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經方薯蕷丸是膏方組方的最好典範

 johnney908 2014-05-21

   薯蕷丸是東漢張仲景治療“虛勞”的經典方劑,主治“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由二十一味中藥組成,組方十分神妙。目前,為了開好群眾滿意的膏方,我反復溫習古今名方,覺得經方薯蕷丸是膏方組方的最好典範。

 

    薯蕷丸方藥源流:

 

    薯蕷丸原載於張仲景《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16條,說:“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薯蕷丸方:薯蕷三十分,當歸、桂枝、幹地黃、麯、豆黃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芎窮、麥門冬、芍藥、白術、杏仁各六分,人參七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膠七分,幹姜三分,白蘞二分,防風六分,大棗百枚(為膏)。

    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

 

    薯蕷丸主治虛證兼顧外邪:

 

    薯蕷丸主治“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虛勞諸不足”即為陰陽氣血俱不足的虛勞病人,易被外邪侵襲而患各種病癥,如頭目昏眩,心中煩悶,骨節煩疼,腰背酸疼,飲食減少,羸瘦百病等。現代研究已證實,該方能明顯增強患者體質,廣泛用於臨床慢性虛損疾病,如正氣虛衰易感冒、各種疾病易反復者,體質虛虧、形體瘦弱,癌證術後、化療、放療後調理,亞健康等。

 

    薯蕷丸方藥旨在扶正祛邪: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營衛生化之源,仲景首重脾胃,方中重用薯蕷(淮山藥)為主藥,大棗百枚、甘草二十八分為輔藥,使脾胃健運,氣血陰陽化生有源。佐以四君補氣、四物補血、麥冬、阿膠滋陰,幹姜溫陽,此十三味共呈補氣血陰陽諸不足之功,達到扶正目的。又伍桂枝、防風、柴胡散風祛邪,豆黃卷化濕和中,麯(即神曲)消食健脾;使以桔梗、杏仁、白蘞理氣開郁。諸藥合用,健脾益胃,氣血並補,陰陽和調,執中州以灌四旁,扶正氣以祛風邪。

 

    薯蕷丸絕妙組方給我的啟示:

 

    藥物劑量輕重分明:方中主輔藥的劑量獨重:主藥薯蕷(淮山藥)三十分,輔藥大棗百枚、甘草二十八分,三味藥總量占全方的五分之二以上,這就十分明顯突出了調理脾胃的極其重要作用。使藥的劑量獨輕:如白蘞二分,為方中最小量,是薯蕷的十五分之一,使主輔藥又具清熱開郁作用。其他佐藥劑量都在五至十分之間,是主輔藥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協助主輔藥扶正祛邪作用。組方劑量如此之妙,真是不可多見。

    善於組合名方:本方扶正藥實際上是選用雙補陰陽的炙甘草湯(去麻仁);配伍外調營衛、內調腸胃的桂枝湯;合四君、四物的雙補氣血;祛邪藥妙用桂枝、防風、柴胡三陽合治,桂枝擅長散太陽之邪,防風散陽明之邪,柴胡散少陽之邪,使外邪在三陽得以消散。方中又用溫陽幹姜三分合甘草辛甘化陽;芍藥六分合甘草酸甘化陰,如是又見陰陽並補之妙。

    根據脾胃特性:脾喜燥而惡濕,主消化飲食,若脾胃氣虛運化不利,則易生濕積食,故再配豆黃卷化濕和中,麯(即神曲)消食健脾。脾升胃降,方中入桔梗合柴胡之升,白蘞合杏仁之降,以恢復脾胃氣機之升降出入。方中用阿膠七分、麥門冬六分、幹地黃十分,少用滋膩之品旨在保胃氣。

    註意服藥方法:本方方後註“煉蜜和丸、”“空腹酒服”、“一百丸為劑”。此因蜂蜜補而不燥,滋而不膩,為補養脾陰之良藥;以酒送服,目的在於借酒辛通,助藥力發揮。“一百丸為劑”,即以“一百丸”為一療程,不能速效,當長期服用,慢慢改善氣血陰陽諸不足的體質。

    活用經方提高膏方質量:在制訂膏方時要根據患者體質虛實,病邪及證候的不同而辨證用藥,並要進一步吸取薯蕷丸組方經驗時還要靈活加減,若氣虛較重,可加重四君子湯藥量;血虛較重,則重用幹地黃、芍藥、當歸、阿膠、大棗。又如陽虛明顯,可加重幹姜用量,減小麥冬、幹地黃等用量,或可加附子溫振陽氣;以陰虛顯著,可重用麥冬、阿膠。在邪實方面,視痰、濕、瘀等分別加用其他祛痰、化濕、行瘀理氣藥物。總之,要掌握仲景組方法度,活用經方,對提高膏方質量與療效是大有裨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