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个人收集的几款佳能老机器的资料

 揽月86488 2014-05-15
佳能F-1(CANON F-1)


主要性能

类型:35毫米机械式测光手动焦点平面快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成像尺寸:24×36毫米。
镜头:CANON FD50毫米F1.4,最小光圈F22,最近调焦距离
0.45米,结构为7片6组。采用可互换式佳能卡口,可安装FD、
FL、R各系列镜头。FD镜头可开放测光,FL系列镜头为收缩光圈
测光。
取景器:可更换式,标准取景器为眼平棱镜取景器。另有可互换式腰平取景器、
电子自动曝光取景器、T型放大(Booster T)取景器、快速
取景器。共5种。取景器上可安装A2、B型弯角取景器、放大镜、视
度矫正镜片。用50毫米镜头在无限远时,取景范围为0.97%,放
大倍率为0.77X。
取景信息:追针式。有测光指针和光圈指针,红色曝光不适告警,收缩测光和
电池检测标记,快门速度读数和测光联动范围警告。
聚焦屏:可互换式。有A、B、C、D等。
反光镜:快速复位减震反光镜。可向上锁定,反光镜锁住后要手动调节光圈。
测光系统:TTL全开光圈测光,同快门速度、光圈联动,采用CdS对中央
12%部分测光。测光范围(ISO100)从EV2.5(F1.2,
1/4秒)至EV18(F11,1/2000秒)。
曝光方式:测光手动、闪光灯自动。
快门:焦点平面钛金属横走帘幕快门。快门速度由1/2000秒至1秒及B
门,闪光同步最高速度为1/60秒。有快门锁。
胶片感光度范围:ISO25至2000。
自拍机:约为10秒,自拍机拨杆兼作景深预测杆。
电源:1枚1.35V(#625)电池。
其它:可多次曝光,但多次曝光时计数器并不停止。有取景器采光窗。电源开
关设在机背左侧,分ON、OFF和电池检测共3挡。后盖有安全锁,
以防误开后盖造成胶片跑光。
附件:FD系列镜头,电动马达MF、电动卷片器F,交换取景器,数据后背,
大容量250张胶片盒,近摄、显微摄影装置等。使用佳能133D闪
光灯可进行自动闪光,佳能称其为CAT(Canon Auto 
Tuning)系统。闪光连接器D、F、L,视度矫正透镜共10种。
体积:147×99×43毫米。
重量:机身845克,带FD50毫米F1.4镜头时1080克。
价格:136,000日元。
制造厂商:日本东京佳能公司,1970年出售。

特点评介

自佳能公司1959年开始生产35毫米单镜头反光相机Canonflex
起,直到1970年,佳能公司才真正迈入专业相机市场,推出一名惊人的佳能
F-1型专业相机。当时,佳能公司的设计思想是把F-1型设计成为一个庞大
的摄影系统,机身只是系统的核心,为了能满足各种场合的摄影需要,佳能公司
为F-1生产了大量的系统附件。这种求全的思想实际上是70年代各大厂家所
共有的,相互受影响。但似乎走得太远了一些,许多配件很少人使用。这种设计
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十年后的佳能新F-1型专业相机。
F-1型一向是以结实耐用而著称的。其快门可承受十万次无故障的考验,
能在60℃至-30℃的环境中正常使用。用超薄型钛金属制成的这种横走式帘
幕快门在70年代初期是相当先进的。佳能集当时先进科技研制的F-1型获得
了很大的成功,从而也提高了佳能民用相机的生产水平,使该公司逐步成为世界
主要的35毫米相机生产厂家之一。
 1976年后佳能对F-1型作了一些改进,将卷片角度减少到139°,
预备角由15°增加至30°,可单次或多次完成卷片动作,并在卷片手柄上加
了较大的塑料包头,用起来更加顺手。并将胶片感光度使用范围扩展至ISO
3200。佳能还研制了取景器照明装置、卷片器F及多种聚焦屏等新附件。
由于采用可互换式取景器,所以F-1的CdS测光体实际上是设计在聚焦
屏的后面,水平向聚焦屏中央部分测光,而不是象多数单反相机那样将测光体放
在五棱镜后上方。这样设计可保证更换各种取景器后,相机的测光系统不受影响。
同后来的尼康F2相比,F-1的马达不仅速度慢,而且没有自动倒片功能,体
积也过于笨重。安装马达还需取下相机底盖。在取景器内,为了标明局部测光区
域,F-1的聚焦屏上有个方型标记,看起来有些不太舒服,对取景多少会有些
影响。
此外,早期FD镜头采用外旋转锁环方式,显得有些不便。但F-1测光系
统与光圈、速度采用内联动方式这一优点领先了尼康7年左右,为佳能公司推出
自动化程度很高并领先各大相机厂家许多年的A系列相机赢得了宝贵时间。
为配合1972年在日本札幌举行的冬季奥运会的报道工作,佳能公司还以
F-1为基础,设计了一种高速马达相机。该机采用了固定式半透明反光镜,由
于拍摄时没有反光镜动作,从而将过片速度提高到每秒9张(F-1为每秒3.5
张)。有趣的是,这种外观同F-1极相似的相机机身上并未标有F-1的字样。

个人收集的几款佳能老机器的资料


佳能AE-1(CANON AE-1)

主要性能

类型:35毫米自动曝光焦点平面快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镜头:CANON FD50 毫米 F1.4,最小光圈F22,最近调焦距离
   0.45米,结构为 7片 6组。采用可互换式佳能卡口,可安装FD、
   FL、R各系列镜头。FD镜头开放测光,FL镜头为收缩测光。
曝光方式:快门速度优先、测光手动、闪光灯自动。
取景器:固定眼平棱镜取景器,取景范围横为96%,纵为93.5%,放大倍
   率为0.86X。
取景信息:指针式。在取景器内右侧显示光圈值,手动标记“M”,收缩测光、
   电池检测标记,曝光过度、曝光不足警告,闪光灯充电完毕指示等。
测光系统: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使用ISO100胶片时测光范围由EV1
   (F1.4,1秒)至EV18(F16,1/1000秒)。有+1.5
   EV的逆光补偿按钮。
胶片感光度范围:ISO25至3200。
快门:全电子控制横走布帘幕快门,速度从2秒至1/1000秒及B门,闪光
同步最高为1/60秒。
自拍机:电子自拍约为10秒,有红色自拍指示灯。
其它:卷片角120°,预备角30°。加法计数器,退片时自动递减。有专用
的测光按钮、景深预视杆、电池检测按钮和闪光灯同步线插孔。
电源:1枚6V(4SR44/4LR44/PX28)电池,约使用一年。
附件:卷片器A,数据后背,A系列闪光灯及FD系列交换镜头,直角取景器等。
体积:141×47.5×87毫米。
重量:机身590克,带FD50毫米镜头770克。
价格:82,000日元。
制造厂商:日本东京佳能公司,1976年出售。

特点评介

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内置中央处理器(CPU)的全电子自动曝光照相机,
是35毫米单反相机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也是佳能公司向电子化、塑料化、
自动化发展的开端。AE-1是继60年代的Canonet、70年代的
FTb型之后,第三个销量突破百万的佳能名机,共销售约540万架。
为了实现高功能、低价格的方针,佳能采取了大幅度电子化,零件标准化、
塑料化及加工自动化等一系列革新措施,1976年佳能首次出售这架内置微
处理器的自动曝光单反机——AE-1型,并获得各界舆论的一致好评。由于
价格适中,从而引起了单反机的大畅销,在短短一年半里,销量即突破了百万
大关。
AE—1型在当年是功能先进、使用方便的新式单反机。具有快门速度优
先自动、闪光灯非TTL式自动、测光手动三种曝光方式。该机除可半按快门
测光外,镜头卡座旁边另有测光按钮。这样,可在用左手进行测光的同时,用
右手调节快门速度,操作起来十分快捷。如配合A型卷片器和155A等专用
闪光灯,AE-1型还可在近距离内实现每秒2张的连续闪光摄影。此外,这
架相机还设有+1.5EV的逆光补偿按钮,操作起来比曝光量记忆钮要方便,
较适合业余爱好者使用。
AE-1型的不足之处是速度盘的位置比较特殊,而且只能单手指转动,
刚开始用这种相机时会感到不适应。调节感光度时尤其会感到不适应。由于该
机采用了全电子快门,在电池耗尽时无法拍摄。所以,如果大量用B门进行夜
景摄影,最好带上备用电池。

佳能A-1(CANON A-1)

主要性能

类型:全电子控制35毫米自动曝光焦点平面快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镜头:CANON FD50毫米F1.4,最小光圈F22,最近调焦距离
0.45米,结构为7片6组。采用可互换式佳能卡口,可安装FD、
FL、R各系列镜头,FD镜头为开放测光,FL镜头只能收缩光圈测
光(可自动曝光)。
曝光方式:快门速度优先、光圈优先、收缩光圈自动、程序式、闪光灯自动及测
光手动,共6种方式。
取景器:固定眼平五棱镜取景器,有裂像和微棱环,更换聚焦屏需拆开机身。取
景范围约为93.5%,放大倍率为0.83倍(50毫米镜头在无限远
时),视度为-1.0度。有6种可互换聚焦屏,10种视度矫正取景目
镜。目镜内置帘幕式遮光片。
取景信息:在取景器内视场外下部用红色LED显示快门速度、光圈值、B门
(blub M)、闪光灯充电完毕,有手动、曝光不适报警等信号。半
按快门钮或测光按钮即可接通测光表,无测光延时。可关闭取景显示,但
不影响实际拍摄。有曝光记忆按钮。
测光系统:硅光元件(SPD)中央重光平均测光,用ISO100胶片时测光
范围由EV-2(8秒,F1.4)至EV18(1/1000秒,F16)。
胶片感光度范围:ISO6至12800,1/3EV增挡,有锁定机构。
曝光补偿:±2EV,1/4至4,1/3EV增挡。
快门:全电子控制4轴横走式焦点平面布帘快门,速度由1/1000秒至30
秒及B门,有减振和消声装置。闪光同步为1/60秒,FP、M级为
1/30秒。
自拍机:电子自拍约为10秒,有红色自拍指示灯,可中途解除。
其它:有电池检测按钮、景深预视按钮、多重曝光机构、自拍指示灯。卷片角
120°,预备角30°,可多次完成卷片动作。计数器为加法式,自
动归零,退片时计数器递减显示张数,多次曝光时停止计数。
电源:1枚6V(4SR44/4LR44)电池。
附件:FD系列镜头,拷贝、近摄皮腔等装置,卷片马达MA,卷片器A、A2,
自动闪光灯199A等共9种,无线遥控器LC-1,外接电池盒A,数
据后背。
体积:141×91.5×47.5毫米。
重量:机身含电池620克,带FD50毫米F1.4镜头时约860克。
价格:115,000元。
制造厂商:日本东京佳能公司,1978年出售。

特点评介

佳能于1976年推出AE-1,使现代电子相机走上微型计算机化的道路之
后,1978年又推出性能更齐全完善的A-1型,使它成为佳能T70以前,该
公司自动化程度最高的A系列相机。A-1彻底消除了人们对电子相机的疑虑,并
赢得一些专业摄影人士的信赖,从而坚定了佳能公司要靠尖端的微电子技术打入专
业相机市场的决心。
A-1型在中央处理器(CPU)中采用了超高集成电路(Pure-I2L),
由于使用数字式微型计算机,从而能使复杂的多种自动曝光功能集于一身,并成为世
界上第一架可由相机自选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真正的程序式自动曝光单反机。A—1
的测光范围较大,从EV—2至EV18(ISO100),所以用自动挡可拍好
多数的夜景照片。该机可配用强力马达MA进行每秒5张的高速摄影,可以满足专
业人士的需要。佳能与美国德克萨斯器械公司合作共用了5年才研制出这架高性能
的单反机,机内约有4400条微型电路,充分利用了数字式计算机的优势来实现多
种自动功能。由于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制造,并未因高性能而使成本提高过多。
合理的售价及AE-1型等其他A系列相机的呼应,从而引起了佳能35毫米单反
机的空前畅销。到1984年,A系列相机创下了累计800万架以上的纪录。
A—1型的不足之处是手动曝光时,测光系统只同快门速度联动,显示测出的
光圈值,并不同光圈真正联动,所以极易曝光失误。景深预测装置设计得也不够完
善。当推下景深预测杆后,只能在手动光圈挡拍摄,如果这时换到其他自动挡会使
相机电路锁死,取景器中显示6个“E”出错信息,导致相机无法动作,此时需再
换到手动挡或多次曝光一次方可解除。
由于采用标准件自动化生产,佳能A系列相机的共同特点是大多数附件全系列
相机均可通用。而且A系列相机全部取消了备用机械快门,因此对电力的依赖性增
大了。A系列相机均不具备TTL控制闪光功能。

佳能AV-1(CANON AV-1)

主要性能

类型:简易型35毫米电子快门自动曝光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镜头:CANON FD50毫米F1.8,最小光圈F22,最近调焦距离
0.6米,结构为6片4组。采用可互换式佳能卡口,可安装FD、FL、
R各系列镜头。
曝光方式:光圈优先自动,手动时只有1/60秒和B门两挡。
取景器:固定眼平棱镜取景器,在取景器内右侧显示快门速度,测光指针,红色
曝光不适警告,电池检测标记等。
测光系统:中心重点测光。测光范围由EV1(F1.4,1秒)至EV18
(F16,1/1000秒)。有+1.5EV的逆光补偿按钮。
胶片感光度范围:ISO25至1600。
快门:电子横走布帘快门,自动时无级变速,速度由2秒至1/1000秒,手动
为1/60秒、B门。闪光同步最高为1/60秒。
自拍机:电子自拍,操作时机身上有红灯显示,可按电池检测钮中途取消。
其它:卷片角120°,预备角30°。有电池检测钮,固定式后背不可更换,
   有快门锁。
电源:1枚6V(PX28/4LR44)电池。
附件:A型卷片器,FD系列镜头,A系列专用闪光灯。
体积:139×85×47.5毫米。
重量:带FD50毫米F1.8镜头670克。
价格:机身40,000日元。
制造厂商:日本东京佳能公司,1979年出售。

特点评介

这架普及型的AV-1实际是后来佳能T50的前身,它体积小、重量轻,
全身只有525个部件,比AE-1型少了13%,是佳能最小巧的单反机。即
使使用佳能专用闪光灯,也只能自动设定同步速度,仍需手动设定光圈,不能象
A-1、AE-1型那样全自动闪光控制。
为了降低售价,AV-1省略了手动快门速度和闪光同步插孔,因而限制了
AV—1型的使用对象。该机

佳能AE-1型程序式 (CANON AE-1 PROGRAM)

主要性能

类型:全电子控制35毫米自动曝光焦点平面快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镜头:CANON FD50毫米F1.4,最小光圈F22,最近调焦距离0.45
米,结构为7片6组。采用可互换式佳能卡口,可安装FD、FL、R各系
列镜头,FD镜头可开放测光,FL镜头收缩测光。
曝光方式:程序式自动、速度优先自动、闪光灯自动、手动共4种。
取景器:固定眼平棱镜取景器,取景范围94%,放大倍率0.83X。在取景器
内右侧显示曝光方式:P、M,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显示光圈值,闪烁时为曝
光不适警告,有闪光灯充电完毕信号,使用188A闪光灯时,拍摄后可确
认是否曝光适度。
聚焦屏:改进的新型聚焦屏,可由使用者可自己更换。其中L型为水平、垂直十字
裂像式。
测光系统:蓝硅中心重点平均测光。测光范围(ISO100)从EV1(F1.4,
1秒)至EV18(F16,1/0000秒)。
胶片感光度范围:ISO12至3200。
快门:全电子控制横走布帘幕快门,速度从2秒至1/1000秒、B门及程序挡
(PROGRAM),闪光同步最高1/60秒。
总开关:分开(A)、关(L),S挡为10秒电子自拍,自拍时有蜂鸣器声响提
示,可中途取消自拍。
其它:有测光按钮、曝光量记忆钮、景深预视杆、闪光同步插孔、电池检测钮,内
置蜂鸣器供自拍和电池检测用。卷片角120°,预备角30°。计数器在
退片时可倒计数。
电源:1枚6V(PX28/4SR44)电池。附件:小型可拆卸式掌夹,FD
系列镜头,A系列闪光灯,数据后背及马达MA、卷片器A、A2等。
体积:141×88×47.5毫米。
重量:机身575克,带FD50毫米F1.8镜头745克。
价格:92,000日元。
制造厂商:日本东京佳能公司,1981年出售。

特点评介

佳能公司在AE-1型上市五年之后,推出了这种程序式的AE-1,它是一种
改进型号,改进后增加了程序式自动曝光和可互换聚焦屏两种功能,并将原逆光补
偿按钮改为曝光量记忆按钮,将取景器内的指针刻度式读数改由发光二极管显示,
使之在很暗的环境中仍不受影响,十分清晰明亮。
程序式AE-1型可配用MA电动马达,最高速度每秒4张,并可使LC-1
无线遥控器进行遥控摄影。快门速度盘比AE-1型好用多了,机身重量比AE-1
轻了约20克。实际上它既是AE-1的改进型,也是A-1型的减化型。AE-1
型程序式没有多次曝光功能,取景器内也只显示光圈值,省去了快门速度读数。由
于不知道快门速度,在使用程序挡拍摄时显得不太方便。
同其他A系列相机一样,使用数据后背时要占用闪光同步插孔,这时就无法通
过连线使用外接闪光灯了。

佳能新F—1(CANON NEW F—1)

主要性能

类型:35毫米自动曝光焦点平面金属快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成像尺寸:24×36毫米。
镜头:CANON FD50毫米F1.4,最小光圈F22,最近调焦距离0.45
米,结构为7片6组。采用可互换式佳能卡口,可安装FD、FL、R各系
列镜头,FD系列镜头可开放测光,FL系列镜头需收缩光圈测光。
曝光方式:测光手动,附加马达或卷片器时可以增加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更换AE
取景器可以增加光圈优先自动及收缩光圈自动,专用闪光灯自动。
取景器:可更换式,标准取景器为眼平棱镜取景器。共有眼平棱镜取景器、AE取
   景器、快速取景器、腰平取景器、腰平高倍取景器(内置6倍放大镜)5种。
   标准取景器取景范围为实拍画面的97%,放大倍率0.8X。
取景信息:在取景器内视场外右侧显光圈刻度读数,右下方显示快门速度,有测光
指针和手动曝光用的光圈追针,有红色曝光不适告警及电池电压检测标记。
为防止误操作,当使用AE取景器作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时,全部取景信息改
在视场外下面显示,显示快门速度读数:8至1/1000秒,有自动速度
指针和红色联动范围标记,还在右下方显示镜头光圈读数(限用新型FD镜
头)。手动曝光和速度优先曝光时有取景器照明灯。
聚焦屏:可由使用者自己更换,共32种,其中有供中心重点平均测光和部分测光
用的各13种,供点测光用的6种。
快门:超薄钛金属焦点平面横走帘幕快门。由8秒至1/60秒为电子控制,
1/125秒至1/2000秒及X(1/90秒)、B门为机械控制。在
光圈优先自动时,8秒至1/1000秒为电子控制无级变速。当电池没电
时,需取出电池才能使用1/90秒至1/2000秒的备用机械快门。闪
光同步最高1/90秒。
自拍机:电子自拍10秒,同时有蜂鸣器声响提示,可中途取消。
测光系统:在机身后面有测光持续时间选择钮,分正常、保持(HOLD,约16
秒)和照明(LIGHT,约16秒后关闭照明灯)三种。采用蓝硅(SPD)
元件在聚焦屏后面水平测量来自聚焦屏方向的光线,由于每种特制的聚焦屏
可向蓝硅方向折射不同比例的光量,所以新F-1型有三种测光方式:中心
重点平均测光(聚焦屏面积的50%)、部分测光(聚焦屏中央的12%)
和点测光(聚焦屏中心的3%)。测光范围由EV-1(4秒,F1.4)至
   EV20(1/2000秒,F22),但光圈优先自动时只能从EV-1
   至EV19(1/1000秒,F22),不能使用1/2000秒。
胶片感光度范围:ISO6至6400,按1/3EV分挡。
其它:有±2EV的曝光补偿,1/3EV增挡,有电池检测钮和带锁定的景深预
视杆。卷片角139°,预备角30°,可拆卸式后背,闪光同步插孔。
附件:FD系列镜头,FN马达和卷片器,交换取景器、聚焦屏,数据后背,FN—
100小型100张胶片片盒,LC—1型无线遥控器,9种佳能自动闪光
灯,可使用近摄、显微摄影装置和弯角取景器A2、B等。
电源:1枚6V(4LR44/4SR44/PX28L)电池。
体积:146.7×48.3×96.6毫米。
重量:机身795克,带FD50毫米F1.4镜头1030克。
价格:181,000日元。
制造厂商:日本东京佳能公司,1981年出售。

特点评介

1970年,佳能以F—1型开始进军专业相机市场,向尼康发出挑战。十
年后,佳能以新F—1型再次挑战专业市场,以图打破尼康对专业相机市场的垄断。
新F—1继承了F—1坚固耐用的特点,机身外壳厚度足1毫米,内部电路防
氧化防潮措施达到军用级水平。设计思想强调可靠性、实用性和系统性,但考虑未
免过于周全,使新F—1显得过于沉重、繁琐,不少主要功能均需靠附件实现,使
用起来不太方便。
新F—1型配用AE取景器和FN高速马达后,虽然分量重些,但多数功能上
应该说是超过了尼康F3型。佳能新F—1型的横走式电子机械混合钛金属快门经
特殊加工制造,可靠性很高,达到100,000次无故障水平。由于密封性好,
快门可在+60℃至-30℃的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外观设计整洁美观,手感舒
适。取景器显示系统可以说是所有追针式相机中最美观、最清晰的,完全看不到指
针针头,更没有针头在取景视场中晃来晃去的现象。而且新F-1的光圈直接读出
窗是在右下方,漂亮合理,不象大多数相机光圈直接读出窗那样放在正中,让人感
觉好象取景器被直接开了个洞,很不舒服。与尼康F3的方块液晶显示窗比较,佳
能的追针刻度不仅寿命长、不受温度影响,而且美观清楚。可是在光圈优先自动时,
照明灯虽亮,但无法照明到下面的速度刻度,这点明显是设计的不周。新F—1型
还是佳能单反相机史上唯一的一架有光圈直接读出窗的相机。
十年前,佳能F—1采用整体型马达设计,尼康F2采用马达下另加电池盒的
设计。十年后则情况相反,尼康F3型采用整体式设计了MD4马达,而佳能却采
用了分体式马达加电池盒的方式。新F—1的FN马达可换高能Ni—Cd电池盒、
Ni—Cd电池盒和装12节5号电池的普通电池盒。FN马达最高速度为每秒5
张,有自动倒片功能并有竖直持握时用的快门按钮,用专门的连线时可由马达向相
机供电。由于新F—1机身上有电子接点,所以用数据后背时不占用闪光灯插孔,
比F—1和A系列相机有了明显的改进。
新F—1的最大不足是不具备TTL控制闪光功能和没有自动曝光记忆钮,并
且为了不影响测光,新F—1也没有设置反光镜向上锁,这三点不足虽然日常摄影
时并不常用,但却影响了它的销售。新F—1的出现,虽然并未使尼康的专业相机
地位受到大的损失,但体育赛场边上白色的“大炮”渐渐地多了起来(佳能专业用
大口径长镜头全部为白色,而尼康70余种镜头中只有折射式2000毫米镜头为
白色,其余均为黑色)。
1984年,在世界摄影器材博览会上佳能还展示了装有固定式半透明反光镜
的高速马达新F—1型,每秒过片达到14张的超高速。该机快门省略了1/15秒
以下的慢速度和自拍机。虽然普通电影摄影机的速度每秒是24张,但每一幅只相
当于半格35毫米相机的成像尺寸,折合用35毫米相机拍12张。这样看来,新
F—1高速马达相机超过了电影摄影机的正常速度。该机需要时,要向佳能公司定
制,价格逾百万日元。

佳能AL—1(CANON AL—1)

主要性能

类型:35毫米电子辅助聚焦型自动曝光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镜头:CANON FD50毫米F1.4,最小光圈F22,最近调焦距离0.45
米,结构为7片6组。采用可互换式佳能卡口,可安装FD、FL、R各系
列镜头。
曝光方式:光圈优先自动、手动。
取景器:固定眼平棱镜取景器,取景范围93%×92%,放大倍率为0.87X。
取景信息:有聚焦区域标记、聚焦指示信号,在取景器内右侧显示快门速度刻度,
有测光指针,红色曝光不适警告,电池检测标记等。
快速聚焦(Quick Focus)系统:使用3组线性电耦合感应装置(CCD)
在反光镜箱下部进行相位检测,然后由内部微电脑运算并在取景器下部显示
检像结果,由3枚发光二极管指示,当中间绿灯亮时,表示合焦,两边红灯
亮时表示焦点靠前或过后。检像系统工作范围在EV3.5至EV18之间。
测光系统:TTL蓝硅中心重点平均测光。范围在EV1(F1.4,1秒)至EV
18(F16,1/1000秒)。
快门:电子横走布帘快门,自动时速度由2秒至1/1000秒,手动时由1/15
秒至1/1000秒及B门,闪光同步速度最高1/60秒。
胶片感光度范围:ISO25至1600。
自拍机:电子自拍约10秒,机身上有红色自拍指示灯,可中途取消自拍。
其它:有+1.5EV的逆光补偿按钮,卷片角120°,预备角30°,固定式机
背。
电源:2节1.5V(AAA型)电池。
体积:142.1×86.5×47.6毫米。
重量:机身490克,带FD50毫米F1.8镜头和电池684克。
价格:90,000日元。
制造厂商:日本东京佳能公司,1982年出售。

特点评介

同其他A系列相机不同,AL—1型采用了连体手柄兼作电池仓设计,电池改
由机身底部安装。机身前面有明显的QF标志(Quick Focus),表示快
速聚焦,这一系统实际是向自动聚焦方向发展的一个过渡。但由佳能挑起的自动聚
焦热并未使该公司走上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可能是由于相机设计上多年的领先而
使佳能盲目乐观或松懈,以至后来生产出佳能20年来最失败的型号T80。而美
能达公司则由中青年设计人员为主流,借鉴佳能、尼康、潘太克斯等公司在自动聚
焦上所做的尝试,大胆革新,终于在85年2月领先各大公司推出的α7000型
自动聚焦单反机,使陷于低落单反机销售出现回升。
尽管如此,AL—1在当时还是相当先进,它采用了特殊半透反光镜,将45%
的光线通过主反光镜后的辅助反光镜反射到机身底部的检像机构中测定、指示调焦,
为后来的自动聚焦相机的设计做了成功的尝试。
由于AL—1型没有闪光同步插孔,机身后面也没有内设接点,无法使用数据
后背。所以,该机后盖制成了不可拆卸式。AL—1型没有景深预视杆,且由于有近
一半的光线被用于测距系统,所以取景器内比较晕暗。

 主要性能

类型:35毫米电子辅助聚焦型自动曝光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镜头:CANON FD50毫米F1.4,最小光圈F22,最近调焦距离0.45
      米,结构为7片6组。采用可互换式


佳能AF35ML(CANON AF35ML)

主要性能

类型:35毫米镜间快门自动曝光、自动聚焦、自动输片袖珍相机,内置小型闪光灯。
镜头:CANON 40毫米F1.9,结构为5片5组。
自动聚焦系统:采用佳能独特的固定式三角测距(S.S.T.:Solid State
Triangulation)系统自动聚焦。聚焦范围从0.9米至无限远。
自动曝光范围:由EV4(F1.9,1/4秒)至EV17(F18,1/400
秒)(ISO100胶片)。
快门:程序式电子镜间快门,快门页片兼作光圈控制。
取景器:阿尔巴达(Albada)型亮框取景器,有近摄视差补偿标记。取景范围
85%,放大倍率0.5X。取景框为1米至无限远时用,近摄视差补偿标记
为0.9米至1米时用。有自动聚焦区域标记和聚焦区域图形符号。
自拍机:电子自拍约10秒,有蜂鸣器提示,设定后可取消。
胶片感光度范围:ISO25至400。
内置闪光灯:弹跳式,闪光指数11(ISO100,米),回电时间少于7秒,闪
光持续时间少于1/1000秒。
其它:滤镜螺口直径为48毫米。有慢速度蜂鸣器告警,自动装片、卷片,按钮自动
退卷,可连拍。半按快门锁定焦点,有闪光灯充闪完毕指示灯及正确装片显示
窗。
电源:2节5号电池,不能用Ni—Cd充电电池。
体积:121.5×72.6×55.3毫米。
重量:440克(不含电池)。
价格:47,800日元。
制造厂商:日本东京佳能公司,1981年出售。

特点评介

与普通袖珍型自动聚焦35毫米相机不一样,佳能AF35ML型采用了该公
司研制的被动式SST自动聚焦系统,它不同于主动式的红外线或超声波系统。当
光线进入两个测距窗后,经过固定反光镜被折向中间的三角形棱镜再折向后面的
CCD检像装置,CCD发送检像信号给CPU,然后CPU将检像结果在取景器
显示,指示聚焦区域,并同时发出指令驱动马达聚焦。SST检像系统的优点是没
有活动部件,并且适合长焦距、大口径镜头使用。这个系统首先被成功地装在了佳
能8毫米电影摄影机AF514XL—S上,随后被装在了AF35ML这类袖珍
相机上,佳能还采用此系统研制了一枚35至70毫米AF型变焦镜头,可用于各
种佳能单反相机上,但体积显得太大了些,无法让人接受。
SST系统采用CCD检像元件和固定采光、分光装置,这些手段为后来发展
单反机的自动聚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自动聚焦时代的到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AF35ML具有佳能一贯的传统——外型美观,手感舒适,并且功能齐全,
采用了40毫米F1.9大口径镀膜镜头,这在小型自动聚焦相机中是少见的,其
影像素质足以同单反机媲美。
 这架相机的不足之处是分量稍重,而且不能使用充电电池,这样闪光灯回电速
度就受到不少影响。我国市场上出售的AF35ML是台湾组装的。

 主要性能

类型:35毫米镜间快门自动曝光、自动聚焦、自动输片袖珍相机,内置小型闪光灯。
镜头:CANON 40毫米F1.9,结构为5片5组。
自动聚焦系统:采用佳能独特的固定式三角测距(S.

[器材]:佳能数码相机Canon PowerShot S330

[参数] 光圈: F/4.7 焦距:16.2 毫米

佳能T50(CANON T50)

主要性能

类型:35毫米自动曝光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内置卷片器。
镜头:CANON FD35至70毫米F3.5~4.5,最小光圈F22,最近
调焦距离0.5米,结构为9片8组。采用佳能可互换式卡口,可用佳能 FD
系列镜头。
取景器:固定眼平棱镜取景器,取景范围92×93%,放大倍率0.83X。在
视场外右侧由三枚发光二极管显示:M、P和闪光灯充电完毕信号 ,P字
快闪时表示曝光不足需使用闪光灯。
曝光方式:程序式自动曝光、专用闪光灯自动曝光。
测光系统:TTL中心重点平均测光,测光体为SPD。测光范围由EV1至
EV18(ISO100,F1.4)。
快门:电子控制纵走式焦点平面EMAS型快门,程序曝光时速度由1/1000
秒至2秒,闪光同步为1/60秒;当光圈环离开A挡时,快门速度自动设
在1/60秒供非专用闪光灯拍摄或手动曝光用。
胶片感光度范围:由ISO25至1600。
其它:电子自拍10秒,有蜂鸣器发声提示。自动装卷、自动过片,有电力检测和
快门锁及电子快门线插孔。
附件:60T3、1000T3等专用电子快门线及T系列专用自动闪光灯,LC
—2无线遥控装置等。
电源:2节5号电池。
体积:150.2×87×48.8毫米。
重量:机身490克。
价格:80,000日元。
制造厂商:日本东京佳能公司,1983年出售。

特点评介

T50是佳能专为业余爱好者研制的产品,也是新一代T系列相机的开端,它
具有袖珍相机使用方便和单反机功能多样并可换镜头的优点。虽然曝光系统较为简
单,但佳能公司为设计这架相机却下了不少功夫,并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
T50所用的EMAS型快门,是佳能用4年时间研制成的高效节能电磁快门,前
后两组共10个页片仅重1.4克,采用3V低电压驱动所有机构,快门开启时非常
柔顺而且震动也减轻到最低极限。该机的机身采用了碳化树脂加玻璃纤维模压成型,
不但重量减轻而且有足够的强度,对单反相机来说,这是首次尝试。其次,T50
所用的35至70毫米F3.5~4.5的变焦镜头仅重200克,比50毫米F1.4
的标准镜头还轻。为了开发这种镜头,佳能采用了世界首创的三组调焦方式,并在
镜筒高精度化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如按住T50的快门钮不放,内置卷
片器还可连续过片拍摄。所有这些操作仅由2节5号电池供电,彻底实现了省电设
计。该机耗电百分比为:过片50%,测光及光圈、反光镜操作40%,电磁快门
10%。
T50的外观简洁完整,并与其它T系列相机、闪光灯一样采用金色字体,机
身为深黑灰色而且表面不反光,非常典雅。配上专用闪光灯244T时,当充电完
毕后快门自动设在1/60秒,半按快门钮,闪光灯的红外测距系统即开始工作,
并可在F2.8至F5.6三挡光圈之间自选以配合实际距离,有效范围在0.5米至
5.7米(ISO100)之间。当拍摄距离超过此范围时,取景器内的P字会闪动
告警。
可能是为了与后来的T系列相机拉开距离并且保持低价格,T50的曝光系统
过于简单,只有一挡高速程序,与美能达X—700的程序曲线一样,在1/60
秒时光圈就开到F1.4。如使用F3.5至4.5的镜头,实际上经常处于全开光
圈的状态,照片的清晰度自然会受影响,摄影爱好者其实不该因此抱怨这只小型变
焦镜头,原因主要是在T50的程序曲线上。当然,这是一部完全为业余拍照设计
的自动单反相机,无法对它提出更高的要求。对T50实际的使用者来说,功能已
经足够用了。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佳能T系列相机有T50、T70、T80、T90四
种,中间缺少了T60这种型号。
1990年夏,佳能以OEM方式推出了这部久违的T60。它具有卷片手柄和退
卷摇把,与A系列、T系列及EOS

佳能T70(CANON T70)

主要性能

类型:35毫米自动曝光、自动输片焦点平面快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镜头:CANON FD35至70毫米F3.5~4.5,最小光圈F22,最近
调焦距离0.5米,结构为9片8组。采用佳能可互换式卡口,可使用佳能FD
系列镜头,非FD镜头为收缩光圈测光。
曝光方式:标准程序、广角程序、远摄程序、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收缩光圈自动、测
光手动、程序式自动闪光、设定光圈自动闪光。
取景器:固定眼平棱镜取景器,取景范围92%,放大倍率0.85X,视度为-1。
取景信息:在取景器内视场外右侧显示曝光方式(M、P)、自动曝光锁定/局部测
光标志、闪光灯充电完毕及正确闪光指示灯、光圈值。使用近摄装置或收缩光
圈镜头时,在光圈显示位置上改为快门速度显示(高速快门1/125秒至
1/250秒以HL代替,1/500秒至1/1000秒以HH代替)。
快门:电子控制纵走式焦点平面EMAS型快门,速度由1/1000秒至2秒及B
门,闪光同步最高1/90秒。
测光系统:有中心重点平均测光和局部测光两种方式,局部测光面积约为画面中央
11%的部分,有自动曝光锁定功能。
测光范围:由EV1至EV19(ISO100,F1.4)。
胶片感光度范围:由ISO12至1600,1/3EV分挡。
其它:电子自拍10秒,可取消设定。自动装片、自动过片并可连续过片,按钮后
自动退片。机背开关、退片钮均有保护锁,并有电池装反自动保护电路。长
时间曝光时,每小时自动进行一次电力检测。有慢速震动警告、测光按钮及
电源总开关(LOCK)。机顶液晶屏显示曝光方式、胶片张数、胶片感光
度及胶卷安装情况、电池检测及快门速度。当用B门拍摄时,胶片张数变为
秒计时显示。
附件:277T等T系列自动闪光灯、电子快门线、近摄装置、多功能程序控制机
背、无线遥控装置等。
电源:2节5号电池。另内置锂电池(BR—1225/CR—1220),可用
5年。
体积:151×89.2×48.4毫米。
重量:机身530克。
价格:104,000日元。
制造厂商:日本东京佳能公司,1984年出售。

特点评介

佳能T70型是内装正式8位微型处理器的全自动多功能单反相机。使用者可
通过边看机顶液晶屏边操作按钮输入指令,由电脑自动处理各种数据。T70还同
时取消了手动过片、退片装置,改为全自动内置输片系统,这在T70以前,虽然
袖珍相机有过类似的系统,但作为单反机来说还是第一次。所以,T70无论从外
观、性能,到操作方式,均与传统单反机截然不同,具有打破常规的新姿态,为现
代单反机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因为这些优点,佳能T70型荣获了1984年
度的“欧洲相机”称号。
第一次见到T70时,立即会被它舒展大方、并配有金字的外观所吸引,不觉
产生好感。在棱镜正面佳能标志下方,用金色英文小字写出了T70的主要特点:
多程序自动曝光、两种测光系统。右侧手柄部分与T50型大致相同,既方便持握,
又起了电池容纳室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机顶的液晶屏如同电脑的显示器,提供
各种拍摄数据,大小与一枚邮票相似。棱镜的另一侧有曝光方式、胶片感光度、电
池检测及主开关钮,为了避免误操作,主开关钮本身也有保险锁钮。
在功能方面,T70使用了三种程序,程序曲线折点分别为1/200秒、
1/8秒、1/2秒,此外还有佳能传统的快门速度优先方式和供近摄装置及老式
非FD镜头使用的收缩光圈自动曝光方式。T70的闪光系统虽不是TTL控制方
式,但自动化程度很高,专用闪光灯上还有红外检测装置。使用程序闪光方式时与
普通程序自动曝光方式一样方便,只要把光圈环设在A挡上,打开闪光灯开关,充
好电后即可按快门。由于用闪光灯时距离一般不超过7至8米,现场光又不作为主
光计算,所以程序闪光方式比普通程序自动曝光方式效果更好,也更实用。该闪光
系统还有手选光圈自动方式,范围在F2至F22之间八挡可任选,比普通闪光灯
选择余地要大得多。美中不足的是T70不能TTL控制闪光,也没有闪光同步插
孔、景深预视钮和多次曝光功能。
T70还一个很不幸的地方,就是问世仅10个月,美能达就以α7000型
占据了市场的中心。并且由于1987年以后佳能公司基本上放弃了FD卡口的发
展,使T70和T80的命运一样,过早地夭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