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观月赏佳联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5-16

中秋观月赏佳联

    □王双武

    中秋赏月是我国传统习俗。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可见此俗宋代已盛。中秋之夜,天高气爽,月华倾泻,桂蕊飘香,亲友相聚,尝月饼,啜香茗,对月凝视,步月思怀,议几幅文人名士关于明月的佳联,其景融融,其乐也融融。

    风景名胜多有赏月佳绝处,偶有颂月佳句。杭州西湖著名八景之一“平湖秋月”楹联:“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吟来十分自然贴切,令景点增色多多。扬州瘦西湖“月观”,清代诗、书、画堪称三绝之郑板桥为之撰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月光皎洁似水银洒地,云涌蓝天如起伏群山,描摹逼真传奇,如读一首诗,如观一幅画。巫峡瑶台有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万山山秀秀非常”,该联“月”字和“山”字重叠,出现五次,“明”字和“秀”字重现三次,用此叠字描写景观,别具特色。

    清时,有李北水与张南月两人是同窗好友,于中秋夜登楼赏月,但见月光如水,水平如镜。李生仰望星空,低迴江澜,自感名如天意,出联曰:“北斗七景,水底连天十四点”,既写了“水底连天天连水”的景色,又巧妙嵌入作者“北水”之名,实为一绝,李生好不得意。张生也连赞好句,但苦于一时难以应对,正为难之时,忽见栖息楼顶之雁鸣叫起飞,月照其影,于是顿生灵感,对曰:“南楼孤雁,月中带影影月中”,此句也嵌入“南月”之名,亦有“月中带影影中月”之意境,异曲同工,堪称绝对。

    师从陈抟老祖的宋太祖赵匡胤学成下山,见月明星稀,满山银色,顿生诗情:“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开国雄主的气魄油然而生,时虽乱世,陈抟断言:统领天下者必此小子。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十六岁那年夏天一个夜晚,雨过天晴,月朗星耀,老师乘着雨后月色,叫他对句,出联曰:“雨过月明,顷刻呈现新境界”,自成冥思片刻顿有所悟,对曰:“风高云淡,须臾不见旧江山”,对句工整,意深远,老师连连称,“此子他日必有出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