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瓷器鉴定学习

 Jennyluo777 2014-05-16

       跳刀痕是明清瓷器底足上的一种特征,是鉴定明清瓷器真伪的一个因素。把握了真品瓷器上的跳刀痕,对于鉴定瓷器真伪,就多了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不是唯一的依据)。

         跳刀痕是以刀或其它工具在修制瓷器底足时,而形成的放射性条状痕迹。民窑多见。在挖足、修足时如刀不锐利,刀就会向上方飘行,便形成一顿一顿的放射状条纹,既跳刀痕。

    真品瓷器上的跳刀痕主要有以下特征:

         1、从瓷器底足中心向外呈条纹放射状;

     2、大多跳刀痕从底足中心向外越来越明显;

         3、有的跳刀痕与修足旋纹同时存在;

         4、形成痕迹古朴自然,没有人为故意造作现象。

    近几年来由于克拉克瓷在市场十分火爆,便出现了大量的仿品,跳刀痕成为鉴定的一个特,所以也开始仿制跳刀痕,但人为制造的跳刀痕与自然形成的有较大差别,如果熟悉了老瓷器的跳刀痕,就很容易辨别真伪。

    下面是一些真品瓷器上的跳刀痕:

[转载]瓷器鉴定学习鈥斺斎鲜短逗

[转载]瓷器鉴定学习鈥斺斎鲜短逗

[转载]瓷器鉴定学习鈥斺斎鲜短逗
[转载]瓷器鉴定学习鈥斺斎鲜短逗[转载]瓷器鉴定学习鈥斺斎鲜短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