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分类——解表药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5-22

中药分类——解表药

【【中药分类】】

1、按药用部位分类:
   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3大类。
   植物药类又分为根及根茎、茎、木、树皮、叶、花、果实、种子、全草、藻菌和地衣、树脂等类别。
   动物药类可分为骨骼、昆虫、贝壳、分泌物、角、排泄物等类别。

2、按药材的性味和功效分类: 
   按性味分为辛味药、酸味药,或寒性药、热性药;
   按功效分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安神药、补益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
   按中药的性能分为上、中、下三品。

【【解表药综述】】

   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都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通过发汗而达到发散表邪,以解除表证的目的。部分药物兼有利尿退肿、止咳平喘、透疹和止痛等作用。
   所谓表证,就是指病在浅表。多见于外感初期,肺部受邪,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的症状。
   表证是由外邪侵犯肌表所引起,可分表热证和表寒证两型。后者又有表实与表虚之别。发热、无汗、恶寒、脉浮紧等寒象较明显的为表实证、以麻黄汤主之;发热、自汗、恶风、脉浮缓等寒象较轻的为表虚证,以桂枝汤主之。表热证是指发热为主;既不恶寒,又不恶风,口渴、咽痛、舌质红、脉浮数等热象较明显的表证,以桑菊饮、银翘散主之。

   解表药以其祛风之功,还兼收止痒,通鼻窍之效,又常用于风邪郁闭肌表之皮肤瘙痒,风邪郁阻肺窍之鼻塞不通。部分解表药物还有宣表透疹、止咳平喘、止痛、利水消肿等功效,也可用于风寒湿证。

【【解表药分类】】
一、发散风寒(辛温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以发散风寒为主,适用于恶寒重,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的风寒表证。
1、麻黄: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性温,入肺与膀胱经,重在宣肺,药力较强。外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

          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应用:    风寒表实无汗症;肺气不宣咳喘证;水肿兼有表证;风寒痹证。
特殊用法: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制。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用。
配伍:    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麻黄配杏仁: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佳。
          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2、桂枝: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入心、肺、膀胱经,既走表,又走里。发汗力虽不如麻黄,但长于助阳、

          温通经脉。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皆宜,疗阳虚经寒血滞所致诸证可投。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应用:    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癥瘕。阳虚水肿、痰

          饮证。胸痹作痛,阳虚心悸。虚寒腹痛。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诸出血证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配伍:    桂枝配白芍:两药相合,收散并举,共奏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肌发表之功,治风寒表虚有汗每用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3、紫苏: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发散,入肺、脾经。为治风寒感冒常用药,兼气滞胀满者尤佳。
功效: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应用:    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胸闷呕吐。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
特殊用量用法:不宜久煎。叶长于发表散寒,梗长于理气宽中、安胎。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耗气,气虚和表虚者慎用。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4、荆芥

性能特点:本品辛香,微温不烈,药力平和,功在肺肝。生用长于发散,为发表散风通用药,治表证及疹痒无论

          风寒风热皆可。炒炭性变收敛,善止血,治各种出血可选。
功效: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芥穗力较强。止血须炒炭。
主治病症: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5、防风

性能特点: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为治风通用药,无论外风内风或兼否寒热皆可投用。
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主治:    ①风寒,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②风寒湿痹,风湿疹痒。

          ③破伤风,小儿惊风。脾虚湿盛,清阳不 升所致的泄泻。

使用注意:本品味辛微温,伤阴血而助火,故血虚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6、白芷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燥散,芳香走窜,善除肺胃经之邪。外散风寒而解表,上通鼻窍而止痛。入阳明能燥湿散寒

          而止带,走肌肤能消肿排脓止痒而疗疮疹。最善治阳明头痛。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主治:    ①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

          ②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

          ③风寒湿痹,寒湿带下。

          ④疮疡肿毒。

          ⑤风湿疹痒。

使用注意:辛温燥散,故阴虚血热者忌服。

中药分类——解表药

7、细辛

性能特点: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本品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鼻塞头痛之良药;又

          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功效:    解表散寒,通窍,祛风止痛,温肺化饮。
主治病证:①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较甚者),阳虚外感。

          ②鼻渊头痛。

          ③头风头痛,牙痛,风 寒湿痹痛。

          ④寒饮咳喘。

配伍:    细辛配干姜、五味子:细辛辛温,祛风散寒,温肺化饮;干姜辛热,温中散寒,温肺化饮;五味子酸

          温,敛肺气,滋肾阴。三药相合,温燥中有敛润,既善温肺化饮,又不耗气伤阴,治寒饮喘咳日久者

          效佳。
使用注意: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或肺热咳嗽者忌用。反藜芦。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8、生姜: 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

9、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温胃调中。

主治:  (1)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

        (2)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配伍:  (1)配藿香,治夏令感冒挟湿,症见发热恶寒,胸闷,呕吐,腹痛等症。

        (2)配杏仁,刚柔相济,治夏季风寒感冒表实证。

        (3)配扁豆,治暑令感寒吐泻,外感内湿。

        (4)配厚朴,可治夏季暑湿泄泻,霍乱腹痛吐利。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10、藁本:味甘辛温,归膀胱经;

功效:    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   (1)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

         (2)寒湿腹痛,泄泻,疝瘕,疥癣。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11、辛夷:辛微苦温,归肺胃经;

功效:    散风寒,通鼻窍。

主治:    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12、浮萍:辛,性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主治:    (1)风热感冒、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2)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伤。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13、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肝经;

功效: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祛风湿;

主治:   (1)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

         (2)风疹;湿疹;疥癣 。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二、发散风热(辛凉解表)药
    发散风热药性味辛凉,以发散风热为主,适用于发热重,微恶寒,头痛,咽喉肿痛,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的风热表证。

1、薄荷
性能特点:本品辛凉,气味芳香,质轻上浮,入肺、肝经,疏泄清利,既善散上焦风热而清利头目与咽喉,又能

          透发疹毒和疏肝。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
主治病证: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②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证。

          ③麻疹不透,风疹搔痒。

          ④肝气郁滞,胸闷胁胀。⑤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2、牛蒡子

性能特点:本品辛苦性寒,疏散清宣滑利。外散风热,内解热毒,上宣肺气,下利二便,虽发汗不如薄荷,但长

          于清解热毒。
功效: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主治病证: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②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③麻疹不透,风热疹痒。④热

          毒疮肿,痄腮,丹毒。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3、蝉蜕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质轻,疏散清透解痉,功在肺、肝二经。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如牛蒡,长于祛风解痉与明

          目开音。
功效: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主治病证: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音哑咽痛。 ②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③风热或肝热目赤翳障。 ④小儿惊

          哭夜啼,破伤风。
配伍:    蝉蜕配胖大海:两药相合,清宣肺气,利咽开音力强,善治风热或肺热之咽痛音哑。

中药分类——解表药

 4、桑叶
性能特点:本品质轻疏散,苦寒清泄,味甘兼润,入肺能疏散清润,入肝能清火益阴,并兼凉血止血。
功效: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主治:    ①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咳嗽头痛。 ②肺热燥咳。 ③肝阳眩晕,目赤肿痛,视物昏花。  ④血热吐

          衄轻证。
配伍:    桑叶配菊花:二药均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合用后善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肝热目赤、肝

          阳眩晕及肝肾亏虚目暗不明。
          桑叶配黑芝麻:补肝肾明目力强,治肝肾亏虚视物昏花效佳,兼肠燥便秘者尤宜。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5、菊花

性能特点:本品辛香轻散,苦寒清解,味甘略兼益阴,疏散清降并能。入肺经,善疏散风热而清利头目;入肝

          经,善泻热益阴而平肝明目;兼清解热毒而治疮肿。
功效: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配伍:    菊花配枸杞子:二药合用,补肝肾明目力强,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用之效佳。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6、葛根
性能特点:本品辛甘而凉,性善升散,功在脾胃。既长于疏散肌腠经络之邪气而解肌发表退热,为治项背强痛之

          要药;又善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具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及透发疹毒之功
功效: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主治:    ①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②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③热病烦渴,消渴证。 ④湿热泻痢初起,脾虚泄

          泻。
用量用法:止泻宜煨用,退热生津宜生用。
配伍:    生葛根配黄芩、黄连:三药合用,既清热燥湿解毒,又透热升阳止泻,主治湿热泻痢初起。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7、柴胡

性能特点:本品苦辛微寒,芳香疏泄升散,主入肝胆经。功善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及升举阳气,既为治肝胆疾患

          之要药,又为治气虚下陷所常用。  
功效: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
主治:    ①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感冒高热。②肝郁气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痛经。 ③气虚下陷之久泻脱

          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用量用法:解表退热宜生用,疏肝解郁宜醋炙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能升发,故真阴亏损、肝阳上升之证忌用。
配伍:    柴胡配黄芩:柴胡苦辛微寒,善疏散退热;黄芩苦寒,善清热泻火。二药合用,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

          效强,治少阳寒热往来效著。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8、升麻: 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主治:   (1)外感表证,时疫火毒、口疮、咽痛、头痛寒热、痈肿疮毒、

         (2)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久痢下重、妇女带下、崩中。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9、淡豆豉:辛微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主治:    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10、蔓荆子:辛苦寒,归膀胱、肝、胃经;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主治:     用于风热感冒,头昏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 不明、头晕目眩,耳鸣耳聋。

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中药分类——解表药

【【解表药性能特点】】

1、药性:
   发散风寒药主治表寒证,发散风热药主治表热证。前者性味多辛温,发汗作用较强;后者性味多辛凉,发汗

   作用比较缓和。   
2、药味:
   解表药大多气味芳香,性质轻宣疏散,主要用以发散表邪,故一般为辛味;发散风热药又因能清泄,而多兼

   苦味。   
3、归经:
   因为肺合皮毛,开窍于鼻,太阳膀胱经亦主一身之表,故解表药的解表功效应归太阳病或膀胱经的证侯,现

   代中药学多言其归肺经,而古代本草多言其归太阳经或膀胱经。   
4、升降沉浮:
   其作用趋向以升浮为主,其中兼能平喘、止咳或清泄者,在升浮为主的同时又具有沉降之性。
5、毒性:
   细辛、苍耳子为有毒之药。
【【解表药配伍应用】】  

    因解表药药性有温、凉的区别,所治的表证也有风寒、风热的不同,外感风寒者,首先应选择发散风寒药;外感风热者,选发散风热药。若兼感暑湿者,应配伍祛暑化湿药;若兼有燥邪者,则应与润燥药同用。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者,应与补益药同用,以扶正祛邪。如素体气虚,外感表邪者,解表药应与补气药同用,以益气解表;素体血虚或失血之后,复感表邪,解表药应与补血药同用,以养血解表;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宜发散风寒药与助阳药并用,以助阳解表;素体阴虚、感受外邪者,则应当解表药与滋阴药同用,以滋阴解表;此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除选用发散风热药物外,还应与清热解毒药配伍。

【【解表药药理作用】】
1、发汗作用:
   解表药都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通过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发汗是中医治疗表证的重要治法之一。解表药中以发散风寒药类的发汗作用较强。如麻黄中所含挥发油有发汗作用;生姜的挥发油和辛辣成分(姜酚及姜烯酚)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受寒后煎服生姜汤则感觉全身温暖,说明生姜能改善体表血循环而协助发汗;桂枝也因能扩张末梢血管,促进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而加强麻黄的发汗作用;麻黄配桂枝的作用尤为显著,如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甘草3克)就是一典型发汗方剂。

2、解热作用:
   解表药多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以柴胡作用最显著,桂枝、荆芥、防风、葛根、紫苏、浮萍等也有一定的退热效果。其作用方式,有通过发汗,或促进发汗,以及通过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而促使体温下降。此外,葛根等还有降低正常体温的作用。

3、镇痛作用:
   柴胡、桂枝、细辛、防风、紫苏等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4、抗菌、抗病毒作用:
   柴胡、桂枝、紫苏、防风、薄荷、桑叶等对多种细菌,如金葡菌、溶血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茵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分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麻黄、桂枝、柴胡、紫苏、菊花等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解表药选用时注意事项】】
1、解表药虽有辛散发汗之共性,但其性质又有温、凉不同,所以用以治疗表证时必须注意辨证准确,分清表寒

   证还是表热证。
2、解表药发汗作用有强有弱,须视病症选择应用。
3、对解表药发汗力较强的药物应控制用量,中病即止,以免发汗太过而耗伤津液,导致亡阳或亡阴。
4、温暖季节及东南地区用量宜小,寒冷季节及西北地区用量可酌情增大。
5、解表药一般忌用于表虚自汗、阴虚发热、久病体虚及失血等症。
6、解表药多属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份挥发而降低疗效。
7、解表药虽能透过发汗解发散风寒药,性味多为辛温,发汗作用较强。适用于感冒风寒,呈现恶寒发热、无

   汗、鼻塞或流清涕、舌苔薄白、口不渴、脉浮等寒象比较突出的表症。对于咳嗽气喘、脚气水肿及风湿痛等

   初起具有上述表症的,也可应用。但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因此,凡自汗、盗汗、热病伤津以及

   阴虚发热、久患疮痈,淋病,失血等症,都应慎用。
8、解表药根据自身特点,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用量宜轻;秋冬腠理致密,不易出汗,用量宜重。
【【解表药的功能比较】】
1、麻黄与桂枝
共同点: 均有发汗解表的功效,都可用于风寒表证及风寒湿痹证。
不同点:1)麻黄,以宣散为主,发汗力强。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 桂枝,以温通为主,发汗力

           较缓,外感风寒,无论有汗的表虚证和无汗的表实证均可用。
        2)麻黄善宣肺平喘,治肺气不宣之喘咳;还能利水退肿,治水肿兼表。用于肺气壅揭之咳喘证及水肿
           桂枝又善温通血脉、温阳化气、温中散寒,治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胸痹冷痛,阳虚

           水肿,痰饮眩悸及虚寒腹痛等。

2、荆芥与防风:
共同点: 均能发汗解表而治风寒感冒。
不同点:1)荆芥微温平和,生用长于散风,为发表散风通用药,又治风热感冒无汗或汗少者;防风微温而甘缓

           不峻,为治风通用之品,发汗力虽较弱而长于胜湿,凡外感表证无论寒热或夹湿与否均可投用。
        2)荆芥生用又能透疹疗疮止痒,治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兼表及风疹瘙痒;炒炭止血,治吐衄下血及崩

           漏。

3、苍耳子与辛夷
共同点:  质轻,性升浮。解表力弱,善于通窍。常相须为用,用治鼻渊头痛。
不同点:  苍耳子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风疹瘙痒。辛夷专治鼻渊,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

4、桑叶与菊花
共同点: 均轻清发散,发散风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经风热以及肝经风热或

         肝火上炎之眩晕头痛,目赤昏花等证。常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
不同点:1)桑叶性寒,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较菊花强;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菊花性微寒,作用偏肝,平

           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兼治肝风头痛。
        2)桑叶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还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咯血。菊花又善清热解毒,治痈肿疮毒
5、柴胡与升麻
共同点: 均为解表升阳之品,能升清阳而举陷,用于外感风热表征;与黄芪、人参等相伍,治气虚下陷、脏器

         脱垂诸证。
不同点:1)虽均能解表,但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

           来及感冒高热;升麻辛甘性寒,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主治风热头痛而少用;
        2)升麻能透疹,治麻疹不透,而柴胡不能。
        3)柴胡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升麻又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

           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
 6、银柴胡与柴胡
共同点:均有解热作用。
不同点:银柴胡无升散之性,偏于退有汗骨蒸,又能清泄肺热,为退虚热,消疳热之品。主治骨蒸潮热,小儿疳
        热等证。
        柴胡有升散之性,为透表泄热之品。偏治外感发热或邪在少阳证,并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肝气郁
        滞及阳气下陷之证。
7、生姜、干姜与炮姜
共同点:都是姜。
不同点:炮制不一样,功用也有偏差。生姜辛散力较强,长于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多用于风寒表证及呕吐之
        证。还可温肺止咳。干姜辛热,辛散之力较弱。长于温中,为脾胃寒证要药,并可回阳,温肺化饮,用
        于亡阳证及寒饮伏肺咳喘。炮姜味偏苦涩,偏于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止泻。用于虚寒出血,腹痛腹泻等

        证。

8、香薷与麻黄
        均能发汗解表、利水退肿,治表证无汗、水肿及小便不利。香薷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习称“夏月

        麻黄”,善治暑天感寒饮冷、阳气被遏之头痛、寒、发热无汗及腹痛吐泻;麻黄性温,发汗力强,善治

        风寒表实无汗。此外,麻黄又善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咳喘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