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思品七年级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4-05-19 | 阅:  转:  |  分享 
  
鲁教版2013年中考思品考点总结八年级??第1单元?让爱驻我家

??考点?孝敬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2)(3)(4)

??(1)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2)父母不仅在生活上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

??(3)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每一步都浸透着父母的心血。

??(4)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2.怎样孝敬父母?(1)(2)

??(1)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

??(2)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3.我们应怎样与父母沟通?(1)(2)(3)

??(1)要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唠叨,体谅他们在关爱方式上的不当,理解父母也有烦恼,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

??(2)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尊重父母对自己提出的的意见和建议,在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当与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能回避、疏远和顶撞。

??(3)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情况,主动和父母聊天,和父母开展一些增进感情交流、心灵沟通的活动。

??第2单元?学会交往天地宽

??考点文明交往礼为先

??1、文明交往的前提和表现是什么:(1)(2)

??(1)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2)文明交往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交往的必备素养。

??2、文明交往要坚持哪些原则?(1)(2)(3)

??(1)平等待人。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

??(2)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在人际交往中也都渴望受他人的尊重,到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3)宽容他人。宽容是一种美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为人处世的较高境界,也是有良好修养的表现,可以使自己拥有一个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第3单元在合作中发展

??考点一?合作竞争求发展

??1、生活中为什么要合作?(1)(2)

??(1)合作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2)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要想顺利完成一项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

??合作有助于个人健康成长。

??善于合作,往往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

??2、在生活中为什么需要竞争?应怎样竞争?(1)(2)

??(1)竞争也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如果没有竞争,合作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就会变成一滩死水。

??正是由于竞争对手的激励,人们才会不断进取,奋力向前。

??在与对手的竞争过程中,人们更容易找出差距,弥补不足,从而进步、发展得更快。

??(2)双赢是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我们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进行正当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双方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努力实现“双赢”。

??3、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合作与竞争的关系:(1)(2)

??(1)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2)在生活中,我们应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保持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又要树立协作、互助的合作观念;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考点二?诚信做人到永远

??1、为什么要诚实守信?(诚信的意义)(1)(2)(3)

??(1)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是为人之本。

??(2)“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干出一番事业,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

??(3)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诚实能使人放心,守信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2、怎样一个做诚实守信的人?(1)(2)(3)

??(1)首先要做到诚实。诚实首先要对自己诚实,不自欺,对自己实事求是,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善意的谎言”

??(2)不轻易许诺。许诺要慎重,要量力而行,一切从自己的实际能力以及客观可能性出发,还要考虑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3)必须做到信守承诺,言而有信。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做出的不合理、不正确的承诺就不能去履行。-

第4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

??考点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为什么说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1)(2)(3)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在享有权利的时候,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2)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例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

??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1)(2)(3)

??(1)行使公民权利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2)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

??(3)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运用采取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依法维权,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3、公民应怎样自觉履行公民义务?(1)(2)(3)

??(1)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就要积极去做

??(2)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

??(3)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坚决不做。

??考点二?伴我们一生的权利

??1、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1)(2)

??(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2)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侵犯公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怎样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1)(2)(3)

??(1)依法维权。当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受到威胁和侵害时,一定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一要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

??二要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

??(2)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尊重、爱护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犯和危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

??3、公民的人格尊严包括哪些内容?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1)(2)(3)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诬告和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主要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2)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找回失去的尊严。

??(3)同时要爱护、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4、青少年应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1)(2)

??(1)首先要管理好含有自己隐私的物品。一旦发现有人披露自己的个人隐私,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2)我们还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考点三?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权、消费者权

??1、什么是智力成果?怎样依法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1)(2)

??(1)智力成果,就是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2)不断加深对依法保护智力成果的认识,努力增强保护治理成果的意识。

??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积极寻求法律帮助,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的智力成果的事情。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益?

??消费者依法享有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获得知识权;监督批评权;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等九项权利。

??3、如何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1)(2)(3)(4)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国家要逐步完善相关法律,为建立和谐消费环境提供法律保障;要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消费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2)社会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宣传工作,使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的各项政策法规深入人心。

??(3)消费活动中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要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参与消费活动,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4)消费者在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的同时,应及时举报经营者的不法行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依法保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消费者在自己的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如何做?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第5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考点?爱集体亲社会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1〉〈2〉

??个人与集体不可分

??〈1〉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2〉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也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1〉〈2〉

??〈1〉二者关系: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妨碍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会促进集体的发展。

??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2〉怎样处理二者关系: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在集体生活中,集体应当尊重每个成员的个性,尽量满足个人的合理要求;

??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我们必须反对那些为追求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2〉

??〈1〉学会谦让: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宽容。

??学会分享: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人生更丰富多彩。

??学会助人:助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在帮助过程中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要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

??〈2〉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第8单元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

??考点走依法治国之路?依法行使监督权

??1、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正确途径有哪些?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什么重要意义?〈1〉〈2〉

??〈1〉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监督权。公民可以通过批评建议、新闻报刊、来信来访等形式来行使这项权利。

??〈2〉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

......

点击下载查看完整资料信息》》》》http://www.12edu.cn/uploadfile/2013/0321/20130321022544756.doc



上一页123下一页

关闭提示关闭

确认取消

关闭提示关闭

确认取消













































献花(0)
+1
(本文系WFP19970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