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兔王”和她的富民梦

 老刻刀 2014-05-16

兔王和她的富民梦

2007-11-28 13:55:00  来源:    网友评论(0)

 文成县的生态环境,适宜食草动物的养殖。然而,无论养羊、养牛、养兔,历来都是小规模的。究其原因很简单,销售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政府倡导的养殖致富,始终激发不了百姓的热情。

  但这几年,这个问题迎刃而解。解决这个问题的秘诀,说起来并不复杂,因为有一家企业依靠特色,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支撑着当地养殖业的兴旺。

  独特产业的市场前景

  这个企业叫浙江双凤食品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王金凤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可以消纳该县所有农民养殖的兔子。而据该县有关部门的统计,文成县目前兔子的存栏数,已经从2002年的36万头递增到了目前的168万头。

  王金凤在创办双凤之前,在创业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她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老家办起一家猪肉加工厂。2002年,文成县金炉乡的兔业悄然崛起,但养殖户很快就遭遇了销路难题。乡干部为了寻求肉兔的销售渠道,问王金凤,企业既然能加工猪肉,是否也可以加工兔肉?这一问,正好给王金凤提个醒。于是,她立即着手调查兔业资源和兔产品市场。

  古人云:百兽莫如兔,百鸟莫如鸪。这说明兔肉作为保健肉类,其消费潜力非常巨大。而文成山区养殖兔子的草料不成问题,加上政府扶持,兔子资源可以得到保障。尽管这些条件已经具备,但要在兔肉上做好文章,实现加工转化增值,并非易事。企业刚刚起步阶段,王金凤就实施了借脑创新,将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农科院、浙江省轻工食品研究所等科技院所的教授、专家、高级工程师聘为技术顾问。他们负责有机兔肉松、兔肉儿童营养粉的研发以及兔子副产品的研发。终于,在专家帮扶下,企业对兔子的利用率达95%以上。而兔子所具有的独特性,让企业订单接踵而至,一条立足山区资源优势、拥有产业特色优势的创业路,使双凤步入正轨。兔产品也很快从原来单一的兔肉松,发展到9大系列。

  企业发展的皮毛理论

  文成地处山区,山地广阔,饲草丰富,气候温和,所以农民素有养兔的历史习惯。但王金凤创办企业之后却感觉到,户养量少而分散,不利于产业化生产。为了确保原料的稳定性,她先后在全县建立了6个省级标准化基地,并通过省级专家审核验收组的验收。由于标准化示范基地的示范、推广和辐射,全县33个乡镇133个欠发达边远农村的3.1万农户,都养上了兔子。

  王金凤告诉记者,没有公司的发展,就不会给养殖户带来积极性,反过来,没有养殖户的支撑,公司发展速度和规模,也会受到限制,两者间是双赢关系。正是有着这样的理念,双凤在近几年,不断把对养殖户的培育作为公司谋求长远发展的重点。

  公司推行保护价,但这些年的收购价格基本上随行就市。高出保护价的,以市场价为基准,低于保护价的,以保护价为底线。如今年公司的收购价格,就每公斤达到了20元,比原定每公斤16元的保护价高出不少;为了确保养殖户的利益,公司不时更新兔子的品种,为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采取了种兔以斤换斤的办法,虽然公司为此倒贴了不少市场差价,但王金凤以为,农民积极性上去后,公司的利益就会得到保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今,公司还采取了上门收购的办法,以此减轻养殖户的运输费用,这样的多管齐下,养殖户终于在兔子的养殖中尝到了甜头,如今,兔业总产值已经占文成县畜牧业总产值的49.18%,占农业总产值的11.7%。全县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在5800万元以上,其中养兔户户均增收1841.27元。

  今后产业的资源依托

  老百姓搞养殖有三怕:一怕技术不到位;二怕毛病治不好;三怕市场打不开。

  面对这些担忧,王金凤把示范基地建成了技术指导站,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全方位的服务;对于兔子毛病的防治,公司也采取了统一的专业技术帮扶。同时,她还积极开展农企合作,于20045月创办了文成县双凤兔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肉兔养殖户为对象,促进了合作社组织的健康发展。

  有了巨大的养殖户作为后盾,双凤公司的发展也如日中天,今年前10个月,公司就实现产值4386万元。面对今后,王金凤碰到的难题是,市场能否长期保障企业产品的供给?企业和养殖户之间,如何形成利益共同体?特别是企业对于外来技术的依赖,能否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解决?

  王金凤告诉记者,企业在发展的过程,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养殖户提供利益保障,就是一种具体体现。如何保障养殖户的权益,则由公司发展的后劲在起作用。为此,她在不断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目前,公司与宁波百洋毛皮服装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兔皮服装加工,已经正式进入市场;公司计划在黄坦镇创建全省最大规模的种兔养殖基地,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王金凤说,兔子产业和兔肉加工企业的发展成型,给了她很多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依托实际,注重企业效益又不忽略社会效益,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一门心思发

2007-11-30 10:58:00  来源:    网友评论(0)

2004年,养殖鸭子的叶光伦结识了养兔子的陈怀斌,闲谈中,陈怀斌无意中透露了一个信息:养兔子发财快。

  这引起了叶光伦浓厚的兴趣,从那以后,叶光伦三天两头往陈怀斌家跑,他也想养兔。2005年初,叶光伦觉得时机成熟了,打算花几千元引进一批兔子,妻子却认为太冒险了,因为叶光伦养鸡养鸭都没赚到钱。这一次叶光伦却信心十足。他了解到,养兔的成本比养鸭低,兔子的食物80%是青饲料,当地雨水充沛,一年四季不愁兔草。而且母兔的繁殖能力很强,一个月就可以生一胎,一胎714只,70天就可以出栏了,资金回笼快。

  正巧陈怀斌的孩子升学,打算一家人从山里搬到城里,想把手中的种兔卖掉。叶光伦以1800元的价格把陈怀斌的种兔和兔笼全部卖了下来,并且得到了他的全套养兔技术。接下来的日子,叶光伦的整个心思都放在了这批兔子上。第二年,肉兔第一胎出笼赚了上万元。

  收入增多了,原本反对的妻子态度也来了个180度转弯,主动当起了丈夫的副手。可不久,叶光伦却不满足了,他发现了一个能挣大钱的秘密。原来,叶光伦了解到,中间商收购的肉兔卖给广东福建的客户,可从中赚取每公斤0.25元的差价。叶光伦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天能够收来1000公斤的兔子,利润就达250元,一年就有近10万元的收入。这比养兔子要强得多,叶光伦决定把兔子直接卖给广东客户。可广东客户提出的条件是,每次达到200公斤以上,才会上门收购,而叶光伦要凑足这个数,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在广东、福建市场上,2公斤左右的肉兔最受欢迎,正好适合家庭一次性消费。但叶光伦的兔子要达到这个规格,只能隔几天出售一次,每次只有几十公斤,远远达不到客户的要求,那0.25元的利润也不得不让中间商赚。叶光伦很不甘心,他决定发展村里人养殖肉兔,自己则可以向村民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和赊购种兔。到时候自己统一收购,赚取中间差价的事情,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可村民们不愿意养,叶光伦扩大规模的计划自然就泡汤了,就在叶光伦快绝望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又重新点燃了他的希望。陈宗生,赣县上坝村人,前几年在广东务工办了一家制衣厂,2005年,他回到老家,就在叶光伦所在的万嵩村承包了21亩地,准备办养殖场,叶光伦的养兔项目就在他的考察范围内。

  前些年,陈宗生在广东办厂时,知道那边对肉兔的需求量很大,虽然看好养兔,但因为自己不懂养殖技术,对兔场的管理也不熟悉,所以,不敢轻易投资。叶光伦了解到情况后,提出提供无偿技术支持,生产的肉兔由他负责销售,陈宗生很是开心,马上启动资金建养兔场。按照他们初期100多只种兔的规模,今年他们就能得到近10万元的利润,到明年,他们的养殖场将发展到1000只种兔的规模,年收入可达60万元。更让叶光伦意外的是,村民们看到陈宗生在村里办了一个大型的养兔场,也都坐不住了。

  现在,叶光伦虽然还没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但这个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到年底,他就可以把那0.25元的利润装进自己的腰包。

  小档案:叶光伦,年龄四十出头,赣县茅店镇万嵩村人。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一贯来做事都是对自己很有信心,不管我自己看准的东西有多难,我一定要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