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麻子
始于清朝初年的顺治年间,老店铺位于宣武门外莱市口附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创始人姓王,山西人,初来北京时曾在宣武门外摆摊,经营火镰等,不久,改营刀子和剪子。因他脸上有麻子,遂被人们称做“王麻子刀剪铺”。清嘉庆年间,由王麻子后代接办专门经营剪刀的店铺,并挂出“三代王麻子”的招牌,所售出的剪刀都镌有“王麻子”三字作为标志。到民国初年,王麻子剪刀已驰名京华,一些手艺人为了推销产品,相继出现“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老老王麻子”等招牌。这些商品,虽以假乱真,但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了王麻子剪刀重质量的传统。北京解放后,全市剪刀生产作坊组织在一起,成立了剪刀生产合作社。1959年,正式成立王麻子刀剪厂。
“文革”期间,王麻子刀剪厂改称北京市刀剪厂。1978年恢复“王麻子”商标,同时在京北郊沙河又恢复了王麻子剪刀厂。目前生产的王麻子剪刀表面乌黑油亮,刀口锋利、被群众誉为“黑老虎”。这种剪刀的特点是:轴粗有力,剪尖灵巧,槽口易磨,不崩不倦,刃薄锋利,头长把宽,轻松口顺,经久耐用。王麻子剪刀,1980年荣获国家银质奖,产品远销海内办。
·张顺兴刻刀铺
俗称“刻刀张”位于前门外打磨厂中段路北,是京城内专门经营各种刻刀的店铺。创办人张正新,祖籍河北省冀县,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来北京,曾在一家铁铺学徒,出徒后在打磨厂开了个小作坊,名叫“张记小铁作坊”,专门打造镊子和小刀,因其镊子做工细、质量好,被誉称为“镊子张”
不久,张正新开始研制刻刀,经他打制的刻刀经久耐用,深受欢迎,于光绪六年(1880)正式挂出“张顺兴刻刀铺”招牌。张顺兴刻刀上均刻有一个“不”字为标记,表明刻刀是货真价实,不欺骗顾客。清光绪十七年(1891),张德山出徒后继承父业,使店铺由一间半小房扩充为前店后厂、三间门脸,有从业人员五至六人的店铺,京城内的法源寺、老二酉堂已成为店铺的主要顾主
1925年,张德山之子张风鸣进入张顺兴,店铺又有很大发展。到北京解放前,打磨厂96号(旧门牌)七、八间房子的小院均归张顺兴所有,从业人员增至近十人。品种亦有所增加,有木刻刀、金石刻刀,刻瓷钻子、锌板刻刀、竹刻刀、铅笔刻刀、橡皮刻刀等。另外,还生产石膏雕塑刀、订书锥子、裱糊刀、拣字镊子、油画调色刀等。在二三十年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及弟子刘淑度十分喜爱张顺兴刻刀。
1956年,张顺兴实现公私合营。1958年,张顺兴与肉市街内生茂广构铺、兴茂厂构铺等合并,取名北京广构厂,迁厂到顺义,以后又改称北京五金工具厂。1963年,在崇文门外大街路西又恢复“张顺兴刻刀门市部”,“文革”期间被取销,并入永定门外锋利刀厂。
·普兰德
北京市普兰德洗染公司是全民所有制企业,1927年在上海建立,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上海迁京后完成私有制的改造,更名为中央普兰德洗衣店。1983年经北京市饮食服务总公司的批准,正式改名为北京市普兰德洗染公司。目前普兰德洗染公司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一座较大的生产加工场地二家洗衣加工中心,四个门市部,25个收活网点,二家控股合资企业,一家特许加盟连锁店
普兰德以衣物干洗、水洗、染色、织补、熨烫为主营项目;副营项目:针织加工,修理,丝、棉、衣服装;洗染设备安装、维修;销售:百货,五金交电;摄影服务等项目。普兰德洗染公司实行职能科室制,设立有普兰德洗染公司办公室,计划财务科,劳动人事科,经营技术开发科,设备科。设有普兰德洗染公司海淀分店和商学院分店,方庄分店,各分店实行自负盈亏,享有经营管理,内部人事调配和奖惩权。
普兰德洗染公司还有两家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普兰德新世纪干洗有限公司和双德洗染有限公司。
普兰德现有职工376人,其中各类技师49名。从1991年至1998年普兰德共有292人赴日本研修过洗染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