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场发展高效农业

 老刻刀 2014-05-21

围场发展高效农业

字体:宋体|雅黑 字号:T|T

20110921日 来源:承德日报 评论0

  一棵辣椒,栽1次、长6年,每棵结椒10公斤,亩年收入4万多元;5亩地的冷棚,栽植黄瓜,年纯收入7万元。高效农业如今在围场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大棚、走进园区,当起了产业工人。日前,笔者走进围场县的田间地头,目睹了这里致富增收的忙碌场景。

  流转,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

  多年以来,围场一直以种植马铃薯、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较低。2008年以来,县委、政府经过多方调研,发现现有零散的土地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将现有的土地流转起来,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从2009年开始,该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设立示范乡、示范村,开展典型带动。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土地流转12万亩,占到了全县耕地面积的10%

  初秋时节,在广发永马铃薯示范园区、半截塔镇中草药示范园区、腰站乡设施蔬菜园区,成百上千亩绿油油的马铃薯、黄芪、各式各样的试种蔬菜新品种,在微风轻抚下婀娜摇摆,煞是喜人。

  “从农民手中将每亩500600元的土地流转过来,再以同样的价格转让给有资金、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种植大户经营,让土地创造更高价值;反过来,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到种植大户的大棚、基地来打工,当起了‘产业工人’,守在家里每天就能收入50-60元,年收入四五千元,比起那几亩地的收入要高的多。政府在中间起协调和引导作用,让有限的土地增值,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产业得到了发展,达到了多方共赢……”谈起土地流转的好处,该县主管农业副县长马玉文滔滔不绝。

  增效,发展设施高效农业

  走进半截塔镇于波树的尖椒大棚,映入眼帘的是3米高、大拇指粗,长势旺盛的尖椒树,高高的枝干上挂满了又长又大的尖椒。镇农业站站长袁志霞向我们介绍说:这种尖椒是荷兰品种,名叫瑞克斯旺-75号,是2009年从内蒙古开鲁引进的。它最大特点就是多年生,栽种一年能连续结果6年。在管理方面,由于6年不用换茬,节省倒茬时间,它的产量就能增加,成本就降低了。另外,它是全年采摘,高低价格都能赶上,效益就比普通尖椒好。今年,每棵尖椒结椒在10公斤以上,按照平均市场价每公斤0.5元算,每亩效益能够达到3.6万元。

  在半截塔镇什八克村设施蔬菜园区一户蔬菜冷棚前,一辆农用车正等在冷棚门口,车上已装上了满满的3大篓黄瓜。走进棚内,翠绿的黄瓜随蔓吊挂,长势喜人。蔬菜种植大户高辉告诉笔者,今年他从蔬菜产业合作社转包土地128亩,除建设35亩地的冷棚栽植黄瓜外,其余土地种植了胡萝卜。3个棚的黄瓜收入达到了40多万元,另外100多亩的胡萝卜也赶上了好价钱,每斤卖到了1.06元,收入达到了80多万元。复种的白菜、甘蓝还能有个好的收成。

  原围场农业局蔬菜站技术员于明清退休后与郭家湾乡榆树林子村村民孙晓光引进日本西瓜品种“全美”和台湾圣女果,共西瓜棚5个,柿子棚2个,面积36亩。他种植的西瓜个小、皮薄、瓤甜,深受游客喜欢,亩收入达到4万多元,36亩设施蔬菜年收入100多万元。

  增收,农民进厂当了“产业工人”

  发展高效农业,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民致富。该县围绕薯、菜、果、菌、药、鸡等产业,建立示范园区130多个,先后引进马铃薯、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肉鸡等涉农企业150多家,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笔者在毛伟江食用菌示范园看到,每个菌棚里都有几名农村女工熟练地掐菌根、除杂质;另外几名工人在紧张地采摘平菇。毛伟江的父亲告诉我们,他们的食用菌示范区已经发展到150多户农民入股,平均每天需要20多人采摘蘑菇,每天工人开支1000多元。在承德保承中草药有限公司,笔者看到20多名工人正在清洗、晾晒各种中草药。正在干活的王大姐告诉我们,家里的土地流转以后,她和丈夫都在这里上班,活也不累,每天两个人100多元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是比较稳定,同时也能照顾孩子。她风趣地说:“这辈子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也能够像城里人一样,天天也上班,这种生活真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