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市真言

 金麒龙 2014-05-16
1,观门:k线。
k线形态各异。论此书籍更是汗牛充栋。即便是迄今之最的《日本蜡烛图》,在本客现在眼里也只是泛泛的书籍。本客初读之时,奉为葵花宝典。以为找到了开门的芝麻。。。丧失了美好时光和大量的金钱后,才幡然醒悟,原来它什么也没有说,一张画饼而已。
但是,不是本客小看了天下人,稀奇古怪的图形成百上千的花花绿绿的图形,不把你忽悠晕了,就难以显得作者水平高似地。
在本客眼里,k线形态其实就是三个:
剑,小鸟,金条。
男人爱剑,女人爱鸟,男女都爱金条。
剑刃向北的利剑
向南的利剑【图弄不上,略去】
这把剑质量不好,掉柄了。但也是剑。格斗中拿了这样差质量的剑,自然就倒霉了。图(000090,深天健。还天剑呢,晕死)。
配图也弄不好,但是可参见2011年5月17日这里前后的怀抱两低开阳线构成的
顶分型结构组合。
5月17日的长上影K线是这里所说的冲天剑。【见顶!】
他这里并不是说见顶,而是说当5月17日后的一天及数天里,要在心里牢记这个险地!
比如第二天低开又无加力上冲过5月17日最高点时,基本就险地成立了。
-------------------------------------------------------------------------------------------------------------------------------------
这也是质量差的剑,格斗中掉了剑柄。不过,是敌人拿着了,他倒霉了。你是不是开心得不得了?敌人送元宝来了。图(开元投资。嗯,名副其实滴说)
QQ截图未命名k.png (9.44 KB)
2011-6-24 08:48




见贴就顶,把马甲争取做到macd king

这个其实也是连续下跌后的底分型结构!【第二个】!第二个可靠性就强多了,此处没有成为抄底的

小鸟!

--------------------------------------------------------------------------------------------------------------------------------

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
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QQ截图未命名xn.png (9.23 KB)
2011-6-24 16:04




见贴就顶,把马甲争取做到macd king

小鸟是什么?上面方框就是!

----------------------------------------------------------------------------------------------------------------------------------

金条就一目了然了。实体大于上下影线或者没有影线的都是。阳线对于做多者来说,是金条,阴线对于做空者来说,也是金条。反正都是金条,就看站在哪一边。站错队就给对方金条,就这么简单。。。
此外没有人能找出第四个形状的k线图形,除了“一”字板。
就这么简单,看看有多少忽悠K线的人?

-------------------------------------------------------------------------------------------------------------------------------------

入门:上下之小黄框是为顶或底后的突破以确认顶底!顶要提前退出,底要在上突时才买进!【比如跳

空高开!】

QQ截图未命名rm.png (13.12 KB)
2011-6-25 09:53



进阶:(假如下面是一个考招盘手的考题截图,方框内的交易日子只给你一次买进,和一次卖出的机会,就是一次交易过程),问:你在哪根k线图买,哪根k线图卖?k线图为日k

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
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 本帖最后由 短线剑客 于 2011-6-25 10:13 编辑 ]
QQ截图未命名jjie.png (22.34 KB)
2011-6-25 10:11



上面是笨法,是个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但必须理解本质:

1、判势。显然属破位趋势(理由各表)

2、结构。根据走势结构普片原理(众所周知)

3、买卖。照本宣科,把握低点和高点(基本功

这个截图很有意思。有四个人做了作业回答。
看看,炒股票有多难。就是一张左右都已经出来了的明明白白的走势图,你都不一定能挣到钱。
至于完全看不到右边将来k线怎么走的炒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与其去读那些似是而非的莫名其妙的股票书籍,还不如天天对着已经走出来的沪深股市的走势去思考。至于投机理念,一本杰西的《股票作手回忆录》,就已经足够了。大多数的股民,一辈子都没有读懂这本书。不要说初学者。
假如你是一个新手,或者半成品,你一定是读不懂的,完全不是你读了多少遍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新手或者半成品,你的性格不是现实生活里那种自我感觉良好,不可一世,虚伪,这样说吧,就是属于80%的那种人。(这个坛子80%就是属于这种人,他们一张嘴本客就知)
你会发现你就是对着明明白白的(就是明牌出来了)走势图形,你都会发现自己长期下来,挣不到钱。
本客这里谈的是敬畏市场与心理关口。记录下来,自己也不时的翻翻。
一个思维正常,思想正常的人,在资本市场投机,是不可能成功的。
本客认为,这类人的最好出路就是价值投资或者永不买股。
读不懂《作手回忆录》的原因,本客都分析了:
1,你的投机时间不够长
2,你不象杰西那样有鲜明的个性,他可是喜欢漂亮女人,也喜欢喝酒,玩,游手好闲和钓鱼,完全不是个正人君子。但是他守着一份所谓的正人君子都没有的崇高道德:守信,重诺。这点现在的中国人能比吗?
3,他有着非常多的稀奇古怪的想法。不受约束,完全为自己活着。你有吗?

其实,只要你为自己设计了一套交易系统,完全不必浪费时间和金钱去等未来的交易日去买卖测试。看看,有多少人在做这种傻事?
你将你的交易系统,抽几十个已经出来的历史股票图形,去做统计就行了。最后你发现,你会一次次的泄气滴。
【这一段说的是自己的交易系统,得经得起各种情况的考验,验证。那怕是已经走出来后的各种情况】
比如这个图,你在某点买,卖,假如后市不这么走怎么办?你的买卖点是在有利的位置吗?
他的卖是宁可早,买则是在突破的次级别中进行,即大的是晚买,突破平台时。次级别的是相对又早
一点。以此来保证成功率。
要知道他在闲话这个时,几乎每天都有实盘买卖。也即他是把他的这个思想刻在心底的。且不断在实证着。
赚钱的成功率80%以上,且常遇涨停板。
我猜他是每天通过5F钟涨幅榜来选股的。经常一卖就又买了。

-----------------------------------------------------------------------------------------------------------------------------

敬畏市场
2011年5月26日,600767创出新高往板上封。盘口巨量买单子蜂拥跟进(不乏经验丰富的老股民)。下午2点后庄家有计划的将追进者套住。次日小幅低开,给上一个被套的投资者以希望,诱惑当日买强势股票低开(即所谓老调战法)的新老股民跟进。前半小时假意盘衡,诱惑更多的人。然后凶相毕露,直接往跌停板封死。第三天再来个跌停。30%-20%就这样灰飞烟灭了。每次交易挣微不足道的几个点就跑的短交易者,得用多少力气才能挣到30%啊。就像你把一块巨大石头使了吃奶的力气往山顶上搬,快到山顶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它滴溜溜又滚回了山脚。

QQ截图未命名yyyyyy.png (13.52 KB)
2011-6-26 06:57




见贴就顶,把马甲争取做到macd king

这种情况几乎每个交易者都会遇到一次和数次。只要你的交易时间足够长。假如你持有正确的交易手法,这种情况就会是常态,而不是一次那么简单。假如你习惯接飞刀抄底买阴线,就更加悲剧。即便如杰西那样杰出的交易者,也抵抗不了人性的弱点而贪便宜去屡次抄底。所以他最后哀叹:抄底是世界上最昂贵的。。。
那些只在一只股票上满仓进出的短线交易者。。。

对于他给出的这个图型,我这里补充点缠的思想。按缠的这高区的后面没走出来前,首先这里是

下面上来的第二盘区,任何买进要慎重。这与下面的那个盘区突破可不一样。

当然后面走出来了的知道上影线是诱多。通常上涨江恩经验有三段偶有四段一说。

按缠的理论上可有更多的本级别的中枢延伸趋势涨。

不过通常,特别是5F以上的超过三个中枢的已是极罕见了。多数两中枢到头。

另外他的交易系统,可不是仅仅上面配图所说的这个,还有些别的。

比如类江恩的时间体系,这个他从来不说。

而还有其他的则要信守诺言,不再贴了。


----------------------------------------------------------------------------------------------------------------------------------

他的结语:本客遍览古今股书。不敢说穷观其形,完得其髓。数年时光,日日夜夜,就这样流失。最后化繁为简,笔记于此。对于初学者若有启悟,或为功德一件。但股书不比其他,实是凶器。握此利器,杀人于无形,严重的甚至夺人性命,散人妻子。倘若年纪轻轻,还是认真工作,造福社会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