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轮圆月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5-16

那轮圆月

——明清乡贤赏月诗杂谈

    □武维春(海陵)

    中秋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民间的影响力仅次于春节。我们的先人早就有赏月的习惯,至迟在宋代,中秋时节“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已是极普遍的现象。前人诗“八月中秋月正圆”道出了赏月的着眼点,人们看中的是它的圆,而花好月圆正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美满的一种希冀。人们图个吉利,希望圆满。港口竹枝词中的“月到中秋分外明,儿童瓜果列中庭。春花秋实般般有,人寿年丰喜太平”正反映了人们的这种愿望。

    泰堂明月 民众的期待

    泰堂明月是海陵八景之一,宋代的州守陈垓在府衙建泰堂,他曾写过一篇《泰堂记》为人们所爱读,这里也成了乡人赏月的好地方。明代凌儒以《泰堂明月》为题作诗,“相看夜夜来明月,不愧时时对昊天……清光堕地寒如水,偏照淮南郡守贤。”若干年后,清代名士沈龙翔以同题作诗,诗云“高堂俯一州,去天才尺五。明月当空悬,照彻穷檐苦”。

    中秋赏泰堂明月,固是韵事,但两位作者都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在描写明月的同时希望政事清明,国泰民安,希望老百姓能遇到关心民瘼的清官,“照彻穷檐苦”五字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关心弱势群体。知州管理着辖区的百姓,要明镜高悬,清正廉洁,这是此诗的思想意义所在。民众的希望果然有兑现的时候,泰州确实曾经来了施世纶这样的清官掌权,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好事。

    清中叶以后,海陵竹枝词创作方兴未艾,几乎所有作者都写到中秋赏月的习俗,其中王广业的诗同样写到对政事清明的希望,他的诗是“一轮皓月敞中天,悬向虚堂镜启奁。愿祝使君明似月,栖鸦飞上海阳楼”。这类诗,很有认识价值,也反映出作者的胸襟,是泰州诗坛有思想意义的作品。

    月色如霜 文士的情怀

    中秋是佳节,在古代也是文人雅集的大好时机。居住在姜堰的黄九河是著名文士,他邀请名士到他家来赏月赋诗,他提笔写下了《中秋杜茶村先生暨诸子集杜来阁分韵》:

    一秋惟此夜,明月共谁看?人喜来蓬户,天应惜钓竿。

    树分三面影,雁到二更寒。明日余清兴,仍来坐曲栏。

    从诗看,古人很重视中秋,这是整个秋天最重要的日子。黄氏邀请诸位,第二天有兴趣可以再来雅集,说明他们玩月的兴致很浓。

    诗中杜茶村即杜濬,是清初诗坛名家,重要的遗民诗人,这里面还有一则轶事,其时黄九河砌了一个阁子,完工后尚未有合适的名称,中秋前夕,名诗人杜濬来访,九河很高兴,就将新砌的阁子命名为“杜来阁”,诸位文士于此雅集,当然兴致很高了。

    明代兴化的高谷,中秋时节来到得胜湖,为昭阳十景的胜湖秋月作诗:“小湖摇碧接孤城,月色澄秋分外明……何处一声吹短笛,误疑身世在蓬莱。”诗很美,亦真亦幻,富有艺术感染力。

    清初沈嘉植是康熙十年贡生,著有《山雨楼集》、《罗浮偶存》,中秋这天,他玩月兴起,写下了《宝带桥看月》,诗中称“桥头看月色,驿路白如霜。砧杵千门静,蒹葭一水长”。诗歌写出了一种静谧的氛围,看来他玩月一直到深夜了。宝带桥在原来老高桥西南的南官河上,明万历年间建。看来古人在水边赏月是一种较普遍的选择。同样写水边赏月的还有朱庭余的诗,“一年明月今宵多,玉带沿堤水调歌。灯影渐稀收宝塔,州桥顶上看银河”。这说明赏月是要选择好的地点的,而这地点则以近水为佳,桥上既是高处,又有水做衬景,月光如水,自成佳境。

    离愁别绪 乡情的寄托

    和现在交通便捷不同,古代人们出外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就成了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母题。陈忠靖是泰州的著名言官,在朝廷以敢于直谏而著名。他的《晓堂律诗》中有一首《望月》诗,就写出了他的这种情思。诗云:

    抱影不成寐,披衣揽月华。此时天欲露,昨夜梦还家。

    白袷依秋树,朱楼隐暮花,东来云气尽,城上已啼鸦。

    写诗的地点是在北京,他由望月,想到家乡泰州及其亲人,不知不觉时间到了深夜……陈氏夜不能寐的原因可能还要复杂得多,他在谏官任上既要履行职责,又要考虑皇帝的接受可能,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后来他离职较早,回到家乡过着平静的生活。

    清代诗人宫协华写中秋诗的地点也是在外地,看到明月,他怀念泰州家乡,提笔写下了“乡园一望客愁浓,云树苍茫隔几重……”可见这时他远离家乡,返程艰难。人在赏月,月在看人,月亮在看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人在观月亮的阴晴圆缺,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包含着丰富的意蕴。

    江光如练 旅游的乐趣

    在古代,很多人是因地制宜地玩月,也有人是选择外地的赏月胜境,邹熊在《天津桥玩月放歌》中写道“天津桥下波光明,天津桥上月色清。波光月色两相映,令人到此生遥情。遥情渺渺寄空阔,翘首云间望金阙。竟夜低回倚石梁,披怀诉与团圞月……”桥为始建于隋代的名桥,在此玩月,当然令人兴奋。他的另一首《月下登金山》是写镇江的游历。金山地处高峰,旁边是滔滔大江,自然景色优美。他在诗中写道“江光如练月如烟,山影玲珑塔影圆。镜里楼台京口夜,浪中星斗海门天……”这段写景很出色,给人一种很强的画面感。邹熊的歌行体诗成就较高,代表清中期泰州诗坛的最高成就,可惜流传不广,读者不多,影响了他应有的声誉和魅力。

    清代陈志襄的《月夜登燕子矶》是他月夜游南京之作,诗中有句“分明天际月,化作白烟流”,也是结合江水写出了对月光的感觉,有较强的感染力。古人将月色和大自然的美景结合在一起观赏,这是很好的选择,爱好旅

    游的人都知道,不同的时令,白天或夜晚,月色或阳光下,观赏的效果是两样的。

    徐倬是浙江诗人,他在泰州度过了难忘的中秋之夜,特别是在俞锦泉中欣赏家班演出,写下了多首描述渔壮园的佳篇。他和俞锦泉、俞陈芳父子成了很好的朋友。后来有一个中秋,他在船上,怀念在泰州的情景,写下了《八月中秋夜,舟次怀俞陈芳》,他仰望天空“正银汉槎横,碧霄天醉。阿母开奁,轻轻扶抱姮娥起”。词意优美,回味悠长。

    闺阁赏月 缠绵的情思

    古代妇女,社会接触面不广,她们的诗词更多是家庭生活的一些内容,玩月也是她们的乐趣之一。泰州女词人邵笠写过《中秋》词,她没有直接写月亮本身,而是写出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情思,词云“风尖云嫩山容瘦。数飞鸟、鸦前鹊后。夜阑带醉听箫声,恍瞥见,谁家红袖。蟾钩穿过疏林骤。桂子落、满山金镂。桥边错认玉人来,惹裙带、暗香偷嗅”。这首词,生动地写出了中秋月色下活动的人,很有情趣。邵氏的作品很值得研究,可惜她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

    值得关注的是泰州仲氏女史的诗作,仲氏可谓一门风雅,受仲鹤庆、仲振奎父子的影响,家中的姐妹们也都善诗,且作品颇为可观。先看仲莲庆一首写明月的诗,“碧云庭月送新凉,几日瑶天有雁行。三径乱蛩吟不住,一轮明月在东墙。”她写出了秋天的凉爽,人们的赏月心情很好,“乱蛩吟不住”反衬了闺阁中的安静。同为反映闺阁安静的还有仲振宜的“夜深无语看牵牛”,牵牛指牛郎星,仲氏看月亮、看星星,一直看到了深夜时分,这安静中又涌动着少女的无限情思。她还有一首诗是:

    十二阑干秋气清,高空如水夜晶莹。

    满衣玉露凉如许,一线银河淡自横。

    吹笛楼台何处怨,敲碪庭院几人情。

    青天碧海徒增感,底事嫦娥故故明。

    由赏月,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这是再自然不过了,“高空如水夜晶莹”也是写景的出彩之章。

    仲振宣写秋月则是《书窗月》,诗中说“一轮冰镜挂幽居,夜坐人疑在石渠,素影暗移窗上竹,余光冷照架头书……”诗中的“石渠”原指汉代的石渠阁,是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这里代指其书房,与诗题非常切合。月光“冷照架头书”,使我们读到了少女的一种寂寞心情,也是她缠绵情思的映现。

    (作者供职市凤城河风景区管委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