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养兔企业欲打造皮毛加工一体产业链

 老刻刀 2014-05-17

福建养兔企业欲打造皮毛加工一体产业链

2012-8-7 14:05:00  来源:  三明新闻网  网友评论()

近日,记者走进福建鑫鑫獭兔有限公司肉制品加工厂的现代化厂房,火热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崭新的大型杀菌设备忙个不停;烘烤机上摆着一排排待烤的兔肉制品;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忙碌……

    看着车间两条流水线满负荷生产,公司董事长温作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要知道,这两条投资近2000万元的流水线,一天可生产3000多件兔肉制品,年产值超过亿元。

    更让温作金高兴的是,公司除了建有示范养殖和种兔选育基地外,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獭兔养殖协会,獭兔养殖户遍布闽赣两省30多个县(市),多达3000多户,每年可为企业提供200多万只獭兔。2007年,公司又筹建了三明温氏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獭兔肉制品深加工。

    短短8年,鑫鑫獭兔从一家养殖228只种兔的小公司,发展到如今集良种选育、商品兔养殖、兔肉制品研发和深加工等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温作金告诉记者,当初成立公司,做起獭兔文章,一方面缘于良好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是基于宁化县委县政府对发展特色农业所给予的引导与扶持。“2006年,县政府组团外出考察獭兔养殖,后来又专门成立獭兔领导小组,并设立獭兔办。

    为了发展壮大獭兔产业,宁化县还专门出台了獭兔产业化发展扶持政策:每新建1万个笼位,补助10万元;养殖户每向公司卖一只兔子,县里补贴4元。

    用地曾是公司发展獭兔深加工项目的瓶颈。早期,公司兔肉制品加工厂只是租用郊区一座小厂房。2010年,宁化县政府在华侨经济开发区莲塘食品加工园划出30亩工业用地,用于温氏食品发展獭兔肉制品深加工项目。今年,公司又被县里列入“10+5”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县主要领导还多次前往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各种发展难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温作金明白,没有科技支撑,企业难以可持续发展。为此,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解决了因南方气候炎热造成獭兔皮毛变质变稀的问题;与南昌大学合作,兔肉制品的保质期从1个月延长到了6个月,并研发出兔肉丁、兔肉松等8种系列产品;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皮张大、密度高、繁殖力强、适合南方养殖的种兔培育成功。为了让散户养殖更加科学合理,公司成立了星星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獭兔养殖协会,做到统一供应种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成兔回收,这样也就保证了回收的商品兔均能够达到质量标准。温作金介绍说。

    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这家公司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熟食酱化锅、獭兔人工养殖笼节水即食即供装置、獭兔母仔养殖笼、水浸浴式杀菌装置等6项实用型专利技术。公司生产的客加味牌风味酱兔,闽翠源獭兔肉还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

    企业良好的生产经营态势并没有让温作金满足。他说,公司在继续发展农户散养、带动大伙增收的基础上,还将努力发展集约化养殖。目标是征地1000亩,每年建设200亩獭兔生态养殖园。肉制品方面,将继续与高等院校合作,不断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今年6月,这家公司成为市委市政府工作检查受检点之一,温作金为此感到振奋。对于未来,他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表示,公司正着手打造獭兔养殖、兔肉加工、饲料生产、皮毛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我坚信,小兔子也能做成大产业。

 

浙江文成肉兔标准化养殖成为国家级示范项目

2008-6-19 15:38:00  来源:    网友评论(0)

浙江文成县双凤食品有限公司承担的肉兔养殖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近日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确定为全国标准化示范项目,成为文成县首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与此同时,文成县的《无公害杨梅标准化栽培推广示范》、《绿色蔬菜标准化种植推广示范》和《无公害厚朴标准化推广示范》等3个项目获浙江省质监局2008年省级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立项。

  近年来,文成质监局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培育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全面推广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做法和经验,广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活动。重点围绕兔业、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苗木、绿色大米七大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区、基地)建设。该县在温州市率先组织开展了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和认定工作,2006年、2007年共认定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8个。近年来,该县累计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3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7个。


零风险合同推动阳原獭兔养殖业强势崛起

2008-6-13 14:34:00  来源:    网友评论(0)

种兔由扶贫项目中的周转兔提供,农户只偿还相同数量的商品兔,疫苗和饲料资金由牵约的龙头企业垫支,待兔子卖出后再扣除。河北阳原县扶贫办和产业化养殖龙头企业联合推出的零风险合同兔,让农民吃了定心丸。该县3000养殖户实现了养殖零风险,推动五个獭兔养殖小区强势发展,饲养量已达到275万只,年提供皮张200多万张,使全国出口的獭兔皮原料60%以上来自阳原。
  养兔签合同,赚钱无风险,一条利益链把养兔农户与龙头企业紧紧拴在一起。阳原兴盛养殖有限公司老总杨国森扳着手指为我们算起经济账来:一组种兔为13雌,1只雌兔每年最少产6次小兔,每次最少可以成活6只,这样下来,我们为每个贫困户提供的4组种兔可年产小兔400多只,1只小兔到商品兔的养殖成本最多为20元,如果市场疲软,农户实在没有销路,那怕1只商品兔只卖到10元钱,我们公司也会按照制定的最低保护价30元收购,可以让贫困农户年获利4000多元。需要提一下的是,有时农户的1张獭兔皮能卖到60元,利润是十分可观的。
  目前,该县已有3000余户贫困农户,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签订獭兔养殖合同,发展獭兔150余万只,年获纯利1500万元。同时也使不少有资金但担心养殖风险的养殖专业户集中起来搞起了规模养殖,形成了大田洼、高墙、西城、揣骨疃、东城五个獭兔养殖小区,建成高标准兔养殖场66个,养殖重点村200个,饲养重点户800个,年产商品兔100万只。山区獭兔养殖已经成为河北省第一批山区星火产业带示范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