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珍惜而感恩,因感恩而回报

 rasmt 2014-05-19

  经典品读

学会感恩
肖复兴

  西方有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赶回家。
  总有一种遗憾,我们国家的节日很多,唯独缺少一个感恩节。我们可以东施效颦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我们也可以千里万里赶回家,但那一切并不是为了感恩,团聚的热闹总是多于感恩。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没错,感恩的敌人,是忘恩负义。但是,真正忘恩负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常常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情谊、恩惠和德泽,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有意无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对立面。难道不是吗?我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树老根多,嫌烦呢。而我们自己呢,哪怕是同学或是情人的生日,都不会错过他们的party,偏偏记不清父母的生日,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恩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神情所感动。
  恨多于爱的人,一般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心里被哀愁怨恨涨满的人,便容易像被雨水淹没的田园,很难再吸引进新的水分,很难再长出感恩的花朵或禾苗。
  不懂得忏悔的人,一般也容易缺乏感恩之情。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人,往往唯我独尊,一切都是他对,他从来都没有错,对于别人给予他的帮助,特别是指出他的错误弥补他闪失的帮助,他怎么会在意呢?不仅不会在意,而且还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帮助是多余的是当面让他下不来台呢。这样的人,心如冰硬板结的水泥地板,水是打不湿的,便也就难以再松软得能够钻出惊蛰的小虫来,鸣叫出哪怕再微弱的感恩之声来。
  财富过大并钻进钱眼里出不来,和权力过重并沉溺权力欲的人,一般更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因为这样的人会觉得他们是施恩于别人的主儿,别人怎么会对他们有恩且需要回报呢?这样的人,大腹便便,习惯于昂着头走路,已经很难再弯下腰、蹲下身来,更难于鞠躬或磕头感恩于人了。
  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是,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把感恩之情表达出来。美国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个村子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母亲端上来的却是一盆稻草。全家都很奇怪,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母亲说:“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饭,你们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感谢的话,称赞一下饭菜好吃。这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连世上最不求回报的母亲都渴望听到哪怕一点感谢的回声,那么我们对待别人给予的帮助和恩情,就更需要把感恩的话说出来。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好。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几年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在崇文门地铁站等候地铁,一个也就四五岁的小男孩,从站台的另一边跑过来。因为是冬天,羽绒服把小男孩撑得圆嘟嘟的,像个小皮球滚过来。他问我到雍和宫坐地铁哪边近,我告诉他就在他的那边。他高兴地跑了回去,我看见那边他的妈妈在等着他。等了半天,地铁也没有来,我走了,准备上去打个“的”。我已经快走到楼梯最上面的出口处了,听见小男孩在后面“叔叔,叔叔”的叫我。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便站在那里等他,看着他一脑门子热汗珠儿地跑到我的面前。我问他有事吗,他气喘吁吁地说:“我刚才忘了跟您说谢谢了。妈妈让我追你。”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孩子和那位母亲。
  (选自《读者》,有删改)
  【链接】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很可悲的,也是没有前途的。我在偶然的机会又读到了很早以前就读过的肖复兴的《学会感恩》这篇文章,重读后感慨良多。这实在是篇好文章,我推荐给了我的学生们,也推荐给了我的儿子。从心坎里希望他们能够牢记别人的帮助,学会感恩。
  我们每个人表达感恩的方式会不同,但感恩的心都流淌着一样的热血,感情也是一样的纯净。为了自己和他人心灵的安藉,让我们都学会感恩吧。
  (摘自王德华《推荐一篇美文——〈学会感恩〉》)

  新千字文

结草衔环
陈志龙

  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其中“结草衔环”这个成语使用频率很高。
  相比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结草衔环”字面上看无法明白其含义,因此许多人只是想当然用之。好在虽然误打误撞,大多数情况却不会用错。
  “结草”的典故出自《左传》,《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之父魏武子有个非常宠爱的小妾。魏武子临死前要魏颗将小妾给他殉葬。魏武子死后,魏颗却让这个小妾改嫁了。
  后来,秦将杜回攻打晋国,魏颗率兵抵抗。两军激战之时,突然出现了一位老人,他用草编的绳索将杜回绊倒,魏颗活捉杜回,大获全胜。当晚,魏颗梦见了那个老人,原来他是那位小妾的父亲,特来报恩。
  在这个故事中,魏颗的施恩方式令人敬佩。他违背父亲遗命,不仅没有让父亲的小妾殉葬,而且还让其改嫁。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因为在当时很容易被指责为不孝。另外,改嫁也不符合“从一而终”的封建妇道。他这种施恩表现出人性之美,而老汉的报恩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有恩必报,哪怕面对金戈铁马。
  “衔环”的典故见于《后汉书·杨震传》: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遇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就将它带回家,喂养百日,黄雀康复飞走了。飞走的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予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像这玉环一样洁白无瑕。”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为世人称道。
  “衔环”这样的感恩故事非常典型,各类书籍中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类似的故事。从文学手法上讲,将神话与现实人物嫁接在一起,在国民文化程度普遍很低的社会背景下,可以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使人相信“善有善报”和“勿以善小而不为”。当然,这类施恩得到巨大回报的故事,有采取“利诱”引导人们做好事之嫌,不过其使人向善的激励作用,也值得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