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发兔腹胀的原因及治疗要点

 老刻刀 2014-05-17

引发兔腹胀的原因及治疗要点

  近年病兔腹胀的特点是:不拉稀、粪便干硬、发病急、死亡快。笔者深入生产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是饲料发霉造成的霉菌毒素中毒。
  
  少数真菌引起粮食、食品、饲料等发霉后,会产生真菌毒素。根据分析,导致腹胀的霉菌毒素是以曲霉菌为主的多种真菌产生的多种毒素所致。
  
  谷物、秸秆及饲料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尤其是在温度高于25℃,相对湿度大于80%,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和阴雨季节。在饲料或饲料原料中生长的霉菌可以分成三种,即曲霉菌、青霉菌和镰刀菌。这些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常常污染饲料中的常用原料。
  
  据调查中国13个省的玉米、全价饲料、蛋白饲料等样品,发现全价饲料中6种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霉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检出率均在90%以上。其中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高达100%。根据笔者调查,造成家兔发霉饲料中毒的主要饲料原料是粗饲料。
  
  饲料发霉可通过多种途径。首先是原料发霉。比如花生秧、红薯秧、玉米秸、苜蓿草等,在收获后的干燥过程中受到雨水的影响而发霉,或在饲料原料的储存过程中受到雨雪的影响受潮而发霉。其次,小型颗粒饲料机在制粒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的水分,而后晾干。由于空气湿度过大,或连续阴雨,没有及时干燥而发霉。第三,养兔场一次购买或生产颗粒饲料过多,在较长的时间内没有消耗掉,在储存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发霉。特别是存储条件简陋,将饲料堆放在地面或紧贴墙壁,没有采取任何防潮设施,非常容易受潮而发霉变质。第四,一次投料过多,饲料槽长期没有清理,料槽内的饲料容易吸潮,或饮水、粪尿液进入饲料槽而发霉变质等。
  
  控制饲料发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选好原料,凡是发霉的饲料禁止使用。含水率高的饲料要进行干燥,符合标准后再使用。
  
  饲料中添加防霉剂。
  
  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如霉可脱。尤其是在高温高湿季节很有必要。
  
  饲料妥善保管,注意饲料库通风、避光和防潮。
  
  缩短储存期。无论是饲料原料,还是成品饲料,尽量缩短存放时间。尤其是在高湿高温季节更应注意。
  
  保持兔舍干燥。由于家兔排泄、粪尿沟冲刷及饮水器滴水等原因,造成兔舍内长期处于高湿度状态,给预防饲料霉变造成一定困难。
  
  兔场一旦发生霉菌毒素造成的腹胀,应立即采取措施。首先,停喂发霉饲料,查出具体的发霉阶段和原因;然后对兔群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如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投喂一定的青绿多汁饲料,以缓解发病过程。
  
  生产中发现,家兔一旦患本病,治疗效果很差。根据笔者经验,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第一,肠道解毒。口服一定的吸附剂。第二,润肠。口服一定的油类泻剂或盐类泻剂。第三,调菌。所有患兔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以大肠杆菌为主的产气杆菌占据主导位置,应补充外源有益微生物,调整肠道内的菌群结构,恢复肠道功能。笔者试验,以0.5%的生态素饮水,连续3天~5天,可缓解中毒状况,逐渐恢复患兔的消化机能。第四,补液。由于多日腹胀,停食停水,患兔体质衰弱,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液强体,以提高治疗效果。

 

民用方法巧治兔的多种疾病

  用大蒜治兔创伤和感染的方法:将大蒜捣烂加适量蜂蜜,调成糊状外涂于兔的患处。外涂前后用0.1%的高锰酸钾清洗伤口,涂药后用纱布包扎,隔2-3天抹1次,一般用2次便治愈。
  
  治疗兔皮炎的方法:将250克大蒜捣成糊状,加白酒500克,密封两周制成酒蒜液,用时取5-10克酒蒜液加水20克灌服,每日2次,连服4-5天,外用涂抹也可以。


发现病兔如何处理

及时发现尽快处理
  
  每天应对每只兔检查1~2次,发现疾病随即处理,耽误时间就会丧失治疗的机会。因此,发病兔治疗得越早越好。
  
  粗略判断尽快用药
  
  除了能作出明确判断外,如疥螨、脱毛癣、乳房炎等可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而对于腹泻、发热、食欲差等病因不确定的病兔,应首先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对于腹泻病,可口服或注射抗菌药物,特别是幼兔拉稀发病较多,一般及早给予抗菌药配合其他药物能有较好的治愈率,而对于魏氏梭菌下痢及其他非细菌性下痢另当别论。若病兔不下痢,仅见食欲不振或废食,应主要考虑肺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肌肉注射抗菌药物,效果较显著,一般一天用药2次,连续用药3~5天。对于传染较强的病,如疥螨、脱毛癣等,若不是新引兔,在原兔群中发现个别病例症状明显,表明全群已被感染,应全群用药,控制流行,可减少发病率。
  
  发病死兔应作病理剖检
  
  兔在死后应立即作剖检。检查病变主要在胸腔还是在腹腔。肺、肝、肾、肠道等主要部位有哪些病理变化,据此作出初步判断。这样做便于积累知识和经验,对于长期从事养兔业的人来说十分重要。如遇兔群死亡率突然增高,作病理剖检能及时作出诊断,对指导疾病的防治更为重要。
  
  及时淘汰病残兔
  
  一些失去治疗价值及经济价值的兔应及时淘汰。如严重的鼻炎兔、反复下痢的兔、僵兔、畸形兔以及失去繁殖能力的兔。一些病兔虽然能存活,但病不能治愈,应尽早淘汰,以避免大量散布病原菌。有的虽可治愈但抵抗力下降,易再染疾病。
  
  正确处理病死兔
  
  所有病死兔剖检后,应远离兔舍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散播。千万不能乱仍,或给猫狗吃等。
  
  若兔群发病死亡率突然升高,又查不出病因,更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应送新鲜病死兔到有条件的兽医部门进行诊断,以免耽误时机,造成更大损失。

 

野兔热的防治

野兔热又称兔土拉杆菌病,一般多发生在夏季。主要通过排泄药污染饲草、饮水、用具以及吸血节肢动物等媒介传播。此病菌分布广泛,是家兔、人及其它动物共患病之一。本病的主要特征为体温升高,肝、脾及其它器官肉芽肿与坏死,并形成干酪坏死病灶、淋巴结肿病。急性病例常表现败血症状、体温升高、精神委顿、步态不稳、贫血、下痢、黏膜苍白、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防治方法:预防:做到自繁自养,不随便引进,经常灭鼠、杀虫,消灭疫源和传播媒介,对可疑病兔应及早扑杀消毒。肉不可食用,以防传染给人、畜。治疗:链霉素效果较好,每只肌注10万单位,一日两次,连用3天。也可用含霉素或氯霉素口服。

野兔干瘦病的防治

  3月龄内的幼兔较易发生一种干瘦病。其症状为病兔食欲减退,被毛暗淡无光或脱色,弓背行走,眼结膜苍白,逐渐消瘦,最后皮包骨头衰竭而死。生存下来的病兔发育停滞,失去养殖价值。
   
干瘦病主要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种野兔严重退化;饲料质量差;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某些内科病。

    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 定期消毒兔笼兔舍,按野兔的年龄、性别、体重、强弱分群饲养。日粮配合要适当,避免饲料营养单一。严禁喂霉变、有毒、冰冻或带有露水的饲料和饲草。

    2、建立种兔系谱档案对公兔、母兔分别建立繁殖卡片,做到交配、产仔有记录,使兔群血缘清楚,避免近亲交配、早配和连续血配。对哺乳仔兔从20日龄开始补料,做好从断奶到吃料的转变过程。

    3、按时驱虫仔兔断乳后,即可在饲料中添加氯苯胍、复方敌菌净预防球虫病。 氯苯胍用量应掌握在1只小兔日服15毫克,或每千克饲料中添加300毫克,连喂4—5天;敌菌净的用量为每只小兔每天1片,连喂7天,停药3天,再喂7天;对兔螨病可皮下注射虫克星,每千克体重用药0.2毫升,7—10天重复1次。2月龄左右的幼兔,可用虫克星粉,按每千克体重0.1克拌入饲料中喂兔1次,防止消化道寄生虫病。

    4、兔慢性病愈后的处理 野兔的一些慢性传染病,在治疗之后,野兔干瘦,生长停滞,可选用中草药饿蚂蟥、独脚金、鹅不食草、紫背金牛各适量,水煎喂服。也可用新鲜的兔血拌料,每次5毫升—10毫升,或采健康兔的血进行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3毫升,每日1次,连用3—5天即可。

 

以草代药防兔病

   家兔采食的许多青饲料也是中草药,不仅具有营养丰富、防治疾病和促进生长的作用,而且长期使用不产生抗药性,可获得花钱少、用药方便、疗效好的防治效果,现举例说明如下。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银花、双花,为忍冬科多年生藤本缠绕灌木,其茎、叶、花均可入药,尤以花蕾需求量较大,具有清热、解毒、止泻、抑菌等功效。主治家兔流行性感冒、口腔炎、肺炎、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母兔在怀孕期和哺乳期,经常用金银花藤叶做饲料,不但可消除母兔本身的隐性疾病,还能使药物通过乳汁的传递,进入仔兔体内,达到预防和治疗仔兔疾病的目的。幼兔在断奶、饲料变换等应激条件下,用金银花或藤粉做添加剂,可防止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平时可用鲜枝、叶、花喂兔,干品粉碎后可按2%的比例用药,连用3~5天。 
 
大青叶、板蓝根。以叶入药称大青叶,以根入药称板蓝根,具有清瘟解毒、抗菌消炎,凉血等功效。主治家兔口腔炎、肺炎、肠炎、败血症等疾病。治疗可用干品煎水内服,连用3~5天,也可用鲜草直接喂兔。此外,该药对繁殖母兔有明显的催情、促乳和复膘作用。将大青叶、板蓝根晒干粉碎,按2%的比例掺入饲料中,能有效地预防兔瘟、巴氏杆菌等烈性传染病。 
 
车前草。又名车车子、车轮菜。有利尿、止泻、明目、祛痰功效,用于防治呼吸道、肠道疾病和球虫病感染。可采鲜草直接喂兔,或用8%的干品加工成颗粒饲料。 
 
马齿苋。又名马齿菜、长命菜。有清热解毒、散血、驱虫、止血、止痢等功效。可治疗家兔的急慢性痢疾,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显著的抗菌作用,既可鲜喂,也可将干粉拌入饲料中饲喂,其拌入量可占饲料总量的8%。马齿苋是家兔喜食的青料,梅雨季节饲喂能防治兔腹泻病和球虫病。

 

饲养肉兔、野兔的防病措施

    一、合理选择场地建舍。兔场选址直接关系到兔群的生长发育。场地要求背风朝阳、干燥、通风,取、排水方便。舍内陆面及运动场要硬化,最好用水泥混筑,并要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有条件的提倡笼养。
  二、自繁自养。兔场应饲养足够的种兔,坚持自繁自养,这样既可有效控制病菌传入,同时又可降低成本,避免新购仔兔因环境突变发生应激反应。外购兔必须隔离观察半个月以上,在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
  三、按时接种兔疫。家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威胁养兔业的烈性传染病。该病发病迅速、传播快、致死率高,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此病无有效疗法,通过疫苗接种免疫是唯一可靠的防治途径,其方法是:在兔的股内侧皮下注射1毫升疫苗,3月龄以内的幼兔减半,免疫期为六个月。漏种的须及时补种。
  四、定期消毒。场舍要及时清除粪便,笼舍、用具及运动场要定期消毒,以消灭环境中的病原菌。可选用3%5%的来苏尔或1%2%热烧碱水或15%20%的石灰水喷洒,同时要杜绝外来人员随意出入。
  五、定期驱虫。兔可患多种寄生虫病,其中以球虫危害最严重。预防方法:分群和隔离饲养。将幼兔和成年兔分开饲养。病兔要及时隔离治疗,对病兔尸体要作深埋外理。球虫病流行季节,可在饲料中加入敌菌净400毫克/千克,球虫净500毫克/千克或其它抗球虫药,也可用0.01%稀碘溶液饮水10—15天,稀碘溶液要现配现用。治疗:0.75%比例在饲料中加磺胺喹口恶啉,连用20—30天。每千克体重用30毫克氯苯胍混入饲料中,连用5天,隔3天再重复1次。每千克体重用1片磺胺增效嘧啶,每天2次,连用3—5天。
  六、充足饮水。肉兔在维持生长发育及日常活动中需消耗大量水分,妊娠母兔产仔时需水量更大。每天供足清洁饮水能有效地提高肉兔的增重速度和抗病力。因此,要改变养兔不喂水的做法,兔舍及运动场均应设置水槽。

 

换季养兔慎防腹泻

  每年的春末夏初季节,正是家兔发生腹泻的高峰时期,草料的突然更换,饲喂不定时定量,过度贪食、断奶过早或断奶后贪食,兔舍寒冷潮湿等,饲料、饮水品质不良,吃了有毒植物或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害都是诱发该病的原因。病兔的腹部膨大,尿量减少且呈灰白色。胃肠蠕动音增强,有时病兔呈现腹痛。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加重,病兔体温升高、消瘦,最后因脱水衰竭死亡。针对发病原因,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停喂不清洁的饲料和多汁青绿饲料,尽可能少喂或不喂,同时供给清洁的温水,还要注意保温。
  
  1、抗菌消炎:给每只兔每次口服磺胺脒0.2克,每日2次,连服3天;内服庆大霉素注射液,每次5-10万单位;用卡那霉素50万单位和链霉素10万单位肌注,氯霉素0.25克或新霉素0.1克口服,效果都非常好。或采用痢特灵,按每公斤体重5-10毫克的剂量,食母生每公斤体重0.3-1克,二者混合碾碎后置于5%糖水中调匀(用凉开水,每公斤体重40毫升)分2-3次口服。或用1份大蒜加5份水捣成汁,每日2次,每次5毫升。也可用植物油10-15毫升内服,清除肠道内含毒粪便。经过8-10小时后,煎浓茶1碗连同茶叶分次喂完。
  
  2、收敛止泻:病初粪便粘稠有恶臭时应清理肠胃,排除有害刺激物后给予收敛保护剂。可内服矽酸银,每次1-2片;1%鞣酸蛋白液每日2-3次,每次4-8毫升。还可用鞣酸蛋白0.25克、小苏打0.5克,加入饲料中或内服,每日2次。
  
  3、中药治疗:在饲料中加入穿心莲、银花、香附各6克,水煎服。黄连、白头翁、银花、槐花各2克,水煎服,日服2次。也可采用枣树皮加入饲料中,任其采食。
  
  4、补液强心:对脱水的病兔应及时补液:5%葡萄糖溶液30-50毫升、20%的安钠加溶液1毫升,每日2次,连用2-3天;或静注10%葡萄糖溶液10-20毫升。
  
  5、健胃:对于恢复期的病兔要加喂健胃药:人工盐0.5克、酵母片1-2片,混合研末灌服;或人工盐0.5克、小苏打0.3克,内服。幼兔用药量减半。

 

养兔需要防范的主要寄生虫病
发布时间:2012-03-09 浏览: 215 字体大小[ ]

  主要寄生虫病

  球虫病

  是家兔最常见而且也是危害最严重的内寄生虫病,任何品种的兔场均易感染球虫病。球虫病主要发生在断奶到 月龄的幼兔,一般家兔在断奶前均已 %感染了球虫,感染了球虫病的家兔,食欲减退或废绝、发育停止,慢性者体重可下降 %,球虫病对养兔业是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

  疥螨病

  是家兔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疥螨病又称 生癫 ,是由兔螨虫寄生于皮肤而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螨虫具有高度的侵袭性,一旦发病后若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会迅速传遍全群,造成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防制对策

  防制对策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作为一个兔场所必须的综合性疾病防制对策,二是对具体疾病的具体防治方法。

  综合性防制对策

  当前,养兔业的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化,一旦发生疾病,损失不是以个体计算的。因此,我们考虑问题应该更多地考虑到群体。再说疾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病原体的侵入往往受到兔场整体管理水平的影响。笔者看到一些兔场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较好的,疾病就少,而一些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差的兔场,疾病就多。这充分说明了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的好坏,对疾病发生和发展以及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亦说明,一个兔场,综合防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应该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建立一套合理的防疫卫生制度,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

  家兔是笼养小动物,抗病能力不如牛、猪等强,一旦发病再来采取措施往往来不及。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制订本兔场适宜的防疫卫生的具体措施,及时做好包括清洁卫生、消毒、驱虫、免疫预防等工作。

  加强兔群的健康监测。

  对兔群的健康状况要进行经常性的监测,如生产水平、行为的变化、饲养管理水平、饲料营养、兔群个体及群体健康、主要疫病免疫体水平、消毒效果等进行监测,对不合要求的,必须进行调整,使兔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如通过对环境及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可了解环境卫生状况及免疫效果,这些均为制订严密的防疫制度和科学的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

  杜绝可能导致疾病传染和流行的环节。

  兔子的主要疾病大多数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感染的,而环境因素又是促使发病和流行的重要诱因,因此,一个兔场最好要做到自繁自养。若为了更换种群,在种兔引入后要隔离观察,并做好必要的免疫预防。然后方可合群。控制外来人员及非生产人员进入兔场,并注意兔舍清洁、卫生、消毒和通风干燥及提供优质的饲料、饲草等。

  做好免疫预防。

  预防接种是控制养兔场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兔场应该制订出一个免疫接种的可行性的计划。在免疫接种前要了解兔群的健康状况、怀孕或哺乳等情况,以备补防,越是健康的兔群经免疫接种后产生的免疫效力越坚强,反之,则相反。预防接种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在免疫接种前兔场要有良好的饲养管理,使免疫兔群产生较好的免疫力。有些疾病没有疫苗可供防疫的,如球虫病。建议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菌、抗虫药物,对预防疾病发生也甚有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