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人的`大方’和`小气’(上)

 如水似衡0919 2014-05-14

德国民族是一个非常慷慨又非常节俭的民族.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德国人大方的一面.

 下面先用几个数据来说明一下:

     德国共有60万个公益团体,(其邻国荷兰才3万个).中国有多少,尤其是让人信得过的公益团体,不可得知.

      2012年, 共有39%十四岁以上的德国人向援助组织,教堂和公益组织捐款.

       每当世界上别的国家有自然灾害和人道主义危机发生时,德国人都会毫不犹豫慷慨解囊.德国的私人捐款金额(不含基金会),稳居世界第一.

       而对于自己的亲朋好友,德国人往往显得没有如此大方.我与他们聊过这个话题,他们似乎认为这很容易解释,因为那些贫困国家的陌生人,是真正处在饥饿和危险之中.他们才是真正需要同情和帮助的对象.

      德国人的这种理性思维对我们亲情浓郁的东方民族来说,确实需要一个理解和接受的过程.

       又比如,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要来临了.在德国许多超市的收银台前,都会堆放很多圣诞礼包.价钱从5欧到10欧不等.这些是专门用来捐赠给贫困人群的.你可以出钱买下,然后,再放回超市收银台后面的推车里.一米的距离不到,你就可以完成一项慈善行为.

      那天,我去超市的时候,已是快打烊的时间了.只见好几个慈善推车里,已堆得满满的.

      而德国的学校,每当圣诞节前,也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慈善活动.孩子们会拿出一部分自己的零花钱,去购买一些食品,糖果等,与父母购买的其它商品一起,用指定的纸箱装好,捐给贫困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们.

      因为德国的教育认为:从小培育孩子们的同情心,激发学生的感动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这远比仅仅培养所谓的’成功人士’,更重要也更有意义.毕竟教育不光是要让孩子们知识成长,更重要的目的是人格的健康成长.

     另外还有一个调查结果,说明德国人并非如人们想象的’小气’.

     国际旅游网站调查了8个国家的游客,发现德国人给小费最为慷慨.有69%的德国游客会给小费.排名最后的为意大利,只有23%有付小费的习惯.(中国没在这份调查报告中).

     不过,因为在中国国内,没有付小费的习惯.所以,很多国人来到国外,也不是小气,而是不知道有付小费这一说.往往一群人吃好,喝好,将招待生拿来的找零,悉数装回兜里.留下招待生茫然而

不悦地站在那里,下次再遇到中国顾客,自然不会太热情.(我想给大家支一招,下次如果确实不

想付小费,就提前告诉餐馆的人,说自己是日本人.想给多点的时候,就大声说我来自中国.毕竟

不要给外人落个我们天朝人吝啬的印象)

     国外, 德国人在餐馆用完餐后,通常会留下账单金额的5%-10%作为招待生的小费.(国外很

多服务生的工资底薪都不高,人家就指望着这小费).

     住酒店,德国人通常也会每天留1欧元给打扫房间卫生的.这不是施舍,而是对别人付出劳动的一种感谢.

      总的来说,德国人的大方,更多的体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我们的大方,有时候,却是为了面子的维护.目前微信上很多心灵鸡汤的文章,也在呼吁大家慷慨,多行善事.但很多都不忘强调一点:这样做,会有福报.

      总觉得,好像我们付出什么,就一定是要得到什么.如果真要套用这种思维模式,那么,请记住:慷慨的行为就是它本身的报酬.

      下回,我们将再介绍德国人’小气’的一面.谢谢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