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芭蕾史课

 豆子猫 2014-05-18

十九世紀:浪漫與古典芭蕾

       十九世紀芭蕾舞劇發展,可以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半期法國浪漫芭蕾主領風騷,後半期俄國古典芭蕾獨步舞壇。1832年義大利女星馬麗?塔格里歐尼在巴黎首演的《仙女》,穿著鐘罩型白色舞裙,腳登足尖鞋跳完全劇,開啟浪漫芭蕾風潮。而俄國芭蕾舞壇廣納各國風格與菁英,結合俄羅斯粗曠民族性,開創古典芭蕾風格。柴可夫斯基三大古典芭蕾舞劇歷久彌新,迄今仍是芭蕾舞迷最愛。

 

 

 

 

         第四講 法國浪漫芭蕾

 

 

法國浪漫芭蕾始於何時?有人主張始於1832年義大利女星馬麗?塔格里歐尼在巴黎首演的《仙女》與1841年葛麗絲主演的《吉賽兒》,顛峰是1845年倫敦上演的《四人舞》,殿後則是1856年亞當的《海盜》以及德利伯的1870年《柯碧麗亞》與1876年《希爾薇婭》。最後,法國芭蕾幾乎後繼無人,歌劇取代芭蕾而成為顯學。世界芭蕾首都逐漸轉移到俄國聖彼得堡(在第十五講我們將會回到法國,介紹法國三位最具有代表性的現代芭蕾導演羅蘭貝提、莫里斯貝嘉、安哲藍普雷祖卡)。

 

               第一節 浪漫芭蕾特徵

浪漫芭蕾反映十八、九世紀之交,瀰漫歐洲文學與藝術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風潮。浪漫主義約於18001840年達到高潮,它是對於工業革命的反叛,也是對於十七、八世紀啟蒙時代Age of Enlightenment)或理性時代(Age of Reason)的貴族式社會與政治規範的反彈。在浪漫主義時期,人們習於逃避世間現實,遁入夢幻世界或是異國風情,追求非現實感情。芭蕾舞劇主題也擺脫古代希臘神話故事和英雄人物,改為富有詩意的童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女主角如果不是仙子、精靈、女妖,就是鄉村姑娘或鬼魂。感性超過理性。

「浪漫芭蕾」題材描寫人類與大自然、社會、超自然之間的衝突,也有描述遙遠世界的奇風異俗者。1832年《仙女》(La Sylphide)在巴黎首演,這是米蘭編舞家菲利浦?塔格里歐尼(Filippo Taglioni, 17771871),為其女兒瑪麗(Marie)量身打造的第一齣浪漫芭蕾舞劇。馬麗1804年出生於斯德哥爾摩,天生是隻醜小鴨(ugly duckling)。芭蕾使家霍曼(Homans說她「四肢不成比例,彎腰駝背,雙腿細小」。[1]

?塔格里歐尼長像不佳,其父特別為她設計出非常別緻的芭蕾服飾,以彌補天生缺陷。瑪麗腳登足尖鞋跳完全劇,其服飾也帶來新時尚。[2] 白色輕盈舞裙,裙長只到膝蓋與腳裸之,露出小腿。而她的手臂與脖子、肩膀都是赤裸,上身向前微傾,這在當時顯得非常前衛。[3]

浪漫芭蕾舞裙

        芭蕾源自宮貴族舞宴,裙長垂地,1726年卡瑪戈(Camargo長裙縮短到腳踝之上。1832年馬麗.塔格里歐尼主跳《仙女》,再把舞裙縮短到介於膝蓋與腳踝之間。離地大約三十公分露出小腿。後來,1880年代佩提帕主持俄國馬林斯基芭蕾舞團,再把舞裙縮短到膝蓋上,幾乎是從腰部水平伸展而出,露出大腿。

穿的這種浪漫芭蕾舞裙(Romantic tutu)是呈鐘罩型的裙子(bell-like skirt)。法文tutu一詞原意為穿在舞蹈演員服裝裏面的貼身短裙。舞裙用綢子裁製,裏面夾著四或五層薄紗。裙子連在背心上,跳起舞來顯得非常柔軟、飄逸。馬麗穿著緊身胸衣,顯露細腰,露出脖子。袖子寬短,露出兩臂。胸前佩戴一朵小花,衣服沒有很多裝飾,背後插著白紗做的小翅膀,象徵飛翔的仙女。舞裙白色,故有白色芭蕾(ballet-blanc)之稱。[4]

         戰後,台灣芭蕾舞界從足尖鞋到芭蕾舞裙大多從日本進口。孫晉炎開始製造芭蕾舞硬鞋用品,韓福安製造輕飄蓬鬆的芭蕾舞裙。可見當時台灣承繼日本文化遺產,芭蕾舞仍然盛極一時(第二十講第三節)。

足尖鞋

仙女是怎麼走路的?原來是踮起腳尖,穿著足尖鞋(pointe shoe。仙女如此,後來《吉賽兒》裡的女鬼也都如此。動物中唯有人類懂得踮起腳尖走路與跳舞。台灣民俗中的鬼怪則沒有腳,現身時都是用飄的,俗稱阿飄。

足尖應該是最能明顯區別芭蕾舞與其他類型舞蹈的外在形式。1726年布魯塞爾女舞者卡瑪戈(Camargo)就曾經踮起腳尖跳舞。而在18221825年間,也有女舞者偶爾穿足尖鞋跳舞。1832年《仙女》裡的馬麗塔格里歐尼首度腳穿足尖鞋,跳完全劇。足尖鞋是在普通舞鞋鞋尖,加上木頭,增墊棉花、松香或輕質木楦,並在鞋尖上用線縫衲多次而成。

足尖負荷重量可與足球鞋相提並論,其關鍵在鞋尖。鞋尖柔軟,且具有相當大安全係數。跳起時,即使鞋尖斷裂,保證不會殘廢。足尖舞鞋可以支撐女演員長久站立,踮起腳尖行走、跑跳,豐富舞蹈的技巧和表現力。足尖舞鞋塑造仙女輕盈飄浮、不落人間塵土的形象。[5]

        浪漫芭蕾把女角色奉為理想,女舞者首度比男舞者更重要。男舞者變成配角,充當「舉人(把女演員高高舉起)或者充當女演員的扶手、第三隻腿(免得她們摔倒),以凸顯女舞者輕盈活潑。男舞者在西歐逐漸沒落,但在俄國卻繼續培養。二十世紀初,尼金斯基(Nijinsky等男舞者前往西歐演出,帶來強烈震憾。YouTube觀賞】關於芭蕾舞鞋Anaheim Ballet: Pointe Shoe Tying & TipsPointe

舞台改良

        浪漫芭蕾期間,劇場效果也有新發展。過去舞台以蠟燭照亮,後來採用瓦斯燈與油燈。導演結合浪漫舞裙、足尖鞋、懸上吊絲飛翔、瓦斯燈與油燈,在舞台上創造超自然的神秘景觀。而灰光燈 (Limelight)發明後,可以製造逐漸黯淡的調光效果(dimming effects)與其他細微差別;並以其更柔和光芒,提高神秘感。

        灰光燈是以氫氧燄燃燒石灰而產生的強烈白光。1837年首先公開在倫敦的柯芬園劇院(Covent Garden Theatre)使用,18601870年代廣泛使用於各國劇院。灰光燈用來凸顯個別演員,就像今天的聚光燈(followspots , spotlight)。十九世紀末,電弧燈(electric arc lighting)出現,取代灰光燈[6]

        綜合上述,浪漫芭蕾可以歸納出幾項特徵:(一)內容與題材變化。超凡脫俗的仙女與幽靈,代替神話傳說與古代英雄故事人物;(二)舞蹈技巧與表演有了重大發展,足尖舞技巧成為女舞者重要表演要素,男舞者舞蹈技巧也要配合因應;(三)在演出形式上,用瓦斯燈照明與大幕,改革服裝與舞鞋,產生詩意輕盈的風格。[7]

左圖瑪麗?塔格里歐尼。1832年首演《仙女》,穿著足尖鞋跳完全劇,露出小腿,開啟浪漫芭蕾或白色芭蕾。中圖鬼后米爾莎。右圖為阿道夫?亞當,《吉賽爾》作曲家。

 

              第二節 《仙女》:仙凡戀曲難善終(1832

 

台灣漢族與原住民似乎都沒有仙女傳說,也沒聽過以仙女為題材的藝術或文學作品。1832年馬麗塔格里歐尼擔綱的《仙女》(La Sylphide)在巴黎首演,開啟浪漫芭蕾。如今塔格里歐尼編導的版本已經失傳,而流傳於世的乃是1836年丹麥芭蕾大師布農威爾編導的版本。此劇不可與1909佛金編導與首演的短劇《仙女們》(Les Sylphides)混淆(第七講第一節)。《仙女》一反大團圓終埸慣例,而以憂鬱悲傷場景結束,感人肺腑。全劇分為兩幕,劇情如下。

第一幕蘇格蘭農村,傑姆斯(James和艾菲(Effie結婚日子。就巴黎來言,偏遠的蘇格蘭充滿異國情調。當天大清晨,傑姆斯坐在椅子上睡著。仙女穿白舞衣,長著翅膀飛來,愛上傑姆斯,情不自禁吻他。傑姆斯醒來,發現親友帶來禮物祝賀,但是古恩(Gurn卻向準新娘艾菲示愛。巫婆瑪格(Madge坐在火爐邊取暖,賓客請她占卜新人未來。巫婆斷言艾菲會嫁給古恩,傑姆斯氣得把她趕跑。艾菲和親友忙著準備婚禮,傑姆斯留在大廳裏。

仙女在窗邊出現,求傑姆與她離開。突然外面傳來聲音,傑姆斯趕緊用披肩遮掩仙女。古恩目睹這一切,但是當他揭起披肩時,仙女卻不見了。眾人開始舞蹈。仙女再次出現,唯有傑姆看得見她。仙女偷走傑姆斯準備送給菲的結婚戒指,傑姆斯慌張想要取回,追逐仙女到森林裡。賓客發現新郎不見了,艾菲哭泣,古恩等人出外找尋傑姆斯。古恩回來後述說真相,艾菲哭倒在母親懷裏。

       (第二幕第一景:山谷。夜色深沉,巫婆瑪格在黑暗的洞窟裡,呼喊著咒語,四周圍繞著妖魔鬼怪。她把一塊薄絲巾浸到鍋爐裡。在這濃密的森林裡,傑姆斯進場,仙女尾隨其後。

        第二景:古恩追逐仙女到森林裡,尋找傑姆斯。巫婆勸告古恩向艾菲求婚;艾菲接受求婚,兩人離開森林。仙女出沒無常,詹姆斯很難把她留在身邊。巫婆送給詹姆斯魔法絲巾,勸他把絲巾繫在仙女腰上,仙女就不會離開。仙女回到森林,傑姆斯把絲巾圍在她身上,仙女翅膀立刻脫落。仙女把結婚介指還給傑姆斯,回到仙女同伴身邊氣絕,眾仙女把她帶回天上。傑姆斯昏倒,遠處傳來艾菲和古恩的婚禮樂聲。

       YouTube觀賞】Natalia Osipova: La Sylphide, act 1Natalia Osipova - La Sylphide Bolshoi Ballet - La SylphideEvgenia Obraztsova - La Sylphide, 2004 Thomas Lund in La Sylphide by August Bournonville Rudolph Nureyev & Carla Fracci : 'La Sylphide'

 

       第三節《吉賽兒》:愛到深處無怨尤(1841

 

        1979年姚明麗剛回台灣,演出芭蕾舞劇《吉賽兒,再度掀起台灣對於芭蕾舞的風潮。1841年《吉賽兒或女舞鬼》(Giselle, ou Les willis在巴黎首演。劇情根據德國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詩集德國古譚》(De l'Allemagne描述的民間傳說改編而成。[8] 柯拉利(Jean Coralli) 與佩洛特(Jules Perrot編舞。

        作曲家阿道夫?亞當(Adolphe Charles Adam, 1803–1856)是個多產作家,譜過十三齣芭蕾舞劇與卅九齣歌劇。[9] 卡洛達?葛麗絲(Carlotta Grisi)扮演吉賽爾。後來1845年葛麗絲應邀參加倫敦皇后劇院首演的《四人舞》(第五節)

        浪漫幻想要素如月光、湖水、垂柳、百合、白衣女子,《吉賽兒》通通俱全。第一幕末尾吉賽兒發瘋景(Mad Scene)與第二幕眾女鬼(薇麗思wilis)群舞,分別是情節芭蕾與交響芭蕾的範例。扮演吉賽爾是「考驗女舞蹈家是否成熟的試金石」,必須同時具備精湛舞技與細膩演技。吉賽兒迷戀欺騙她感情的亞伯特公爵,卻對迷戀自己的獵人希拉倫不屑一顧,甚至讓眾女鬼把他逼到池塘裡溺斃。這是感性蒙蔽理性、愛情令人盲目的範例。有人把《吉賽兒》和柴可夫斯基三大芭並稱四大芭蕾。

        《吉賽兒》曾在法國失傳一陣子。1910年狄亞吉列夫領導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在巴黎重演此劇,讓法國人重溫自己的文化遺產。1986年瑞典馬次?艾克重編《吉賽爾》,把吉賽爾演成行為不檢的少女,亞伯特公爵變成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弟。觀眾在其第二幕裡看到的不是森林與精靈,而是瘋人院女病房。

(左圖)發瘋景:吉賽兒知悉被騙感情而發瘋。(右圖)眾女鬼(薇麗思)夜舞。

 

        《吉賽兒》分為兩幕。(第一幕)已訂婚的亞伯特公爵(Duke Albrecht) 冒充農夫,前來萊茵河畔小村莊,拐誘村姑吉賽兒。剛好獵人希拉倫(Hilarion)也手提著兔子,前來探訪吉賽兒。希拉倫忽然聽見有人走近,躲到茅屋後面觀察。只見亞伯特伯爵卸下貴族披風和寶劍,藏在茅屋裡,換裝為農人,敲了吉賽兒家門,倆人就在茅屋前跳舞。吉賽兒數花辦,測試亞伯特忠貞,得到否定的答案;公爵偷走一片花辦,變成肯定的答案。獵人希拉倫出現,警告公爵不要追求吉賽兒(當時貴族不得與平民結婚)。村民歌舞,歡慶葡萄豐收。吉賽兒母親出來,提醒女兒跳舞太多,死後會變成薇麗思(wilis未婚女鬼)而跳個不停。她把吉賽兒帶回家。
        
忽然豪斯頓親王Prince of Houston與女兒巴提德公主(Bathilde)率領狩獵隊出現,來到村莊。吉賽兒屈膝請安,公主摘下頸上項煉,送給吉賽兒。親王與公主走進茅屋休息,其他人出去打獵。獵人希拉倫從茅屋走出來,拿著亞伯特公的寶劍和長袍(貴族身分象徵。村中男女再度進場,環繞著吉賽兒起舞。吉賽兒獨自舞著,公爵回來共舞。希拉倫進場,高舉著寶劍與長袍,告訴吉賽兒亞伯特是貴族身份,平民高攀不上。接著,獵人希拉倫吹起打獵號角,親王與公主聞聲而出,看到亞伯特公爵打扮農人模樣,大為驚訝。巴提德公主告訴吉賽兒,自己就是公爵的未婚妻。吉賽兒還給公主項鏈,神智失常(發瘋Mad Scene)。她拾起寶劍刺向自己,在母親懷抱中氣絕。

(第二幕)倩女幽魂。深夜,湖邊。吉賽兒墳墓旁邊,霧氣彌漫。獵人希拉倫前來憑弔,他把兩塊木頭合成十字架,豎立墓前。一群白色幽魂在他眼前飄過,他驚慌逃走。而在樹林深處,出現蒙著白色面紗的鬼后米爾莎(Myrtha, Queen of the Wilis)。她招來眾女鬼舞個不停。吉賽兒也從墓地升起,加入舞蹈行列。米爾莎命令她獨舞,吉賽兒旋轉舞著,不久消失於森林。

亞伯特公爵漫步來到吉賽兒墓邊。吉賽兒再度現身,與他共舞。獵人希拉倫回到墳地,卻被眾女鬼(薇麗絲包圍,墜湖而死。亞伯特公爵也遭到眾女包圍,米爾莎咀咒他跳舞至死。吉賽兒指示墳上十字架,亞伯特公爵緊抱十字架。米爾莎無計可施,命令吉賽兒獨自舞蹈。公爵離開十字架,與吉賽兒共舞。黎明曙光,鐘聲響起。眾女回到陰間,留下公爵獨自傷神。

        YouTube觀賞】第一幕 "Giselle" ABT 1977 Part 1 (Act I beginning) Giselle - Act I Alessandra Ferri. Giselle. Paris Opera Ballet (Act1)  ALESSANDRA FERRI 古巴芭蕾伶娜阿利西亞詮釋發瘋景」 最傳神Alicia Alonsos Giselle : The Mad Scene Explanation第二幕 "Giselle" ABT 1977 Part 6 (At II beginning - Myrtha solo) Giselle Willis 2o atoAlessandra Ferri - Giselle

 

   第五節《四人舞》:第一齣音樂芭蕾1845

        18457月《四人舞》Pas de Quatre在倫敦皇后劇院首演。義大利熱內瓦音樂家西撒?普尼(Cesare Pugni,1802-70)作曲,佩羅(Jules Perrot)編舞。有人說這是第一齣沒有劇情的音樂芭蕾(或抽象芭蕾。普尼曾經擔任倫敦皇后劇院(1843-1850)、俄國聖彼得堡帝國劇院(1850-1870)芭蕾作曲家。

        《四人舞》邀集當時四位最著名芭蕾伶娜演出,大為轟動。四人出場順序擺不平,最後決定由最年輕的先出場:格拉恩(Lucille Grahn)、卡洛達?葛麗絲(Carlotta Grisi)、塞里托(Fanny Cerrito)、馬麗?塔格里奧妮。她們穿著粉紅色服裝,頭上或胸前點綴玫瑰花,佈景是花園景色。次年,馬麗再度在米蘭演出《四人舞》。然而佩羅的編導設計失傳,日後1936年倫敦、1941年紐約美國芭蕾劇團都憑著想像模仿演出,由英國安東.多林(Anton Dolin)編舞。[10]

File:Esmeralda -Fanny Cerrito -London -1844.JPGLithograph by A. E. Chalon of Carlotta Grisi (left), Marie Taglioni (center), Lucille Grahn (right back), and Fanny Cerrito (right front) in the Perrot/Pugni Pas de Quatre, London, 1845 

(左圖)作曲家西撒.普尼。(中圖)1845年《艾斯美拉達》在伯林演出,Fanny Elssler扮演女主角。(右圖)1845年倫敦《四人舞》海報,由左而右葛麗絲、馬麗?塔格里奧妮、格拉恩、塞里托。

 

西撒.普尼譜曲的芭蕾作品除了《四人舞》之外,還有芭蕾舞劇《法老王的女兒》(The Pharaoh's Daughter)、《小駝背馬》(The Little Humpbacked Horse)、《艾斯美拉達》(La Esmeralda。另有《黛安娜與阿克頓雙人舞》(Diane and Actéon Pas de Deux)、《六人舞》(Pas de Six from La Vivandière, a.k.a. Markitenka)、《威尼斯嘉年華會雙人舞》(La Carnival de Venise or Satanella pas de deux)等。

        《艾斯美拉達》(La Esmeralda普尼譜曲,佩洛編舞1844年在倫敦王后劇院首演。劇情採自說《巴黎聖母院》或譯《鐘樓怪人》,艾斯美拉達就是小說裡的吉普賽女主角。1965年巴黎也推出羅蘭貝提(Roland Petit)編舞、札爾譜曲的芭蕾舞劇版本《巴黎聖母院》(參見第十五講第二節)。

YouTube觀賞】(一)四人舞 BBT/School of Russian Ballet Presents: "Pas de Quatre"Grand Pas de Quatre: Evdokimova Thesmar Fracci Alonso (1) 總共四段;State ballet skhool of Kiev, Ukraine.Puni, "Pas de quatre"1 State ballet skhool of Kiev, Ukraine. Puni, "Pas de quatre"2 ;(六人舞La Vivandiere (Markitenka)YouTube觀賞】 La Esmeralda Better Variation  Cameron Suder-ADC 2011-La Esmeralda

           

              第六節《巴姬塔》:封建意識的愛情(1846

        1846《巴姬塔》(Paquita在巴黎首演。戴德維(E. Deldevez)作曲、馬傑利耶(J. Mazilier)編劇與編舞。[11] 大多數浪漫芭蕾都有神仙鬼怪情節,《巴姬塔》則發生在現實生活裡。十九世紀初,拿破崙軍隊統治下的西班牙。吉卜賽姑娘巴姬塔拯救法國軍官盧西昂性命,但是兩人因為社會地位懸殊而不能結婚。後來巴姬塔證實自己具有法國貴族血統,只是因為年幼時被吉卜賽人拯救與養大。她與盧西昂才能如願以償。這種愛情充滿種族歧視與講究門當戶對的封建意識,不足為訓。

         但是今天流傳的《巴姬塔》卻是1881年底在聖彼得堡首演的版本。佩提帕(Marius Petipa編舞,明庫斯(Ludwig Minkus增添三小段音樂:第一幕明庫斯三人舞(Minkus Pas de trios)、第二幕巴姬塔大古典步(Paquita Grand pas classique)與兒童馬祖卡舞(Mazurka des enfants。後來法國人拉寇特(Pierre Lacotte)又曾加以改編。《巴姬塔》出現很多版本。

1881年聖彼得堡首演《巴姬塔》。右圖為帝國芭蕾學校學童演出馬祖卡舞曲。

  

        《巴姬塔》分為兩幕三景(第一幕)在法國駐軍佔領下的西班牙,吉普賽人領袖伊尼哥(I?igo邀請法國軍官魯西昂(Lucien d'Hervilly)晚餐。伊尼獲得西班牙總督羅培茲(Don Lopez授意,計畫在晚餐後,殺害魯西昂。吉普賽女孩巴姬塔偷偷告訴魯西昂這個陰謀,救他性命。(第二幕)法國將軍赫維理伯爵(Comte d'Hervilly為其子魯西昂與西班牙總督之女舉行訂婚舞會,等待魯西昂來臨成婚。魯西昂卻與巴姬塔前來。巴姬塔證實自己不是吉普賽人,反而是赫維理伯爵的親戚。原來巴姬塔小時候,父母在西班牙遭到殺害,靠著吉普賽人拯救與撫養長大。起初她一直拒絕魯西昂求婚,認為吉普賽女郎不能高攀貴族,現在她才知道她能夠與魯西昂結婚。

         YouTube觀賞】Excerpts from the ballet "Paquita"Paquita Paquita - Opera de Paris Paquita Paris Opera 1 與其後

 

           第七節《海盜》:拜倫筆下浪慢故事1856

       

        海盜故事永遠膾炙人口,令人嚮往。台灣原本就是海盜國度,鄭芝龍與鄭成功都是海盜頭子,但是台灣很少海盜故事流傳。而傳說林道乾製造槍銃打傷自己,顯然是個笨海盜。[12] 1856年芭蕾舞劇《海盜》(Le Corsaire)首演,亞當譜曲。劇情根據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勛爵(Lord Byron1814年發表的東方敍事詩《海盜》改編。[13]

(左圖) 1885聖彼得堡演出《海盜》,伊凡諾夫扮演主角康拉德,(中圖)為小海盜。(右圖) 2002年馬林斯基芭蕾舞團演出《海盜》,雙人舞。  

 

        (序幕)海盜船遇到暴風雨沉了。(第一幕)第一景海岸:暴風雨把海盜與船隻打到岸上。當地女孩米朵拉(Medora)和賈蓮娜(Gulnara)救起海盜首領康拉德(Conrad)與伯班多、阿里、(Birbanto)等。康拉德醒過來,與米朵拉一見鍾情。奴隸販子藍坎達(Lankendem)發現海盜船後,通報官兵,逮捕藏匿海盜的兩個姑娘。

        第二景奴隸市場:藍坎達把兩個姑娘帶到市集拍賣,總督(pasha)對三個女奴(odalisques)毫無興趣,反而購走更美麗的米拉多與賈蓮娜。突然蒙面男子(康拉德飾)跑出來,把錢袋扔給奴隸販子,劫走米拉多。總督想要搶回失敗。康拉德和其他蒙面人跳到台上,露出海盜身分。總督叫軍隊追捕,海盜把女人全都帶到船上。

        (第二幕) 海盜匿身的山洞。康拉德帶著米拉多等少女,回到山洞,展示寶藏。歌舞之後,米朵拉要求康拉德釋放其他女孩子,康拉德答應。但是其他海盜不服,決定自行分贓。伯班多打算刺殺康拉德,遭到阿里制止。康拉德宣布,取消伯班多與他的共同領導權。
        
此時,奴隸販子藍坎達也被抓到山洞來。他說服叛徒伯班多,把催眠葯灑在花朵上。米朵拉中了奸計,把花束轉送給康拉德。康拉德嗅嗅花束,昏睡過去。米朵拉叫人幫忙拯救。但是伯班多與奴隸販子出現,帶走米朵拉逃逸。阿里帶人趕到,叫醒康拉德,康拉德要求阿里追趕伯班多等人。
        
(第三幕)總督後宮。藍坎達把女子帶到總督後官。總督仍舊想念米朵拉,藍坎達把米朵拉帶來。米朵拉與賈蓮娜再度相聚。總督舉辦舞會,門外突然出現蒙面修士,說服總督崇拜真主,跪在地上祈禱。蒙面修士趁機把他們一個個打昏(這有點像是童話故事)。領頭的修士露臉,原來又是康拉德。眾海盜洗劫總督官邸一空,帶走後宮佳麗,揚帆出航。美國芭蕾劇團(ABT版本末尾,船隻遇難,眾人漂到大礁石。一場空。

        YouTube觀賞】fonteyn and nureyevcorsaire pdd Le Corsaire - Medora variation Le Corsaire 1 與其後;;"Le Corsaire" (Act 2) "The Kirov Ballet": Gulnara & Lankedem

 

          第八節 畫家竇加斯:為芭蕾作歷史見證

     

        竇加斯Edgar Degas18341917)以精美繪畫,為芭蕾留下歷史見證。他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塑家。生於巴黎,在巴黎藝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學習繪畫,受到安格爾(Jean Auguste Ingres)影響很大。畫風富於創新構圖、細緻描繪、透徹表達動作。最著名繪畫題材包括芭蕾舞演員、女性、賽馬。

        竇加斯以芭蕾舞作為題材,可謂不識時務。當時上層社會家庭不大可能讓其子女拋頭露面學跳芭蕾,或者買一幅芭蕾舞女圖繪掛在客廳裡。屬於印象派畫家,有些作品兼具古典、現實主義或者浪漫主義畫派風格。竇加斯晚年視力衰退,創作轉向雕塑和彩色蠟筆畫。死於巴黎,葬在蒙馬特墓地。

Edgar Degas painting of the great balletmaster Jules Perrot conducting rehearsal in the Foyer de la Danse of the Palais Garnier. Paris, 1875

(左圖)竇加斯。中與右圖1875年佩羅(Jules Perro)在加尼爾宮(巴黎歌劇院)舞蹈室指導學童跳舞  

       YouTube觀賞Edgar DegasART&MUSIC - Degas, Tchaikovsky

Edgar Degas Degas and the DancersDegas's Ballerinas (配樂是維瓦第Vivaldi《四季》Four SeasonsSummer)。Edgard Degas Dancers - Ballerine Di Degas

 

        第九節 《柯碧麗亞》:機器娃娃(1870

        1957年台灣芭蕾大師康嘉福與學生蔡雪慧合作,演出德利伯譜曲的《柯碧麗亞》全劇。《柯碧麗亞》Coppélia)由德利伯(Leo Delibes1836-91)譜曲。德利伯享有「芭蕾音樂之父」美譽,因為他音樂裡的節奏和旋律,最能使編舞家和舞者大展所長。他創作三部芭蕾舞劇,除了《柯碧麗亞》之外,還有1866年首演的與明庫斯合作譜曲的《泉水》(La source, The Spring1876年首演的《希爾薇婭》Sylvia),深獲柴可夫斯基推崇。

        德利伯另外寫過三十多首浪漫曲、歌曲以及一些合唱曲。曾就讀巴黎音樂學院,從亞當和貝努瓦學習作曲、管風琴及鋼琴。1853年起在巴黎歌劇院任職,1881年受騁為母校巴黎音樂學院教授。作品與民間音樂密切聯繫,旋律流暢優美,雅俗共賞。《柯碧麗亞》裡穿插民族特色舞(Character Dance):第一幕穿插波蘭瑪祖卡舞曲(Mazurca)與匈牙利查達斯舞曲(Czardas)[14]

  

左圖德利伯,古典芭蕾音樂之父。中右為《柯碧麗亞》主角與馬祖卡舞曲劇照

 

        1870525柯碧麗亞在巴黎歌劇院首演,連演十八場。719普法戰爭爆發,831普魯士軍隊圍攻巴黎,才中斷演出。柯碧麗亞德利伯作曲,聖里昂(Arthur Saint Leon)編舞。劇情採自1815年德國霍夫曼(E.T.A. Hoffmann)發表的兩篇故事:睡魔(Der Sandmann, The Sandman與傀儡(Die Puppe The Doll《柯碧麗亞》第一與二幕鋪陳劇情,第三幕則以一連串舞蹈為主。德利伯採用主題旋律作曲法(主導動機leitmotif,分別為劇中人物規定音樂主調。

       柯碧麗亞劇情分為三幕。(第一幕)加里西亞郊外,小鎮廣場。斯凡尼爾達Swanilda走到玩偶製作師柯貝留斯Coppelius,發現柯碧麗亞在陽臺上坐著看書。她不知道柯碧麗亞其實只是個木偶。她撞見未婚夫弗朗茲竟然向柯碧麗亞傳送飛吻。接著,鎮長宣告明天舉行領主贈予新鐘的慶典,他手持麥穗說道:「誰搖響它,就可以領取禮物,並在這天結婚」。斯凡尼爾達聽不到聲音,就把麥穗扔在地下。此時葛白留斯走出家門,丟失鑰匙;斯凡尼爾達撿到鑰匙,潛入葛白留斯家。弗朗茲也帶了梯子,靠在陽臺,爬向窗戶。
        
(第二幕)工作室。斯凡尼爾達和朋友進入葛白留斯工作室,發現柯碧麗亞原來只是個上發條的玩偶。她們開動發條,讓所有木偶(中國人、小丑、國王等)舞蹈取樂。葛白留斯突然回來,趕走這些女孩。斯凡尼爾達躲在凹室裡,換上木偶柯碧麗亞的服裝。柯貝留斯發現弗朗茲跳進房間,弗朗茲承認愛慕柯碧麗亞。葛白留斯灌醉弗朗茲,翻閱魔術書,企圖把弗朗茲的生命移到木偶柯碧麗亞身上。斯凡尼爾達冒充木偶柯碧麗亞,假裝逐漸獲得生命,眨眼、揮臂,舞動起來。她搖醒弗朗茲,開動其他木偶的發條讓它們跳舞,戲弄柯貝留斯。柯貝留斯發現木偶柯碧麗亞原來還在老地方,才知道上了斯凡尼爾達的當。

        (第三幕)婚禮。新鐘落成,新婚夫婦跳舞,斯凡尼爾達與弗朗茲也在其中。十二位少女圍成大圓圈,象徵著時鐘時刻,跳起黎明舞、黃昏舞、紡織舞。牧師證婚,鎮長贈送禮物。

        YouTube觀賞】Coppelia Variation - The Kirov Ballet 瑪祖卡舞Mazurca CoppeliaCoppelia (Mazurka)Bolshoi Ballet-Coppelia : MazurkaDelibes: Coppélia (Opus Arte)Coppelia Act One, Tavern SceneCoppelia Act OneCoppelia - Final - Royal Ballet 2000Coppelia the ballet 1Coppelia the ballet 2

 

           第十節《希爾薇婭》:牧童與仙女戀曲1876

 

1876年《希爾薇婭》Sylvia在巴黎歌劇院首演或稱月神戴安娜的仙女La Nymph de Diane)。德利伯作曲,梅朗特Louis Mérante編舞。劇情根據1573義大利詩人塔索(Torquato Tasso)發表的詩作《阿明塔》(Aminta1952年英國王家芭蕾舞團阿須頓爵士(Sir Frederick Ashton)重新編舞,舞后馬歌方婷(Margot Fonteyn)擔綱。阿須頓爵士簡述劇情:「男孩愛女孩,壞人抓走女孩。神明把女孩還給男孩」。

《希爾薇婭》劇照。左圖馬歌方婷主《希爾薇婭》女主角,向月神戴安娜跪下。

《希爾薇婭》全劇分為三幕。第一幕善良牧羊人艾阿明塔,愛上仙子希爾薇婭。他借著月光偷偷注視她,卻被女獵神們發現。希爾薇婭惱怒,朝著愛神(Eros)雕像射箭,報復愛神亂點鴛鴦譜。阿明塔為了救護愛神,以身擋箭而倒下,但是愛神卻回敬他一箭。黎明,希爾薇婭與女獵神們一起飛回森林。

       第二幕希爾薇婭傷心折返,回來憑弔阿明塔,卻遭到邪惡獵人奧立昂(Orion)趁機擄走。農民路經此地,發現阿明塔屍體。老巫師用玫瑰花瓣救活阿明塔,指引他尋找希爾薇婭,接著消失。愛神雕像突然射出耀眼光輝,人們省悟老巫師就是愛神化裝前來救助阿明塔的。另一方面,愛神前往奧立昂的黑暗洞穴,幫助希爾薇婭逃走。

        第三幕月神戴安娜(Diana)廟宇前的廣場上,諸神與民眾歡慶酒節。阿明塔看到愛神護送著希爾薇婭乘舟前來,欣喜若狂。奧立昂趕來搶奪希爾薇婭,阿明塔與之搏鬥。希爾薇婭請求月神戴安娜幫助,戴安娜一箭射死奧立昂;但是不允阿明塔與希爾薇婭相愛。愛神遙指天空,再現過去戴安娜與牧羊人恩迪來昂(Endelyon) 熱戀的幻影(希爾薇婭即是他們生下的女兒)。月神領悟愛情不可抗拒,遂與愛神祝福這對年輕情侶。【YouTube觀賞】Trailer: SylviaLeo Delibes - Sylvia Act 1 [Royal Ballet 2005]

 

               第十一節 法國芭蕾沒落

1581女王芭蕾戲劇》演出開始,巴黎一直是世界舞蹈首都。但是從十九世紀後半,這種地位逐漸下沉。有些優秀人士離開法國,前往願意接納他們的俄羅斯等國。有些芭蕾伶娜想在巴黎重振芭蕾,但是無法挽回芭蕾中心移往俄國的趨勢。

1870年亞當譜曲、聖里昂編導《柯碧麗亞》在巴黎上演,也不足以重振法國芭蕾榮光。扮演女主角斯凡尼爾達角色的演員,是來自米蘭的十五歲女孩波札奇(Giuseppina Bozzacchi),而男主角法蘭茲則由女舞者尤珍妮(Eugenie Fiocre)反串。女扮男裝是當時風尚,也是芭蕾逐漸失去巴黎觀眾的主因之一。

更糟的是,1870年七月普法戰爭爆發,八月帝國歌劇劇院(巴黎歌劇院關閉。九月編導聖里昂去世,普魯士軍隊圍攻巴黎(18709 – 1871年元月,米蘭女舞者波札奇罹患肺炎餓死。第三共和期間1870-1940),帝國歌劇歌劇院改稱國家歌劇劇院。1871年元月巴黎之圍解除,但是藝術活動中輟。[15]  187310國家歌劇劇院失火,燃燒廿七個小時。1875加尼爾宮(Palais Garnier開張,1876上演《希爾薇婭》,芭蕾仍然欲振乏力。[16]

        在這段期間,芭蕾舞在法國和西歐、義大利逐漸缺乏創新與進步失去生命力,終於失去觀眾歌劇逐漸取而代之,芭蕾成為歌劇陪襯,或音樂廳附屬。但是俄國芭蕾卻異軍突起,聖彼得堡取代巴黎而成為世界芭蕾首都。1909年狄亞吉列夫率領「俄羅斯芭蕾舞團」Ballet Russe來到巴黎,芭蕾舞才開始在法國重振。



[1] “poorly proportioned, with a bent posture and skinny legs”。也有人主張浪漫芭蕾始於1827年馬麗?塔格里歐尼在巴黎首演的《西西里人》(Le Sicilien)。

[2] 其實1831年馬麗.塔格里歐尼就在倫敦,偶爾腳穿足尖鞋主演《西風與花神》Zéphire et Flore)。

[3] 有趣的是,古巴最有名的芭蕾伶娜阿利西亞因為開刀而嚴重弱視,義大利齊凱蒂只能朝著一個方向轉。他們的肢體缺陷都不影響芭蕾造詣,他們的成就都是感人的勵志故事。

[4] 台灣西南部西拉雅族的夜晚祭祖儀式,少女也穿白色衣裙歌舞,唱著牽曲。

[5] 關於巴蕾足尖鞋的演進,參考Gaynor Minden, New York網站文章Eliza Gaynor Minden

[6] 參見Wikipedia條文 “limelight”

[7] 百度文庫/教育專區/高等教育 《西方舞蹈史》期末考习资

[8] 《吉賽爾》中有一個動作,雙手交叉在胸前。據洛普霍夫分析,這個舞姿來自古老的異教葬禮,當時人們把死者雙手交叉放在胸前。在芭蕾默劇動作裏,這就代表死者。

[9]  1921年亞當進入其父執教的巴黎音樂學院(Paris Conservatoire),學習管風琴(organ)與小風琴(harmonium)。二十歲時,他為巴黎的雜技表演場所撰寫歌曲,也加入戲劇院管絃樂隊。後來亞當與巴黎歌劇院不合,1947年自行建立歌劇院,次年倒閉而負重債。1947年回到巴黎音樂學教授作曲,培養出傑出學生「古典芭蕾音樂之父」德里Leo Delibes183618911856年德里譜出《海盜》(Le Corsaire,深深影響柴可夫斯基作曲風格亞當也是英文聖誕歌「神聖夜」(Holy Night)的作者。

[10] 參見「紫氣東來」網站文章《古典女子四人舞》

[11]今天流傳的《巴姬塔》卻是1881年底在聖彼得堡首演的版本,佩提帕編舞。明庫斯增添三小段音樂:第一幕明庫斯三人舞(Minkus Pas de trios)、第二幕巴姬塔大古典步(Paquita Grand pas classique)與兒童馬祖卡舞(Mazurka des enfants)。

[12] 連橫《台灣通史》開闢記說:海盜林道乾橫行東南亞,遭到明朝都督俞大維追剿,1563年把18藍黃金埋在打狗山 (今高雄壽山)。由此也可見早在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南以前,漢族已曾來到台灣。

[13]關於拜倫這首長詩,參見東吳大學老師的部落格」 2005/08/19「海盜 & 詩人拜倫」。愛樂電台行銷《海盜》DVD,錄製1999年美國芭蕾劇團American Ballet Theater, ABT演出的版本。

[14] 「瑪祖卡」是波蘭中部瑪祖爾地區(mazhu’er)民間土風舞,常在各大芭蕾舞劇出現。節奏鮮明、舞步豪邁、氣質高雅。中速三拍,重音常落在第二、三拍,表現為男女雙人集體舞。舞蹈有滑步、腳跟碰擊、男子單腿跪、成對旋轉、女孩繞男子輕快跑步等,與民間「瑪祖爾」已有很大區別。

[15] 在巴黎圍城期間,芭蕾伶娜波格蘭(Leontine Beaugrand)組織團體,募集糧食與金錢,在法蘭西戲劇院(Comedie Francaise)地下室傷兵醫院服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