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分类——消食药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5-21

中药分类——消食药

 【【【【消食药综述 】】】】  
    凡功能消化食积的药物,称为消食药。
     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主纳谷运化。如果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可致饮食停滞,出现各种消化功能障碍的病症。消食药大都性味甘平或甘温,归脾胃经,功能消食化积,主要适用于食积停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泛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泄泻或便秘等症。有的药物还有健脾开胃作用,可以达到消除宿食积滞及其所引起的各种症候的目的,促使脾胃功能恢复,故临床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消食药配伍】】】】
本类药物的使用,常根据不同病情而配伍其它药物同用。
    如脾胃虚弱者,可配健胃补脾药;
    脾胃有寒者,可配温中暖胃药;
    湿浊内阻者,可配芳香化湿药;
    气滞胀闷者,可配理气药;
    便秘者,可配通便药;
    若积滞化热,则当又配合苦寒清热药同用。
【【【【消食药注意事项】】】】  
1、食积停滞有上中下之分,病在上脘恶心欲吐,可用涌吐药以吐之;停积在下大便秘结,可用泻下药以导之,
   惟在中焦,脘腹胀闷,嗳气吞酸,不思饮食者则以消导药治之。   
2、消食药均能消食化积,然性能又有不同,应跟据不同症状和原因,选择恰当药物治疗。一般食积停滞,常用
   山楂、六曲;症情较重者宜用鸡内金,轻者多用麦芽、谷芽等。又如油腻肉积宜用山楂;米面食积宜用麦
   芽。至于食积腹泻,又当用焦山楂;兼见气滞,当用莱菔子等。  
3、食积停滞,如兼脾胃虚弱,纳呆泄泻,可配健脾药同用;气滞胀闷,可配理气药同用;恶心呕吐,可配和胃
   降逆药同用;便秘,可配泻下药同用。  
4、凡授乳妇女应用消食药须忌用麦芽、六曲;服人参时忌用莱菔子。
【山楂】
蔷薇科乔木或大灌木山里红山楂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实。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 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主治:(1)山楂味酸而甘,消食力佳,为消化食积停滞常用要药,尤能消化油腻肉积,在临床应用方面,常与
           麦牙、六曲等配伍应用;
      (2)如因伤食而引起腹痛泄泻,可用焦山楂10克研末,开水淍服,有化食止泻之效。
      (3)该品功能活血化瘀,用治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常与当归、川芎、益母草等配伍。

中药分类——消食药中药分类——消食药中药分类——消食药

【莱菔子】
该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
辛、甘,平。入脾、胃、肺经。
功效: 消食化积,祛痰降气。
主治:(1)莱菔子能消食化积、行滞除胀,常配伍六曲、山楂、麦芽等,以助其消食之力;配伍半夏、陈皮
           等,以增其降逆和胃之功。有湿者可加茯苓,有热者可加黄连、连翘。如果有脾虚现象,可加白术     (2)用于咳嗽痰多气喘,该品下气化痰作用甚为显著,常与白芥子、苏子等配伍应用。
中药分类——消食药中药分类——消食药中药分类——消食药

【鸡内金】
该品为脊椎动物雉科家鸡的砂囊角质内膜。
甘,平,入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 消食健胃,固精止遗。
主治:(1)鸡内金有运脾之功,消食积的作用较弱,在应用于常与山楂、六曲、麦芽等品配伍。如遇脾胃虚
           弱、脾胃不振者,宜与补气健脾药如白术、党参、山药、扁豆等同用;至于消化不良症情较轻者,
           可单用该品炒燥后研成细末,开水调服。   
      (2)该品又能缩尿止遗,治遗尿及小便频数,可与桑螵蛸、牡蛎等品配伍。此外,该品炒炭,研末可敷
           治口疮。生用还可用于胆结石、尿路结石。  
中药分类——消食药中药分类——消食药中药分类——消食药

【六曲】
该品为采用杏仁泥、赤小豆、青蒿、面粉、苍耳草等药末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
甘、辛,温。入脾、胃经。
功效:和食消胃
主治:六曲具消食和胃之功,适用于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症,常与山楂、麦芽等配伍应用。
 
中药分类——消食药中药分类——消食药

【麦芽】
该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颖果,经发芽后,低温干燥而得。   
咸,平。入脾、胃经。   
功效: 消食和中,回乳消胀。   
主治:(1)麦芽可促进食物的消化,尤能消米面食积。在临床上用于食积不化、脘闷腹胀,可与山楂、六曲等
           配伍;如遇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宜与白术、党参等补气健脾药同用。至于消化不良症情较轻者,
           可单用该品煎服;或炒焦,研细末,用开水调服。  
     (2)麦芽有回乳之功,凡妇人在婴而断奶时,可用生麦芽二两,加水煎服;如因乳汁郁积引起乳房胀
           痛,则用量必须加倍,可收退乳消胀之效。但妇女在哺乳期内不宜服用,以免引起乳汁减少。

中药分类——消食药中药分类——消食药中药分类——消食药

【谷芽】
该品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颖果,经发芽后,低温干燥而得。
甘,平。入脾、胃经。
功效: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主治:用于消化不良、脘闷腹胀及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等症。谷芽具消食和胃之功,其作用较麦芽、山楂、六曲
      等较为缓和,故能促进消化而不伤胃气。在脾胃虚弱、纳谷不香的情况下,每与补气健脾之品如党参、白
      术、山药等配伍同用。

中药分类——消食药中药分类——消食药中药分类——消食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