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制沿革

 井冈雄鹰 2014-05-14
永新,地处赣西,毗邻湘东,古称楚尾吴头。早在商周,境内即有先民居住;秦汉以后,北人南来,居民渐增;到了三国,人口益繁。
    
春秋战国时期,永新地域先后属吴、越、楚。秦灭楚后,尾秦九江郡。公元前206年(西楚元年)项羽立英布为九江王,永新地属九江国,公元前203年(汉高帝四年),改九江国为淮南国,领豫章等4郡,永新地属之。其后,增庐陵县,永新地属庐陵,隶淮南国像章郡 195年(汉高帝十二年》,封濞吴王,豫章郡庐陵县属吴王国。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削吴王国之豫章等地直属朝廷,公元199年(东汉建安四年),孙策分扬州像章郡设庐陵郡,并置西昌县,永新地属西昌。
    
公元203年(建安八年),孙权遣将击败像章、庐陵等郡的山越人。么又一215年(建安九年至二十年),分扬州庐陵郡地置永新县,县治在今沙市下排洲与澧田洲头交界的高洲。267年(吴宝鼎二年),孙皓分长沙郡的安成、萍乡,豫章郡的新喻、宜春,庐陵郡的平都、永新,共6县置安成郡,隶扬州。
    280
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安成郡划归荆州,永新县属荆州安成郡。291年(晋惠帝元康元年),分扬州和荆州10郡置江州,永新县属江州安成郡。420589年,南朝期间永新县隶属未变。
    
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以州统县。591年(开皇十一年),废安成郡置吉州,永新并人吉州太和(今泰和)县。607年(大业三年),废州复郡,永新隶属庐陵郡太和县。622年(唐武德五年),分太和县地置南平州,永新县属之。后汉时永新并入吉州太和县。 657年(唐高宗显庆二年),永新属江南道吉州,县治改设禾川镇。 此后州郡名称凡经变更,永新县隶属关系未变。
    902
975年,永新县先属杨吴,后属南唐。宋代在州之上设路,吉州永新县始属江南路,后属江南西路。 1130年(建炎四年)改属鄂州路。 1131年(绍兴无年)乃属江南西路吉州。
    1277
年(无至元十四年),设江西行中书省(简称江西行省或江西省),吉州路永新县属之。 1295年 (元贞元年),吉州路改称吉安路,永新升为州。
    1369
年(明洪武二年),永新复为县,隶江西行省吉安府。 洪武九年,永新县属江西布政使司吉安府。清朝,永新县仍属吉安府。
    1912
年(民国2年) ,废府,各县直属于省。1914年,江西省划分为四道,永新属庐陵道。 1926年,各县仍直属于省。 1932年,江西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永新属第十行政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永新属苏区。 1928年,永新县隶属湘赣边界特区。 1931年,属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管辖,省会设在永新县城禾川镇。 1935年,江西省划分为8个行政区,永新属第三行政区,直至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省.县之 初设大区、 专区分治,永新县属江西省赣西南区吉安专区。后废大区,改专区为地区,永新县属吉安地区。 1968年,吉安地区改称井冈山地区,永新属之。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吉安地区名称。 2000年,吉安地区改设吉安市,永新县隶属关系不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