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滩画报

 hezhlove 2014-05-19

酒店墙面的每一片石块在施工的时候都进行了编号,实现了随便两平方米的地方都不会有重复的墙体这种完美细节

四月初去腾冲并不算是最好的季节,除了天气是将热未热,雨季尚迟,日日晴好。这座边境小城的春天来得有点早,著名的油菜花在二三月份就闪亮登场,四月偶尔还可以看到的花田,大概都是偷懒睡过头了吧。
杜鹃花开了。不过我们并没有专程去到高黎贡山拜访数百年的杜鹃之王,神一样的大树杜鹃兀自在山中繁花似锦,若非虔诚之心不敢企及。后来在云峰山脚下的石头纪温泉别墅度假酒店,我们见到了酒店引种的几株大树杜鹃,虽不是想象的那种参天壮观,不过相较于看惯了的灌木杜鹃,它们还是以一种非凡的姿态呈现于我们的视野。

石头纪:隈研吾的负建筑
同样令我们的视野焕然一新的,正是酒店本身。位于滇滩镇云峰村的石头纪,以道教圣地云峰灵验山为背景,在主峰望东的半围合谷地“不老谷”铺陈开来,风水绝好。日本设计师隈研吾在这块秘境般的乡野之地,用他著名的负建筑理论,设计打造了这片宛若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建筑群。这是他在中国最早的酒店项目之一,也是其在中国耗时最长的大型项目。隈研吾在其关于建筑的专著《负建筑》中提到“负建筑”其实是指最适宜的建筑,而这个项目开始的 2007 年,正是他关于负建筑论述形成后的第三年,把这个酒店看作是他对于负建筑论述的一次实践,也未尝不可。
“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自得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那种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建筑物难道真的不会出现吗?那种不再与周围环境相割裂的、非独立的建筑物难道真的不可能存在吗?如果建筑物像土地那样,又会怎样呢?”——500 亩的石头纪温泉度假酒店,正是在《负建筑》中提出疑问的隈研吾试图去探寻的答案。

别墅院里的泡池每个都是用一整块花岗石切割雕刻而成,形为寿桃和葫芦,剖出的一块置于泡池旁,如同掀开的一个盖子,实际上是用作卧榻用

云南云峰旅游集团投资的石头纪于去年八月首期开放使用的 50 栋纯独栋别墅,包括在建的另外 300 多栋二期、三期别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群从山谷里长出来的石头房子,满眼都是石材,不见一片砖瓦,石材为墙,石材为顶,石材为路,所有的石材除了进行不同尺寸的切片,并没有进行多余的处理,一派原始自然的大地肌理。据了解,整个建筑群用到了来自云南不同地方的六种石材:武定砂岩、大理石、香格里拉汉白玉、施甸米黄、云龙青石和腾冲本地火山石,在进行贴面的时候为了形成各自不同的墙体,隈研吾设计出了大小、厚薄完全不同的 108 种石块规格,以便进行色彩错落、嵌合凹凸的搭配,整个工作细化到为每栋建筑每一面墙体的石料拼贴都出了详细的图纸,所以每一片石块在施工的时候都进行了严谨的编号,最后才实现了“随便两平方米的地方都不会有重复的墙体”这种完美细节。

石头纪酒店的接待处的主体建筑,包括大堂、餐厅、展示厅等多功能区,其造型与山体的起伏相呼应

方方正正的空间,高度和宽度都相当适宜,完全没有那种令人厌恶的“建筑物时刻张扬的不可逆转性”,亲和感如同周围的腾冲山水一般,让人很容易接近,而进入房间,才发现建筑的内里却并不如外面看到的那样方正,往下伸展的屋檐,与墙面形成自然的过渡,又与邻里的屋檐错落比肩,形成一种舒服的内屋际线。往内收敛的屋檐不是过于空荡的高度,也没有压迫感,那种适度,应该是遵循了一种日本居住空间所讲究的“版型”。这种型所带来的室内气氛,是相当居家感的。七种房型中,有的是起居室和卧室、盥洗间、衣帽间连为一体,典型的“凹”字形,缺口处为温泉汤池和花园,有的是起居室与卧室分开,呈“工”字形,从起居室需穿过花园才能到达卧室。

房间的灯光设计来自新加坡 Project Lighting Design Pte.Ltd

房间的所有家具都是定制而成,实木和竹的材料带来了使用的舒适性

虽然格局不同,但每栋别墅的空间都巧妙地利用朝向采光很自然地形成了明暗相谐的气氛,灯光的设计和家具用料都有不小的区别,以此来应对不同人对于空间机能的需求——对睡眠空间更专注的人,可以选择卧室自然采光比较少的房间,而喜欢在床上活动的人,选择卧室朝南的房间无疑更理想。每个房间都好像有着自身的性格,旅居者与房间的相处就如同是对自我性格的再发现。
每栋别墅都配备了双人 SPA 的房间,只要跟前台预约 SPA 的时间即可,而不需要去专门 SPA 区域,而室外温泉泡池,放水前的祈福仪式,据说是对灵验山道教祈福的呼应,这也是酒店温泉所倡导的福禄寿喜汤浴文化之表达。放置在院子花草树木中的泡池,每个都是用一整块花岗石切割雕刻而成,寿桃和葫芦是两种基本的形状,剖出的一块置于泡池旁,如同掀开的一个盖子,实际上是用作卧榻,夜晚泡好温泉躺在上面,腾冲空气好,星空低,繁星如同在眼前铺陈开来,人是完全地融入了大自然中,穿衣服都是多余的,须得赤裸,才能感受那种久违的天人合一的舒坦,事实上,这是整个酒店所致力于带来的那种度假的方式:在与自然的亲密相处中解放自我。所以隈研吾设计的空间,完全是以一种居家的自在感带出,他让人很享受停留在室内的一切时间,那种合理而真实的自然感。我最喜欢的一处细节,就是起居室有专门的茶水间,像一个小小料理区的操作台,让人很方便地沏茶、煮咖啡、洗水果,总是有居家之感,不拘谨、不疏离,很多酒店的空间是硬性的存在,而石头纪的空间,更像是软性的包裹,人如同太极的柔和,收放自如。住在里面,就更不愿意出门。

尚未完工的会议中心,从上可以俯瞰整个酒店别墅建筑群

别墅的外围有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自然水系,房间与水、山的关系自然融洽

酒店房间所使用的陶艺设计来自台湾地区的 3’CO

房间的布艺设计来自日本的 NUNO Corporation

室内设计来自 新加坡 Lim.Teo+Wilkes Design Works Pte.Ltd

细食腾冲在地味
酒店为客人定制了很多体验腾冲的项目,在“做一回腾冲客”的主旨下,你可以选择做一天和顺人、做一回傈僳族人、当一回火山汉子……不过当你非常享受房间带来的休养之乐趣时,你可以选择不做选择,除了吃。
酒店有非常不错的餐厅可以选择,以当地菜为主的云南菜在口味上都令人满意,胜在食材新鲜,调味讲究,而且每日菜式皆有变化,摆盘上又是有着西餐般的小讲究。在酒店之外的餐厅之选,我的第一推荐就是去傈僳族人家中吃当地菜,这是酒店定制项目中最不应错过的行程。傈僳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腾冲的 100 多户傈僳族人主要聚居在滇滩镇的水城村,石头纪与这里的一户头人家开设了定点餐饮的合作,只有住酒店的客人才能到这户人家中做客,吃上一顿别有风味的民族美食。

建于灵验山树林之中的餐厅,四面开窗通透,是石头纪度假酒店为住客安排的山中用餐体验

头人的女儿阿咪在我们黄昏抵达时带着家人在门口唱起了迎宾曲,端上迎宾酒,落座于有着民族建筑特色的老宅,啃水煮玉米,吃茶聊天到天色将晚,才正式开席。是日大菜就是吃烤小耳猪,作为云南的特有品种,小耳猪主要产于版纳、思茅等地,全散养自然寻食,这种最多长到 40 公斤左右的猪养殖的周期比较长,一般在 20 公斤的时候吃最理想,小耳猪几乎没有脂肪,烤之前先用草果、大料、泡椒碎以及当地的特色香料等码料腌制两个小时,入味后,吊在木炭火上翻烤四五个小时,因为脂肪薄,所以需要吊在离火四五米高的架子上,用温火慢慢烤,把脂肪全部吸收在皮和肉里面,整个过程全赖人手的翻动,可谓耗时耗力。
炭火烤的小耳猪香味浓厚,虽然没有什么肥肉,吃口却并不柴,蘸酱水吃下酒又佐饭,其他的冷热菜也都围绕这只猪的其他部位而展开,脆炸粉肠段配花生米,绝佳的下酒菜;葱炒猪肝,异常粉嫩,猪小肝小,果然浓缩的都是精华;猪血煮豆腐汤,化了猪油在里面,鲜香可口;连简单的水煮时蔬,四季豆、南瓜、白菜,清甜甘冽,全赖材料的天然新鲜。柴火焖的米饭是用了传统的马帮锣锅,加了土豆丁、火腿与米一起焖,整个香味交错结实。
这种寻味的出走,是非常值得尝试的。另一条值得尝试的路线是上云峰灵验山,这应该算是腾冲热门景点中游客最少的吧,毕竟,要坐差不多半个小时的索道上到山腰,再走 2000 多级台阶才能入得海拔超过 2400 米的山门,不是一般游客都会热衷到访的。山中植被充沛,空气良好,时有疾风行走林间,不觉燥热。山体的主峰是一整块花岗石,所以不少石阶就直接在上面开凿出来,而最神奇的是位于顶峰的道观,整个建于巨石之上,距今已有近 400 年历史,在今天运送建材上山也只能靠马匹走后山的情况下,古人的建筑奇迹堪称鬼斧神工。
上山是一条路,下山是另一条路,前路险,后路峻,风景各异。最适合早上爬山,接近中午的时候从后山下山,中间穿过一大片热带雨林,快接近山腰的地方,突然眼前冒出一栋屋顶盖着茅草的木房,建于树林之中,四面开窗通透,内设开放式料理台和餐桌椅,这是石头纪度假酒店为住客安排的山中用餐体验,这里与其说是一个餐厅,不如说更像是一个高级版的风雨亭,所以这里本身不设储藏室,所有的食材配料都是在预约的当天从山下现运上来,一次最多也就接待 10 人用餐。一位厨师加上两位服务员,有点像铁板烧,菜是中西混搭,色拉、烤翅、煎肉、炒饭,都是现做现吃。真正的窗明几净,风从房间穿过,甚至听得见树叶的婆娑声,虫鸣鸟叫皆同声送达,相对于吃,停歇山林这件事更有了不一体验,让人印象深刻。
毕竟是属于边陲小城,腾冲的吃,在花样上来说并算不繁多,倒是食材的选择多,入菜的绿叶植物尤其有信手拈来的感觉,而猪肉、牛肉多为各种小炒,冷菜则是加各种调料的酸辣冷拌为多,鱼类多是清蒸、红烧、火炖。要说地方特色,稀豆粉是一个,腾冲大救驾也算一个,前者是豌豆粉制成糊状,加酱油、姜水、辣椒、芫荽等调料搅拌舀着吃,是腾冲人最传统的早餐。大救驾其实就是炒饵块,将三角形的饵块与鸡蛋、番茄、辣椒、白菜(或菠菜)等同炒,有的会加入肉片,卖相非常家常,颜色是黄白红绿搭配,算是一道主食,很多人中午就着一份大救驾就可以果腹了。而这道其貌不扬的土菜在口味上却让人胃口大开,饵块薄,入味,吃起来没有那么湿,略带点脆感,混搭的蔬菜赋予了清香,确实是在腾冲多日百吃不厌的菜,想想也是,这么多年流传下来,自然有它的魅力在。

傈僳族人家的烤小耳猪是吊在木炭火上人工翻烤四五个小时而成

走夷方的蛤蟆天鹅肉,红米饭团配老鹅油很赞

腾冲特色美食大救驾

不过另一道传统的土锅子,在口味上却不算特别惊艳,用粗陶锅子码着菜炖着吃,其实有点像火锅,汤是骨头高汤,从下往上码着荤素配菜,酥肉、炸猪皮是必不可少的,笋片也是常见菜类,猪皮水发后放在锅子里煮,很容易和笋片混淆。不过这道锅子吃起来总是觉得味道不够鲜美,乏善可陈。因为整个锅子塞得很满,吃了很久却好像没怎么吃的样子,所以人少的话不要轻易尝试。
我想大概因为二战期间作为滇西抗战最惨烈的战场之一,腾冲城的破坏相当巨大,在这个小城里一切都似乎是新的,所以鲜少有老字号的店铺,大一点的馆子,基本上都是那种典型的团体餐。不过好在餐厅的不少菜在味道上还是坚持着一定的水准,侨香斋、走夷方都是这种代表。走夷方的蛤蟆天鹅肉和炒蚕豆都是我此行在腾冲吃过的美食中记忆特别深刻的,蛤蟆天鹅肉用三四年的老鹅,肉炸至干脆,浸在鹅油大盘上桌,盘沿一圈摆放着烤过的红米饭团,吃的时候用饭团蘸鹅油,配两块鹅肉一起入口,鹅油香味浓郁,红米饭团微干,鹅肉脆而有嚼头,异常好吃,基本上这道菜两个人就可以吃饱了。四月是蚕豆上市的季节,厨师选了最嫩的蚕豆,掰为两瓣带壳用酸菜炒,酸菜与嫩蚕豆的味道结合得非常美妙,而且带壳炒的做法,完全是第一次开眼界,原来嫩蚕豆的壳炒过之后也是美味一种。
走夷方是在和顺古镇的边上,在古镇另一边的大门入口处,铜瓢火锅“幸福田园”也是腾冲美食带给人的重要记忆。铜瓢火锅是用铜瓢当锅,将牛肉、内脏等盛在里面炖煮上桌的形式,据说最早是从保山流传开来,现在的铜瓢火锅是将预先炖制好的牛肉放在铜瓢内上桌再煮,幸福田园就是这种形式,烧的也不是炭火而是改用方便的电磁炉。火锅主要是里面的黄牛肉和牛筋、牛肚等内脏,也可以加一些蔬菜、豆腐等配菜,猪肉丸子,甚至生牛肉再涮,不过吃下来,绝佳的还是预先烹饪好的牛肉,四五个小时炖制入口耙软,入味厚实却又不腻,内脏的部分尤其好吃,根本不用蘸自己调配的酱汁。

幸福田园的铜瓢牛肉火锅是用铜瓢当锅,将炖制好的牛肉、内脏等盛在里面上桌煮食

酸菜炒蚕豆,新鲜的蚕豆带壳炒,吃口嫩而味道特别

腾冲特色小吃、咸甜味综合的“头脑”

柴火焖的马帮锣锅米饭,加了土豆丁、火腿与米一起焖,香味甚浓

慢享温泉水生活
石头纪温泉度假酒店无疑是体验腾冲的最佳目的地,不过想要入住却并非易事,因为这家酒店目前只对会员开放,不接待非会员的散客和团体客。好在目前入会“腾冲客”的门槛并不高,作为会员所能获得的回报倒也超值。酒店之外会率先开放的一个公共区域将是在酒店一侧正在修建的道温泉,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温泉汤池,同样来自隈研吾的设计,建筑外形犹如两只展翅飞鸟,66 个温泉泡池掩于翅膀之下,融合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理念设计,值得期待。
温泉,的确是腾冲的一张名片。作为一个火山密布的小城,曾经热闹的地质活动带来了丰富的地热资源,分布多处的 80 多个热泉与火山并存的风景,是中国小城中为数不多的。温泉的广泛分布,不仅带给了当地人健康和生活乐趣,也形成腾冲独特的旅游资源,并吸引了高级温泉酒店的进驻,提升了旅游的层次。公共温泉以热海景区为主,这里也是腾冲温泉带的核心区域之一,硫磺泉和汽泉为主,几十个沸泉常年水雾缭绕,是游客最为偏好的地方。

4 月刚开门的柏联温泉,是腾冲公共温泉汤池中精致度最高的。来自昆明的柏联集团以阳宗海畔的柏联温泉为先,随后在重庆经营了北温泉,同这两家柏联一样,腾冲柏联温泉也是一个带有精品酒店的综合项目,目前只先期开放了温泉汤池的部分。位于和顺古镇一侧的柏联温泉,其实也是离县城最近的温泉,所以在地理位置上得天独厚。24 个分布林间的泡池,外加一个室内和一个室外游泳池,中等的规模,可以有效控制人数,在舒适性上应该说也是更胜一筹。温泉区域中间穿流而过的三合河,则为泡池带来了错落有层次的风景,特别是位于河流一侧的山景泉,掩映在巨大香果树下的三个泡池散落于半山,各自都有很好的私密性,说它像个野泉也未尝不可。

柏联温泉,位于半山上的小泡池,掩映在巨大香果树下,有很好的私密性

新开放的柏联温泉入口处大门

公共建筑部分以缅甸柚木为主,这种防潮的木料以一种温和肌理带给人舒服的触感。特别是挑高的大堂设计,让人甫一进入就有隔世之感。带有 SPA 室的客房将在今年陆续开幕,17 个房间分布于游泳池一侧的两层建筑,与其说是温泉的配套设施,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度假酒店,再连同即将建成的别墅式精品酒店,一个全新的温泉度假村指日可待。

悦椿温泉村有 43 个不同规格和特色的汤池

柏联温泉,是腾冲公共温泉汤池中精致度最高的,有 24 个分布林间的泡池,外加一个室内和一个室外游泳池

柏联温泉公共建筑部分以缅甸柚木为主,这种防潮的木料以一种温和肌理带给人舒服的触感

而腾冲目前设施最完备的温泉主题度假酒店,则非悦榕庄集团下面的悦椿莫属。去年八月开幕的腾冲悦椿位于北海乡新乐村,全名叫做“腾冲悦椿温泉村”,在这个名字里,温泉无疑是被重点凸显的,温泉汤池部分占了 2/3 的区域,分 43 个不同规格和特色的汤池沿着起伏的坡地而展开,酒店建筑采用了白墙灰瓦、挑檐骑墙,砖石桥、竹林路,看起来就像是现代民居所围合而成的村落,这是一个被水所拥抱的温泉村。
酒店的客房分主体建筑四层的汤屋和独栋别墅的汤院,总共只有 37 间。套房式的汤屋设计了面向农田的阳台,大型汤池就位于阳台之上,因为有了与自然的衔接,在房间泡汤也有了某种室外之感,特别是夜晚只开池灯,可以听到虫鸣,还有来自山谷的风在阳台上乱走,那种感觉甚好。去往汤院别墅要穿过小桥溪流,汤院外围有人工的水系,一墙之隔就是听得见水流声的温泉区,不过汤院里都有露天泡池,位于花园之中的泡池,同温泉区里一样有着自然的意趣,有的汤院还有露天泳池和理疗室,是另外一番旅居的情致。
对外开放的温泉区,主楼除了更衣室,还有著名的悦椿 SPA 和提供食疗菜肴的餐厅水云间。整个温泉区域像是一个水上的公园,46 个室外汤池掩于树下草旁,水流行于石间,既有大的池体,又有小的秘境,移步换景,充满探索与发现的趣味。

腾冲悦椿酒店建筑采用了白墙灰瓦、挑檐骑墙,砖石桥、竹林路,看起来就像是现代民居所围合而成的村落

悦椿酒店有 9 间别墅式汤院和 28 间套房式汤屋,图为套房卧室

传统手工艺:流传与困惑
泡温泉之外的腾冲,自然的景点都得掐着季节的时间表去才好,同样名声在外的油菜花田与银杏树村都是如此,不过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国殇墓园很值得一去,这会是腾冲行程中稍显沉重的部分,却是值得去理解那段为我们所不了解的惨烈的滇西战争历史。
和顺古镇作为滇西著名的侨乡,是腾冲所有人文与自然景点中名声最大的,也因为这个原因,当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游客的冲击,在古镇外围的主要道路上,对当地人来说面孔陌生的群体以及因他们而发展起来的商业,其实都是中国大多数古镇的标配,只不过这里的商业以玉石为多,名头小资的咖啡馆与客栈则形成了另外一种千篇一律的古镇风景。和顺好逛的地方是要走到巷子里面去,很容易接触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气息,这是它比较有趣的一部分。
如果你只是慕名到此一游,柏联集团在一片湿地旁边整修的一段和顺小巷倒是可以一走,一砖一瓦都还是风韵不减,尤其是占据主体区域的总兵府客栈。总兵府指的是清朝九个总兵之一的腾越镇总兵张松林老宅,原本在腾冲县城,后因城建面临拆迁,被柏联原样搬至和顺,易地保护。搬迁后的总兵府三栋建筑的格局、建材都没改变,只是彼此之间拉得更开,占地面积也变大了,现在活化为一个有 39 间客房的客栈。总兵府和镇上的其他百年老建筑一样,见证了腾冲的历史变迁,只不过有的日渐消退(如弯楼子),有的成为纯粹的风景(如和顺图书馆),而它,因为商业、文化与生活巧妙相遇开启了新生命。
新生命能不能惠及其他的老传统,这是我们时常面临困惑的话题。因此,腾冲那些为人们所熟知又渐渐遗忘的传统手工,在行程中以一种独特的美感凸显了出来,它比火山公园、柱状节理、黑鱼河、樱花谷、湿地公园这些安静的风景都要显得动人。

由华黎主持设计的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与腾冲界头乡新庄村龙上寨的当地风貌结合得很好

高黎贡山脚下的界头乡新庄村,龙家寨是云南著名的手抄纸村寨,现在龙上、龙中、龙下寨还有三四十户人家保留着用构树皮手工造纸的传统,几乎家家的院子里都可看到纸浆原料的池子,抄纸的活动式纸帘。出于保护当地传统资源和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2008 年 4 月启动的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选址位于龙上寨的宗祠坡,设计师华黎采用了当地传统的木结构方法,以及木竹、火山石等当地常用材料,并完全由当地工匠营造,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那种缺乏现代工艺处理的手工特征,使得最后的成品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精致感,甚至随着时间变化季节影响、风吹雨淋日晒而褪色、裂变、残损,变得露出破败之相。

龙上寨农户龙德正的妻子在家里抄纸

华黎说,“正是这种变化赋予建筑物一种时间感,使其融入环境当中。这些自然材料看似缺陷的地方也正是它的美德所在——本质得以呈现。这也如手工纸,看似粗糙,但其质感肌理告诉你造纸的原料、方式等线索,当其变得精致光滑,这些品质也就随之丧失。”注重“呈现”和“还原”价值的建筑方式,解释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博物馆的“破败感”。某种程度上,它的这种自然与真实,真的与当地的土壤融为了一体,至少在当地人看来,这栋形态现代的建筑,对他们有着某种亲切感。
造纸博物馆里可以了解从沤泡、蒸料、打浆、抄纸到榨纸、翻纸、背纸、揭纸等等详细的古法造纸流程,这也是传承至今的蔡伦造纸术。博物馆的楼上,可以看到各种不同品质的手工抄纸,站在露台上,则可以一览龙家寨的田野村子,以及远处的高黎贡山。出博物馆,去最近的一家农户敲门拜访,农户龙德正的妻子正在家里抄纸,他母亲抱来晒干的构树皮给我们看,还向我们示范了揭纸,每一道程序都仰赖人的亲力照顾,古老的技术在现代的生活中变得如此亲近,那些泛着毛边的手工纸,则可以清晰地看到构皮的肌理和手作的自然痕迹。一方面虽然繁复的手工投入其中却卖不了什么价钱(一张纸 0.6 元),另一方面,市场对手抄纸的需求越来越小,龙德正家已不再常年抄纸,只在农闲的时候做做,“卖蔬菜都比较赚”,他太太笑着说。可是看她抄纸时候的娴熟、自信以及劳作之美,心底真希望这种古老的传统是可以继续传下去。

造纸的原材料构树皮

在固东镇的刘永周家,我们就看到了传统工艺的香火传承。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70 多岁的刘永周现在已经很少参加皮影戏的演出,“以前一个晚上演三四个小时,现在一般两个小时,很多都记不住了。现在也只是有的地方庙会、有的人家里有病人请去演一个晚上,其他时间,都是孙子他们出去演出。” 《说唐》、《说岳》是刘永周演得最多剧目,还有《杨家将》、《施公案》、《彭公案》、《封神演义》,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作为家族的第四代传人,刘永周不仅精于舞台的表演,还精于制作各种类型的皮影人物,“什么形象都可以造型,书本上、连环画、电视里没有的,我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制作。”做一件皮影作品要先在纸上造型,然后勾画到黄牛皮上,这个过程不能用铅笔勾,因为会影响色调,需用锥子,而锥子是不能给予犯错和更改的机会,这也是制作皮影当中最为繁琐和耗时间的地方。完成一次造型,花费的时间往往需要十二三天(注:每件造型可以多次使用),而用造型来制做一件皮影作品,花费的时间最少 10 天。

皮影大师刘永周制作皮影的一些工具

彩绘皮影所用的工具

刘永周拿出他已经做好的皮影人物,挂在院子的长绳上,阳光下,五颜六色的皮影人物立刻鲜活了起来,“这个是给杭州定做的封神演义,这个是郑伦的金霞售,这个是陈奇的银霞兽,这个是金陵十二钗,还没做完……”很多都还没做完,还好他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媳都继承了家族的传统,皮影顺利传承至第六代,除了在和顺古镇以及腾越人家等一些餐厅表演,他们也制作小型的皮影作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售卖。不过对于刘永周的孙子来说,这个领域的受众还是很小,传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他们至少努力地坚持着。

刘永周制作的未上色皮影人物头像,现在他已经不卖这类的作品了

刘永周现在很少演出,生活中的他总是烟不离口

不过对于固东镇的另外一个老人来说,或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固东镇荥阳村,是云南著名的油纸伞产地,鼎盛时期几乎家家都做伞,不过现在荥阳村里,还在做伞的只有四五户人家,包括年纪最大、最有名的一位手工艺人郑映海。今年 88 岁的郑映海做了 70 多年伞,这门烂熟于胸的手艺对他来说就是一生的记忆,老人思维清晰,眼明手巧,和皮影大师刘永周一样,烟丝抽得很厉害。郑映海每天都在家院子南面的一间半开放式屋子里做伞,从材料的堆放、工具的陈列可以看出,那是他的“工作室”,从劈竹、削龙骨、绕线、裱纸一直到熬坝子油、上油、绘画、做柄,油纸伞的所有的环节都是他一个人手工完成,完全没有用到电动的工具,包括在竹柄上打孔,都是用扯线的锥子,令人印象深刻。

固东镇荥阳村的油纸伞师傅郑映海,他是现在村里年纪最大的制伞人

做一把伞要两三天时间,小花伞 60 元,中型雨伞 100 元,院子里正在晾晒的一柄“铺照伞”(商家摆放在店门口的大阳伞),也就卖 880 元。这个价格对于这门纯手工作品来说,确实不高,所以“年轻人觉得做伞不划算,在外面打一天工可以赚一两百,做一把伞才几十元钱”,这门技艺就越来越没人传承了。郑映海的大儿子还会做,但已经不做了,而是在外面打地基赚钱。二儿子郑加彩因为身体不好,倒待在家里,以制伞为主业,做商家、企业定制的大伞为多。但到了孙子辈,郑映海的 6 个孙子已没有一个会做伞了。

郑映海制作的各种尺寸的油纸伞,每个环节都是全手工制作

龙骨用黑大竹,伞柄用荆竹;小伞龙骨 24 根,中伞 28 根,最大的伞 32 根;不用桐油,而是在中缅边境贸易处买回来的坝子自己炼坝子油……郑映海的油纸伞有着很多讲究和坚持,也正是这种坚持和细致,一把油纸伞保管得好可以用上 10 多年(不要在大风天用)。但是 10 多年后的荥阳油纸伞会不会是一个历史名词,老人其实也很感慨,但这对他来说,惟一能掌控的只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做一把伞。

郑映海制作油纸伞的一些工具

INFO
腾冲石头纪温泉度假
综合酒店
地址:云南腾冲云峰灵验山度假村
电话:0875-589 8888

腾冲柏联温泉
地址:云南腾冲和顺古镇张家坡
电话:0875-589 2222

腾冲悦椿温泉村
地址:云南腾冲北海乡玛御谷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
电话:0875-899 9888

幸福田园铜瓢牛肉
地址:云南腾冲和顺古镇
电话:0875-515 8888

走夷方
地址:云南腾冲和顺张家坡,张氏宗祠边荷花塘畔
电话:0875-515 91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