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毒与人类

 johnney908 2014-05-21

  对于病毒来说,让宿主活下去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策略。但是,为什么有些病原体,比如那些以人类为目标的“杀手级病毒”,却非要置我们于死地不可呢?科学家已经了解到,与引起梅毒的病毒相比,一些“杀手级病毒”的生存策略略有不同,比如让人腹泻的霍乱病毒和让人出疹的天花病毒,它们能在几天至几周内致人死亡,而在受害者从被感染到死亡的短暂期间内,数以万亿的病毒广为扩散,转移到新的宿主身上。
  因此,致命病毒的传播事关两方面:病毒令人类感染致死的速度和病毒转移到新宿主的效率。病毒扩散转移的效率越高(对病毒有利),病毒令宿主死亡也就越快(对病毒不利)。为了获得两者的平衡,病毒会以两种途径中止其“杀戮行为”:一是让病毒感染者存活较长时期,比如艾滋病毒,它可以在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里去感染新的受害者;二是以来势凶猛的爆发性症状令病人很快死亡,同时将病毒迅速传播到更多的受害者身上,比如天花和霍乱。
  
  为了战胜致命病毒,科学家必须找到它们的源头。
  
  致命流行性传染病是自发地在人群中传播开来的?还是其他物种通过突变进行跨物种传播而让人类感染生病的?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容易使病毒蔓延开来?我们能否在病毒露头之初或造成危害之前,控制住它们的传播和扩散?要回答这些问题,科学家必须找到致命病毒的源头。
  
  我们也许可以在黄热病的传播史中去寻找答案(这种疾病至今仍在南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流行)。黄热病起源于热带非洲猴子,通过蚊子叮咬感染当地人。后来,黄热病病毒随着贩卖非洲黑奴的船只到了南美洲,并通过蚊子叮咬被感染的奴隶,将病毒传给南美洲的猴子,再通过蚊子叮咬被感染的猴子,最终将病毒传给了南美洲人。委内瑞拉卫生部门至今都在密切关注当地的野生猴群,一旦发现猴子大批死亡,附近居民就必须立即接种预防疫苗,原因就在于猴子是黄热病的易感物种,是黄热病病毒的宿主,一旦猴群感染病毒,就有可能迅速传播给人类。
  历史上杀伤力极大的传染性疾病,几乎都是以与黄热病传播相同的模式——从动物到人类的跨物种传播——进行传播的。这些动物大多数是温血哺乳动物,也有少数是禽鸟类。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越容易传播疾病。
  在热带地区,最多见的病原体宿主是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它们不仅传染黄热病,还传播艾滋病、登革热、乙肝病毒、疟原虫等。老鼠则是鼠疫和伤寒的传染源。在温带地区,虱子以及与人类近距离接触的家畜对人类构成威胁。老鼠和花栗鼠等哺乳动物身上携带有传染莱姆关节炎和兔热病的病毒,通过虱子将这些疾病传染给人类。牛有可能加速麻疹和肺结核的传播,天花病毒可能来自骆驼,流感病毒可能来自猪和鸭子。
  
  
  
  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使病毒有更多的机会传染给人类。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与宠物及其他哺乳动物之间的接触日益密切,这些动物宿主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将病毒传染给人类。
  在热带非洲国家喀麦隆,为了研究病毒是如何跨物种传播的,研究人员分别采集当地的野生动物和猎人的血样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确认,一些寄居在动物宿主体内的微生物也出现在了猎人们的血样中,这使得猎人成为人类爆发传染性疾病的源头。这些猎人大多是在屠宰猴子等猎物时不慎割伤自己,从而感染病毒的。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可能在切洋葱时被刀割伤手,但区别在于,洋葱作为一种物种,与人类的亲缘关系相去甚远,与寄居在猴子体内的病毒相比,寄生在洋葱里的病毒在人体内“安营扎寨”的机会微乎其微。
  令人谈虎色变的病毒包括炭疽病毒(因美国邮件炭疽袭击恐怖事件而闻名)、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也叫青猴病,可令被感染者大出血和高烧),而引起疯牛病的朊病毒(也叫牛绵状脑病,简称BSE)可通过使人的神经系统衰竭而致人死亡。以上这些病毒因杀伤力极大而引起人们的极度恐慌。比如,2000年埃博拉病毒爆发,乌干达古卢地区的425名被感染者中有53%死亡。而BSE感染者的死亡率则是100%。
  不过,这些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病毒虽然极为致命,但每次爆发只在杀死数百人之后便销声匿迹。也就是说,这些病毒在人类之间传播的效率极低,无法在很大范围内扩散。这又是为什么呢?有多种原因,比如人类不像动物,通常不会互相抓挠、撕咬或者嗜吃同类。因此,被带有病毒的狗或蝙蝠咬过的人会感染狂犬病,但狂犬病却鲜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同样,被猫抓挠后引起的疾病(引起皮肤损伤和淋巴腺肿大)、被蚊虫叮咬或接触受感染动物而引起的兔热病,以及通过食用病牛神经系统组织而感染的疯牛病等,都很少存在或根本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