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名天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形形色色的糖尿病皮肤病变的诊治
2014-05-19 | 阅:  转:  |  分享 
  
内容糖尿病皮肤病变的治疗内容糖尿病性大疱病?多发生于40~75岁男性,是糖尿病特征性表现,多见于足及脚趾,水疱常自发于正常皮肤。表
皮内水疱一般为内容物澄清、无菌及无出血性水疱,常于2~5周内自愈,不留瘢痕或萎缩。其发病与糖尿病病程及外周神经病变有关。类脂质渐
进性坏死?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为0.3%,在健康人群中极罕见。好发于30~40岁人群,85%为女性。多发于小腿,最初表现为边界清楚的
红斑丘疹,逐渐扩大为不规则斑片,中心为蜡黄色,周围组织呈鲜红色轻微隆起(图9)。类脂质渐进性坏死与血糖控制情况的关系仍存在争议。
跟我来,带你看看我眼中的“它”let’sgo天疱疮的皮肤表现(图1)是在皮损中发生水疱图1糖尿病性大疱病(图2)则表现
为在“正常”的皮肤中出现水疱图2天疱疮VS糖尿病性大疱病天疱疮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皮损泛发发于胸、腹、腋
下及四肢屈侧伴不同程度的瘙痒为疱壁紧张的水疱、大疱糖尿病性大疱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特异表现可发生于手、足部
,局部有轻度疼痛一般在3~7天后可愈合常有其他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下肢麻木、疼痛、无知觉合并脑梗塞者最常见患者描
述临床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患者李某,女性,61岁患者下肢、臀部等部位自发出现水疱,随后破溃,换药后不能愈合无发热
、咳嗽、咳痰等症状糖尿病病史3年,合并高血压病,口服药物治疗。患者描述临床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查左踝部见?(2~3)?cm
×(3~4)?cm表浅溃疡,其下方有结节,表面有炎性分泌物。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正常。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胸部X线片提示右肺
中野斑片影,左上肺可疑斑片影。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患者描述临床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针头至黄豆大小的结节质地
柔软呈褐红色损害可向周围扩展,逐渐融合成片,边缘非常明显逐渐吸收而遗留菲薄、光滑的萎缩性瘢痕结节亦可破溃形成溃疡,愈
后留有萎缩性瘢痕瘢痕边缘尚可有新结节产生经系统性抗结核治疗后常获得良好疗效糖尿病合并结核足部皮损:糖尿病足病溃疡的区别是
,前者的溃疡并未发生在压力大的部位,皮损边缘明显,同时有肺结核证据患者描述临床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患者:严某,女性,43岁
糖尿病病史6年4个月前四肢出现皮下结节,逐渐增大,破溃后结痂,疼痛明显,多处发作,形成皮损,渐扩大。患者描述临床
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体格检查体温正常,伴有四肢关节和肌肉疼痛,其右大腿背侧中段见有3处溃疡,呈U型排列相互连接左足见3处溃疡
,两处相连,形状不规则,分布于足跟、外侧部和足底2.0?cm×3.0?cm右足跟部见不规则溃疡溃疡周围皮肤明显红肿,边缘不规
则,中心发黑,结痂,无分泌物,触痛明显1.0?cm×3.0?cm5.0?cm×3.0?cm2.0?cm×4.0?cm右前
臂桡侧触及一皮下结节,活动差,直径约2.0?cm,无压痛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双下肢血管磁共振检查膝关节以上动脉未见异常狭窄征象
,不除外左侧小腿动脉狭窄及足部感染性疾病。患者描述临床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体格检查组织病理检查考虑为脂膜炎实验室检
查患者描述临床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脂膜炎的皮肤病变为一种小血管炎症,其与糖尿病足病的区别之处是前者的皮损多发,愈合缓慢,反复
发作(图8)该病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首先应去除体内感染病灶,停用可疑的致敏药物,可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氯喹、氨苯砜、沙
利度胺、吲哚美辛、水杨酸盐类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等治疗区别:该病预后较好患者描述临床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患者:XX某,
女性,70岁糖尿病病史34年3个月前右足小趾掌面小趾掌面见散在黄褐色斑丘疹,上有结痂。1周后足底及足背斑丘疹逐
渐变多、变大、变厚,皮疹呈黄褐色1个月前双足及双手见大片黄褐色斑丘疹,10天前全身见黄褐色斑丘疹,以大腿及腹部为重。
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双手部见散在黄豆至五分钱币大小的黄褐色斑丘疹,表面不平,有的破溃,有的融合成片(图3),皮肤
科检查示:患者描述临床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图3躯干见大片黄褐色斑丘疹,上有黄色结痂,有的破溃,有的融合成片,皮疹面积最大
达10?cm×4?cm大小,最小为黄豆大小,以大腿及腹部为重。左足见15?cm×3.5?cm,右足见一长约18?cm,宽3~4?c
m弧形疣状赘生物,表面高低不平,上覆盖污秽黄褐色厚痂图2患者描述临床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实验室检查明显乳头瘤样增生及角
化过度,上皮内水肿,海绵形成,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左图)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指趾
甲、黏膜未见异常改变。分别取手足部皮疹涂片可见真菌孢子,真菌培养见念珠菌生长患者描述临床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诊断?糖尿
病伴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治疗?治疗及预后?给予降糖药黏膜念珠菌病给予伊曲康唑胶囊200?mg每日1次外用环吡酮胺软膏
及联苯苄唑乳膏疗效?治疗37天后躯干双手部皮疹完全消失(图4),只剩双足部散在斑丘疹(图5)。图4图5患者描述临床检
查诊疗经过及转归循证依据及治疗体会1血糖控制不佳,高糖环境成为真菌培养基,利于其生长繁殖,易继发感染。同时,皮肤损伤后易
糜烂溃疡,且难以愈合。长期不愈的溃疡也容易感染真菌23出现皮肤黏膜真菌感染,及时请皮肤科确诊,迅速控制病情。局部外用抗真
菌药对轻微感染有效;对范围广的足癣、慢性或顽固的真菌感染,应同时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警惕糖尿病患者的真菌感染。首先控制好血糖、不
滥用抗生素,教会患者及其护理者定期检查足部,看是否有损伤和皮肤真菌感染。患者描述临床检查诊疗经过及转归患者:XX,男性,
84岁糖尿病病史25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外侧出现豆粒大小黑色斑疹黑色斑疹、皮损逐渐扩大、隆起、表面破溃、出血因右足外侧
黑色肿块2年入院。自认为糖尿病足,要求住院。免疫组化示S100、HMB45、MelanA均阳性患者描述临床检查诊疗经过
及转归右足外侧一1.5?cm×1.5?cm大小黑色斑块,表面破溃、出血,周围有一豆粒大小黑色斑疹(图6),右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病理结果示真表皮交界处及真皮内可见异型性明显的黑色素细胞及黑色素颗粒(图7)皮肤科查体:图6图7实验室检查:诊断:恶
性黑色素瘤肢端感觉异常足部肌肉萎缩,张力差,骨质可发生破坏及畸形肢端皮肤少汗或无汗,干燥和干裂,毳毛减少,色素沉着肢端发冷
和水肿,趾间浸渍易引起细菌和真菌感染、足底溃疡可并发坏死、坏疽和骨髓炎好发于手指或足趾及承重部位在水平放射状生长时,通常表
现为斑状损害,表面不隆起当肿瘤发展至垂直生长期后,损害隆起呈斑块或结节,表面易破溃、出血早期识别表现:患者描述临床检查循
证依据及治疗体会糖尿病足恶性黑色素瘤皮损直径≥6?mm;皮损边缘不规则色素沉着不规则、不均一皮损不对称谢谢您的聆听
!该病变的基本损害为针头至黄豆大小的结节,以玻片按压时呈棕黄色;以探针施以轻微压力很易刺入,有少许出血及痛感;损害可向周围扩展,
逐渐融合成片,边缘非常明显;病程冗长,可多年不愈,或逐渐吸收而遗留菲薄、光滑的萎缩性瘢痕,在瘢痕边缘尚可有新结节产生,结节亦可破溃
形成溃疡,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图3、图4)。该病变经系统性抗结核治疗后常获得良好疗效,其与糖尿病足病溃疡的区别是,前者的溃疡并未发
生在压力大的部位,皮损边缘明显,同时有肺结核证据。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皮肤和体液中糖含量高,这种长期性高糖环
境对于真菌是良好培养基,利于其生长繁殖,易继发感染。同时,糖尿病患者皮肤损伤后易造成糜烂溃疡,且难以愈合。长期不愈的溃疡也容易感染
真菌。该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黏膜真菌感染,及时请皮肤科确诊,迅速控制病情。局部外用抗真菌药对轻微感染有效;对范围广的足癣、慢性或顽
固的真菌感染,应同时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很快痊愈,避免了真菌广泛感染。临床中我们应警惕糖尿病患者的真菌感染。而预防
浅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应首先控制好血糖、不滥用抗生素,还应教会患者及其护理者定期检查足部,看是否有损伤和皮肤真菌感染。如怀疑有皮肤真菌
病,应做微生物检查,若培养结果确定真菌存在,需及时外用和口服药物治疗。皮肤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皮肤表现,发病率显著高于健康人
群,高血糖和酮症酸中毒时更易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局部皮肤干燥、皮肤小血管损害、末梢神经受累、多核白细胞功能障碍以及抗体和补体功能低
下等。1.据统计,在病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中,并发真菌感染者高达40%,且感染后不易治愈,即使治愈也易复发。真菌感染主要由皮肤
癣菌和白念珠菌感染所致,好发部位是外阴、黏膜、皱褶部位及指(趾)甲(图1、图2)。外阴念珠菌感染在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其瘙痒程度与
血糖及尿糖升高程度相关,另外,口角炎、擦烂、甲真菌病、股癣、足癣及癣菌病亦较常见。鼻脑毛霉病与糖尿病关系密切,一般起于鼻腔感染,随
后扩散至眼及脑部,可危及生命。2.糖尿病患者中,皮肤化脓性感染(图3)发病率约为20%,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常表现为疖、痈、毛囊炎、汗腺炎。严重感染可加重糖尿病病情,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也较常见,多表现为趾间及甲下感
染,另外其引起的恶性外耳炎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外耳道感染,致死率达50%。红癣是由微小棒状杆菌所致表皮感染,通常发生于间擦部位,病情
控制差者易患此病。3.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及尖锐湿疣最常见。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引起的免疫学异常和末梢神经病变是包括病毒感染在
内的各种皮肤感染的重要基础,因此,糖尿病可能增加病毒感染发病率。坏疽?一般是由闭塞性动脉硬化引起,多为湿性坏疽,常见发病部位
为足、外生殖器。足部坏疽(图4)在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非糖尿病人群升高50倍,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和活动能力丧失的重要原
因,病情严重者可死于脓毒症。丹毒样红斑?糖尿病患者下肢和足背可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可能为局部微循环受累所致微血管功能性改变。该类
患者无发热、血沉增快和白细胞增多,使之区别于丹毒。无痛性水肿性红斑?常发生于四肢及面部(图5),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酮症酸中毒患
者的面部常潮红,病情控制不良者两颊及下颌可出现持续性潮红,伴毛细血管扩张,在血糖控制后扩张血管可恢复正常。紫癜?多出现于高龄患者
下肢,足部、小腿多见,一般为淤点。皮肤瘙痒症?瘙痒(图6)可以是糖尿病起病症状之一,多见于高龄患者,可全身泛发或局限于外阴及肛周
,主要与感染、皮肤干燥或血液循环不良有关。无汗症?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干燥,尤其是小腿伸侧,可伴无汗症。糖尿病足?发病率为1%~2
%,通常由血管并发症及神经病变引起,表现为皮肤易发生皲裂、蜂窝织炎和深部组织感染。环状肉芽肿?最常见于四肢远端伸侧,临床表现多样
,特殊类型包括巨大型、皮下结节型、穿通性及播散型环状肉芽肿。糖尿病性硬肿病?多见于伴糖尿病的肥胖成人,颈背部、肩部常见,表现为非
凹陷性皮肤硬肿(图7)。发疹性黄瘤?见于少数严重糖尿病患者,多出现于中年以上男性。常见于肘膝伸侧、臀部,也可发生于黏膜,表
现为桔黄色丘疹或结节。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甘油三酯升高时胰岛素抵抗妨碍血液中脂肪清除有关。另外,睑黄瘤常见于中年女性,与高脂血症、
肝胆疾病和糖尿病有关。胡萝卜素沉着症?多见于糖尿病伴高脂血症者,血清胡萝卜素水平升高,常见于手足掌侧及鼻唇沟等部位皮肤变为橘黄色
,无自觉症状,巩膜无黄染,预后良好。湿疹?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为30%~40%,其发生除与变态反应有关外,还与细菌和真菌感染密切
相关。胫前色素斑?为糖尿病最常见的皮肤病变,发病率为30%,是由皮肤血供变化引起,常为糖尿病早期表现(图8)。形形色色的糖尿病
皮肤病变的诊治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吕维名糖尿病皮肤病变分类看图诊断(病例分享)发病机理复杂微血管病变神
经病变代谢障碍皮表的生化变化发病率25-35%高血糖特征糖尿病各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皮肤病变糖尿病性皮肤感染血管因
素所致的皮肤病变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皮肤病变胶原异常所致皮肤病变代谢障碍所致的皮肤病变糖尿病皮肤病病变分类糖尿病相关其他
皮肤病糖尿病性皮肤感染常见多发病糖尿病筛查因素糖尿病皮肤感染感染因素复杂,高糖毒性导致:白细胞数目下降白细胞
趋化性减弱吞噬与杀灭病原体能力减弱皮表的生化变化菌群平衡失调感染机制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皮肤感染引起皮肤感
染病原体种类真菌感染率高达40%-57%,居糖尿病引起皮肤病各种疾病的首位足癣、甲癣、手癣、外阴念珠菌病、体癣与花斑癣,病情顽
固、皮损广泛症状:足癣足癣甲真菌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及尖锐湿疣最常见单纯疱疹带状疱疹20%以上糖尿病患者因患有
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皮肤病而诊断。鼻前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概率高在皮肤上发生疖、痈、麦粒肿、多发且病情顽固的毛囊炎等症状:
蜂窝组织炎细菌感染糖尿病性皮肤感染血管因素所致的皮肤病变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皮肤病变胶原异常?所致皮肤病变代谢障碍所致
的皮肤病变糖尿病皮肤病病变分类糖尿病相关其他皮肤病一般是由闭塞性动脉硬化引起,多为湿性坏疽,常见发病部位为足、外生殖器
丹毒样红斑坏疽无痛性水肿性红斑紫癜血管病变常发生于四肢及面部,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酮症酸中毒患者面部常潮红,甚至出
现持续性潮红患者下肢和足背可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无发热、血沉增快和白细胞增多,使之区别于丹毒多出现于高龄患者下肢,足部、
小腿多见,一般为淤点丹毒样红斑坏疽无痛性水肿性红斑紫癜血管病变糖尿病性皮肤感染血管因素所致的皮肤病变神经功能
障碍所致的皮肤病变胶原异常?所致皮肤病变代谢障碍所致的皮肤病变糖尿病皮肤病病变分类糖尿病相关其他皮肤病神经病变感觉神
经障碍运动神经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病变所致病变皮肤瘙痒症糖尿病性无汗症神经性溃疡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干燥,尤其是小腿
伸侧,可伴无汗症全身泛发性瘙痒,发病部位不定,发病程度、时间也不一致局限性的瘙痒:外阴或肛门周围血管病变、血液的高凝状
态及自主神经的损害,易发生皮肤溃疡,多见于循环较差的双下肢,经久不愈糖尿病性皮肤感染血管因素所致的皮肤病变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
皮肤病变胶原异常所致皮肤病变代谢障碍所致的皮肤病变糖尿病皮肤病病变分类糖尿病相关其他皮肤病粘液水肿性苔癣淀粉样变
性苔膨胀纹环状肉芽肿硬肿症胶原异常糖尿病性硬肿病环状肉芽肿起病于颈肩后部,逐渐波及面、颈前、胸背及臂。病变
处皮肤僵硬、肿胀,压之不凹陷,似木板样或软骨样,表面光滑,境界不清。局限型皮损好发于手足背及耳壳。初起为小而硬的丘疹,淡红色或正
常肤色,逐渐向外扩展,融合成环状损害,中心平伏,边缘隆起,由小丘疹排列组成。糖尿病性皮肤感染血管因素所致的皮肤病变神经功能障
碍所致的皮肤病变胶原异常?所致皮肤病变代谢障碍所致的皮肤病变糖尿病皮肤病病变分类糖尿病相关其他皮肤病糖尿病性胡萝卜素血
症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性黄瘤病结缔组织代谢障碍引起糖尿病性皮肤病变代谢障碍导致改善方法发病机制发病率高6%
~10%临床表现糖尿病性胡萝卜素血症减少胡萝卜素摄入胡萝卜素转化受损沉积在皮肤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增加
掌跖和面部皮肤发黄,而巩膜不黄染代谢异常发病率临床症状发病特点发病率少于0.1%,可见于少数控制不良的严重糖尿
病病人,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男性患者。桔黄色丘疹或结节、质较硬,分布于肘膝伸侧、臀部粘膜及其他部位。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痒。糖尿病
得到有效控制后皮损易消失,但糖尿病病情恶化时可再次出现—反复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性黄瘤病糖尿病性黄瘤病糖尿病性皮肤感染
血管因素所致的皮肤病变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皮肤病变胶原异常?所致皮肤病变代谢障碍所致的皮肤病变糖尿病皮肤病病变分类糖尿
病相关其他皮肤病黑棘皮病银屑病湿疹胫前色素斑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糖尿病性大疱病糖尿病相关其他皮肤病湿疹
发生率可高达30%~40%,可单独发生,亦可与以上糖尿病皮肤病变同时存在。临床可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多发于外
阴等摩擦处及皮脂分布较多的部位男性多于女性,病情轻,病程长及有神经病变者更易发生。损害无自觉症状,常被忽视。还有些糖尿病患者虽然
皮肤外观正常胫前色素斑最常见的皮肤病变,发病率为30%,是由皮肤血供变化引起,常为糖尿病早期表现患者下肢循环障碍较上肢明显
,且易受外伤,故病变多见于胫前,偶见于前臂。患者常诉于虫咬、烫伤或碰撞后发病。中老年为主,一般有较长的糖尿病史,病程多在3年以
上,全身营养状况较差,有明显的神经及微血管并发症发病人群无任何先兆,水疱突然发生,水疱大小不一,0.5~1cm左右,形似
,疱壁菲薄,张力高,内含清浆,周围无炎症性红晕,可单发或多发,无任何自觉症状。临床表现糖尿病性大疱表皮内水疱约两至数周痊
愈,不留痕迹,表皮下水疱约2~3月痊愈,留有轻度萎缩性疤痕和色素沉着,偶见血疱或形成溃疡,常反复发生。临床需与大疱性类天疱疮
等相鉴别。发病特点糖尿病性大疱糖尿病性大疱的鉴别受压或摩擦部位:手掌,足趾四肢、躯干多发多发暴露部位皮肤黏膜交界处
胸、腹、腋下及四肢屈侧好发四肢远端,特别是脚和小腿发作部位水疱,大疱。疱壁,不易破,周围无红晕,尼式征阴性长久摩擦与压迫
所致摩擦性水疱绿豆至花生大小,纺锤型红色风团样,顶端有小水疱,个别有大疱,1周消退由枝节动物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丘疹性荨麻疹
自觉瘙痒或灼热感,患者尿卟啉升高光敏性皮疹迟发型皮肤卟啉病1.固定性药疹:周围有红晕、伴瘙痒2.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性
药疹:松弛性水疱,尼式征阳性,全身症状重有明确的用药史,可以通过询问帮助确诊大疱性药疹多发60岁以上老年人,皮损泛发,周围有
红斑,伴有不同程度瘙痒。病理表现为表皮下水疱,内有嗜酸性细胞,皮层基底膜带有IgG和C3线性沉积疱壁紧张的大疱大疱性类疱疮1.单发或多发,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周围无红晕,无疼痛和瘙痒,2-5周自愈,易反复,愈后不留癫痕,2.愈后有癫痕或萎缩,偶有血疱。3.非癫痕性疼痛性水疱,病理为表皮下水疱,但无炎症细胞浸润。自发性,张力性水泡糖尿病性大疱症状特点性质名称临床表现:多发于小腿,最初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丘疹,逐渐扩大为不规则斑片,中心为蜡黄色,周围组织呈鲜红色轻微隆起好发于30~40岁人群,85%为女性。发病率为0.3%,在健康人群中极罕见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基础核心—血糖控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和勤换洗衣服早期发现皮损,早期治疗注意足部的清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防止抓伤,防止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一般治疗皮肤感染,碘伏消毒,酌情外用给药联合口服用药湿疹、瘙痒者避免搔抓、摩擦。口服抗组胺药物,局部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外用水泡较多较大者可穿刺抽液,有脓肿形成应给于切开排脓,有坏死组织者需清创剪腐静脉抗菌素治疗局部治疗活血化淤营养神经控制血压控制血脂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等治疗全身治疗糖尿病皮肤病变分类看图诊断(病例分享)“糖尿病足病”?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