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

 沧海一粟1951 2014-05-14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 - 世外桃源 - 世外桃源的博客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好知识。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因此,在小学教学中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首先要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使学生做到: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会听:听要入耳,如果听而不闻,等于没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没有搞小动作的机会。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让老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凡是学生能够通过看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要少讲或不讲,同时,在看时注意要集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旨在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

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动脑子。要求学生,老师每发一问,人人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如果不会答,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不会了。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回答。坚持这样做,可以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因为全班学生毫无例外人人都得积极动脑思考,提问时让可能不会答的优先做答,再请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做答。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后进生是不是在思考,思维的障碍是什么,又可提高一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锻炼。提问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要给予鼓励。

会说:听、看、想都要通过“说”这一关来点破,我的做法是:第一,训练学生大声发言,并要看谁的声音最响亮,看谁发言最有气魄,最有精神,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声音”达到合格。第二、经常让学生说想法。说想法,就是让学生说出自己思维的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单独说也可以三两人互相说,还可以分组说。第三、要给学困生的发言权,学困生在课堂上一般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善于观察,不会听,不会想,也不会善于思考,所以自然就不会说了,所以教师总是要给他们的机会,让他们说,说错了不要紧,教师给予纠正。

二、培养学生勤于读书、勤做笔记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含义是众所周知且深有体会的,阅读是获取信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前预习通过阅读,找出重难点,提出疑问,课中才能专心听讲,解疑惑。课后复习是整理所学知识,弄清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我每天课前引导学生预习,出示预习要求,鼓励学生提出预习时遇见的问题,然后要求他们在课中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课后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进行整理归纳。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谈得失。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形成了相互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的学习风气,做到学有所获,逐渐发展和完善自我,从而逐渐形成了勤读书,勤做笔记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规范书写、自查作业的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反映学生认真的态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卷面整洁,不潦草,不涂抹,算式要规范、美观。要培养学生作业书写工整的好习惯,教师首先应注意教学时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整齐,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在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有条理地用草稿本的同时,督促学生检查作业。有的学生作业或试卷,没有验算,检查的习惯,这不仅不能如实反馈教师的教学,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处事不负责的毛病。对此,我在讲解计算题时,解一步查一步,一般采用自问自答或我提问学生回答的检查方式,每次学生板演,则师生共同检查或叫某个学生逐步检查,再由教师论断,养成自查作业习惯的同时领会出一些解决其他问题的一般方法。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

现在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培养合作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必须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的学生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思想教育,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地听,不嘲笑同学的错误等。

总之,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反复训练,加以深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加快教改步伐,选择最能发挥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重要的学会了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

1、首先要关注孩子是否专心听讲的习惯

正确的做法是很随意的问孩子:今天上课学甚么了?最有意思的是甚么?如果孩子说不出所以然的话,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孩子有思想开小差的习惯。

2、其次,要关注孩子是否有认真阅读的习惯。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从漂亮的有非常动听的故事画报开始,这里告诉家长,在家里的桌子上、枕头边、沙发上,随处都会有适合孩子去看的书籍,这样都能保障有半个小时阅读的时间。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课本、预习功课对孩子来讲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了,这就为孩子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再次,要关注孩子是否有工整书写的习惯。

有的孩子虽然话说的很流利,却不大会写字。有的孩子写字速度很慢,很潦草,如果老师出的生字练习多一点,孩子完成作业就会感到吃力,到中高年级就会讨厌作文,这是思考力,想象力、文字表现力不足的缘故。可以运用帮助孩子组词的办法,随时随地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在词汇量扩大的基础上,逐渐让孩子写话。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写话本”,规定孩子每天认真工整地写上几句话或几段文字。因为儿童容易收暗示的影响,所以要知道书桌整理越干净,孩子越能静下心来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

4、最后,要关注孩子是否有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通过作业,可以考察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于刚刚上学的小学生,学校通常要求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时间久了,习惯就形成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数量的完成,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质量的完成,就是我们不能忽视孩子的完成作业的时间效率问题。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只要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而不管他再干甚么,就感到满足,感到高兴。实际上,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同,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不一样,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做到书桌前,就要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完成了作业就可以休憩、做游戏,否则反而容易使形成磨蹭不讲效率的习惯。

5、要关注孩子是否有不懂就问、在学习中找问题的习惯。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如果孩子从来都不问或者是很少提问提的话,那说明他在学习上有一种懒于思考,以来老师同学,或者是单纯死记硬背、模仿等习惯。这样的话,孩子是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我们应引导孩子去养成独立思考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这对于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要注意鼓励孩子找问题,如果孩子能够自己找问题就给与奖励,不仅有物质的更要有精神的。这样孩子不仅喜欢去问问提,而且可以引导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逐步培养孩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 - 世外桃源 - 世外桃源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