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肝胆区域不适三例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4-05-20
     1.张某,女,28岁。医院确诊为乙肝患者。在检查结果出来时,医生说这个病没得治,然后开了抗病毒药物一年的量。患者心焦忧郁,来余处诊。
     主诉症状:肝区及右上腰时痛。腹中常有雷鸣,一日大便数次。稀便多,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时有腹痛,夹脊处偶尔痛,心口下方疼痛,天冷时疼痛严重,牙龈时有出血。难以入睡。
     舌质红、胖,两侧有齿痕,干,中间有裂纹。口干,小便多、频。双脉沉弦细。
     诊断为脾虚导致肝木不升,胆木不降。以治其枢。
     处方:炒白术、干姜、党参、炙甘草、熟附子、桂枝、白芍、茯苓、柴胡、郁金、枳实、元胡。6付。
     药用后,大便恢复一日一次,大部分成型,微杂溏便,腹痛消失,大便中未消化食物消失,心口下不痛,后背不痛。章门穴周围发痒,牙龈依然出血,口干消失,睡眠质量好。
     更方:柴胡、桂枝、黄芩、干姜、党参、炙甘草、白芍、枳实、茵陈、大黄、栀子。3付。
     三服药后,患者打来电话,肝胆区域所有不适消失,牙龈出血消失,章门穴处痒消失。患者高兴地恢复了上班。
     按:此例患者虽然西医诊断为乙肝,但中医辩证治疗,其症状消退很快。虽然症状消失并不代表其乙肝病毒清除,但经过调理其内部环境,增益其正气,自然邪气消退,假以时日,其病毒清除相信也不是难事。
     2.余某,男 55。自诉肝区疼痛多半年,曾经饮酒较多。时下症状;咳嗽,流鼻涕,大便一日3到4次,稀,胸闷心慌,怕风怕冷,目眩,腰怕凉。
     处方:柴胡、桂枝、黄芩、干姜、炙甘草、郁金、天花粉、生牡蛎、党参、茯苓、炒白术、元胡、五味子。
     3付。
     用药后患者肝区不适消失,大便恢复到一日一次,怕风怕冷好转,目眩消失。腰微痛,再用健脾补肾之品善后。
     3.赵某,男,35岁。肝胆区不适,头晕恶心,肚子涨,腿沉,睡眠不好。
     处方:柴胡、桂枝、黄芩、干姜、炙甘草、郁金、天花粉、生牡蛎、党参、茯苓、炒白术、元胡。5付。
     用药后肝胆部位不适消失,头晕恶心消失,睡眠质量好转。
     按:通过上述三例可以看出:肝胆部位不适多由太阴脾土湿寒,治肝当实脾,通过以健脾利湿为主的治疗方式,都能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