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国卖18元的药中国卖142元

 東泰山人 2014-05-20

大洋新闻 时间: 2014-05-18 来源: 信息时报

 

  514,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发布消息,历经十个多月的侦办,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GSKCI)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等案已侦查终结,于日前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新康泰克、芬必得、贺普丁……提起GSKCI旗下的明星药品,中国老百姓十分熟悉;它们在中国高昂的定价,也令人印象深刻。以知名药品贺普丁为例,在中国的出厂价是142元人民币,而在韩国只有18元,在加拿大不到26元,在英国不到30元,在德国、日本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其出厂价也远远低于中国内陆。GSKCI的另一种药品贺维力也同样:相较于日本的103.5元和中国香港的59.92元,它在中国内陆的出厂价高达182元。

  GSKCI的药品价格为何如此之高?价格又是如何确定的?据多名涉案的GSKCI高管供述,新药进口到中国前,大多冠以海外原研药名义,在药品进口前通过转移定价的方式,增高药品报关价格,将巨额利润预提在境外。

  犯罪嫌疑人、GSKCI原副总裁兼疫苗部总经理陈洪波说,这是跨国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主要方法。在原产国分公司把要赚的利润确定好,把确定后的(原产国)零售价作为销往另一个国家分公司的成本价。在这个基础上,再实行一套价格策略,确保在另一个国家能够盈利。

  GSKCI的这种做法不仅大幅提高进口药品价格、获取巨额利润,而且将应当在中国境内产生的大部分利润留在境外,达到少缴税的目的。

  而为了让这些贵价药能够在中国卖得动、卖得多,GSKCI想方设法给医生好处,让医生多开药,并借讲课费的名义向医生及医药系统的官员行贿。据称,该公司的一个医药代表每月至少就有3000~5000元可以用在医生身上。

  编辑点评:葛兰素史克这个假装成白求恩实际上是吸血鬼的企业被揭穿,并不意味着国人就可以买到便宜又好的药物。消除虚高的进口药价,国家需要建立起一套比价机制,更要加强对医疗系统腐败的监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