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行车现象剖析

 壁合 2014-05-15

 

编者按:

       在许多人的眼中,大学校园是个环境优美的书香境地。在校园的角落里,随处可见学生们安心读书、悠闲散步的情景。可是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校园里已经难有昔日的宁静和温馨,摩托车、私家车、小型货车等穿行于校园间。当你背上书包,出了门,走在校道上,突然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伤、后者从自行车上被撞下来摔伤,这在如今的校园是多么司空见惯的事情。风驰电掣般呼啸而过、拐弯处逆行、突然变换车道等危险交通行为更是随处可见,人们随时都要准备着给一些过往的车辆让路;同时,校舍前、草丛边、马路边也停了不少车辆,这给学生们的出行和安全带来了很多不便的影响。一个学期不知将多少校园交通事故和隐患尽收眼底。车祸频发,我们的校园怎么了?

 

一、学生开车族增多存在安全隐患

    你可别以为这些都是老师开来的,其中好些都是学生的。保卫处李大伟老师指着宿舍楼下停得轿车说道。不管开车的人是为了炫耀,还是确有出行需要,我都不反对别的同学把车开到学校。但我还是觉得在校园开车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我就会经常走着走着被身后飞驰而来的汽车吓一跳。

校园行车数量之大,使得校园行车问题再一次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们学校作为一个艺术院校,对外是比较开放的,所以很多外来车辆进出校园。同时很多同学的家境较好,家长都为他们配备了私家车方便上下学。另一方面随着我校老师人数的增加,使得校园内的车辆在逐渐增加,这进一步加剧了我校的车辆停放隐患。”校保卫科的李大伟老师说。

      “我买车主要是因为大四了,因为要兼顾搞毕业设计和实习两个方面,觉得买辆车会方便一点。但学校没有停车场,所以我经常把车停在宿舍楼下了,我也是最近刚开的车。”演艺学院的刘同学解释说。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学校内学生与老师开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很多人也都是刚刚学会开车,是刚刚拿上驾驶证的新手。他们往往开着父母或朋友的车在校园里随意停放,这对校园的行车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我们学校的车辆比较多,每天从中门进出的时候都要让开很多车之后才能走。上回在中门我还被车撞了呢,我觉得我们学校的车辆还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艺术设计学院的张同学告诉记者。而演艺学院的陈同学也向记者反映,经常在上下课期间有很多车辆行驶在校园内。

        记者在南广学院的校园内,随处都可以发现路边停放的车辆,且车辆的数目较多,有时都占据的路面的三分之二。由于南广学院没有集中的停车场,很多老师与学生都将自己的车子停放在宿舍区与行政楼的路道上。遇到上课与下课的时候,由于空间狭小,汽车与同学几乎都是擦肩同行的。记者在南广的中门附近进行检测发现,短短的十分钟内,就有十五辆车出入校园。与此同时,有的车辆在校园门口还表现的规规矩矩,一旦车辆驶入校园便开始“放松”起来,开到哪就停哪,乱停乱放的现象屡禁不止。有的社会车辆为了省时方便,直接就将车辆停在路口,阻碍同学们的行走。有的学生与老师的车辆直接停靠在路边,使得路面变窄很多。同时校园内车多的现象也造成车辆行驶时的噪声变大。很多车主也注意到要避让同学,因此鸣笛声经常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文化管理学院的李同学向记者反映说“我们经常在睡觉的时候,都被宿舍外的鸣笛声吵醒。”

 

二、校园行车风驰电掣

1、“有一天晚上差点被撞了”

   “刷”的一声,一辆大众汽车从3个女生身旁快速的通过,差点就刮倒其中的一个女生,吓得几个女生赶紧退到一旁。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并不是只有几位女生有过这样差点被校园里的车辆撞到的经历。

作为学生,在谈及和自己切身相关的安全问题,随机接受采访的十几位学生都对校园里的野蛮行车行为表达了不满,他们表示多次看到过车辆行驶过快的现象。“主干道还好,但是在学校外围的那些比较偏的道路,车都开的挺快的”,新闻传播学院的苏同学说。

      “白天还行,晚上的时候有些车主就会开的特快,尤其是晚上路上行人比较少的时候,开的可快了”,刘同学激动的向记者说道。

       语言传播学院的高同学告诉记者,在夜晚校园稍偏的道路上会有车主无视限速规定,一脚油门踩到底,在校园里快速行驶。“有一天晚上,我就差点被车给撞了”。

       在对南广学生的随机采访中可以看出,车速是大家对校园行车安全问题的关注点之一。

 

2、车主们不知校园行车车速

       张同学是我校演艺学院大四的学生,由于家住南京,经常会把自己的车开到学校。为了进出校园方便,他特意跑到总务部办理了机动车出入证。尽管已经把车证拿到手,但张同学从未仔细看过这张车证,对于校园内机动车行车的时速也并不清楚。他告诉记者,因为学校设有减速带,所以他平常开车的时候一般时速都是控制在30公里左右。对于学校明文规定的行车时速,张同学说:“没有人明确的跟我讲过这方面的规定啊。不过我感觉应该就是在30公里左右吧,要不学校的减速带也就没的减了”。随后,记者又带着同样的问题问了其他几个“有车一族”们,他们也纷纷表示,对于学校校园内行车时速的限制并不是很清楚,也没有人告诉过他们或者给过他们关于学校校内交通安全管理的章程。

 

3、谁来监管校内超速车辆

       在学校发给车主的校园行车证背面,清楚的印有校园行车规定,规定中对校园行车车速的要求是最高限速15公里/小时。“学校没有专门的测速装置,所以很难衡量车辆是否超速。当我们保卫人员发现有人在校园内开快车的时候,只能对这些车主进行劝告和批评教育。我们职责有限,没有处罚、罚款的权利,管理起来很困难。”学校保卫科李大伟老师为难的说着管理的难处。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校园道路属于道路管理范围内,如果发生事故,交警部门会进行处理。但是一般来说,交警很少到校园内执法,一方面是因为违法的情况比较少,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测速仪和监控探头,很难准确界定车辆是否超速。”学校虽然不能准确测量车速,但对校园行车车速方面也是有解决措施的。在谈及新规定的时候,李大伟老师说“学校在校园内所有道路上都装有减速带,在主干道上也适当的增加了减速带的数量。减速带的设置能有效的控制车辆的行车速度。而且在新规定出台之后,每天在固定时间都有专人在主要路口站岗巡视,会将车速过快的车辆拦下,予以提醒警告。”

 

三、校园里安全意识淡薄

       据总务部的李老师介绍,在每张出入证的后面都清楚地印着我校有关校园内行车的交通管理规定。规定第二条中明确写到,我校机动车辆在校内行驶的时速限制为15公里以内。李老师还告诉记者,并不是校方没有给予明示,白纸黑字印在车证后面,通知也在学期初就贴了出来。很多时候,大家领了车证后便不会再仔细阅读章程,也不会注意到张贴的规定。另外,还有一些车主并没有太多安全意识。有时有急事便不管不顾限速的规定了,直接一脚油门踩到底。其实归根结底,更多方面还是由于车主自身安全意识薄弱。

       校园行车安全中除了车主们需要注意遵守相关行车规则以外,作为我们自身,也要提高安全意识。记者在去采访的路上看到,学生们的状态也都很“放松”。有人手拿饮料单手骑车;有人带着女友边聊边骑;更有成群结队的学生一字排开在校园里漫步。边走边看书的时代尽管已经过去,边走边玩手机的同学倒是越来越多。在校园里总能看到,不少同学走路时或低头看手机或嬉戏打闹,这样,即使骑车的人按铃也不一定能引起这些同学的注意。长期的这种行为使得同学们的思想中产生了惯性思维,总不会太去理会这些危险的信号。

       正值下课时段,大量汽车、自行车与步行的学生,迎面或者并行在校园的路上,丝毫不逊色于马路上的拥挤状况。更令人担忧的是,校园内并不像马路上有红绿灯、交通协管员,也没有区分车道与人行道。学生在校园里犹如在自家散步,并没有规定非要靠边走,而汽车司机也是随意乱开。嬉笑声、喇叭声不绝于耳。不管学校是否正在为大家极力创造一个安全的行车行走环境,单从我们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只有双方共同付出努力,才能创造出一个安全的校园交通环境。

 

四、保安设路障封路学校已有所行动

       本学期初,为了加强校园车辆的管理,维护校园交通秩序,保障师生上下课的人身安全,校方出台了《校园安全车辆管理办法》。在这套管理办法中,学校从校园内机动车的停车地点、限行时间及路段以及限行速度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机动车辆一律停放在学校现有的停车泊位中,实行单边停车措施,并且禁止双向停放。”这是记者在校园门口一条通知上看到的。随后记者在校园里看到,除了在中门一进门的规划停车带内停放着几辆车外,其他地方都没有随意乱停的汽车,而且通往食堂、宿舍等人口集中区域的道路,都被用钢管链子隔离禁行。

       随后记者看见学校已在校门口设置专人对出进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并且明确规定校内车辆需持当年通行证入内,外来办事车辆要到一门换证,无证车辆一律将机动车停放在一号门外的停车场。

       在这新出台的《校园行车管理办法》中,一项最引人注意的规定莫过于限行时间及限行路段这项措施了。根据记者采访得知,每天早上7点半至8点、中午11点半至12点半、下午13点至1340,傍晚17点至1740分别在玉兰路、香樟东、西、南、北路和行政楼与实验楼前等地方有保安对此路段进行封闭,禁止机动车辆通行。“每天的这四个时间段是老师学生上下课吃饭的高峰期,人流量比较大,出于对同学们的安全着想,因此在这时间段里禁止机动车辆通行。”封路的保安告诉记者。

 

五、如何办理行车出入证

       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学校的部分机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有一个叫汽车通行证的牌证。汽车通行证分为黄色,绿色,蓝色。分别是食堂用车,学校师生用车和临时用车牌证。据记者从校门口保卫处采访得知,车辆要想进入校园必须办理相关通行证件。然而,并不是在校的每辆机动车上有配有此证。大三的李同学刚买了辆新车,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办理汽车通行证,这些天一直开车来学校上课,从1号门进学校,每次都要办理临时行车证,挺麻烦的。”

       不少师生都和李同学一样的疑惑,表示不太清楚办理汽车通行证的相关流程。而学校方面对于办理证件的宣传也不是很到位,这也给他们管理方面带来了不少困难。保卫科的李大伟老师给这些新车车主解释了办证的相当问题:食堂用车车主需要携带食堂的营业证明、行车证、驾驶证办理通行证;教职工需要携带本人驾驶证、工作证、行车证办理;在校学生需要携带学生证、驾驶证、行车证到对应学院系办先开具相关证明。之后三类车主统一到行政楼119办理相对应的汽车通行证。

       食堂的相关车辆配有必须从3号门进出,以缓解2号门的行车压力。有绿色汽车通行证的师生的车辆可以从2号进出。而包括学生家长车辆在内的临时车辆需要用行车证换取蓝色临时通行证,出校前需用临时通行证换回行车证。

       当被问及汽车通行证办理的问题时,09新闻传播学院苏同学表示:学校需要师生办理通行证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这样可以控制学校的车辆,不至于学校变成“大型停车场”同时,也可以对问题车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保安可以阻止问题车辆进入学校。

 

结尾:

      “人车井然有序,来往安全第一”,大学校园是一片读书学习的文明净地,也是一个人群的高度聚集场所。摩托车、小货车等车辆的增多不但会影响校园的人文环境,还会造成一定的污染,甚至会导致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威胁学生及教职工的生命安全。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交通环境,除了学校的硬性管理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每一个人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文明行驶,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所以,大家应该共同努力,时刻遵守交通秩序。学生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管制,车辆应慢行,共同致力于安全校园的建设,共同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唯有如此,我们的道路才会往来有序,我们的校园才可能安全和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