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贴士】如何判断宝宝晕车(舟)及对策

 昵称535749 2014-05-15
2014-05-15 06:07:37

    “欲读无字书,须行万里路”。时下旅游已渐成常态,而出游带孩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年轻的父母们也许不会想到,在舟车鞍马劳顿中,宝宝比成人更容易晕车(舟),所以行前、途中做好宝宝防晕功课是至关重要的。

    4岁以前宝宝的前庭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4岁后发育不断趋于完善,16岁时才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小儿的晕车(舟)症状比成人重,也更普遍。

    晕车,宝宝本身也有内在原因,如睡眠不足、胃肠不好、头痛感冒等,都易诱发晕动症。如果车辆(舟)颠簸得厉害,就有可能导致宝宝前庭器官兴奋性提高,引起晕车(舟)。所以,带宝宝乘车(舟)外出,需要做一些预防晕车(舟)的准备。

    宝宝晕车()的N种表现

    儿童晕车(舟),大一点的会诉说不舒服,静静地蜷缩在一旁,眼睛紧闭,双手紧抓坐椅,并有恶心、呕吐、烦躁的表现。而婴幼儿不会说话,只能通过一些异常的举动来表示。比如手舞足蹈、哭闹、烦躁不安、出汗、呕吐、面色苍白、抓紧父母不松手等,此时应想到是晕车(舟)了。这些症状一般在下车(舟)后会得到好转。

    宝宝晕车()的处理

    乘车(舟)前,不要让宝宝吃得太饱、太油腻,也不要让他饿着肚子,给孩子吃一些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另外,上车(舟)前在孩子肚脐处贴片生姜,可缓解晕车(舟)症状;带孩子乘车(舟)应尽量选择靠前颠簸较轻的位置,以减轻震动,并开窗,让空气流通。如发现孩子有晕车(舟)症状,可以适当用力按压他的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或当拇指、食指并拢时肌肉最高处);用大拇指掐压内关穴也可以减轻症状(内关穴位于前臂屈侧,腕横纹上2寸处,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随身携带纸巾,以备宝宝呕吐后擦拭;呕吐后让他喝些饮料,以除去口中呕吐物的味道。

    晕车(舟)严重的孩子,行前最好口服晕车药,剂量一定要小并按医嘱服用,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服晕车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