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主要有两条途径,即: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贮存下来,这个过程叫森林“碳汇”。 “与工业直接减排相比,森林碳汇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加具有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 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和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把林业纳入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近30年来,我国大力组织开展义务植树、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中幼林抚育,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贾治邦说,全国森林面积已达到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008年的20.36%。人工林保存面积继续居世界首位。1980年至2005年25年间,中国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造林和森林经营、控制毁林,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51.1亿吨。(本报记者 元莉华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