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持高淳古柏镇凤山韩村招远庵的岭南爱国高僧

 寒江读舟 2014-05-18

明末清初,广东出了两个著名的爱国高僧,一个是函罡,俗名曾起莘,字天然;另一个是函可,俗名韩宗騋,字祖心,别号千山剩人。翻开《高淳县志 释仙》部,上面赫然记载着:“祖心,明宰相韩日缵次子,善诗、古文、词,住持韩元长招远庵,……”祖心为什么到高淳来?他怎么又做了凤凰山上招远庵的方丈?这里面其实有重大的历史背景与曲折的故事。

祖心的堂兄韩如璜是复社成员,也是岭南士人的首领,祖心受到他的影响,在年轻的时候,饱读诗书,才高气盛,有匡济天下的志向,很早就已经名动天下。不过,很不幸的是,他生活在明朝末年,国家乱象丛生,内外交困。祖心不能力挽狂澜,又不愿意与庸碌之辈为伍,逐渐产生了出世的念头。1635年,祖心25岁,他的父亲在京师去世,他更加感到人生无常。崇祯十二年,29岁的祖心随道独禅师上江西庐山,又再到广东曹溪礼六祖,正式落发为僧,成为曹洞宗第三十四传和尚,法名函可。不久,祖心又回到了广州,在广州城北门外筑了一座“不是庵”。

祖心和尚虽然身在佛家,可是他亦僧亦儒,却对世俗保持着深切的关注。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经;不久吴三桂又引清兵入关,赶走李自成,北京成为清朝新都。这场天崩地解的变局,使祖心精神上受到极大打击,“悲恸形辞色”。此时,南京方面传来明旧臣拥立福王朱由崧为新主,建立了弘光政权的消息。(这里顺便提一下的是,高淳凤山戴家城的黄秉石一度是福王朱由崧的长史,也就是王府管家,四品官。)这给故国复兴带来了一线希望,于是,函可在清顺治元年十二月离开岭南,北上南京。顺治二年正月,祖心到达南京,住在江宁好友、岁贡生顾梦游的家里,这样就结识了当时和顾梦游关系密切的林古度、邢昉等一批明朝旧文人。

祖心为什么到南京来?当时他对外宣称的理由是“以请藏来江宁”,也就是到江宁来印刷藏经,实际上真正的目的是想在弘光朝的政治中心为复兴故国效力。但是当时把持朝政的马士英、阮大铖居功弄权,为魏忠贤翻案,打击排挤东林党与复社人员,很快就导致了弘光政权的失败,钱谦益率众打开南京城门向清军统帅多铎投降。在这种情况下,明朝旧臣士绅往往闭门不出,只有祖心身穿白衣,拄杖在门前痛哭,大喊着“志不可降,时不可失”。有很多人都被他的行为感动,而为明朝殉节,祖心就一个一个地给他们写诗吊丧,大家都为他的安危担心,但是他行为自若。

清军入南京,整个江宁地区都戒严,祖心无法回广东。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因邢昉而来到了高淳,住在凤凰山招远庵里。招远庵由祖心做方丈自然绰绰有余,不过,祖心志向不在此,他在招远庵也是大材小用。在这里,他和竹溪社的朋友以及其他怀念明朝的旧文人交往,《高淳县志》记载说:“名流争相引重。”

在这个时期,祖心把一年来对清军南下、弘光朝灭亡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部书,《高淳县志》说书名叫《甲申纪变录》,实际上应该叫《再变记》,因为相对于崇祯朝的“甲申之变”,弘光朝的覆灭是明朝的第二次变故。这本书已经失传,我们只能从邢昉的《读祖心禅师〈再变记〉》里大概地知道这是一本站在南明立场上记载甲申之变的实录,具有强烈的反清色彩。邢昉把这本书和宋末元初遗民郑思肖所写的痛骂蒙古统治者的《心史》相提并论。

就是因为这本书,而牵出了一个惊天大案,有的学者称这个事件为“清朝第一宗文字狱”。

顺治四年十月,祖心获得清朝廷允许离开高淳招远庵回广州,邢昉有诗送别。当时清兵对江南警备很严,祖心从江宁最高军政长官洪承畴那里得到了通行印牌。洪承畴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给祖心发通行印牌?洪承畴原来是明朝旧臣,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军中立了功劳,后来在防守清军时兵败投降,获摄政王多尔衮赏识,被派剿抚江南。洪承畴本是明朝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当年的同考官正是祖心的父亲韩日缵,因此韩日缵与洪承畴有“座主”与“门生”的关系。出于这一层“世谊”,洪承畴给祖心等僧人发了通行印牌。但是,驻防江宁的满洲大将巴山与洪承畴有矛盾,出城的时候,巴山和八旗城门当值官不买洪承畴的账,他们对祖心等进行了严密的盘查,结果从祖心的行李里搜出了《再变记》和弘光皇帝答阮大铖的书稿。这些东西属于违禁的“逆书”,巴山这一下抓住了给祖心发通行印牌的洪承畴的把柄。祖心与邢昉、顾梦游等一批有反清思想的文人交往,巴山是知道的,他本来就怀疑洪承畴与祖心可能暗地里有联系。因此,巴山没有通知洪承畴,就对祖心进行刑讯逼供,史书记载说,当时祖心被打得昏死过去很多次,鲜血浸没了他得脚趾,但是祖心咬牙只承认一切都是他一人所为。巴山没有办法,就耍花招把祖心抛给了洪承畴,看洪承畴怎么办。洪承畴是官场老手,他审时度势,把祖心转交给了清朝廷,请求朝廷直接审理,并且写了一封信对这件事情轻描淡写地说了一番,为祖心开脱,也为自己摆脱责任。而事实上,当时南方反清复明的地下势力的确想策反洪承畴,祖心可能参与了这件事。根据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里的推测,祖心在南京的时候曾经秘密回过一次广东,很快又秘密返回了,这在他和邢昉互相赠答的诗里也可以看出。所以,敏锐的巴山说祖心“有谋叛踪迹”。但是,当时的清朝廷还需要洪承畴为他们卖命,摄政王多尔衮虽然对洪承畴与祖心的关系心知肚明,但没有动真格追究,而是把祖心发配到了沈阳,并且允许他继续做和尚,而洪承畴也没有受处分。

祖心在沈阳组织了冰天诗社,同时他做过广慈寺、普济寺、大宁寺、永安寺、慈航寺、接引寺、向阳寺等名刹的住持,最后做了千山龙泉寺住持,名声远传朝鲜、日本。顺治十六年,祖心去世。他在广东的所有亲人,全部在南明的抗清斗争中牺牲。祖心著有作品《千山语录》、《千山诗集》,后来被清朝廷列为禁书焚毁。

祖心和邢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从邢昉的《石臼集》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诗书来往不断,邢昉在诗题里表明给祖心的诗歌、怀念祖心的诗歌或与祖心有关的诗歌就有十多首。但是,在整部《石臼集》里,我没有发现有关于祖心在招远庵里生活的记录,不知道《高淳县志》的资料来源于哪里。如果是事实的话,那么祖心必然也会有和竹溪社其他朋友唱和的诗歌,可惜竹溪社的文人除了邢昉,没有任何一个人留下完整的诗文集。不过,祖心既然和邢昉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他来招远庵做住持非常有可能。退一步讲,即使祖心没有来招远庵做住持,而招远庵以及邢昉竹溪社的朋友也必然在他心里留下了印记,他与竹溪社的朋友在精神上互相有了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