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赠尔半碗明月,勘浮世虚相

 紫色梧桐318 2014-05-18

  诗禅茶酒意,半碗明月中。今借用画者之笔,来阐释心中的故事。红尘流转,始信浮生如寄,无有尘埃心自扰。顿悟真性时,折柳叶于心,静观世间缘法,笑看涛生云灭。

——前言

 

 

图片

 

 

 

  【佛劫】灵山十年如一日,我秉承师志,上长安弘法,离前师尊曾告诫,若我情劫不渡,难以成佛。又是一场寒雨,打湿我纷纷飘落的思绪。佛说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我放下仅有的一念之心,以戒为师,以经为鉴,静心禅坐。

 

 

  子夜时分,有一女子深入我心魔,扰我心志,梦境里桃花片片落,红袖风中舞,这盈盈笑意似他生所见。耳边有木鱼声,却敲得异常急促,这女子,莫不是我今生的劫修?

 

 

 

 

图片

 

 

  【佛悟】我身披袈裟,项戴佛珠,为使命来人世。困惑时,天上有写满禅定的经文;孤寂时,地上有苦集灭道的微尘,他们陪我禅坐,坐至空山寂无人,飞鸟绝人迹。千百年来,在如来与倾城之间,有人自毁道行,有人隐入红尘修行,千古情僧,世人说法纷纷。而经书中却有一段:谓菩萨可以在贪爱中进入禅定,就像火中生出莲花一样稀奇。红尘也有静,若无一念时,直心为道场。

 

 

  冥思时,耳际似有师尊之诫:一堕娑婆,万劫不起,从此为生死流转。我恍然顿悟,纵是温柔梦乡,也难抵长安一夜雪,轮回岸无边。我静心默念《心经》,直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直到破境而出时,桃花再次飘落,也动摇不了我四大皆空的佛心。

 

 

 

图片

 

 

  【寂照】用一柱香,来供养慈悲;用山间绿色,来供养心佛。我静跪于蒲团上,寂照世间缘起之幻相叹缘份如此短暂,故事未完,香未燃尽,却再一次离我蓬山万重。花有开合零落,人要经历悲喜无常,而我们总要等很多年过去,等到关山万里后才回首过往,然旧事如烟无痕,除了世事留给我们一份沧桑和懂得。

 

  有一天,落花会埋入尘泥,浮萍会随浪花飘远,而初雪终会在晴日到来时消融。只有经历过才会渐懂,世间万物皆有生灭,熙攘浮华不过成空。香燃尽时,我还是离去了,红尘中有我未了的宿缘,这一生,还是要当那随缘入世的凡女。

 

 

图片

 

 

  【忏尘】蝉声薄暮,松果落地。尘世万象还是归于空寂,山涯边上,一柄琴,一粒尘,一颗菩提树,缘定一生的山寺。五蕴是整个红尘,痴怨悲喜嗔,我看到在浊世中痛苦燃烧的自己,直到慈悲把我收留。

 

 

  那年,你赠我念珠,授我佛偈,我便不再过问山外事。尘间何事不可抛,功名荣华且虚掷,走江湖,访僧客,觅得此山之悠静,便把一生停留在此。空寂终归是佛门,我一身白衣悟般若,直到白发滋生,直到情尘渐淡,直到法味越浓。

 

 

 

 

图片

 

 

  【江湖】老来无别事,腰间酒,雁相伴,知音在侧话天地,才是真正的笑傲沧海,不虚此生。山水养性,行笔则泼墨如流,江湖讲义,落笔则用浓墨渲染。尘烟虽过,心境犹在,饮下飘摇半生的这杯苦茶,容我再谱一曲江湖调,慰平生。

 

 

  江湖中的爱情,叫相濡以沫,江湖中的恩情,叫隐于天地。我们一生都在江湖,戏剧有落幕的一天,江湖却因人而永世存在。枯寂,不是荷最终的宿命,所以身在江湖的人,永远不该说----退隐。

 

 

 

 

图片

 

 

  【寻梅】过去的年光,就如同织在绣布上的梅花,一针一线织成的心事,只为了给光阴寄托两个字,珍重。看那南飞的燕子,呢喃着隔年的约定,而人与人之间,却总在时光的两端背道而驰。经年相逢,只剩一句旧年别欢,陌无来事。

 

  寒山寻梅,再也不是一件孤单的心事,白茫茫的天地,适合静静的冥想,以前窥破不了的疑惑。也许,沿着山径再往深处走,会看到几缕炊烟,和几户农家,雪地上留有深深浅浅的足印,可能是挑水归寺的僧人,他们如浮云一片,来去自如。也应该会有一两个画匠,携来画笔和沽酒,描绘大自然赋予的美丽。而这样的景致,独赏未免凄凉,还需有一个寒江独钓的老翁,或骑驴归来的长安客……
 

  山下,寺楼钟鼓缓缓催,即使不舍,也将离去,人生聚散从如此。披一帘暮色,剪几枝梅花,如昨日的过客,沿着来路归去。这一方洁净,或许不该被世俗打扰。

 

 

 

图片

 

 

  【终隐】待老,完成年少时的心愿——隐居终南山。依落日山水,听绿柳蝉鸣,对一卷经,一杯茶,闲听樵客讲世事,看老僧松柏下围棋,始信浮生如寄,无有尘埃心自扰青苔、细草、鸟声,人闲端坐于磐石,与山水对坐心境,命运玄机弹指而破。

 

 

  观生命浮弱如一叶轻舟,风浪四起时需要毅力,平静安稳时需要定力。遇逆境时要学会泰然,行到水穷时另择光明。遇顺境时,要有坐看云起的胸襟和自然。有德不矜,有才不夸,懂得失去是必然,得到是偶然,心态不起大变化的人,才能从实相中了悟:生命有尽头,无心即是岸。

 

 

  终南常年无访客。居住的茅屋外,有一条残旧的小径,闲时修篱种梅。风起时,满树梅香溢满整个山坡。人闲心性定,禅房飘花香,而屋内之人一副神情自然,只用纸笔写下“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的诗句。虽思想的脉络越深越远,世间懂自己的人就越来越少,但寂莫时有云水说道,困惑时听夜风讲禅。一生心境如寂,终老无憾,一如杯中茶色,淡至无味,无挂无碍。  

 

  附:所说隐居者,乃一代诗佛王维。

 

 

 

 

图片

 

 

  【光阴】再次来到这个庭院,回望我那曾苍绿的青春。年幼时,喜欢趴在窗台望着天际的流云,常羡慕它们的来去自如,并暗自发誓长大也要当这样的人,一生只为自在。许是离乡太久,连青砖白瓦也换了旧时样,唯角落里的野菊,仍开放自如。人呵,真是经不起年华的抛掷,然生命里每一段必经的渡口我们却无处选择,需要一一去经历。

 

  怕在红尘越走越深,怕名利的藤蔓会越长越繁复,怕有一天会遮往来时那青山绿水的道路,于是频频回首纯真的模样,轻叹一声,流光已不再。离去时,还是轻轻合上了那扇门窗,因为窗内,是我一生最无忧的光阴——童年。那样的记忆,该是不被惊扰的。

 

 

 

图片

 

 

 

  【无常】读南宋诗人朱淑真的《断肠集》时,被三个诗名所吸引,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落花,不知作者是不是在同一时间所写,只觉得这三个诗名给了我另一种禅思。水月在手,乃为空,掬字在此用得极尽浮幻。小径庭院有鲜花,拂一把闻香,人远去时感觉花香仍在,这是心转而境不转。

 

 

  人生的行程再走一段,就能看见村口的杏花了,挺立在季节深处,等待花开,等待凋零,等待着一季使命到来,隐约见到有枯萎的落花埋入尘泥,而这不正是向人们昭示着,世间万物相同的命运——都是无常演变而来的吗?

 

 

 

 

图片

 

 

 

  【苦渡】沉默,就如同一块磐石,岁月里经久的凝立和稳重,养就一种如禅心性,任世事浮沉或寂静,它安然一隅,久坐一份无边的心境。漠漠时光,真简无意,仍然相信,内心自有一份清明的人,时光于它而言,只是静止的,周遭的世界于他们而言,犹如岁月山河一样,从未变迁,只是四季的更迭赋予它们不一样的容颜罢了。一直认为,只有疏朗的人生最后才能通往光明,它并不是一种什么深刻的意境,而是最平凡不过的世俗日子,是对镜插梅花的懒意,也是沏一壶茶茗的禅意。

 

 

  风幡总在心头飘动,认不清何是水月,何谓空花,于是就有了不肯回头的决念。佛说禅,遍一切处,无不是在讲最简单的衣食主卧。坦实于心,从容入梦,晨起醒来的那一刻内心应该是最平静的,若到夜幕入睡时还如早晨一般,心境不起波澜,那么便称得上禅意的一天。

 

 

 

图片

 

 

 

  【空相】身在红尘中的人,尤其是被生活所累倒的人,总羡慕身居古刹或寺庙的僧人,认为他们尘念皆空,独坐参禅,对晨钟木鱼,一生清闲度日。殊不知,每一个真正皈依和信仰坚定的僧人背后忍受的寂,若天地有大美,世间必有最深的孤寂,山水为第一,历经千年风霜,尘世枯荣,独它泰然存世。其次是僧者,常人无法面对的大抵是孤独,而他们需克服的除了孤独,还有每个日夜独坐的坚毅之心。

 

  有人问:什么是真正的修为?这也是我曾经的疑惑,后来又有些明白,世间很多事情都是没有答案的,有人用一生苦苦追寻,就算最后答案昭然若揭,万物却已在一夕间做了更改。人常说:生死由命,富贵由天,而这简短的八个字讲的不正是因果与缘份吗,做为悟性不深的你我,其实真正的修为并不深奥,反而简易于自身。

 

  当一个人渴望静的时候,真正放下杂念的时候,静修中的内心,就好似一个空山,杳寂无人时,只听到水流的声音和自己在天地独坐的呼吸声。修到心性如落花,飘落于红尘时,只为慈悯众生,甚至这世人最卑微的一草一木,人若有此修,当是不虚此生。

 

图片

  【觉悟】该要经历多少朝代,多少春秋更换,岩石才会开出一朵智慧的莲花,净化苦海,普渡世人。年少时总有个疑问,为什么人这一生总是缘浅福薄?尘世昏昏噩噩十来年,直到因缘得遇善知识。人生苦短,只在当下,谈什么他生和来生都是空话,做好失与得之间的取舍,心境疏朗了,生命自然开明。赠尔半碗明月,看清雾中虚相,也许此刻读到的义理无法做到和理解,但是在经年如水的岁月里,会慢慢深悟,原来生命中,还有另一个清净的自我存在。

 

  一切因果皆梦幻,一切六根皆水月,一切本性皆寂静。悟时境相琉璃,迷时舍智就愚。愿众生铺路过桥,渡河来岸时,只应微笑,不应放言,应珍惜路上每朵花,它们是缘份的化身,也该珍惜入夜时的每盏灯,它们叫智慧,也叫过客。

 

 

 

图片

 

  【戏梦】上演了一辈子的戏剧终归要落幕了,人生因缘聚散,就如同戏台,在需要的时候上演,在落幕的时候收场。你会转身,只因你入戏未深。待机缘一到,一定会有人再为你化梅妆,换戏袍、粉墨登场,唱一出爱怨别离,人生苦匆匆散场后,你已分不清,戏中是你,还是你在戏中,唯有老泪纵横。

 

  台上一日,台下一生,这也许就是戏如人生的演变。所以说禅,也是一出戏,在你入梦之时上演,在你未醒之前结束有人甘愿,把一生涂上胭脂,活在戏中。也有人不惜一切,只为从戏梦里抽身而出,救赎早已悲落的灵魂。

 

  把失去当成是拥有,把拥有的当成是不常久罢。你只是在红尘搭起的戏台上扮演一场没有结局的戏,待谢幕后,无论是悲伤还是欢喜都终将离去。而在其间,稍有悟性的人就会觉得人生,其实只是借居于世,待时机一到,又会赶往下一趟轮回。而彻悟了红尘的智者,就会生生不息的探索着生命的本来清净。

 

 

 

图片

 

 

  【采莲】极其喜欢越女采莲的故事,少时以为越女,是吴越时期的女子,后来才知道,越女是指西施,也指春秋时的剑术家,也代指江南少女。记忆里曾经看过这样一幅图:有一群美丽的采莲女子在湖面上轻桡短棹,惜花顾影,用最动人的歌喉唱着采莲曲。而渡头一片红灿灿的油灯正对着苍茫的落日余晖,悠闲的人们站在湖边欣赏着夏日红莲……虽然忘记是哪个朝代,但在心里却认定,这样无邪的画面应该是在诗经的年代。
 
 
  有人说:最美的莲花应该是开在江南,而我认为,应该是在荒芜的河塘和杳寂无人的沼泽,每一朵应节而开的莲花,犹如女子温暖的笑。我想这世间,最美的景物不是百花争艳,而是百花常开在心的那份心动和惬意,也相信,世上本无太多的故事,说的人多了也就流传开了。
 
 
  每一朵莲荷身上都寄托着女子孤单的心事,有时心事太重,莲荷负担不来,这未及开出的美丽——爱情,就枯萎在茎枝上。人生,总是有太多的简单被繁复的世俗所遮住,把本来清净的本性变得浮躁和不理性。都说光阴如箭,那为何不珍惜?有人一辈子都在为别人布施,也有人一辈子只为利已。无常不是只会降临在不幸和贫穷的人身上,你腰财万贯也好,你布衣粗食也罢,在无常面前,都需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生命太短,人总要为自己真正活一场才不枉费今生为人的机缘,慈悲做人之时,也为自己真正布施一次,把烦恼、忧虑、分别通通放下,在无妄想执着的修行路上,每个人心中都应开出一朵智慧和觉悟的莲花。
 

 

 

图片

 

 

 

  【圆满寄放心事的孤舟,还是渡不过天涯的岸人们总以为世事只有不如意,无有圆满自在。殊不知,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在许久以前,有些古人已为人生做了一番定义,认为化繁就简的过程就是人生的一种纯粹。有人喜诗书两三卷,有的只耕良田一两亩,已认为是人生最大的圆满,它们在看透世事的同时拥有的是当下的满足和快乐。

 

 

  尘飞不到人长静,一篆炉烟两卷经。一天难得拥有的清寂时光,该是夜晚这会了,抛下白日的俗务和喧嚣,饮茶静思,写喜欢的文字,看有禅理的故事,思考着最冷暖的问题,什么才是生活呢?放眼大千红尘,有多少苦苦挣扎于生活脚下的人,又有多少人高站在生活之上,用冷眼睥睨着众生。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盏心灯,总是明明灭灭的照耀在前方,于是在冷暖自知的红尘中我们要学会的不仅是坚强,还要有一颗淡于尘世的琉璃心。大悲无泪,大喜无声,一直持着这份如水的境界,才不会被红尘的利刃伤得血泪斑斑。然而,在我们内心中,寂静只是一时的,我们依然要和许多人一样,闻着烟火度日,煮最平凡的茶汤,穿最素朴的布衣,过最俗世的日子。这就是我认为,一个凡人拥有的最大圆满——不恋繁华持本性,居世只当浮生客

 

 

 

 

图片

 

 

 

  【飞天】想起了苦行僧,徒步去敦煌探寻古老的因果故事。尘间繁华过眼,而他们视之如泥。这场关乎生死的禅旅,我深懂,那是他们生命中另一个涅重生的自己。一切苦难中的修行,只为觑破人间冷暖和娑婆烦恼。古老的修行者用坚毅铸造一道信仰的城墙,成了几千年来人们孜孜不倦的动力和上下求索的决心。遗世的经典不是重拾,而是鲜活了千年的生命,滋养我们干涸的心田,就如余秋雨在《莫高窟》里所言: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据史载,佛教在印度进入中国时期,是从河西走廊开始,而敦煌从汉代时就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一站。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让这座艺术之都更散发出不可磨洗的魅力。而敦煌不止是一个时代的传承,更是一个宗教的延续,为此,许多学者甘愿用一生去追寻古老的艺术和洞窟壁画带来的永久宁静,直到呼吸停止的那天。

 

 

 

图片

 

 赠尔半碗明月,浮世虚相----

 

 

  明月本是天地万物所有,赠尔半碗明月,是一个心意的相赠。很久前有一个故事,讲一位避隐山中的禅师,在月光的慈照下修行,有一晚,突然顿悟了真如本性。回到住处时发现有小偷,心知禅房内空空如也,怕小偷什么也找不到失望而归,于是把自己穿的外衣送给了小偷。禅师看着在夜色中渐渐走远的人,不禁心生悲悯:但愿有能力,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很多事情,我们追寻着缘起和过程,却极少有人能不问结果。而这世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生死,它无法破译,也无法预知,更多时候是在一念之间,没有缘由,没有等待,只是时机到了,因缘尽了。赠尔半碗明月,我是从这则禅理故事中所想到的,其实还有下半句,看清浮世虚相。但世事艰辛,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无常的悲喜和存在。就如后来,禅师在门外发现了自己的那件外衣,并且整齐的折叠着,不禁面露喜色,呢喃自语:我终于送给了他一轮明月。

 

  浮世中的虚相,就如同月色中的一道迷雾,只是暂时的遮住我们本来的真性和实相,让人幻想和沉浮。真正的解脱,不是超越生死,而是照见自己的一颗真心。真正的返璞归真,不是隐迹山林,而是让内心回归自在和纯朴。正如这轮明月,它无形的存在着,却用它的平等,遍照、博爱、温和关照着万物。这个道理也和孔子的《上善若水》实性相同,说法同归,只滋养万物而不争。

 

  总听有人说,愿来生是一块琉璃。而我却不想来生,只想眼前这看似漫长,却极其短暂的当下、今生。太遥远的事情想来也模糊,人世游历一场,只羡一片雪花,洁净来去,无挂无碍。而且我深信,净如琉璃本就是我们的心性,只是入世太久,被些许烟尘所蒙蔽罢了。

 

  天涯聚散,本就无常。你来,我以茶相待,你走,我仅有微笑----多年后,终于也相信因缘这两字带来的宿命,人与人的相遇,就如一粒尘埃,一片落叶,不期然的碰撞,擦肩、又离别。而这娑婆红尘,许多事情都是没有答案可寻,只有因果可定,从容才是最好的姿态,慈悲做人之时,也为自己的心灵求取一次真经。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不为悲喜所扰,成为世间真正的自在人,便是我心中唯一的夙愿。

 

  记得年少时喜欢读《子夜歌》,总会为里面的诗句产生无限遐想,以为一生会很长,于是幻想着未来。后来接触了些许佛典,才恍悟明白,生命有太多疑惑,动时如水月,静时如落花,无常宿命,只有佛法可解,可观、可定。无论我们会走多远,最终都会将自己交付给无生无灭,无始无尽的虚空。

 

 

  想起了柴陵郁禅师的一个偈子:“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在红尘中流转的我们就好像这颗“明珠”,被俗世的烦脑所蒙蔽原来的光芒,但我相信有一天,我们一定能用觉知的心照见这颗明珠,让它恢复原来的光泽和无瑕。

 

  山长水远的路途,唯有出离是真法,夜色里抛下所有沉重的包袱----贪嗔痴怨,做一个修行路上行囊最轻的人,或寂静端坐于云水间,自在行走,为久违的缘份燃一盏灯,也为风尘仆仆赶来的人,赠半碗明月,而这浮世虚相如何勘破,就是个人因缘了,得不到时莫求,拥有时莫喜。随缘入世的你我一定要寻到因缘处世的方法,安简乐住,相信有觉知的心才能有觉醒的一天。

 

 

 新诗旧梦 写于2012-2-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