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财是一场个人之旅

 王者8风范 2014-05-17

一场个人之旅(理财系列之一)

 在即将送别跌宕起伏的2013年时,《投资与理财》杂志的编辑总监邀我在此开个专栏,分享一些投资与理财的理念、知识和方法,以便使大家在平日的闲读中日积月累地有所收获,增长技能,过更好的日子。

  我欣然答应了总监大人的邀请,因为《投资与理财》的主题很贴近当今大众的实际需求,而我作为一个在海内外市场里摸爬滚打了近十年的人,正好有不少专业内的和专业外的感悟想一吐为快,在此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启发。

  我是一个15岁移民澳大利亚,在墨尔本度过少年和青年求学时代的人。就在硕士别业前半年,我有幸加入了一家对冲基金公司,从此走上了职业投资的道路。2009年,在度过两家对冲基金公司的投资分析和操盘生涯后,我决定回国创业。如今每当我检视自己在北京创立的债券基金时,都会深感当初决策的正确。

  想当年回国之初,市场张口闭口念及的基本都是股票,虽然我刚刚从国际金融市场的峰顶浪尖上出来,论专业技术能力,完全可以投身A股市场的洪流,但面对当时中国市场和投资者的状况,我决心从那时的冷门——债券基金开始我崭新的投资与理财道路。

  因为一件事开始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应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找对方向,持有正确的理念,这样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

  随着这几年中国债券市场的壮大和财富管理概念的深入人心,很多人都不自觉地将“投资”与“理财”的概念搅和在一起,甚至会认为这两个词可以互换,但实际上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在深入探讨投资和理财的不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清何为“理财”。

  “理财”可以从管理财富和管理财产这两个层面来分解,因为财富和财产的本质有天壤之别。财富是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它有物质的一面,如房子和票子,这些是财产;但还有超越直观物质的另一面,例如青春、健康、爱情、信任,甚至包括没有结果的一段眷恋,而这些才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努力奋斗和拼命争取物质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的理财路应该从“财富”的角度出发,以物质财产为获得最终目标的手段和工具。相反如太过关注房子和票子的得失,就可能导致南辕北辙的巨大错误,毕竟真的愉悦和丰富我们生命的东西是梦想、热情、爱恋和亲人间的守护等等,就算房子和票子再多,那些都不是心灵的随行者。

  如果你真心承认这一点,那么我们理财的目的就应当是,通过有效管理自己的物质财产来获得并捍卫我们的人生财富,它的实现方式是投资,但不能忘了,还有消费。

  说到这,咱们首先看到了“投资”和“理财”的不同,前者是后者的工具,这工具还不止“投资”一个,还有“消费”。老百姓讲话,会挣还得会花。

  您可能会说,消费还用你说吗,花钱谁不会呀?不尽然,严格地说,消费也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眼前的必要消费,如温饱;第二层是为了未来收获更多而做出的投资性消费,如很多姑娘嘴里说的为了找个好男人,起码要打扮一下才出门;第三层就是消费性消费,就是为了享受,为了面子,为了满足自己当时想要的这个那个而花的钱。

  可能很多看重财富增长的人会认为最后一种是浪费性消费,其实未必,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不一样,很多人一生就是为了某一刻的潇洒和光耀。有人活着是为了年轻时的疯狂,有人活着是为了在政界耀武扬威,有人活着是为了名垂青史……我们不是上帝,在别人不侵害我们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谁都没有权利去裁定别人对其一生目的的判断和选择。

  换句话说,每个人对财富的理解都是自由的、个体的、特殊的。我作为一个需要理财的人,一个帮人家理财的人,一个从投资的角度帮别人理财的人,其实也时刻注意每个投资者对消费和对财富的个性追求,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懂得投资的投资家。带上这些认识,从下期开始,让我们启动这场投资与理财的旅行,让我陪您在旅途中漫步和快跑,一起享受这美丽的一天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