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狮子山记

 苏迷 2014-05-15

狮子山记

——吴中名山记之三

我楚狂人

天下以狮子命名的大小峰峦实多,多因山形似狮子而得名。但是形神兼备,酷似狮子者如苏州狮子山的也不多见。

苏州狮子山,现在“豢养”在苏州乐园内,地点就在苏州高新区狮山路和长江路交汇处。原先狮子山是在一片平畴之上突兀而起的石峰,显得特别雄伟。狮子山附近山峰不多,仅山北1公里处有何山,山东南2公里有横山,四周一片开阔,是苏州人登高回望苏城的好去处。看山形,狮子山如一头雄狮向南奔跑,而回首北望,那方向正是虎丘山。这就是所谓“狮子回头望虎丘”了。

狮子山并不很高,具体数据没有查到,参考左近的海拔六十多米的何山,目测狮子山略高些,但是海拔也不会超过百米。但是,因为狮子山是在平畴上突兀而起,山上又裸露巨石悬崖,全山筋骨毕露,显得气势惊人。

历史上狮子山就是一座荒芜的石峰,连草木也少有。我们年轻时每年都去狮子山登高,是从狮子的尾部攀援乱石间的小径上山,然后沿着山脊,也就是狮子的脊梁达狮首,也就是最高峰了。狮首是巨岩悬崖峭壁,不可很是危险。现在狮子山有人工修砌的上山小路,也可以坐缆车上山。下山的时候还可以选择三角翼滑翔下山,从山脚下的湖面划过,很是刺激。但是当年的野趣全都没有了。

狮子山没有多少文化积淀,一说是文殊菩萨的坐下青狮,因虎丘白虎危害地方,所以下界除害云云。但是,从它回望虎丘的样子,倒像是被打败的。一说狮子山又名“愁眠山”,形如支肘侧眠的人。还说张继的诗句“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愁眠”就是指狮子山。这是胡扯。夜半的寒山寺前的小舟中是看不见狮子山的,虽说诗人别具只眼。

仅有的传说是两宋之际宋高宗逃难过苏州,在狮子山藏宝,并留下几个心腹侍卫在狮子山下看守。,到了明末时一个江西人了解这段历史,来苏州寻宝, 所谓“江西人觅宝”。他看到狮子山完整,确定藏宝处没有被破坏,但没有开山钥匙无法进入,失望之余在狮子山旁边的小镇看到有家豆腐坊门口的花岗岩小石磨, 在夕阳下闪着金黄色点点光芒,乌黑锃亮的木柄,罕为古董,意欲购买。生意没做成,但无意中说出了狮子山有宝但无法打开的故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豆腐坊老两口推断自己就是守山侍卫的后人,追思为何世世代代祖传石磨必有奥秘,于是扛石磨上山试开,真找对了钥匙口,当乌木柄插入一处岩石缝中时,竟然打开的宝藏大门。进去后满洞财宝,在火光下闪闪发光。可惜还没拿出洞口,晨曦照到洞口时,洞门自动合上,在外看仍是一巨崖。就这样,老夫妻和开山钥匙永久留在了洞中,从此狮子山上神秘洞门再没有办法打开了。是耶非耶?

狮子山仅有的文化活动发生在百年前,那是由“吴中公学社”的教师朱梁任倡议,朱的同事祝心渊、王薇伯、包天笑,还有客居苏州的苏曼殊参加,一行五人的“招我国魂”活动。 他们备好了祭品,带着写有“招我国魂”字样的一面红旗,雇了一条小快船,在重阳节后抵达了狮子山脚下。

 祭礼开始,为壮声威,朱梁任用一支后膛枪向北开了一枪。登上山顶以后,他们五人扯起了“招我国魂”的红旗,齐声唱起了《招我国魂歌》,歌词作者是包天笑。

书生意气,令人动容!

附言:今日图片,网上搜来。

狮子山记
苏州乐园建成前的狮子山
狮子山记
今日狮子山(三张)
狮子山记

狮子山记

狮子山记
狮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