之谓。十二地支中,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称为“六冲”。

【13】参见《素问》“五运行大论”和“六微旨大论”篇。

【14】七政: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弃七政”,孔颖达疏:“察此璿玑玉衡,以齐整天之日月五星七曜之政”。

【15】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晷,日光。戌为下午七~九时,犹言点灯以继日光。

【16】改水:淘井换水,为古时习俗。《管子·禁藏》:“当春三月,萩室熯造,钻燧易火,抒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后汉书·仪礼志》:"是日浚井改水。”

【17】见《东坡志林》“记梦参寥茶诗”。

【18】春水浪高三月渡:出处未详。疑为唐许棠洞庭湖诗“青草浪高三日渡”之误记。

【19】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孔传“永,长也,谓夏至之日;火,苍龙之中星。”孔颖达疏:“天星大火,东方七宿合昏毕见,以此天时之候,调正仲夏之气节。”

【20】昏火中:黄昏大火(心宿)出现于正南方。《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柳”、“奎”均为星宿名。

【21】火星中而寒暑退:觅《左传·昭公三年》。《诗·豳风·七月》孔疏引服虔云:“火,大火,心(心宿)也。季冬十二月平旦正中在南方,大寒;季夏六月黄昏火星中,大暑退,是火为寒暑之候事也。”

【22】定之方中:见《诗经·鄘风》。定:星名,又称“营室”,包括二十八宿中的室,壁两宿。方:正当。中:指正南方。

【23】长生帝旺墓库:术数家语。五行配十二地支,各有生、壮、死三支,如“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等。生即长生,壮称帝旺,死谓墓库(见《协记辨方书》。

花甲

六十花甲,因天干之纬道与地支之经道狭广不同,岁星循行五纬,旁行斜上,与经度参差不齐,故从甲子起,必六十年乃复为甲子。《内经》云: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59)生焉。应天之气,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六期而环会。五六相合,凡六十岁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1】。盖以十二辰所主之六气在上司天,以十干所合之五运在下运行,十干与十二辰相错,於是乎五运与六气有相生相克。风木司天而遇木(60)运,火气司天而遇火运,湿土司天而遇士运,燥金司天而遇金运,寒水司天而遇水运,是为太过。如木运之岁而遇燥金司天,则木受克制,是为不及,余仿此。六气与五运不相胜负,是为平和。推之六十花甲之气运以制病药之宜忌,详余所注《内经本义》。陈修园谓五运六气与人病多不相验,然《内经》论理甚精,取证亦确,但人之强弱各异,五方不同,末可执一以论,若谓气运不如此(61),盍即《内经》所言各物盛衰之变以考验之哉!

支干之义,大约如是。后人衍《易》,又有爻辰纳甲之说,于义未确;又以六十花甲配河洛之数,皆不确实。或谓河图以九为数,花甲九周,共五百四十年为一大元,故推元运者必以花甲配河图。不知花甲只以纪年,河图九数只以纪运,是河图九数为经,而花甲又为纬,若以花甲强配之则不合也。

[注释]

【1】参见《素问·天元纪大论》

【2】纳甲:汉代易学术语,以十干分纳于八卦,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巽、坎、离、艮、兑分纳于庚、辛、戊、己、丙、丁。说者以月之晦朔弦望象卦体,而以其出没之方位纳之。

下卷

后天八卦

河洛二数,流行于大造匡廓之中,遂将先天八卦之气,变为后天八卦之运(62)。具图如下:

《易》曰:“帝出乎震,齐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悦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1】”此后天八卦之运也。盖先天八卦,虽各有气,犹未成形,一自天旋地转,经纬互交,运之所至,气斯变焉。先天八卦之方位,遂变为后天八卦之方位矣。

守潜按:四正之卦,各变其中爻,则乾为离,坤为坎,离为乾,坎为坤,四隅之卦错之,又娈其中爻,则震为艮,巽为兑,艮为震,兑为巽。如下图:

四隅四正之卦既变讫,于是以长子代父,乾退于西北,震在东而木运行焉;以少女代母,坤退于西南,兑处西面金运行焉。诸家有云长女代母者,不知女未嫁始代母也。

后天八卦,坎水在北,离火在南,震木在东,兑金在西,合于洛书四方之位。其四隅,乾在西北,坤在西南,巽在东南,艮在东北,后人以为折取四方之数补而成之,然考洛书四方之数,乃天与地一步一行,各有五步以成五行,安得任人折算找补成卦哉!盖八卦之义与五行原有不同,无容牵强。

有以后天八卦配河图九数者:一白坎,二黑坤,三碧震,四绿巽,五黄中,六白乾,七赤兑,八白艮,九紫离,方位恰合,以时令气数考之皆无差忒,惟中五无卦配合。盖中五即太极也。先天以前为浑然无形之太极,后天以后为昭然有象之中五,故《洪范》曰“五皇极”。“皇”即“太”字之义。《青囊经》曰“中五立极”,虽出术士之说,而其理确然可据。

问曰:同是八卦,何从分先天后天?

答曰:先天后天,不过言造物先后之序耳。有如人身胚胎,是为人身之先天;及其成形,是为人身之后天。人之先天在母腹中,以脐通呼吸,人之后天出母腹中,以鼻通呼吸。先天后天,体用不同,卦之有先后天,亦犹是也。故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先天八卦主气,后天八卦主运,各有不同。

问曰:先天八卦变为后大八卦,如何变法,必有实气实象,不得徒举空名,能将事物一一指出否?

答曰:善哉问也!使无实在证据,则圣人立卦,几同虚设。不知圣人真洞悉造化也。今日就己所见详列子下:

先天坎卦▓在西方,变为后天兑卦▓仍居西方,於五行属金,于气为露泽。草上露珠,必生于日入之时。试从日入看稻苗,见其根下引水珠上颠,则结为露,可验坎水变为露泽之象。盖日入则阳入于水,坎下之阴变而为阳,阳蒸于下,阴腾于上,遂生露泽。及天将明,日光(63)犹在水中,故露更盛,至日出则露唏矣。即云上于天而为雨,亦是阳蒸于下,泽自上生。有云出不降雨者,则以云未到冷际,不合兑卦阴爻在上之象,故不化雨。问曰:何谓冷际?答曰:西洋天学以去地最高则纯是冷际。人身下焦之气上出於口,化为泽液,盖上焦肺金,即人身之冷际。下焦阳气上出遇阴,而化为津液,是人身之兑泽也。

先天离卦▓,变为后天震卦▓。盖离火即电也。电先发而雷后应,是离变为震之明验.所以成震之故,因阴水加于阳火之上,搏击而成。试观有电无雨,断不成雷,以电火不遇阴水不相搏击也。但有雷声,无不有雨,盖电火之阳,遇阴水加之,相搏成雷。所以离之上爻变阴,即为震卦。先天之离位在东方,以东方为日(64)所出,日即离火之精也,而后天之水皆归于东方,是水阴加于离阳之上,变为震卦。故东方海水潮沸震汤,阳气在水下鼓动不休。江河之水无潮,以江河未加离位,其下无阳气鼓动,是以不潮。惟东方坎来就火,离变为震,阳在下而上腾,乃发为潮。此气发于万物,则为生气;蠢然而动,即是“帝出乎震”之气,东方所以主春也。人身胆木,是阴中之阳,实配震卦。凡人郁冒、振战、冲逆诸病,亦是人身之震气。

先天坤卦▓,变为后天坎卦▓。因坤体纯阴,凝而不流,土返其宅,水归其整。故在月令,坤当十月,纯阴用事,固阴冱寒【2】,地下之水泉尽自涸竭,必得阳气蒸之,然后冻化,水泉乃出。先天坤位正当北方,日幽都,坤之黑色也;坤初爻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3】;北方有冰海,则全是坤纯阴之气所凝。冰得日光而化,是为纯阴中得一阳,遂化为水。遍地球之水,所以流而不冰者,以地心纯是热汁,故能化水,是即坤变为坎之义。地心热汁,出于泰西地学,考验得实,与易义合。再按人身,坤(65)为脾土,主膏油;坎为肾水,主水精。脾之膏油渗水入肾,则化为溺;五谷之液入肾化精,即人身之坤化(66)为坎也。

先天乾卦▓,变为后天离卦▓。盖乾阳乃周天之空气,纯是轻清,并非火热。西洋天学家言去地一千六百丈,则上面纯是冷际。又谓冷际之上乃为热际。夫冷际者,西人乘气球已到之际也。至于冷际上复有热际,则西人想象之词,并未曾到,揆之于理,实属无凭。惟《易》系词云:乾为天,为寒,为冰【4】,可知乾天纯是冷际。虽圣人亦未身到,然以气推之,地本阴而含阳热,则知天本阳而纯阴冷也。且此冷际,乃生发阳光之际,所以言天只可言阳气、阳光,而断不可言阳热。盖此阳光,散而不聚,必得日质以凝之,则六合之光,皆聚于日,是日光属阳,日质属阴。凡有体者皆阴也。西人远镜窥日,见有黑斑,便是察见阴体之验。日在天中为乾中得阴,合于离卦之象,然有光无热(67),是以天空仍是冷际。必日光下交于地,而后生热。地在南方,正当天顶,先天之乾位在南方,故天顶为阳光所聚,得南方地球之阴体,承受其光,遂成离火。是以在天则赤道在南,在地则火位在南。西人默瓦南,寻得南极之火地,今称澳洲,真属正离之位矣。地球聚天阳而成火,故地心尤热。天阳是离上一卦,地热是离下一卦,天之光合于地之热,则“明两作离【5】”是为火矣。此先天乾卦变为后天之离之义。或疑阳光不热之说无据,然试观金银铜铁有光,宝石玻璃有光,皆冷而不热,且皆无火也,必物触击之,则发面为火。是阳光遇阴质触之乃为火,即乾阳得阴乃变离之一验。人身心属火,全赖肾水交心,以养此火,亦是阳中得阴,然后合成离卦。

先天兑卦▓变为后天巽卦▓。盖巽为风,风气之生,轻微闪灼,见于禾苗之末。当日光初出时,人从旁而斜视之,则见禾苗末有此闪闪灼灼之气,往上升发。故易曰“地风升”,谓风从地上升出,即宋玉《风赋》“起于青蘋之末【6】”也。此风之起,多在日出时,因日出则露泽之阴下降于地,而地中之阳应之以起,遂上升于天,庄子名为“野马”,生物之息以相吹者也【7】。凡是草木皆秉风气。草木伸长,便是风气上升之验。《管子》云:“泽下尺伸上,尺谓泽下润其根至于一尺,其上之苗茎遂伸长一尺,足见泽下则风上,而兑变为巽,义可窥矣。人身之呼吸象风,必肺中泽液下调,而后呼吸静息,亦是兑变为巽也。道家调息之功,只是调肝肺,以兑泽化其巽风而已。

先天巽卦▓,变为后天坤卦▓。《尔雅》云,“风而雨土为霾【8】”,是其验也。庄子以风为野马尘埃;西洋天学言树枝不动亦有微风,一刻行六里。称野马者,言其行也。日光照隙,但见光线中无数尘埃,回旋飞舞,此即风所生之土气,由微至著,集埃成土,特人不觉耳。草木树叶感风而生,零落则腐化为土,皆为巽变为坤之义。西洋地学,言天之空气,最能侵蚀各物,无论木石铜铁等件,皆能逐渐剥落,空气愈湿则侵蚀愈甚。按湿即士气。风之化湿,即是化土之先兆;及至各物剥,皆化为有形之土矣。人身肝木配巽卦,主局身之膜;脾士配坤卦,主周身之膏油(68)。膜上生膏油,即是巽变为坤之形。

先天震卦▓,变为后天艮卦▓。西洋地学,言改变地势,由地中有火力奋发突起,或于水面突出岛屿,或地震时凹然地下凸然高起,此皆震变为艮之象。又云火山常有轰声,山顶破裂,喷出稀汁,冷则凝结成石,此尤震变为良之显著者。中国各山,虽未见涨突之迹,然必地下有气奋起,乃能高出。人身胆配震木,胃配艮土。西医言胆汁入胃化谷,中医言木能疏土,李东垣补中益气汤用柴胡、升麻达木气以扶中土,皆合震变为艮之旨。

先天艮卦▓,变为后天乾卦▓。艮为山,山顶出云气,放霞光,皆山气变为天气,乾天纯阳,艮则上一阳而下二阴,必得日光照射,将山下之阴变而为阳,然后能出云气,放霞光。艮之变乾,其理可微会矣。先天艮卦方位在戌,古之昆仑,今之乌拉大岭,实在戌方,以应先天艮卦,乃地之脑顶也。其山最高,其地气自与天相接。天左旋至戌方,则入于地下。天之就地在此,地之近天亦在此。天空纯是冷气,山之最高者,其气最冷。山生冷气,即是艮气变为乾气。昆仑、乌拉岭寒气较重,可为艮气变乾之一验。乾又属金,五金之矿生于山中,皆是石体,即艮体也;以火炼之,然后成金,是将艮体下二爻之阴,变为纯阳,遂成乾金,此尤艮变为乾之实事。在人身以脑为乾,以胃配艮。西人言脑筋多系于胃,中医言胃络上通于(69)脑。又人身之背亦配艮卦,太阳经由背上脑顶,是艮变为乾之通路。

问曰:吾子所论先后天变化之理,凡阴爻变阳皆主日,言阳爻变阴皆主水;言又谓天顶纯是冷际,地心纯是热(70)汁,与乾卦纯阳坤卦纯阴不合何也?

答曰:此西人所谓爱力、吸力、摄力也。乾天纯阳,而地之阴气皆为所摄,故天上纯冷;坤地纯阴,而天之阳气皆为所摄,故地心纯热。此《易》所谓“天地交泰”也。惟其天地交泰,所以化生人物。无地之功用寄于坎离。日者离之精,水者坎之气,化生人物,全赖水火。盖乾南坤北,一变而变为坎离,所以后天功用,全在水火。人身心配离火,肾配坎水。医家所重者,水火相加而会于中土。人秉土气(71)生,故医重坤土。道家所重者,取坎填离而变为纯乾。道以天仙为上,故炼取纯乾。

先天卦变为后天卦,即一草一木亦有可验。试举数端为格致者实证之:荷藕中空即离象也,生出莲叶,其形仰盂,即是先天之离变为后天之震;开花色红内虚,又是象先天之离,生出莲蓬,又是仰盂,象后天之震。至于莲子,外白肉,内青心,亦象离中虚,又将来生莲叶之先天也。然莲子非入水不能生叶,盖离之上爻必变为阴乃成震卦。水者阴也。莲子入水,是离体之上加以阴爻,遂变为震卦矣。炮铳声响远,即震象也,然必先发火而后能轰击,是皆震响居后,离火居先。问曰:火发即铳响,是响即离阳所发,何以卦体必离上之爻变而为阴然后为震卦哉?答曰:响是冲击空气而响。炮内膛离火发作,一出炮口,遇空中冷气,则离上阳爻遇阴而变为震卦。水银能变为真银。水银属先天坎卦,变为真银即是先天坎水变为后天兑金。铜色多赤,属兑金七赤之色,然铜矿初出土未熔炼时,多带绿色。绿者,四绿之色也。先天兑卦位本在四绿方。以铜论之。矿属先天,故带四绿之色;铜属后天,故变成七赤之色。柑、橙、桔、柚亦含兑泽之气,初绿后红,有如绿矿转为红铜之义。造柚皮糖法,用淘米水泡至明软,绿色变黄,次换水,以铜钱白矾煮之,则还为绿色,再伴糖晒干。柚秉先天兑泽甘润之气。先天兑卦在四绿方,故皮色绿。业经泡去其色,用铜钱白矾煮还其绿,是先天兑金返归四绿之位也。甘蔗有青红二色。天下之蔗皆青,惟四川出红蔗更甘润,因四川在西,得七赤之气。至闽广之青蔗,又较别省为盛,以闽广位在东南,得先天兑气,故亦有甘泽,然终不敌川中赤蔗,因东南先天兑卦己变为后天巽木,故色青,不纯甘。四川赤蔗纯得兑泽,兼含先天坎水之气,故色赤液多为更佳也。草木禽兽,秉先后天卦气者不一而足,愿同学者引伸触类。

【注释】

【1】见《易·说卦》

【2】固阴冱寒:语出《左传·昭公四年》,谓天气严寒,积冻不开。

【3】《易·坤》原文:“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日:履霜阴始凝也。驯至其道,至坚冰也。”

【4】见《易·说卦》。

【5】明两作离:语出“易·离》象辞。孔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今有上下二体故云明两作离也”。

【6】青蘋:水草。蘋通萍。末,叶尖。

【7】《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浮游的云气。成玄英疏:“此言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薮泽之中,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

【8】风而雨土为霾(mai音埋);见《尔雅·释天》。孔颖达疏:“风而雨土为疆者,孙炎日大风扬尘土从上下也。《诗·邶风》云‘终风且霾’是也。”《释名》:“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

八卦方位

后天八卦,分为八方,风气既殊,物产亦异,皆随卦气为区别也。巽卦在东南分野,当湖北、江西、广东、琼州、广西、西贡、越南等处。巽为风,主春温之气。湖北蕲州当巽之下爻,风气乘和温而不烈,故产蕲葛,又产蕲蛇,为治风妙药。蛇在十二辰属巳,巳在巽位.故巽之分野多产蛇。蕲蛇、蕲艾独得风气之和,故善治风。又产绿毛龟,应巽四绿之色,何以绿色独[72]于龟?因龟与蛇相配,蕲蛇出巽宫而反带乾六之白花,故龟本属北方之物,出于巽官亦反带巽四之绿色。此本卦与对宫之卦相错而生,所谓间气也。以一龟之体论之,龟身属阴,其毛属阳,阴伏于下,阳生于上,合于巽卦,故生绿毛。地龟不产巽方,腹背皆阴,故无绿毛。有造绿毛龟法,用生姜汁涂龟背,则生绿毛,以其阳加阴上,阴伏阳生,合于巽卦,遂生绿毛,益知蕲龟绿毛之故。广东、广西琼州等处,值巽之中爻,其蛇尤多,又产蚺蛇,并产绿毛鹦鹉。西贡、越南值巽上爻,其蛇更毒,产孔雀食蛇,毛色纯绿,与绿毛龟同得四绿之色。龟属阴,故应下爻,雀属阳,故应上爻。又出肉桂,是极温之药。蕲州值巽之初爻,故艾性柔和;越南值巽之上爻,故桂刚烈。问曰:巽是四绿之方,自出绿色之禽介,乃陇西、云南,地在西南坤方,亦产绿毛鹦鹉,其故何也?答曰:先天巽卦本在西南,故西南亦出绿色之禽。其嘴初黑,应本方二黑坤之色,老则变红;因鹦鹉得先天巽气独多;仅一一嘴黑,是得后天坤气极少;老则巽气愈盛,克尽坤土之色,而生出离火,嘴遂变红。离火主智,主言语,故必红嘴,乃能人言。人在万物中,是秉坤土之气所生,敢禽兽之秉坤气者往往能人言,猩猩象人亦能人言。云南四川,地当二黑坤位,产秦吉了鸟,色黑,耳嘴黄,纯得坤气,故能人言,较鹦鹉尤巧。鸜鹆【1】色黑嘴黄,亦能人言。鸜鹆不逾济,逾济则犯震位,土受木克,故不逾也。百舌鸟色黑。剪圆其舌,能学人言。黄鸦色黄,头黑,亦有能人言,皆秉二黑坤土之气也。然山西、顺天、辽东等处,亦出黑色之禽兽,如玄狐,强鼠、黑貂、黑驴,独不能人言,此又何说?盖北方秉水之黑色,配洛书应天之黑道,与四川、云贵配坤土者不同,故狐、鼠、貂(73)、驴虽(74)黑色皆不能人言。

本此意以辨药性:人参秉北方坎水之阳而补气,朱砂秉南方离火之阴而补血,阳起石生于泰山,秉三碧震气,故能上升;枫、柿色赤,秉七赤兑泽,故有膏泽,产于正西山、陕等处者佳;地黄色正黄,产于河南中州,秉中央土之正色,蒸晒则变为黑色,是转为坤二之黑色也。人身脾为太阳坤土,故地黄为补阴要药。凡辨药能详卦气则更深远。

【注释】

鸜(qu)鹆(yu):亦作“鸲鹆”。《说文》段注:“今之八哥也”。

八卦取象

八卦之象,无物不赅。先天八卦,本象天、地、雷、风(75)、水、火、山、泽【1】;后天八卦,又象父母男女【2】。孔子以其说未尽,更加推广,曰乾为玉、为金,坤为布、为釜,震为元黄、为旉,巽为绳直、为工,坎为沟渎、为隐伏,离为甲胄,为戈兵,艮为路径,为门阙(76),兑为巫,为口舌云云【3】,义类备矣。《九家注》【4】又以乾为衣、为直,坤为囊、为裳,震为鼓、为鹄,巽为杨、为鹤,坎为蒺藜,离为牝牛;艮为鼻,兑为颊云云。《来注》【5】又以乾为旋,为顶;坤为户、为敦,震为筐、为跻,巽为茅、为后,坎为沫、为垅,离为苦,为朱,艮为握,为尾,兑为笑、为眵云云。《孟氏遗象》【6】更推广至数千百事,八卦之象,庶几大备。然此皆中国自古所(77)有之事物。近出泰西新学,分门别类无奇不有,几疑中国古人皆所不知。乃细按其理,仍不出易义之外。今仿《遗象》衍之曰:乾为机器、为算学,坤为力学、为重学,坎为水学,离为光学为化学,震为电学,为炮学,巽为气学,兑为汽学,艮为矿学。盖机器法天,旋转迅速,较人力百倍,本乾行之健,天有经纬度分,为算数之根源,故算法以天元为最。坤象地,厚重载物,以顺承天,借重力为机器之用,故重力法坤。坎为水学,本卦即水也。离为光学,本卦即光明也;又为化学,《易》所谓相见乎离.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震为电学,电即震之气,发电报必击机,燃电灯心搓札,皆应震动之义;又为炮学,发火即炮响如电而后雷。炮以水雷、地雷为最烈,因震卦下一阳而上二阴,地下水中皆阴,掩其阳,故一发更烈。巽为气学,氢气、氧气、氮气,碳气、皆天地之空气,有象乎风.故属巽卦。兑为汽学,凡汽机(78)必用锅炉,以火煎之,象坎卦下爻变阳而气上出,遂为兑泽;且气管传到冷水柜,则仍化为水,是即露泽下降之义。艮为矿学,先天艮卦变为乾卦。乾,金也,艮,石也,矿石变为金,是其理矣。西学各门中有分子目,所谓八卦相错,爻位各殊,而生出事事物物,会心人自当领取,非笔者所能罄也。

[注释]

【1】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2】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

【3】详见《易·说卦》。

【4】九家注:即《九家周易集注》,又名《荀爽九家集注》,魏晋时人编集汉魏荀爽,京房、马融、郊玄等九家易说而成。原书已佚,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有引录,清代王谟、孙堂、黄奭、张惠言等各有辑佚本。

【5】来注:指明·来知德《周易集注》。

【6】盂氏遗象:汉·孟喜所传的易学著作。《汉书·艺文志》载有《孟氏京房十一篇》等三种均佚,《经典释文》、《周易正义集解》等间有引用,清代王谟、孙堂、黄奭盛、马国翰等各有辑侠本。

《医易通说》之人身八卦

以八卦配人身。乾为骨,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且,艮为手,兑为口。《易·系辞》此章“近取诸身”【1】,实吾《医易通说》之根源。能将此章发明,则医道思过半矣。

乾,天也,阳也。首居上法天,鼻通呼吸以受生气,人之与天相通,全在于鼻,凡植物之头皆在下,本地亲下也;动物之头(79)皆在上,本天亲上也。三阳经皆聚于头,故头面独不畏寒;头上之发全属太阳经,太阳象天,全包人身,而头上发际有如天顶。仲景《伤寒论》太阳病,先言脉浮,以见太阳如天包于身外也;次言头痛,以见头为太阳所总司;用药升散,皆是乾为首之义。坤为腹,三阴经皆会于腹也。腹非指大小肠,乃指腹中油網,西医名为腹统膜,在腹内为油網,生连于外,包筋连皮为肌肉,属于脾土。脾旺则膏油与肌肉无不肥厚。乾为首而统皮毛,坤为腹而主肌肉,二者相连,如地配天。观仲景桂枝汤解肌,必用大枣甘草,并食热粥,填补腹中之油膜,益知肌肉是由腹外达矣。震卦一阳在下,人身阳气自下而生,故是象震。人生三焦主少阳,乃肾水中之阳,发于命门。命门之膜,下为丹田气海,又下生筋直抵足跟。下焦阳旺,其足乃温。仲景少阴经证,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者,甩四逆汤、白通汤,皆以附子为主,以生足下之阳;白通加猪胆汁人尿汤,尤合震卦二阴在上一阳存下之旨。震阳在人身即魂气也,黄坤载天魂汤温养下焦,亦颇有理。巽卦阴生于下,阳应于上,配厥阴肝经,主血脉。脉(80)中之膜,生出周身之膜。膜生筋,筋之大者下行于股,凡股胫焦削肿痛,皆属肝经。肝主血脉,股内尤属血分。坎水配肾,肾开窍于耳。耳之中心有薄翳一层,包裹阳气,为听宫。耳窍外通,与空气相接,外边有声响击动空气,则耳内薄翳应之,故能辨音。耳外空而内含阳气,是坎中满之象。若耳内薄翳戳破,则一点阳气外散,坎之中爻见夺,不能辨声音矣。气虚耳鸣,则宜补肾,以复坎中之爻。然中爻之阳,又赖两爻之阴以封蛰之。设阴虚阳动,亦能耳鸣,宜滋肾阴。至于少阳经风火壅塞耳鸣者,是火扰其阴,不能成坎卦外阴内阳之象,须清火以还其阴爻,则耳自清沏。离卦配心火,心中之神,昼出于目(81)则醒,夜归于心则寐,神随天日以为昼夜,而目随醒睡以司光暗。眸子内阴而阳光外发,合于离体。眼科(82)多主退火,是抑离阳之太过也。然亦有阳光不足,不能远视者。目闭则离火内敛不用。若睡中多梦,是目不用于外,而反用于内,皆离火妄动,心神不安之故。艮为手。艮与震对观,震阳在下故配足,艮阳在上故配手。震阳是地下有雷声,一阳来复之阳也,故属下焦而主足,艮阳是春阳出于地以发生万物,冒土而出之阳也,故属胃经,乃胆中清阳上升,入胃处达于手。小儿胃中有食积则手心热,亦是一验。兑上缺,象口,兑金属肺.肺气出于口。兑为泽,主津液,如天之露泽,口之为用,全在津液。时方甘露饮,治口干舌燥,是益兑上爻之阴也;霍乱口干,理中汤加人参、花粉,则合于兑卦之全体。虽《内经》、仲景书未尝及《易》,然《易》通医,此章即是明文,其余“为心病,为耳痛,”“勿药有喜”、“艮其背”,“臀无肤”【2】,皆通于医。在圣人借医明易,而余则因《易》知医。本此意以读书,或亦一隅之助耳。

【注释】

【1】《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民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道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2】“为心病为耳痛”见于《易·说卦》,“勿药有喜”见于《易·无妄》,“艮其背”见于《易·艮》,“臀无肤”见于《易·夬》.《易·姤》等。

《医易通说》之《重卦》

问曰:八卦既定,又必重为六十四卦何也?

答曰:造化之气机,交加参杂,生出事事物物,是以错综变互成六十四卦,非圣人强重迭也。《系辞》云:阴阳相摩,八卦相荡。有如亢阳遇雨,即坎于离,重为水火既济之卦也;有如雷发雨降,云散天晴,震阳上升,坎水下流,即重为雷水解之卦也,若震在下,坎在上,震气方腾,雨水未下,阴云弥布,为水电屯卦。屯即云气上腾之义,必雷发雨降,然后能解。观此气机,便知明阳参互,卦体重迭,乃克神其变化。重卦之理,《易》有明文,说易家类能言之,兹不其赘。

问曰:八卦荡摩,气化相杂,和合二化,变生万物,是以重迭,以成六十四卦,理固然矣。至于八卦之本体,三爻已足,乃必复重三爻而并,不改名色,仍为本卦,其故何也?

答曰:《说卦》(83)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是以八卦之本体,亦须重为六爻,然后完全。试举物象显证之;乾为天,而天有六合,地球上面之天,乾之上一卦也,地球下面之天,乾之下一卦也;坤为地,而地分六面,地球有东半球,西半球,实则上下二面,合于坤之上下两卦而已,坎为水,在天为雨,即坎上之一卦,在地为泉,即坎下之一卦,雨不降则泉不发,上下相资而后水源滚滚也;离为火,在天为日,在地为火,互相资生,放曰重离继照;震为雷,收声在地,发声在天;巽为风,西洋天学有冷带吹往热带之风,有热带吹往冷带之风;艮为山,面日山阳,背日山阴;兑为泽,有自下上升之露泽,有自上降下之露泽。所以八卦必自为重迭,而其义始备。

《医易通说》之《六子》

乾称父,坤称母,而生六子之卦。《易》曰:“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放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1】。”旧说云:索者,阴阳相求也。阳先求阴,则阳入阴中而得男;阴先求阳,刚阴入阳中而得女。三男本坤体各得乾之一阳而成,男阳根于阴也,三女本乾体各得坤之一阴而成,女阴根于阳也。此与西洋天学互相吸摄有一往一来之异,然往而不来非索,来而不往亦非索也。是二说异而实同。

天地定位以后,乾坤之功用全在六子。《说卦》(84)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水火(85)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86)成万物也”。此章单言六子,重之曰神,则真神妙奠测矣。

男祖鉴曰:六子之说,不过以阴阳言,非有形之男女也。然禽兽人物,凡有血气者,皆应卦气而各有男女。至于人之男女,尤符卦气。《内经》之“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更齿,二七而天癸至,三七而真牙生,四七体壮盛,五七始衰、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男子八岁更齿,二八而天癸至,肾气盛,三八真牙生,四八满壮,五八始衰,八八天癸竭。男起八数,女起七数,注家皆无确解。不知天癸未至时,皆少男少女也也,实应艮、兑二卦.故男女皆从此二卦起数。兑在河图配七数,故女子之数起于七。二七一十四岁,是为少女。七岁更齿,应兑之下一卦也;二七天癸至,应兑之上一卦也。天癸气在脑内,以象兑卦阴爻在上,天癸既至,则阴气下交于心,任脉始通,月事乃下,是兑变为离。自十四岁至四七二十八岁,名为中女。三七二十一岁真牙生,应离之下一卦;四七二十八岁身盛壮,应离之上一卦。自二十八岁至四十二岁,阴血全归于阴,则离变为巽,是为长女,四十二岁以后,阴血渐衰;至七七四十九岁,则巽变为乾,女血尽矣。艮在河图配八数,故少男之数起于八。八岁至十六岁为少男,应艮卦在头,故下无肾精。八岁更齿,应艮之下一卦也,二八而天癸至,应艮之上一卦也。十六岁后,天癸既至,则艮上之爻入于中爻,遂成坎卦。是少男变为中男,放肾气盛,精溢泄。三八二十四岁真牙生,应坎之下一卦,四八三十二岁身体满壮,应坎之上一卦。由五八至六八四十八岁,阳气全归于下,是坎变为震,是为长男。四十八岁后至八八六十四岁,则男精已竭,是震变为坤,不能生子矣。亦有男逾八八,女逾七七,尚能生子者,秉气独厚,修养皆优,故出于常数之外。医家道家,有返老还童之说。欲返长男在下之阳,还为少男在上之阳,故必转河车,运辘轳,醍醐灌顶,服药还丹【2】,使阳气复归脑中。窃造化之机以逆用,其术岂不难哉!

又按:男女天癸,路道不同。女子天癸至,是从前面下交于心,合于离卦,故《内经》原文先言任脉通,男子天癸至,是从背后下交于肾,合于坎卦,故《内经》先言肾气盛。

【注释】

【1】见《易·说卦》。

【2】“转河车,运辗轳”和“服药还丹”均为道家修炼术语。“河车”指北方正气。“醍醐灌顶”是佛教的一种仪式。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

《医易通说》辟卦

男祖鉴曰:十二辟卦起于京房【1】。以一年分配乾坤两卦,上半年为阳,属乾卦;下半年为阴,属坤卦。每一月又应一爻。

从冬至起为阴极阳生,坤卦下生一阳,是为复卦。邵康节云:“地下有雷声,春风弥宇宙”,言阳气来复也。《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2】。《爻词》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至日谓冬至言,令当闭藏也。观之草木,万卉皆凋,梅花独开,为一阳出生之验。宋-翁森诗云:“数点梅花天地心。”鹿角解亦应复卦【3】。古人以律管【4】测气,冬至律中黄钟,葭管飞灰【5】,十二月应十二律,无不符验,乃知十二辟卦非浮说也。

丑月二阳初生,为地泽临。二阳在地下,井中水极温是其验也。泽者汽也。丑月掘地下入,则见其出汽。律中大吕。

寅月三阴在上,三阳在下,为地天泰。天地气交,芶萌尽达【6】。是月立春,万物发生,律中大簇,以成太和之气象。

二月惊蛰动雷。雷出地而上于天,故应雷天大壮,言万物方壮长也。律中夹钟。

三月为泽天夬,言雨泽自天而降。律中姑洗。

四月阳极,为纯乾之卦,故昼日极长。律中仲吕。

五月阳极阴生,为姤卦。《月令》“半夏生。”今四川松蕃产虫草,冬至生虫,至五月虫长寸余,蠢然行动,到夏至节虫忽入土,变生为草,居民掘得其根,犹显然虫也。此虫由阳入阴,实应姤卦。麋角解亦应姤卦【7】律中蕤宾。

六月二阴初生,四阳在上,为天山遁。遁者,藏也。六月亢阳在上,阴气欲出而不得。名曰三伏。金遇火伏,即遁藏之义,人皆避暑亦是遁意。律中林钟。

七月三阳在上,三阴在下,为天地否。否与泰对。天地气交,则万物生,天地气不交,则万物死。故立秋以后,草木渐死,梧桐一叶落,是其验矣。六壬书以申为人门,寅为鬼门,实属颠倒。盖寅值泰卦,人生于寅,何得以寅为鬼门?申值否卦,天地不交,万物渐死,当以申为鬼门。七月节名处暑,盖暑者天地水火相蒸之气也。暑自此止,则天地之气上下各分矣。律中夷则。八月阴渐盛,为风地观。观与临反。

至于八月,则临卦之气体休囚,故《爻词》日:“至于八月有凶”,以见八月观卦为主。律中南吕。

九月五阴一阳,为山地剥。草木黄落,剥即落也。木落而果见树梢,有硕果仅存之象。律中无射。

十月六爻皆阴,为坤卦。俗名阳月,谓其无阳也。昼短夜长,以应阴极之数。律中应钟。

十一月阴极阳生,又为复卦。凡十二卦各值一月,以律考之,气化胥合。

京房又以其余配公卿大夫,十二月共配六十四卦,谓系六爻发挥、理虽可通,事无定验,可置勿论。《内经·阴阳别论》曰:“人有四经十二从”,“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张隐庵注: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为四经,其十二从谓手太阴应正月寅,手阳明应二月卯云云【9】,义与从字不合。盖从者从经脉也。经脉弦应春令,主木气,春三月之从脉,正月当是足厥阴肝,二月足少阳胆,三月手厥阴包络。夏三月经脉洪应火,其从脉四月手太阳小肠,五月手少阴心,六月足(37)太阴脾。秋三月经脉毛,主金气,其从脉七月当是足阳明胃,八月手太阴肺,九月手阳明大肠。冬三月经脉石,主水气,其从脉十月当足太阳膀胱,十一月足少阴肾,十二月手少阳三焦。《内经》无明文,兹因张注与月气不合,故改配之。

【注释】

【1】京房(前77——前37):本姓李,字君明,西汉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开创者。著作今存《京氏易传》三卷、《周易京氏章句》一卷等。

【2】见《易·复》彖辞。孔颖达疏:“天地养万物,以静为心,不为而物自为,不生而物自生,寂然不动,此天地之心也。此复卦之象动息地中,雷在地下,息而不动,静寂之义与天地之心相似。”

【3】参见前“先天八卦”章“震居东北,在今关东”段。

【4】律管:古代正乐之律器。自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昌,无射、应钟。以十二律相配十二月,见《礼记·月令》。

【5】葭管飞灰:古代测节气的方法。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说见《后汉书·律历志》。葭:初生的芦苇。

【6】芶萌尽达:草木的芽苗都冒出了地面。“芶”:通“句”(gou同勾),草木芽苗屈者为句,直者为萌。

【7】参见前《先天八卦章》“麋是秉先天乾巽之气”段。

【8】胥合:皆合。《方言》第七,“胥,皆也”。

【9】详见张氏《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医易通说》之《月候》

月者魄也,日者魂也。月无光,借日以为光,而有晦朔弦望。每月以五日为一候,以一候应一卦,除去坎离,其余六卦以应六候;所以除去坎离者,离为日,坎为月,日与月乃其本体,故坎离二卦不应候也。仞三至初八,明自下生,应震仰盂;初八至十四为上弦,应兑上缺;十五月体全明,应乾卦纯阳,十六至二十三,魄自下生,应巽下断;二十三至二十八为下弦,应艮覆碗;三十月晦,应坤卦纯阴【1】。月者坎水之精,日者离火之精。月满则与日正对,阴中含阳,合于坎之正体,故气泽充满,潮水应之。人身天癸之水,实与月应,女子称为月信,言其如潮水之有定期。男子亦有天癸,仍与月应。故《参同契》【2】以三日为震,八日为兑,十五为乾,十六转巽,二十三转艮,三十日转坤。其词曰:上弦兑数八,下弦艮亦八(88),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丹家之重月候,实重己身之天癸也。夫男女天癸,不必定与月候相应,盖人身心离肾坎,各自秉一日月,各有盈缩不同,又不拘定天时,然必知天之月侯所以盛衰,而后知人者自具之坎离也。《内经·八正神明论》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此为针刺言也,用药者亦当知之。试观草木茎中有虫,望前则虫头向上,望后【3】则虫头向下,可知气候升降之故。凡人腹中有虫积者用药治之,皆宜望前,虫头仰上,易于受药。《群芳谱》【4】云:“凡种菠(?)(89)菜,以其子布地中,必更月朔而后生,不知何故?”吾为之解曰:此菜色深绿,应三碧震卦,其根红,应震下一阳也。过月朔则月候成震,是以此菜方生。草木之能应卦气,神妙如此!

【注释】

【1】此段中所云“仰盂”、“覆魄”等,为前人对八卦不同卦象的形象描述。习惯称乾三连、兑上缺、离中虚、震仰盂、巽下断、坎中满、艮覆碗、坤六断。

【2】参同契:即《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撰。谓以“周易”、“黄老”、“炉火”三家相参同,归于一方契大道,而名“参同契”。

【3】望前、望后:旧历以日月相对曰望,故称阴历十五为“望”,之前曰“望前”,之后曰“望后”。

【4】群芳谱:明·王象晋撰,论述各种植物形态特征、栽培方法及典故艺文等的专著。

交易

交易者,八卦相交而化成者也。有如乾坤两卦,乾天在上,而不下于坤交(90),则为天地否。否者阴阳不通也。必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则天地交泰,万物亨通。人之初胎,秉受父母之气,乾男本在上,坤女本在下,及其交媾成胎,则乾阳下交,坤阴上交,合为泰卦,是以生人耳。目鼻皆两窍,口与前后阴皆一窍,上三偶,下三奇,即泰卦也,见陈修园人字解。惟其乾坤相交,是以化成坎离。乾得坤阴而成离,坤得乾阳而成坎(91)。坎在人为肾,良由已身阴阳交泰,是以水火既济,为无病也。道家修炼,欲返人道为神仙,取坎中之阳,填离中之阴,使离仍变为乾,坎仍变为坤,是返为天地否卦。在十二辰否当中申位,申即神也。神道与人道否塞隔绝,故避谷绝欲,乃能成否卦之象,然末至于纯阳也。必将下三爻尽炼为纯阳,而后成神仙。此丹经【1】大意,非圣人著《易》本旨。盖圣人尽人合天道在交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下下交而其志同【2】。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先主孔明,如鱼得水,秦二世宠用赵高,李斯弃市;文中子献策不纳,退教河汾。卢杞亲而陆贽疎,秦桧专而武穆死。韩琦王英雄短气,湖上骑驴;小人乘权君子避世。观于否泰二卦,可知兴废之机。医家以火气上逆,水气不下,结于胸中,名曰痞疾。张仲景五泻心汤,泻火之亢,使之下交,即是转否为泰之大法。本此法以医国,上下交而其志同,庶几国泰民安矣。又如山本在上,泽本在下,山泽相交,则为咸卦。“咸,感也【3】”,气感而后能生万物。若山泽之气不相交,则为山泽损。是山为童山,不生草木,泽为荒泽,不产五谷。必山上有水泉,湖泽有原隰【4】是为泽山咸,乃产万物。水火交为既济,水火不交为未济。风雷为益,亦取其气交。雷风为恒,则其气相搏也。

天地定位以后,乾坤之功用寄于坎离。凡天地间物,皆是坎离相交而生。有绝异者,如鸟鼠同穴,其他在甘肃通渭县,是中国之正西方也,属先天坎卦,渭水出焉,向正东流去。正东属先天离卦。水去则气来,先天离气自正东来,与先天之坎相应。鼠者坎水之物也,鸟者离火之物也。先天之离来交于先天之坎,是以鸟鼠相为雌雄,且其地近河洛,去中洲不远,当先天坎之初爻,主于潜伏,所以同穴。有一物而备鸟鼠之形者,蝙蝠是也。蝙蝠鼠身鸟翼,惟黄昏一出,是感昼夜相交之气。昼日属离阳,夜月属坎阴,黄昏是坎离相交之时。故蝙蝠能寿千岁,以彼之坎离本相交也。道家炼坎离,正取其相交,与蝙蝠之寿同一理。又凡物产分方位,非其他不生,如鸟鼠同穴,是秉时令者。通天下皆有如蝙蝠是。

[注释]

【1】丹经:道家炼丹一类的著作,如《参同契》即被称为“丹经王”。

【2】“天地交”两句,见《易·泰》彖辞。

【3】见《易·咸》彖辞。

【4】原隰(xī音希):广原低湿之地。《国语·周语上》:“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注:“广平曰原,下湿曰隰。”

变易

变易,阳变阴,阴变阳。雉入大水为蜃,雀入大水为蛤,是离变坎;蛤又出水为雀,是坎变离;鸠化为鹰,是巽变兑;鹰化为鸠,是兑变巽。诗曰“高岸为谷”,是艮山变兑泽;“深谷为陵”,是兑泽变艮山。鲨鱼生于南海,阳中之阴潜伏于下,应姤卦也;能出水变为鹿,是变为复卦。鲤鱼应震卦,能化龙上天;鲤乘雾而飞,偶落山谷间,则化为鲮鲤,俗名穿山甲,善穿穴入山,是震变为巽。巽,入也,上飞者变为下入皆是。变易之理,未能尽举,理可类推。凡病,冬月伤寒,或变为热;夏月伤暑,或变为寒;受寒已久,皆变郁热;疮痛溃漏,皆变虚寒。变易(92)之理,不可不知。

不易

天地定位,阴阳对待,星迴斗转,寒往暑来,皆一定不易。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亦是不易之理。不易者其体,交易、变易者其用。医家治方,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不易之法也;热因热用,寒因寒用,是交易之法也;先寒后热,先热后寒,变易之法也。合宜而用,决不执方。如仲景云:亡阳厥逆,两胫挛,咽干,心烦,谵语,饮甘草干姜汤,两足当温;胫尚拘急,用芍药甘草汤,脚即伸;再以调胃承气汤止其谵语【1】。忽用寒药,忽用热药,变动不拘,深合《易》旨。

[注释]

【1】见《伤寒论》第二十九条。

互卦

二至四,三至五,两体相互,各成一卦,先儒谓之互卦【1】。一卦之中又包两卦,比如大山中又生小山,大营中又包小营,一事中又有支节,一器中又杂零星。譬如厨灶,于卦为风火家人,凡家必有灶,灶以风火用,其卦▓,中爻互坎。灶非水不能熟食,故必须互坎。艮为山▓ ,中互坎,有山必有水也。坎为水▓,坎中互艮,有水必有山也,离为火▓,下互巽,火发则风生也;上互兑,物有膏泽,乃生火也。医家配合方药,当仿互体之义。仲景麻黄汤,用桂麻达太阳,杏仁利肺经,而必兼甘草以调和其间;温经汤温血脉也,而必用参甘;建中汤温中气也,而必用芍药;肾气丸地萸附桂温水也,而丹皮泽泻为运用;小青龙汤桂辛麻姜散寒也,而五味白芍相斡旋。他如泻心汤寒热互用,乌梅丸,白通加胆汁人尿汤皆寒热互用,或以脾为转灵,或以胃为机纽,或治肝肺而以少阳为枢,或治心脾而以厥阴为辅,因其脏腑交通,是以药物互用。医者按证处方,必先定其本脏,然后兼求互体,则得宜矣。

[注释]

【1】    互卦:又称“互体”,为汉代经学家荀爽虞翻等释易之说。八卦相重,构成六十四卦,每卦合六爻,中间二至四爻,三至五爻各可构成一卦,因取上下两卦(两体)之爻参互而成,故称“互卦”。

爻位

《易》曰:“六爻相杂,惟其时物【1】”;“其初难知,其上易知;【2】”。圣人此章,详言爻位,说易家辨论纂详,毋庸再赘。今但以人身言之:弱冠二十年当初二爻,中岁二十年当三四爻,晚岁二十年当五六爻;又以足至膝为初爻,膝至股为二爻,小腹至脐为三爻,脐至膈为四爻,膈至胸项为五爻,项至头顶为上爻。以一药配之:根为下爻,梗为二爻,茎为三爻,枝为四爻,叶为五爻,花实为上爻。覩于剥卦,上爻一阳象硕果,便知花实应上爻也。药性之升降浮沉,全祝爻位为衡;草木惟牛膝之根下行入土甚深,如卦之初爻,惟牛膝下达足胫。木通亦下行,然不尽直入,虽入下焦,不单应卦之初爻,能通行小便,是兼应二三爻。杜仲是树身之皮,以近根者为佳;续断是草根,然入土不深,故二物皆当应二三爻,能治膝腿腰股病。食茄治发胀,食葫芦治膨胀,因二物生于茎中,故走中焦,应第四爻。厚朴是树身之皮,枝上者不取。树身应中爻四三位,故厚朴理中焦之气。枳壳是树之果,是上第五爻,故治胸中之气;杏仁亦然。至于荆芥穗、旋复花、薄荷叶、金银花、白菊花,皆系草之颠末,应上第六爻,故治头目诸疾。然羌活、独活皆根也,而性升,盖自下生上,仍属下爻。太阳膀胱虽在上,而腑实在下,故羌活、独活根入膀胱而走太阳经。苏、芥子皆实也,而性降,盖自上降下,仍属太阴肺经,虽下行而实归肺。甘草头能补气,身能和中,梢能利水,则一物而升降之性,皆以上中下三停为辨,而《易经》爻位之理于此可悟。

[注释]

【1】六爻相杂,唯其时物:见《易·系辞下》。孔疏云:“一卦之中,六爻交相杂错,唯各会其时,唯各主其事。”

【2】其初难知,其上易知:见《易·系辞下》。孔疏云:“其初难知者,谓卦之初始起于微细,始拟议其端绪,事未显著,故难知也,其上易知者,其上谓卦之上爻,事已终报,成败已见,故易知也“。

【3】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三与五同功而异位:见《易·系辞下》二、四、三、五都指爻位。同功:阴阳之性相同。异位:卦位不同,第二、三爻在内(下)卦,第四、五爻在外(上)卦。

序卦

《连山》始艮,所以成始成终也;《归藏》始坤,以天承地也(94);《周易》首乾,万物皆本于天也【1】。本天必亲地。故以坤配乾,一阴一阳,形相对待,气则循环,人物皆于是秉气。故《系辞》曰:“乾坤其易之门耶【2】”。近出泰西天学,谓天体极大,地球极小,日月五星皆各是一地球。又谓天空中如地球者尚有二三,斥中国以地配天之非。试问日月五星各是一地球,从何而知?则曰秉气球上升至数十丈再用远镜窥测,恍有所见,得此景象。问所见丝毫不差否?则曰有里差、视差、蒙气差,是躲闪语,不是据为定论,今且勿与之争。即云日月五星各是地球,各有人物,亦彼此各一天地,不得是彼而非此。即云如地球,者天空中尚有二三,然彼之地球仍当配天,此之地球亦当配天,譬如人同父异母,仍当以父母并称,不得谓母不配父也。我等既生此地球中,则当以此地球上配乎天,而乾坤定位,日月往来,逐生出形形色色,一本万殊,总不外乎乾坤也。圣人六合之外,存而不论【3】,非不论之,谓关造化,无容凿空。观于《易》,首乾坤,而舍地球以谈天文者可息喙矣!又云里差、视差,泂可推测,惟蒙气差无可如何,不知圣人于乾坤的继以屯蒙,屯者气之上腾者也,蒙者气之下覆者也。人生皆在屯蒙气交之中,圣人早已言及。今欲捨蒙气以窥星辰,舍地球而言天象,安知造化功用哉!《上经》【4】多言天道,故首乾坤;《下经》多言人事,故首咸恒。咸者感也(95),人物相感,而后吉凶生焉,《序卦》一篇,已有明文。或谓序卦出于伪讬,然颇有理致,足开学者悟境。夫圣人作《易》,万理毕赅,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即圣人系词,亦不能竭尽易道,未窥万一,只就已见进质高明。愿天下贤士大夫,明发圣道,启迪万世,予虽与执鞭,所欣慕焉。

[注释]

【1】相传古有三《易》,《周礼·春官宗伯·太卜》云:“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今但存《周易》,《连山》、《归藏》已失传。

【2】见《易·系辞下》。孔疏:“易之变化从乾坤而起,犹人之兴动从门而出,故乾坤是易之门邪。”

【3】《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成玄英疏:“六合,天地四方。”

【4】上经:《周易》经文分上下两部分,从乾至离三十卦为“上经”,从咸至未济三十四卦为“下经”。

杂卦

天地间有合于六十四卦者,难尽言也。约略论之(96),如水泽为节【1】,蒲生水泽中,其根九节;萑【2】、苇、芦、荻、稻草皆生于水泽中,故皆有节;竹虽不生水泽之中,然实秉水泽之气,故竹多节。节有引水上升,引泽下降二用,故节卦下互震,上升之义也;上互艮,下降之义也。浮萍生于水面,其叶色绿四瓣,是秉四绿巽气;其根色白,在水中,是秉一白坎气。合根叶论之,是象风水▓,故能治风行水。鸡头芡实,叶面有刺,亦感风气;根生水中,亦感水气,与浮萍同一风水涣而有不同者。芡实是秉涣中爻互卦之气。涣卦下互震,芡之根自下而生上是涣之震;上互艮,芡叶止于水上而不迁,是涣之艮。并涣卦互体,一一胥合,为治风利水之良药。蜂蚁上身大下身小,合于履卦下天下泽,故有君臣。挂兰悬空,秉风气而生,合于巽卦。其根多汁,可以解热。因巽卦下互兑,主有泽液。以铁钉锭入根中则肥,得兑金故也。仙人掌草种于墙上,绿色多汁,合于先天兑卦。先天兑卦在四绿方,中爻离巽(97),故仙人掌能治风水,且善避炎灾。凡人之身有合于六十四卦者:人之醒睡合于晋与明夷。《易》曰,晋昼也,火地晋▓,“象曰:明出地上,晋。”晋者进也,谓日出地平,阳气上进。人身之阳气应之,外出皮毛以卫寒,上出眼目以视物,是以醒也。地火明夷▓,“象曰:明入地中,明夷。”谓日入地平,不明而晦,人气应之,目合不明,是以睡也。有欲睡不得,必呵欠而后能睡者,以其人胸腹中先有热气未出,虽眼目间阴气已生,而必脾之阳热作梗,不能成地火明夷,而成泽火革之象▓。革之义当吐故纳新,必将热气从口中吐出。兑为口,故呵则张口,胸腹之阳热遂从口出,而革上(98)之兑卦还变为坤,乃成地火明夷,是以得睡。其有欲醒不得,或梦魇中恶,呼之不醒,必用通关散吹鼻取嚏乃得醒,是其人关窍为阴所掩,不能成火地晋之象,而成雷地豫▓。虽雷出地奋【3】(99),奋发冲散乃能了。此豫卦之事,故从嚏喷而出,嚏气必冷。冷气出则豫之上爻还变为离而成火地晋,故得苏醒。苏即易震苏之苏。凡风寒闭鼻窍多嚏喷者,亦是豫奋以出。疾称不豫,谓不得嚏喷则不能解。又如风泽中孚▓,风(100)是巽卦,配厥阴包络经;泽是兑卦,配太阳肺经。包络与肺相接之间,只有一块脂膏,是为中宫,乃心火所生之中士,为太阳脾之根蒂也。孚字古作▓,象鸡伏卵,以两瓜抱之【4】。言人中宫一块脂膏,与心包肺膜相连,裹结成团,有如孚卵,故名中孚。人之忠信实从此出,故曰中孚信也。此近取诸身之卦,注家多不得其解。张仲景建中汤治心下悸,用桂芍以治风气,用甘枣饴糖以助泽液,颇合风泽中孚之旨。菜如红萝卜,叶四散披离色绿,是四绿巽风之气;根赤色,是得七赤泽兑之气; 其心甚黄,是中土之色气合为风泽中孚,是一菜实备此卦德,故实之益中土。有但感谢风气者,如:蛇床子叶如红萝卜而无红根,川芎叶如红萝卜有根而不红,则皆治肝风用药者。知物各秉一气合化成方,与八卦之重为六十四卦,其义一也。

[注释]

【1】节:节卦。卦象坎上兑下▓,坎为水,兑为泽,故曰“水泽为节”。

【2】萑(huán音环):芦类植物, 幼小时叫“蒹”,长成后称“萑”。

【3】雷出地奋:见《易·豫》象辞。孔疏:“雷是阳气之声,奋是震动之状”。

【4】《说文解字》:“孚、卵孚也,从爪从子”。徐锴曰:“鸟袌恒以爪反复其卵也”。

引伸

《易》之为书,广大悉备,岂仅为医言哉(101)散者圣人观象制作,前民上拣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1】;“来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2】”。《系辞》所方各事,非圣人只取此象(102)而已,谓节此数事,而知圣人制作,皆取卦象。推之天下后世,随时制宜,因地为利,不难取诸易象,以尽镼物之性。乃近日泰西新出化学、汽学,中国人未经目覩,辄谓中国圣人亦所不知。即今之通儒,亦谓光学仅见于《墨子》,化学如炼火生云、炼云生水,亦仅见于《淮南子》,其它未之前闻。岂知我孔子一部《易经》,已将西人化学包举无遗。西人谓光、热、电三者能化开备物,分出原质。夫光、热、电即离火也。《易》曰:离者,丽也,万物皆相见谓得火。化之则万物皆分离,而原质化出,是以万物皆相见。故火蒸水则化为轻气,养气,轻、养得火又化为水,此化分化合皆不外火也。虽有用药汁化分者,然硝强水、磺强水皆火之精,硝、磺、炭三者化为火药,硝是光质,磺是电质,炭是热质,此三者化分各物,能含定质变为流质,流质变为浮质,浮质变为气质,无一不借火力。则圣人相见乎离一语,包举化学无遗矣。

问曰:火烧铜铁,每烧一次,则体积轻减,以受火克即消化也,惟烧赤金,虽火功(103)极大,然后能,及冷复还本体,并不轻减,其故何也?

答曰:赤金是七赤,兑泽之纯金所秉之气泽甚厚,故虽受极大之火力而泽气不减。

又问曰:赤金遇绿养则化为绿气,其本体(137)遂轻减,此又何说?

答曰:绿属巽卦,先天兑卦变为后天巽卦,赤金遭遇绿色而化为绿气,即是兑变为巽之理。此等化学,惟《易经》得其根源,西洋虽有试验,尚未能通一毕万。

中国见外洋汽机自古所无,不知《易经》已包括汽机之妙。《易》曰:断木为杵,掘地为曰,盖取诸小过【3】。按小过▓上震下艮,震木动于上而象杵艮土止于下而象曰,后人变为水磨,上一面止而不动,下一面动而研物,又是上艮下震,合为山雷颐卦。颐即人上下牙床,上牙床止而不动,下牙床动而啮物,故卦名颐,取人颊车为名也。颐以啮物养人,水磨亦碾米麦以养人;颐之用在齿,而磨亦有齿,与卦象可谓巧合。

《易》曰:“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4】,睽者,乖离不合也,卦体▓,火炎上而不下,泽降下而不上,两相乖离,故谓之睽。弯弧向后,象泽之降,发矢向前,象火之炎,若今之洋枪铳,则是睽卦错錝而变为兑上离下之革▓。磁药象离火,弹子象兑金。洋枪皆铅弹,铅恰是兑金,故极锐利,中国旧用铁弹,所以不及。

《易》曰:“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盖取诸涣【5】”。按涣卦▓上巽下坎,本木在水上,其象显然。虽西人船屡变,问能外木在水上之义乎?且巽为风,行船必挂帆借风,于卦象丝毫不爽。或谓火轮船又何所取?答曰:船身仍象风水涣,而以火蒸水,气机发动,则取象既济▓。既济爻词曰:曳其轮,濡其尾,无咎。即今轮船之象矣。读此词者能不惊圣人为神妙哉!

《易》曰:“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6】”。按驾车必络系牛马之口鼻,口鼻之络,引绳曳轮,轮动则车随,口鼻是兑象,轮动是震象,合之为泽雷随卦▓。膏油亦是兑泽,一切机器必用膏油灌沫,然后滑利,皆合随卦之义。友人赠我福建锡灯,架上置壶,油满则嘴平,灯不斜;油少则嘴欹,灯不灭,随油多少以为俯仰。其妙处只在有嘴象兑,有枢象震,合于随卦而已。问曰:古之车制象泽雷随,若今之火轮车又将何象?答曰:象火雷噬嗑,火炎于上,轮动于下,互体得坎。坎,水也,以火蒸水,然后轮动。故吾谓火轮车实象噬嗑,虽噬嗑爻词并无火车之义,然系词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贷,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方今五洲互市,全赖火车,以致民聚货。盖气运已当噬嗑,应候而有火车,是圣人衍易已逆知有此一时,造火车者能知圣人否!问曰:圣人何不兴造火车?答曰:未当其时,故不须此,问当今何以值噬嗑之运?答曰:日中者午时也,方今正当午会,离卦值运,义见邵予《皇极经世书》。

医易详解卷全

[注解]

【1】见《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2】见《易·系辞下》:“包拪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耒耜(sī音四):古代翻土之器,柄之曲木谓之耒,耒端之刃谓之耜。耨(nōu)锄草之器。《广韵》:“如铲,柄长在尺,刃广三寸,以刺地除草。”

【3】见《易·系辞下》:“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民以剂,盖取诸小过。”

【4】见《易·系辞下》。睽:卦名,六十四卦之一,离上兑下,离为火居上,故曰“火炎上而不下,”兑为泽居下,故曰“泽降下而不上”。

【5】【6】见《易·系辞下》。

附:校勘记

(1):“当”字原作“将”,掘千顷堂本改。

(2):“参”字原作“卫”,据千顷堂本改。

(3):“将”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4):“元气”两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5):“推”字原作“追”,据千顷堂本改。

(6)此段原稿中与《内经》有出入的文字,均据《内以》校正。

(7):“暗”字原作“明”,据千顷堂本改。

(8):原图中“少阳”与“少阴”误倒,据千顷堂本校改。

(9):“主泽液”三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10):“逾”字原脱,据千顷堂本改。

(11):“造物”千顷堂本作“造化”。

(12):“火”字原作“水”,据千顷堂本改。

(13):“理”字千顷堂本作“蕴”。

(14):“横”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15):“数”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16):“宇”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17):“主”字原作“举”,据千顷堂本改。

(18):“初出”原作“出初”,据千顷堂本改。

(19):“男祖鑑曰”四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20):“依次”原作“次序”,据千顷堂本改。

(21):原误作“成变化行鬼神成”,据《易·系辞》校改。

(22):“名”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23):“菊是”以下至“一端”计十七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24):“鞠有黄华”四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25):“生化”千顷堂本作“化生”。

(26):“当”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27):“惟”原作“为”,据千顷堂本改。

(28):“然虽少土”四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29):本段引文中原与《内经》有出入的个别文字均据《内经》校改。

(30):“雁飞”原作“飞雁”,据千顷堂本改。

(31):“位”原作“分”,据千顷堂本改。

(32):“炲”原作“炤”,据《内经》改。

(33):“娄胃”原作“奎娄”,据《内经》改。

(34):“夜”原作“早”,据《内经》改。

(35):“华”原作“荣”,据《内经》改。

(36):“四气调神”原作“四时调气”,据千顷堂本及《内经》改。

(37):“胃”原作“脉”,据千顷堂本改。

(38):“谷入于胃”后。据千顷堂本有“所谓能化者”五字。

(39):“以为”原作“所谓”,据千顷堂本改。

(40):“寅”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41):“兼火气”三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42):“水”原作“火”,据千顷堂本改。

(43):“名”原作“为”,据千顷堂本改。

(44):“化”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45):“子丑合土”句原脱,据文理补。

(46):“无”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47):“竖”原作“坚”,据文义校改。

(48):“土”原作“上”,据千顷堂本改。

(49):“更”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50):“阴”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51):“所以下能”以下至“于此间”计二十三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52):“一”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53):原图表文字有错乱,此据千顷堂本校改。

(54):“子”原作“未”,据附图六改。

(55):“在正”原作“正在”,据文理乙转。

(56):“先天之坎”四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57):“而”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58):“子丑合处北极也”句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59):“由”字原脱,据《内经》补。

(60):“木”后原衍一“气”字,据千顷堂本及下句文体删。

(61):“此”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62):“之运”两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63):“光”字,千顷堂本无。

(64):“日”字原脱而衍一“为”字,据千顷堂本改。

(65):“坤”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66):“化”字千顷堂本作“变”。

(67):“热”原作“气”,据千顷堂本改。

(68):“膏油”原作“油膏”,据千顷堂本及下文”膜上生膏油“乙转。

(69):“于”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70):“热”字原作“纯”,据千顷堂本改。

(71):“以”原作“所”,据千顷堂本改。

(72):“独”字千顷堂本作“得”。

(73):“貂”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74):“虽”原作“皆”,据千顷堂本补。

(75):“风”原作“雨”,据千顷堂本改。

(76):“门阙”原作“阙门”,据千顷堂本改。

(77):“所”字后原衍一“未”字,据千顷堂本删。

(78):“汽机”原作“机器”,据千顷堂本改。

(79):“之头”两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80):“脉中之膜”千顷堂本作“肝中之膜”。

(81):“昼出于目”原作“昼于目出”,据千顷堂本改。

(82):“科”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83):“说卦”原作“系辞”,据《周易》校改。

(84):同上。

(85):“火”字后原衍一“不”字,据《周易》删。

(86):“化既”两字原脱,衍一“即”字,据千顷堂本及《周易》校改。

(87):“足”原作“手”,据《内经》改。

(88):《周易参同契》原词为“上弦兑数八,下弦亦如之”。

(89):“薐”原作“蔆”,据千顷堂本改。

(90):“下与坤交”千顷堂本作“下交于坤”。

(91):从“离”至“坎”八字据易理校补。

(92):“易”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93):“三与五同功而易位”句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94):“天承地”,千顷堂本作“地承天”。

(95):“感”原作“气”,据千顷堂本改。

(96):“约略论之”四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97):“巽”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98):“上”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99):“奋”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100):“风”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101):“糖”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102):“此象”原作“象此”,据千顷堂本改。

(103):“火功”,千顷堂本作“火力”。

(104):“体”字原脱,据千顷堂本补。

唐宗海,字容川,四川成都府彭縣人,光緒十五年進士。《醫易通說》一書,乃其「醫易同原」主張的實際論述著作,書中以《易》理作為論述之主軸,而以醫理、西學之說貫串聯屬其間。全书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