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石禅意

 傅氏藏书 2014-05-16
图片
图片




“禅石”,“禅味”,“禅意”等说法,在赏石圈子里已经很自然地叫开了。有的取奇石之禅意,有的直接就用“禅”字来给奇石命名。图片

禅是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的。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静虑是依体立名,指寂静而具审虑之用。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即是禅。说简单点,禅就是静,一种内在丰富但外在不张扬的宁静;禅就是悟,一种自我精神空灵而又守本定心的觉悟。作为禅石,首先要具有宁静的神态和觉悟的境界。禅石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图片图片
 


一类是形象具体生动的人物禅石。并不是所有的人物石都具有禅味,都可以称为禅石;只有具有“佛僧”意味的人物石才具有禅味,才能称为禅石。人物禅石的特点第一是体形饱满,浑厚祥和。第二是品貌端庄,而又不失活泼,有亲和力。第三是神态安适宁静,却又极具内涵,有精思的深度和守本的定力;思虑单纯淡泊,却又博大深厚,耐人寻味,有参禅的境界,有佛祖的神韵,高僧的修为。人物禅石深受赏石者的青睐,非常珍贵。正所谓奇石好寻,一佛难得。

图片图片
 


另一类是实相无相,没有任何具体形象的抽象石。它什么也不像,什么也不似,但它就那样无相胜万相,静静地把人吸引。它的审美不体现在外在的多姿多彩,千奇百怪的形似,而在奇石的内在精神。它以内在精神的精微开悟人,引导人,让人顿然有悟,感受到自身的幽深和幽静,如参禅悟道,体验到自己内心的佛性。这种禅石具有如下特点:

图片
 
图片图片
 


第一,宁静美。抽象的禅石更具有虚灵宁静的特点,它不浮夸,不张扬,不激越,更不嚣张;静静的,但充满活力。如高僧参禅,收敛得只有自我,把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思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这种静不是死气沉沉的静,而是外静内动,“寂静而具审虑之用”的静。面对这样的奇石,思想的杂芜得以简化,情绪的躁动得以平静,奔波的心灵得以安适,得到最宝贵的心灵自我,不受欲念牵累,达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坐忘之境和“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陶然沉醉和物我和谐。

图片
 
图片
 

第二,朦胧美。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抽象的禅石之美,也大多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由于它的抽象性,我们无法说它“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它的美在一定程度上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它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一种美感,自己体味,美妙无比;开口一说,意有难尽,如人偿梨,甘甜自知。朦胧之美更增加了奇石内涵的深厚程度和意韵的体味享受。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奇石禅意,在赏石思想和心理上接受禅,我们的赏石就有了更深邃的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那些无形却美的抽象石也有了被欣赏的理由,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特有的慰藉,悟性也得到了透彻的开启。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