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心灵的智慧》

 木桃居 2014-05-22
目录
  前言
  自序:发现心灵的智慧

  第一章 磨砺
  在磨难中提升自己
  每一次打击都能令内心更强大
  掌握自己的选择方向
  让能力在磨练中快速成长
  克服弱点的诀窍
  用行为控制情绪
  意志是一种独特的智慧
  增强自己的胆识
  内心要有一种境界
  与变化融为一体
  静能生慧
  奇迹往往源于一种纯粹状态

  第二章 处世之道
  不要轻易指责别人
  成功源于做切合实际的事
  找到最有价值的事
  改变自己并不象想象中的那么难
  超然面对闲话
  把侮辱转化为进取的动力
  素其位而行的秘密
  改变心境就在一瞬间
  顺其自然是一种功夫
  怎样坦然去应对事物
  化负面情绪为积极行动
  如何培养自己的优良素质
  洞察事物背后的规律
  淡泊是一种大境界
  直面现实才能淡定自如
  悔悟改过之道
  认识内心的力量
  只做自己该做的
  “不理它”的妙用
  打开心门

  第三章 行动
  学习的最高境界
  马上行动,一以贯之

  第四章 智慧
  有一种智慧叫“心上学”
  想象能助你更好地掌控人生
  真知方能改变坏习惯
  水的智慧
  活在当下
  挖一口有源泉的井
  游刃有余地应付人情事变
  良知妙用
  摆脱羁绊,发现心的力量
  提升心灵从静坐开始
  做什么都从容自在的奥秘
  有意注意——开发智慧最直接的途径
  让你的心灵进入更高的层次
  心与事合一
  学会正确、清晰地思考
  进入婴儿心态,重获非凡学习能力
  以明镜之心待物
  左右逢源的不动心境界
  物来顺应,提升制怒功力

  第五章 态度
  每个人都能如圣人般伟大
  自己做自己的“贵人”
  天才就是努力到极致
  把握自我
  改变命运在于信念
  心平气和是一种领导力
  发现真心,成功自然到来
  知行合一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欲达极致,就必须全力以赴
  大巧有所不为
  善于反省
  正心诚意才能合于道
  激发每个人的独特天赋
  提升你的决断能力
  破除傲慢心态
  参透生死玄机

  第六章 治学
  拒绝诱惑
  摆正事业与爱好的关系
  最有效率的做事方法
  如何培养一种超人的气势
  使学问融会贯通于内心
  超越得失心不累
  神奇的学问之根
  消化知识的最佳方法
  笃行的境界
  耐心是一种悟性

  第七章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让目标控制自己
  立志要正确
  活出生命的荣耀
  持志不懈的秘密

  第八章 心灵教育
  内心充满愉悦,进步就不会停止
  让孩子从根本改变
  用积极的事物充实自己 









前言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创立者。
  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后因体弱多病,接触佛、道思想,并于家乡的“阳明洞”习道家导引术以养生,因此以“阳明”为号。
  青年时步入仕途后,因上疏触犯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被廷仗四十,并贬谪至穷山恶水之中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
  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当初甚至无处可居,三餐难以为继,但他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终于在一个夜晚,领会到了儒家失传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后世至今的一门学说——心学。
  自“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继续以讲学的形式向世人阐述他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是理”,只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实践功夫,将各种蒙蔽心体的闲思杂念拂去,便能认识本心中的“良知”,从而让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以此应事接物,则能心定神明,洞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
  后来,王阳明任南赣巡抚,以超绝的智慧和才干,短时间内即剿灭盘踞江西各郡多年的众多巨寇,并在宁王叛乱的紧急关头,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仅用四十二天便生擒宁王,平定叛乱。以显赫战功一路升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后谥号文成。
  纵使在繁忙的军旅生涯,王阳明也不忘与学生、朋友们讲学,而且每到一地,他都积极修建书院,推行教育,提出了很多见解独到的治学、育人之论。如他认为“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以此比喻做学问要善于消化,须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如。
  在做学问方面,强调以“立志”为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立而习气渐消。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凡事只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志向,时刻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为帮助学生树立志向,王阳明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立志的方法,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已彻悟了心灵奥秘的教育家,王阳明有着非凡的洞察能力,他往往能洞悉学生们内心的弱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身上的毛病,以及给出如何改正缺点的有效方法。
  如薛侃多悔,王阳明便告诫他说:“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指出一个人有改错之心是好的,但吸取教训后,就不要想那么多了,不然一味纠缠于已发生的错误当中,就会钻进牛角尖,因不断悔恨而时刻折磨自己。
  对于如何正确思考问题,王阳明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观点出发,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
  如他说过:“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认为做一件事时,如果只是不着边际地去思考,就会有毁誉、得失等各种杂念掺入其中,就会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得不出正确的结果。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在平时的应事接物上,王阳明已臻于“道”的化境,悟到“心无所滞”的重要性。
  如他曾借除草的机会点化学生:“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指出平时做事时的态度,也应和除草时一样,要有一种圆活的心态,即使偶然做错了某些事,也要保持镇静,不必过于在意,这样所做的事情才不会变成心灵的累赘,从而轻装上阵,不为情绪所扰,把握住处理事情的正确方向。
  ……
  王阳明长期与学生及友人论学,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主旨。其著作主要有《阳明集》、《居夷集》、《抚夷集略》、《五经臆说》、《大学古本旁注》等。后来,他的学生徐爱、陆澄、薛侃、钱德洪等,把王阳明先生的著作及论学的语录、书信、诗赋等搜集起来,辑成《王文成公全书》(现称《王阳明全集》)共三十八卷。
  其中,《传习录》单独列为全书(集)第一篇,分上、中、下三卷,乃王阳明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也是研习心学的重要经典。

【王阳明的人生之路充满坎坷,所遇到的困难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但他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段辉耀千古的传奇。这样一位对生命有深刻体悟的人,他是怎样对待磨难的呢?】

  在磨难中提升自己

  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顺生录·年谱二》

  王阳明认为,他对于良知这种学说,是从百死千难的磨练中得来的,实为古圣代代相传的一点精华。
  实际上,王阳明又何尝不是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要经过许多磨难,只有以顽强的勇气,持之不懈地去努力,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很多人的反应就是怨天尤人,埋怨老天爷怎么这么对待自己,埋怨命运不公平,其实,磨难是一种财富,关键在于你怎样对待它和采取怎样的行动。
  而王阳明正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作出了一个完美的诠释。
  王阳明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自幼天资聪颖,家人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他的人生之路却充满坎坷,两次参加会试都落第了,难得的是,王阳明以坦然的心境对待这人生中的第一个挫折,当有人为两次落榜而感到羞耻时,他淡淡地说:“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这是因为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理想——成为圣贤,对于他来说,世上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去做,眼前的这点挫折算得了什么呢?
  1505年,已入京为官的王阳明遭遇了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一次磨难。当时,身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上疏言事,得罪了权臣刘瑾,结果被逮捕入狱,严刑拷讯。
  无论古今中外,监狱都是人类最黑暗的地方之一,明朝时的诏狱尤甚。纵然在暗无天日的狱中,王阳明立志成圣的信念依旧未消沉,他静下心来研究学问,还与一同被捕入狱的难友相与讲诵为乐:“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都可以静下心来做学问,以后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难住他呢?
  在黑暗的诏狱中关了一个月后,王阳明被判廷杖四十,革去兵部主事的职务,贬到边远地区任杂职。
  终于出狱了,但等待王阳明的并不是自由和幸福,而是更为艰苦的人生考验,他将要到环境十分恶劣的贵州龙场去当驿丞。
  龙场在贵州西北方的深山之中,穷山恶水,人迹罕至,住的都是些言语不通的少数民族居民,偶尔遇上几个能听得懂语言的人,却又都是从中原逃来此处的亡命之徒。其生存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但还有更艰苦的环境在等着他们。王阳明到了龙场后,居然发现那里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一切都要靠自己动手。没办法,顾不上旅途劳累,王阳明强打精神,与随从一起把一座茅草房盖起来。尽管盖的茅草房十分简陋、矮小,王阳明对此还是很乐观,赋诗云:“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他的心中已不以环境的艰难险阻为念了,正如他在来的路途中所写的诗那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其实,所谓的困难只是存在于人的想象中,当一个人心中有更高的理想和信念时,这时的困难自然就会变得十分渺小了。
  当然,在龙场所遇到的困难,还远远不是言语不通和住茅草房这样的事,由于水土不服,加上当地瘴疠之气弥漫,除王阳明外,跟随他来到龙场的随从们都病倒了,这时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
  王阳明只得亲自砍柴、取水、煮粥、做饭,又怕随从们心情抑郁,则给他们咏唱诗歌;但是他们还是不高兴,又为他们吟着家乡的小曲,杂以幽默逗笑的内容,他们这才愉悦起来,忘记了疾病和身处荒僻之地所带来的患难。在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处境中,他却想到了一个问题:“要是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
  通过效法古圣先贤,王阳明领悟到了一种独特的境界,他在磨炼中,“我”与万物融为一体,心胸洒落如光风霁月,获得了大智慧。
  俗话说:“大磨得大道,小磨得小道,不磨不得道。”这是很有道理的。要想改变气质,使身心契合于“道”,勇于接受各种患难的磨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面对困难,只有不再想到逃避,或希望生活会自己改变,而是敞开心胸,去深入体验所谓的痛苦,一点一滴地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意志,才能使整个身心素质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
  因为痛苦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很有力量的情绪,但是如果没有真正的体验,就看不清它的实质;不能洞察它的实质,就无法真正地放下它,自主地掌控内心状态。
  所以说,如果不能在实践中把自己的心态调整过来,所谓改变气质就是一句空话。
  一旦在患难中,真正体验到了种种痛苦的真实感觉,就有了能够主宰自我的力量,以后再遇到任何困难,就不会轻易退却,反而能够积极主动地迎难而上,应变自如。
  正如王阳明所赋诗云:“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这时心灵已磨炼得没有一点浮躁之气,虚灵无滞,不论碰上什么地方的风波,都能安然自得,做到真正地融入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智慧来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
  普通人之心,就好象一面积满尘垢、锈迹斑斑的铜镜,要想恢复它能映照事物的光明本性,就必须先下一番刮磨的功夫。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总是认为自己的命真不好,怎么净摊上这些倒霉事时,身心就会发生严重的自我冲突,经受不住磨砺,最后还是昏而不明。
  相反,假如能认识到此时的磨砺,正是使自己增长能力的大好事。识破这一点后,那么在外人看来十分艰难的事,自然也会甘之如饴了。如此愈磨愈明,终成一光彩照人的明镜。

【自序】
  发现心灵的智慧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向外追求物质利益,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使得人的精神愈来愈和自己的心灵分离,使人趋向于“物质化”,在人的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
  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又不至于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儒学所倡导的“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内圣外王”修养之道,既强调涵养心灵,又不失进取精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
  很多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钱、地位、名利那些东西,导致了心灵过于沉重,承受了太大的压力。然而牵累太大,做事的效率也大打折扣,反而难以达到理想的人生目标。
  其实,在今天的社会里,要想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要心灵也有一种高度,那是一种脱尽尘埃、充满光明的境界。
  乘坐飞机的人们能够体验到: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越了雷雨交加的云层时,将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往下看去,尽管云层下面电闪雷鸣,下着倾盆大雨,而云层之上却无一丝阴云,充满着朗朗阳光。这时的飞机,丝毫不受恶劣的外界环境影响,平稳地飞行着。
  我们的心灵也是一样,在一定的层面下,会有种种乌云遮蔽心性的光明,让我们生活在黑暗的阴霾里。然而,当我们的心灵到达了云层,超越了云层和冲突,同样会发现,云层之上,晴空万里,心灵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自由。而我们带着这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回到现实中来时,智慧和聪明仿佛被提高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能用独特的眼光来看事物,能发现一些以往不会注意到的细节规律,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和磨难,从而使自己的决策和行动似乎具有“神来之笔”……
  早在孟子时候,就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万物的知识和规律,都是人心中所具备的,一个人只要“尽心、养性、反求诸己”,就可以把它们都发现出来。又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认识并掌握这种良知、良能有什么好处呢?
  王阳明认为,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毁誉两端。如果我心不动,以顺万物之自然,只是触机神应,就能够发挥良知妙用。
  在他看来,人的“心”本来就有着神奇的作用,如行云流水般变动周流于万事万物之中,反应着各层次事物的客观规律,如果人能静下心来,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把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我们心灵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只是由于它被各种诋毁、赞誉等利害关系遮蔽了。如果能摒弃“自我”的束缚,保持我心不动,顺应万物之自然,对待各种事情,心灵就能根据其客观规律,作出自己精准的判断,将别人看似异常神奇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
  王阳明具有异于常人的全面智慧,正是通过一定的合理方法,让自己的心灵境界得到提升,开发了人人本具的智慧潜能的结果。他由普通人到智力“超人”的超越,为人类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范。
  虽然人心中包含着无穷的智慧,具备认识万物的知识与规律的能力,但这种智慧和能力并不是已明明白白地摆放在那里,因为每个人的心中虽然都有一个深藏的宝库,潜力无穷,但由于我们的心灵早已为物欲、私欲、人欲所蒙蔽,表面上人还是愚昧无知的。
  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个人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大喊一声:“猪!”
  现在的人怎么这样无礼,无缘无故地骂人?这个人越想越气,也摇下车窗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其实,那位货车司机是提醒他前面有一群猪,但他却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以为别人是骂他,结果酿成大祸。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心灵为自我和物欲蒙蔽的话,不仅不能获得那种本能的智慧,就连基本的观察判断能力也会丧失。
  为了获得这种高层次的智慧和能力,需要进行自我思想锻炼,即正心修身。
  正确认识自我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是获得更高智慧的前提。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心灵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到更深更远的地方。
  心境提高了,一个人的智慧、能力和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人在生活中,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被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所束缚,难以找到应事接物的最佳途径,其关键在于没有将自我真正放下来,没有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认真思考,认真对付。
  正如儒家经典《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宁静、安稳的境界后,人才能够洞察万物之规律,这时考虑问题才能周详,处理事情才能完善。
  而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一种安顿了的感觉,生活也会有一种充实感。内心平静,思想清晰,智慧必有所增,这样做事情更有效率。这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帮助我们达到更高的人生尺度。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碰上那些似乎不堪忍受的事情时,如果我们能借此动心忍性,把心灵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将会出现什么奇迹呢?】

  每一次打击都能令内心更强大

  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传习录》
  王阳明引用孟子的话认为,凡是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以往所不具备的才能的各种事情,都是为了致良知。

  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范仲淹,字希文,是唐宰相履冰的后代。在范仲淹还两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幸得病去世了,为生活所迫,母亲改嫁山东长山一户姓朱的人家,从此,范仲淹也跟从朱姓人家改姓朱,名叫朱说。
  范仲淹从小时候,就很有志向和操守,尤其喜爱读书。等到他长大了一些,从旁人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的家世,明白自己原来是随母亲改嫁而到朱家的,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和震动,哭泣着辞别母亲,独自一人前往南京求学。
  来到南京后,范仲淹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但他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勤奋地读书,昼夜不息。
  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是最考验一个人意志的时候,人往往会因为寒冷而懈怠下来。范仲淹有时疲倦到了极点,就用冰凉刺骨的冷水来洗脸,用这个办法来驱除倦意,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寒冷和疲倦还容易战胜,最让一个人难熬的是食物的匮乏。自从范仲淹立志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他的衣食便很不充裕,食物极度缺少时,他便靠喝煮得很烂的粥来充饥。
  对于如此艰苦的生活,常人很难忍受,而范仲淹从不叫苦。也许他心里有一种远大理想的支持,从来就不以这种清贫的生活为苦,而以潜心于书中追求知识和智慧为自己最大的乐趣。正象《论语》中孔夫子称赞颜回一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个同学看到范仲淹如此苦读,十分佩服,便将他的事迹告诉了父亲。这位同学的父亲是南京的一个大官,听说儿子有范仲淹这样饿着肚子做学问的同学,很受感动,便叫人给范仲淹送去许多可口的饭菜。
  然而,令这位同学感到奇怪的是,经过许多天,饭菜都放臭了,也不见范仲淹吃一口,便问这是怎么回事。
  范仲淹很认真地说:“老兄呀,我很感谢你的好意。不过要是现在我吃了这么好的饭菜,恐怕将来我就很难喝得下粥了。”同学听了更是感叹不已。
  范仲淹经过努力,在1015年就中了进士,后来官至副宰相,推行庆历新政,成为了北宋著名的改革家,并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为后人广为传诵。
  范仲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与他自觉地通过各种不利环境的考验,来挖掘寻找良知中的力量分不开的。

良知即是“道”,也是每个人的“本心”,它无垢无净,不增不减,妙用无穷,能感通万物,是应变之枢机。如能善用之,就能帮助我们成就一番惊人的事业。不过遗憾的是,我们的“本心”却往往被各种尘埃遮蔽住了,成为了一颗不为常人所知的“宝珠”。
  我们要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不虚度一生,就要通过精神上的磨练,不断拂去那些尘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放,这样就进入超越世俗的更广阔、更自由的境界,表现出更高的智慧和才能。
  这是一个寻找良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动心忍性的过程。
  所谓“动心忍性”,并不是要求我们面对那些艰难困苦之事,皱着眉,苦着脸,咬牙切齿地拼命忍着心里的愤懑之情。
  而是把天地间的各种事看成是一个大洪炉,自己如同一块粗铁,在里面接受烈焰、钳锤的煅炼,要打造一把宝剑一样。每一下的打击,都会使自己的心性更精纯一点。
  拥有这个信念后,不但不怕苦,还唯恐火力不足、锤打的力量不够,任凭它在别人看来如何痛苦难堪,我只是待之以性,而不待之以心而已。就是说不以感官之心去分别各种遭遇,而是以本来的生命之性去体验、契合它。
  具体来说,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本心”是超然独立于各种境界之外,不生不灭的。只要能把持住自己,任凭什么痛苦来袭,认定那只是感官的感觉而已,与自己的“本心”并无关系,这样任何外界的干扰都侵入不了自己的内心。
  不论事情多么繁杂艰苦,我就是保持“本心”不动,把分别、计较之心高高挂起,怡然自得地观照内心,心平气和地去做事,以此考验自己的心性修养程度。这个过程就是“动心忍性”。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诗写得很有意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沿着山溪寻去,一路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源头,山已穷,水已尽,但当你静下心来,打量四下,却发现早已有氤氤氲氲的云雾在山腰冉冉升起,这是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
  磨练心性也是如此,当历经了当初的烦躁与不适的感觉后,观照到十分纯熟,已超越喜悦与痛苦时,一种心灵上“空无一物”的虚无状态便会到来,生命中的祥瑞之云就会在心中生起。
  到了这时,就会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真正毫无牵挂的真实感觉。这种感觉出自内心深处,能使人有一种源于生命本真的自信。
  达到此境界,心灵清澈灵明,能应万物之变,不管在何时何处,你都能获得来自“本心”的力量,顺应规律去应对当前的事情。
  只有经历千锤百炼,心灵才会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一个飞跃,进入全新的天地。

略谈心学的意义和价值
  心学是儒家学说的一株奇葩,萌芽于宋朝的周敦颐(《爱莲说》的作者,理学、心学的开山鼻祖),明朝时,王阳明先生总其大成,开创出影响中国数百年的心学一派。日、韩等国的不少人也也深为推崇心学。
  儒家的学说,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学说,强调在修身齐家、平治天下的过程中磨练身心,彻悟心性的本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心学作为“承传道统”的心灵学问,自然也不例外。在这种观点看来,凡间诸事,世间百艺,其目的都在于调习此心,使心灵渐趋宁静,让隐藏在思想深处的另一个“自我”显现出来。那个隐藏的“自我”,才是真我,认识到这个真我,才明悟人之所以为人处,才能懂得人在这个世界的真正地位和价值。
  可以说,“内圣外王”理论是儒家学说的一个特色,也是儒家与其他传统理论相区别的地方。“内圣”,就是一个人要练好“内功”,在自己的心内下功夫,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涵养,领悟天地宇宙间的规律。“外王”,就是一个人经过修养身心,心灵安定了,获得了一种超于常人的智慧,就可以用来在社会上做一些事,辅助天地化育万物。
  我们普通人自出生以来,由于受到七情六欲的干扰,思想混乱,杂念纷纭,本来具备的灵动智慧被遮蔽住了,常常很难看到事物的本质,对自己的情绪也难以掌握,所以经常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尽管有美好的愿望,却总是满足于找借口,得过且过,不敢起而行之,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且,即使采取了行动,却又因为各种人性的弱点,导致事倍而功半,工作效率很低,最终功亏一篑。
  儒家的“内圣”修养,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心灵,本来就有无穷的智慧,本来就有无穷的能力,只是因为被各种尘埃蒙味了,不能显现出来而已。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在工作和心灵的安静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让心灵只停留在此刻,让真心任运自然,活泼无滞。
  这个“真心”,即是良知,即是天理,即是“道”,乃万物之本体,为智慧之源泉。唯有用“真心”做事的人,才能乐在事中,不因物喜,不因己悲,做什么都能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唯有“真心”显露,才会心安理得,获得一种恒定的安宁心态。
  不少人有这样的看法,他们说: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成功人物,他们不知道心学为何物,但他们也获得了成功。如此看来,心学的价值和意义到底在哪里?
  的确,在王阳明之前,在心学诞生之前,或在王阳明之后,有很多人甚至连儒家学说都没听说过,但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也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在这里要指出的是,这些人的成功,只是在某一方面的成功,只能说他们成就了一番世俗的事业,获得了钱财,或在事业上做出了超出常人的成绩而已。而且,即使你功高盖世,钱财堆积如山,其荣耀富贵也不过短短数十年光景,他们的心灵又在何处安顿?
  而且,大多数人的“成功”,是建立在身心撕裂的基础上的。在对物欲的追求中,我们迷失了自己,成为了金钱、物质的奴隶,不知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活着。到头来,我们除了获得金钱及一些庸俗的“享受”之外,却一无所有,没有真正成为一个“人”,甚至没有真正地“活”过,这不是很可悲吗?
  心学的可贵之处,不仅是要做成一点事,还要获得心灵的提升,在更高的一个层次看待生命。“事上磨练”是其入世的态度,“变化气质”是其修养的目标,“心即是理、人天合一”是其要达到的境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抱持一种信念,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人生;“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苦苦磨练中澄清妄心,去尽杂念,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胸有境界气自华;“水流花开,无处不是天机”,动以修身,静以养神,悟到极处,与天地化一,齐万物同观,心即是道矣。

  【孔子曾认为:“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并感叹道:“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但他却依然四处奔波,为弘道而不懈努力。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不知变通的迂腐,还是在其中隐藏了不为我们所知的大智慧?】

  掌握自己的选择方向

  “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夭寿不二”的意思,是教导学习的人一心向往好的念头和行为,并努力地去实践,决不能因为环境好坏或长寿夭折而让完善自我的心改变了。只是一心依照“道”的原则去修养,等待命运的安排,即使明白人的穷通祸福、寿命长短是所谓“命中注定”的,我也不必因此而动心。
  其实王阳明何尝不是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外界的环境,但我们应该能够掌握自己的选择方向。一个人能否完善自我,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能力高下,也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当你的思维和智慧进入更高的境界时,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苏秦少年时,就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拜鬼谷子为师,学习游说纵横之术。
  学成返乡后,苏秦权衡了一下天下形势,觉得先到当时最强大的秦国,献上自己的良策,一定会得到渴望统一天下的秦国国君的重用。于是就置办行装,前往秦国。
  没想到,苏秦言辞恳切地上了十多回书,但秦王自认为秦国还不够强大,不肯冒险对六国用兵,始终不接受他用武力统一六国的建议。
  这下苏秦惨了,自己在秦国不受欢迎,呆了这么久,带的盘缠快花完了,眼看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他只好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回家。
  当苏秦回到家时,脚上穿着草鞋,挑着一副担子,面目黎黑,神情憔悴,一副潦倒不堪、惭愧难当的样子。
  一看他弄成这副模样回来,大家的反应十分冷淡,正在织布的妻子不理他,嫂子不肯给他做饭,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说话。
  面对这种情况,苏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妻子不以我为丈夫,嫂嫂不以我为小叔,父母不拿我当儿子,都是我苏秦的过错啊!”
  从这件事中,苏秦的灵魂深处受到很大刺激,连夜翻检藏书,找到《太公阴符》这本权谋之书,潜心研读。
  有时他读到半夜,实在太困了,就用绳子把头发拴起来,系在屋梁上,这样打瞌睡时,头一低垂下去,就会被绳子一拖,而痛醒过来;有时人虽然醒着,精神却振作不起来,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强迫自己振作精神,继续苦读下去。

经过一年的苦学,苏秦掌握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他的精神意志及身心素质也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他相信,自己已达到了掌握天下大势及揣摩他人心理的境界,充满自信地说:“现在真的可以游说当世的国君了!”
  于是他重新游说诸国,终获得器重,挂六国相印,声名显赫,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苏秦衣锦还乡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所到之处均盛情接待,周显王率领百官亲自到三十里地外去迎接,乡亲及家人更是诚惶诚恐,早早地就装修房子、打扫清洁卫生,等待他荣归故里,他的嫂子更是跪地磕头不敢起来,苏秦见此情景,心中感慨万千。
  可以说,在苏秦的人生历程中,积极而正面的思维方式始终主宰着他的行动,从而促使他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游说秦王失败后,面对周围亲友的白眼和冷嘲热讽,如果换作其他人,也许绝大多数人的反应,就是大家熟悉的四个字——“怨天尤人”,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我苏秦之过也。”
  但苏秦并没有怨天尤人,把过错推给老天爷或其他人,而是认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功夫没有下到家的缘故。这种想法虽然看似平常,却蕴含了非常大的神奇力量。这是一种接受现状、返求自身的力量。
  古人云:“蹇以反身,困以遂志。”其实我们应该感谢所有的逆境,假如没有那些事来刺激心性、砥砺意志的话,我们就不会幡然醒悟,反省自己以前到底在哪些地方做错了。
  如《孟子》中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返回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中也说:长久地与大自然的规律相配合,自己用心去追求,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这里所强调的“反求诸己”,就是要求我们不要纠缠于外在的辩解,那是毫无意义的,而要回到内心,在里面寻找力量。
  可以说,只有向自己的内心去挖掘那些被抑制起来的能力与才华,自己去追求幸福,而不是祈求别人赐予,才是最稳妥的方法。
  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心灵中的世界是最广阔的,将繁杂虚假的念头从外界收回来,优游于内心,就能从被外物束缚的世界超越出来,汲取大自然的无穷力量。
  返求自身,就是要用真实的自我去体验人生,由有冲突的计较之心,返回到无分无别的大我境界。这种心灵境界从容自在,无惧人生的一切风雨,进入其中,一切都豁然开朗。
  如此境界,就象苏东坡的《定风波》所说的那样: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淡泊是一种大境界

  一切得丧荣辱,真如飘风之过耳,奚足以动吾一念?今日虽成此事功,亦不过一时良知之应迹,过眼便为浮云,已忘之矣!
  对于我来说,一切得失荣辱,真的就如同疾风吹过耳边一样,哪里足以扰动我一分一毫呢?今天虽然立下了此等功绩,也不过是一时良知随机应对的事迹,过眼便成浮云,飘逝而去,早已把它忘掉了!
  这是王阳明在平定宸濠之乱后,召集学生讲学时,对他们所说的一番话。
  从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于那些得失荣辱,的确已到了不为所动的淡泊之境,可谓是“富贵于我如浮云”,个人之得失全不放在心上了。
  王阳明的“淡泊”,正是来自于他深厚的学养功夫和修养境界。
  他曾对学生说过:“做学问的功夫,对于一切声色名利和嗜好,都能摆脱殆尽。但是,如果还有一丝贪生怕死的念头牵挂着,就不能与整个本体融合。人的生死念头,本是从生身命根上带来的,所以不容易去掉。如果在这里能识得破、看得透,心的全体才是流畅无阻的,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正象古人所说的“定能生慧”,意思是心灵安定了,灵感智慧才能生发出来。由于他看破了这一切,心灵是自由活泼的,所以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才处之淡然,因而也就达到了很高的智慧境界。
  “淡泊”的心境不仅是一种修养境界,也是做学问的一种必要态度。
  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自己的书房挂一幅字——“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这句话,源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其原文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认为做学问的关键在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上面,强调心境要淡泊,心绪要宁静,去除各种物欲来修养自己的德行,这样才能明确坚定自己的志向,在宁静的心灵中,志向才能达到深远广阔的境界。

一个人要成才就要做学问,而要做好学问就需要把心沉静下来学习。没有不经过学习就能成为知识渊博的天才的,也没有不静下心来就能做好学问的。一个人能够静下心来,即使在闹市之中也能读书,如果心情浮躁,就算在深山宁静之地也是读不好书的。所以关键在于排除各种物欲的干扰。
  把那些傲慢、浮躁,希望走捷径的心理统统丢掉,彻底静下心来,才能达到“精益求精”的境地。否则就会时间一天天过去,今年过了又待来年,年纪渐渐大了,老了,雄心壮志也随之被消磨殆尽,那时即使后悔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再从头来了。只能怀着一种悲哀的心情,凄凉的坐守在破败的房屋中,在那里整天后悔啊,我当时怎么就不知道努力一点呢,要是当年努力一点,恐怕现在已经干出一番事业来了,但已经没有法子,一辈子就这样白白地过了。
  “淡泊”、“宁静”是一种有别于常人的思维方式,透出源自于心灵的灵感与妙思,能将一个人的能力与智慧提升至极致。
  因为内心淡泊,无求于世,也就不为得失荣辱所迷惑,根据自己心灵的洞察,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行动,而获得符合客观规律的结果。这是一种大智慧。
  “淡泊”与“宁静”,又是一种生活心态,一种心灵闲适、逍遥自在的心态。诸葛亮和王阳明等智者,正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心无所求的境界中,不为名利富贵而活,而能尽享生命的乐趣。可以说,那些似乎洞察一切的智慧和灵感,就是在这种自由的心境中激发出来的。
  其实这种“淡泊”与“宁静”,更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大境界,古老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其基础,其中体现了人所存在的最高价值。那些甘于淡泊的人,正是把大自然与人的关系参悟透了,达到了心之化境——“视万物为一体”,因此才能进入得失不计、宠辱如一的境界。
  这种“淡泊”、“宁静”的心境,是衡定和充实的。因为这样的心灵,处于“中和”的状态,也就是对外物不偏不倚,独立而存在,获得一种心与天合的人生快乐。

【王阳明作为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虽然公务繁忙,却不忘修身养性,且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他是怎样在繁琐的事务与修身养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我们又能从中领悟到一种什么样的、能使自己工作效率大增的做事方式?】

  让能力在磨练中快速成长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才会有收益。如果只喜欢宁静安逸的境界,而没有经过各种复杂环境的磨练,遇事就会忙乱,终究不会有长进。

  在人生的旅途中,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过人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虽然对出类拔萃的能力和高品质的生活充满无限的向往,但他们却不愿在艰苦的生活中磨练自己。
  殊不知,许多优秀的素质和能力,在书本上无法获得,都是在实际的诸多琐事中磨练才能获得的。陆游有一首诗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从实际磨练中得到的经验,一个人才会记忆深刻。如果没有经过那种令人刻骨铭心的体验,人的潜意识是不会将这些东西记住,并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的。
  正如一位作家所认为的那样,现代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但却比以前出现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在他看来,很多的年轻人就是因为没有吃过生活中的苦,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青少年。就这个角度看来,古人所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实在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一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一定要积极投入到现实环境的磨练中去,只有多吃点苦,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将那些诸如渴望走捷径、是非不分等浮躁、不健康心态磨掉,从而培养出受用一生的良好心态模式。
  虞舜是古代的贤明帝王,《史记》中记载,虞舜小时候生活在一个问题家庭中,虽然他的祖先是颛顼帝,但到了后面这几代已经衰落了,地位低微,都是平民。他的父亲是个瞎子,人称瞽叟。舜的生母死后,瞽叟给舜找了个脾气很坏的后母,并生下了与舜同父异母的弟弟象。象这个人从小娇生惯养,桀骜不驯,对舜很不友好,常常在父母面前说舜的坏话。他的母亲自然也把舜看作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瞽叟很宠爱象,在象和他母亲的影响下,虽然舜是一个乖巧孝顺的孩子,但他也越来越憎恨舜,居然经常想把舜杀掉,但因为舜很机灵,每次都好象很巧合地躲过去了。
  由于父亲和后母都不喜欢自己,舜每天都得干很多重活,一旦出了一点小小的差错,就要受到父亲的重罚。虽然受到这样不公平的待遇,生活在这样困苦的环境中,舜还是很孝敬地对待父亲和后母,而且一天比一天忠诚恭谨,毫无一点懈怠之意。
  就这样,舜从小就做过很多事,他在历山耕过田,种过庄稼,在雷泽那个地方打过鱼,也做过陶器及各种家用器具来卖,还在各地做过生意,可谓农、渔、工、商的行业他全部都经历过了。繁重的劳动和事务也锻炼了他的才能,用今天的话来说,舜算得上是个阅历丰富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无论在今天还是在古代,都是很难得的。

舜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父母而闻名天下,大家都知道脾气暴躁的瞽叟有一个很能干、很孝顺的儿子叫虞舜。舜三十岁时,当时的天子尧帝年纪大了,想找一个接班人,当尧帝问手下的大臣们谁可以治理天下时,手下的的大臣们都不约而同地推荐虞舜。
  经过仔细而周密的德行观察和能力考察后,尧帝确认舜具备治理天下的才能,终于把天子之位郑重地传给了舜。
  可以说,正是由于舜从小就得以在各种事上磨练自己,才能比别人更快更有效地增进本身的智慧、素质和能力,进而拥有一个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生命历程。
  当然,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并不需要以频繁的工作“跳槽”来进行这种磨练,只要你有心,在任何一件事上都是可以磨练自己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工作似乎是一件不得已的苦差事,他们抱怨着,发着牢骚,希望有朝一日能摆脱这令人烦恼的生活。
  然而从某种角度来说,日常生活和工作正是锻炼心灵的最佳机会。当你忙着赶一份重要的计划时,碰巧又有人找你有事,这时你会不会急怒攻心,方寸大乱,在心中抱怨生活是如此艰难?但假如你用另一种方式来应对这件事,也许会让你的感觉和工作效率截然不同。
  正如柳宗元《江雪》一诗所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天寒地冻的皑皑白雪中,飞鸟绝迹,人踪俱无,唯有一叶孤舟横在江面,一位老翁悠然自得,正独自在享受垂钓的乐趣。在他的心中,人似乎已与大自然融而为一,眼中所见的,只是那无心飞舞的片片雪花……
  其实,老渔翁寒江垂钓的境界,正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做事方式。既不畏严寒,又自自然然,在静谧中忘却物我,超越成功与失败,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当你试着以这种心境,去对待所遇到的那些繁琐之事时,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奇迹般地好了许多,自然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
  如果你顺利通过了这样一次考验,这种美好的经验会记录进你的大脑中,以后它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处理其他的挑战,你也就获得了一份宝贵的“定力”了。久而久之,你就能够镇定自若地应付一切复杂的情况。
  当你拥有这种能力后,以往让你烦恼不已的事,就如过眼烟云一般,你现在不会再受它们的干扰了。你会无视那些小事的存在,冷静地做自己该做的事。这种良好的素质,将会让你的人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据王阳明自己说,他年轻时也有很多缺点,如经常有傲视行辈、轻忽世故之心,看不起别人,不懂人情世故,为此得罪了不少人,也吃了不少苦头。后来他经过努力,终于成功变化气质,克服了人性中的弱点,以不失原则而又圆滑的处世哲学解决了许多问题。他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克服弱点的诀窍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传习录》
  人需要有为“真我”着想的心,才能克服自己的弱点。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成就人生中的事业。

  这个“为己之心”,当然不是普通人所说的“为自己着想”的“自私思想”的意思。王阳明认为,圣贤只是为己之学,人还有另一个自我,深藏在身心深处,不为常人所知,这就是“真正的自我”。只有真正为这个“真实的自我”着想,为心中更为长远的目标而考虑,才能做到克服自己的种种弱点,也才能因此而完善人格或成就事业。
  可以说,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都是那些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而下决心克服自己弱点与缺点的人,他们修炼自己的心灵,将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以虚待物,大脑处理信息更为迅速与准确。
  有一位网球运动员,从小便有极高的体育天赋。从他9岁时第一次接触网球起,他便深深地迷上了这项运动。
  不久后,他在家乡便找不到对手了。12岁时,很多国家级选手都输给了他。
  但是,这位少年网球奇才的脾气却很坏。在赛场上稍不如意,他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暴跳如雷,大骂粗话,甚至当场摔砸球拍。
  正因为他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不动就发怒,浮躁的心理影响了技术的发挥,很多本来能够胜出的比赛,结果他却打输了。
  他的父亲对此甚为忧虑,认为儿子如果不能尽早改掉这个坏毛病,即使他再有天赋,也不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于是,父亲果断地对儿子作出了禁赛6个月的“处分”,让他彻底反省自己。
  对于少年来说,网球早已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6个月不准他摸网球拍,实在是项十分难熬的惩罚。有时球瘾发作了,心里难受得跟猫抓似的。
  度过了坐卧不安的两个月后,少年逐渐从狂躁的心理状态中走了出来,他开始检讨自己以前的言行。这时父亲不失时机地带他去观看一些顶级赛事,让他看看并学习那些优秀的网球名将的言谈举止。通过与别人的对比,少年逐渐认识到了自己以前动辄发怒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和可笑,他决心用意志来克服自己的弱点。
  然而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虽然少年认识到了自己发脾气的坏处,他也很想改,但这种长久以来养成的坏脾气却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他对此一筹莫展,只好去请教父亲。
父亲没说什么,起身去倒开水,不料失手将一只玻璃杯掉到地上摔碎了。
  父亲问道:“看到那只摔碎了的玻璃杯吗?有什么感觉?”
  少年不解地说:“没什么呀,只不过是一只玻璃杯摔碎了而已,下次小心点就行了。”
  父亲赞许地点点头:“这就对了,玻璃杯打碎了就是打碎了,即使你怎样发怒或懊恼,它也不会复原,还不如保持镇定去做其他事。”
  少年若有所思地听着。
  顿了一会儿,父亲又说:“你要细细体会此时如何平静应对玻璃杯打碎的心情,牢记在心中。如果以后再遇到自己想发脾气时,及时想一想这种经验,就能找回能使自己冷静看待这一切的力量,从而改变乱发脾气的坏习惯。只要勤于练习,很快你就会掌握这个诀窍。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真我’,它能让我们平静地面对一切问题。”
  少年恍然大悟,但他还有一个疑问:“爸爸,既然你有这么好的方法,为什么不早说,以帮我更早地改变缺点呢?”
  父亲笑了:“傻孩子,你没有主动地要求改变自己,我告诉你再好的方法又有什么用?”
  少年也笑了,他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从此认真练习着这个可以改变不良习气的诀窍。
  6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少年的言行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他重新出现在赛场上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他的脾气变好了。
  无论是普通赛事的第一个球,还是顶级赛事决赛中的最后一个球,他的表情都泰然自若,保持着一种平常心。其他一些诸如裁判误判、偶然失误等小事,他根本就不放在心里,心灵已达到一种既兴奋又忘我的最佳状态。
  奇怪的是,当他不把这些以前几乎能令他精神崩溃的事挂在心中后,他的动作变得几近完美,极少出现失误。
  他的技术从此突飞猛进,15岁时,终于称霸网坛。
  正如古人所说:“意气不从天地得,英雄岂藉四时推。”一个人所具有的一种胸怀、气度,乃至境界,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自己努力修养得来的;要成为一个独立于天地的“英雄”,就不能光想着靠别人的力量,一定得奋起勇气,自己成为自己的主宰,超越一切弱点,这样才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真正的“英雄”。
  所以,我们要注重涵养心性,时时灵明在躬,观照“真我”,不论碰到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想到“真我”,以找到“真我”为重,浑然不知世间还有什么事物更大于这件事的。
  如此持之不懈,把“真我”涵养、锻炼得虚虚灵灵,有感而应。
  这个“真我”虽然不能进行思维,但它能与任何一个层次的思维结合。当它一旦与某个想法融合后,所发出的力量是十分大的。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意志抵不过想象的力量,其实就是因为:所谓的“意志”,只是大脑表层的想法;而当时的想象,则是由接近“真我”的意识层所发出来的。
  在生活中,当旧的“自我”受到情绪刺激时,如能马上看定“真我”,不要让它与情绪结合,这样内心就不会受到干扰,就可以摆脱那个心量狭小、暴躁、易受打扰的“自我”的控制,而使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增加成功的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让情绪控制自己,很容易原谅自己,懒散度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以致一事无成。王阳明根据他的体验,针对这一问题,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治学做事原则?我们该怎样克服这一人性的弱点?】

  用行为控制情绪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传习录》
  平常修身养性的功夫,如果觉得烦扰,不妨就静坐,如果觉得精神疲懒,不想看书,则偏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
  这是王阳明在回答学生陆澄问立志之道时所说的话。
  他认为,立志的要点,在于做到能自我控制,有一种自律的精神。
  要提升自控能力,关键在于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以此来磨砺、调控自己的心性,换一句话说,就是要经常强迫自己进入状态。这样,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久而久之,这种自律行为就变成习惯,主宰着你的行为。
  也许有人不赞同做事要强迫自己的说法和做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持这种观点,就是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一种愉悦、欢快的心情去学习、读书、写作、做事,说这样才符合心理学及大脑思维的规律,因为据研究,人类的大脑只有在愉悦、快乐的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发挥作用。
  基于这种观点,更有人批判“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精神,认为如果困了就应该去睡上一觉,然后再悠闲自在地读上几页,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书中的内容。
  这种观点乍一看,似乎也有道理,尤其有所谓心理学理论的支持。然而,这样的看法是比较片面的,只从纯粹的思维科学一方面来考虑问题,而不考虑人性的弱点及人的潜力、意志方面的因素。
  其实人是一种十分矛盾的动物,强大的惰性与巨大的潜力在体内共存,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就会显得十分懒散,做事拖拖拉拉,得过且过,十足一个平庸之辈。
  而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和强迫之后,不断朝向一个目标努力,人的潜力才会被激发出来,显现出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可以说,世上的许多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许多人必须强迫自己,才能将自身潜在的才华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一位著名作家,也讲过他通过强迫自己不断写作而取得成功的经历。
  还在读中学的时候,他就萌生了要写点什么的念头,那些平时看到、听到的东西老憋在心中,好象要把它们写出来才畅快。
  然而,当他坐下来,想写作的时候,却什么也写不出。由于没有“灵感”,他也就算了。
  他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好几年。
  一天,他在街上碰到了一位已成为大老板的朋友。朋友热情地宴请他,席上朋友对他说:“老兄,你知道我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吗?”
  他摇摇头。
  朋友感慨地说:“我遭到了无数次的拒绝和失败,但我总是强迫自己干下去。”
  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成功的秘诀就是要强迫自己,以前他只是有想去写点东西的愿望,却缺乏强迫自己付诸行动的决心。
  从此之后,他强迫自己坐下来,强迫自己一遍遍地写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他找到了一些让自己的强迫行为变得不那么难受的巧妙方法。

 每天他都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一段固定的写作时间,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否则这段时间是绝对不允许打扰的,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即使他想不出要写什么,哪怕是什么也不做,也要坐在书桌前,直到坐够设定的时间为止。
  然后他这样想:无论如何,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与其在这里胡思乱想,让自己的思想更混乱,倒不如别理其他事了,趁此机会做一点与写作有关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也算是磨练一下耐心吧。
  这样一想,心中的压力就会减轻许多,当他在心中没有一定要完成某件事的想法后,即不再与这件事对抗后,那种烦躁感和抵触情绪自然没有了,就能以较为轻松的心态开始工作了。
  既然已经启动了工作,他就试着用一种比较有新意的观点来看待这件事,尽量放轻松一些,不要抱一定要完成某项任务的希望,就当作自己是一个充满求知欲的人,要在这段时间内要学习一些有趣的知识,充实一下自己贫瘠、好奇的头脑。
  他惊奇地发现,当他以这种心态去学习、写作时,总是能学到点什么。他不再受以前那种“我是不可能写出这部作品”的负面思想的干扰了。即使有时实在想不出什么东西可写,他也会整理一下思绪,让自己的头脑放松一下,然后心平气静地重新开始做当前需要做的事。
  自从他开始实施这些策略后,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热爱写作了,这项工作已变得十分有意义,他已洞悉了如何让任何一件事变得更有趣的奥秘。后来他几乎不再感觉到自己是被强迫去写作,而是把写作当作一个趣味盎然的游戏来做。这样的健康心态使他的工作变得更轻松,效率也更高了。
  后来,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曾以晏殊的一首词,来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在这一境中,也可说是一个强迫自己的过程,于萧瑟的寒风中登高望远,以坚毅的精神勉力而行,在孤独中不断求索。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这时对所做之事已有了浓厚的兴趣,心甘情愿地投入其中,食寝俱忘。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到了最后,生命之真性渐与事业融为一体,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我们凡事多强迫自己,也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如果能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就能使强迫的过程变得更为轻松。

 【王阳明的一生,是坎坷崎岖的一生,也是为了治学求道而百折不回、九死而不悔的一生。他经历过种种挫折,曾经无比彷徨,也对前途产生过怀疑,但他终于坚持下来了,最后达成了心中的目标。在这个修身治学的历程中,王阳明最有价值的心得是什么呢?】

  笃行的境界

  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传习录》
  当已达到能分辨清楚、思考慎密,问得已详细,已学会了,还精进不已,持续不断地用功,这就叫做切实地实行。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笃行的能力尤其重要。在这个普遍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里,如果能克服急躁的情绪,就意味着你比别人占得了先机,在人生的道路上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
  笃行还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至于事业无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尽全力活过,以致最后一事无成,遗恨终生。
  而一个实践笃行的人,对一件事情乃至对人生有过完全的努力,他真正地活过了,才能做到完全的放下,觉得自己问心无愧了,没有虚度此生。而一个人没有尽心尽力地在人生拼搏过,内心深处一定会留下遗憾。不论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只有忘我地钻进去,把它真正搞懂了,才能超越它,把它放下来,这样它才不会成为自己的牵累。
  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清楚地研究分辨、慎密地思考,或是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其关键都是在磨炼这颗心,使它回归本位。
  所以做每一件事都要尽心去做,全身心去体验它,以这件事为心,这样才能与它融为一体,从而逐步从忿怒、焦虑、浮躁等不良情绪的干扰中脱出身来,进入心灵的本来状态,就能达到得心应手、无往而不适的最佳境界。这也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的一个方法。

李白年幼时,天资聪颖,活泼好动,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子”。由于他很聪明,看什么书一看就能记得,于是就有点骄傲自满,一味贪恋玩耍,读书时只是敷衍了事,不愿下苦功学习了。
  父亲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担忧,害怕儿子这样下去,会毁了他自己,于是便送他到山中去读书,让他能在那里专下心来学习。
  来到风景秀丽的山中后,李白还是贪玩,对读书没有兴趣深入钻研,只求能记住就行了。
  一次父亲考他,问他对一首诗的理解,李白凭着自己对此诗的“理解”,解说得乱七八糟的。父亲很生气,斥责他:“如此读书,何时成才?!”李白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已经记住了那首诗了呀,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生那么大的气。他找个借口,说去练书法,就溜出去了。面对顽劣的儿子,父亲摇头叹息不已。
  正当李白在写字时,面前飞过一只蝴蝶,这一下把他的兴趣吸引过去了,忙放下笔,蹦蹦跳跳地去追蝴蝶。
  一路追逐着蝴蝶,李白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脚下的一条小涧,他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老婆婆抬起头来,答道:“我在磨这根铁棒呀。”
  李白感到更奇怪了:“你磨铁棒干什么用呀?”
  老婆婆说:“我呀,我想把这根铁棒,磨做一颗绣花针。”
  李白简直惊呆了:“那么粗的一根铁棒,什么时候才能磨成一颗绣花针啊?”
  老婆婆回答道:“这你就不懂了。常言说得好,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论做什么事,没有成不了的。这根铁棒虽然粗,但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磨成绣花针的。”
  看到这一切,李白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以往不论做什么事都浅尝辄止的做法,与老婆婆要将铁棒磨成绣花针的精神相比,真是太惭愧了!
  从此,李白痛改前非,无论射箭、练书法、读书都非常用心,力求精益求精。经过持久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了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李白天资聪颖,尚且要如此笃行才能成功,我们作为普通人,要想取得一点成就,就更要下苦功去克服浅尝辄止的毛病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放弃了多少本来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从中找到成就感。我们总以为自己默默的付出,没有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赞美,看不到希望和目标,久之就失去动力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花点时间给自己鼓鼓劲,享受一下从所做事情获得的成就感,这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暂时停下来,欣赏一下自己的工作成果,想象一下它给旁边的人能带来哪些好处,这都是对自己努力的正面肯定。通过这样一些简单的自我肯定,我们的心灵能获得极大的满足,而只有当心灵得到满足时,我们才更有力量去从事工作或其他的事。
  做一件事,之所以不能坚持下去,除了没有获得一种成就感外,还往往是由于我们不能看到背后的希望和实现目标的可能,到了关键时候,看不到目标时,信心就动摇了,我这样做值不值得?会不会成功?结果最后往往是失败的念头占了上风,我们在关键的时刻退却了。
  其实当下的每一次努力,都会产生你看不见的效果,量变到一定程度一定会产生质变。
  在做学问或其他事时,有时候会觉得心浮气躁,杂念纷纭,感到很累、很难受,难以坚持下去。这时要注意“涵养性情”,把做事的过程当作是磨炼自己心性的机会,这样就会获得一种克服困难成就感,自然就能深入地做下去。

【在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少人整天追逐物欲,心灵处于纷乱彷徨的状态,不仅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大大下降,甚至有时被外物引诱而误入歧途。其实内心只要有一种境界,就能让自己的心灵清明而澄澈,不仅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妙,还能将人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该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

  内心要有一种境界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传习录》
  有人问:“心沉迷于追逐外物之中,如何对付这种情况?”
  王阳明说:“一个国家的君王修身正己,各个部门的官员各司其职,天下就能安定。人心统率眼、耳、鼻等五官,也要如此。现在眼睛要看东西,心就在美色上追逐不已;耳朵要听时,心便在追逐好听的声音。这样妄起分别,就好象君王要选拔官员,便自己去坐到吏部;要调遣军队,则自己去坐在兵部。这样凭自己的好恶去行事,不仅失却了自己的君王身份,各部门的官员也都不能恪守其职。”
  古人认为,心具有思考能力,在各种器官中处于统帅地位,所以将它称为“心君”,而眼、耳、鼻、舌、身等五官不会思考,与外物接触时容易被吸引而误入歧途。
  所以,只有首先把心的位置摆正,确定心的绝对权威地位,我们才不会让外物扰乱自己的内心。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只有心正了,才能在面对许多外物的诱惑时,能保持内心镇定,不为外物所动,达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超然境界,这样就能从容自如地处理各种问题。
  古时候,有一个国王,想找一个宰相。后来,找到一个博学多才、品行很好的人,国王认为他很适合当宰相,但不知他的工作能力如何,于是便采用一个智者献出的方法,来考验他能不能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
  国王找了一个借口,先说要杀他,后由身边的大臣劝说,于是让他端着一个盘子,里面盛满油,从京城的东门走到西门,在行走的这个过程中,不准把盘子中的油撒出一滴来,只要油撒出一点,就杀他的头,如果他能顺利完成任务,则封他做宰相。
  这个条件,实在太难做到了,捧着满满的一盘子油,穿过这么长的一座城市,人山人海,不准滴一点油出来,一般人是不可能完成的。所有的人都以为他难逃一死了。
  这个人接受了这个生死攸关的挑战。他双手捧着满满的一盘油,走在路上,他的父母妻儿以为他必死无疑,前来哭他,他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
  走到一条街上时,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从他身边走过,不知有多少人成群结队地跑来观看,品头论足,人声鼎沸,他一心一意地端着盘子行走,毫不理会他们。
  后来,一头发疯的大象不知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在大街上横冲直撞,吓得满街人到处乱跑,慌忙逃命,可是他一心一意、不紧不慢地走着,全部心思都集中在手中捧着的盘子上,仍然好象什么都没有看到。

走到皇宫附近,不巧正碰上皇宫着了大火,一时间人们忙着救火抢搬物品,闹得纷乱不堪,并且在皇宫殿梁上的一巢马蜂,被火烧出来,到处飞舞螫人,这人虽然也被螫了几下,可是他始终没有感觉到,仍然专心致志地捧着油盘朝着目标走去。
  最后,他终于达到了目的地,一滴油也没有滴出来。
  于是国王便拜他做宰相,认为一个人做事,能够这样专心,便是喜马拉雅山也可以平下来,何况做其他事!
  这个人做了宰相后,果然不负国王所望,发挥出了极大的智慧和能力,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他的学生由于好奇,问老师当年是怎么样做到这一点的。他便披露了这个如何在做事时排除干扰的秘密:
  “如果你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体内,一旦进入状态,就能获得一种内在境界。这时外界的各种事情和动静就干扰不到自己了,因为我们的注意力会被内在稳定的心境所抓住,处于这个境界,外面的种种诱惑就不再能控制我们了。
  专注于眼前的工作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可以先观照自己的内在身体,让一个宁静放松的境界在心内扎根,当外在的身体与心灵相连后,我们的心态会变得非常轻松自如,工作质量和效率也会大幅提升。
  所以,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管你做的是什么,利用这个机会感觉自己身体内部的感觉和状态,让自己专注于当下。这种方式可以把要做的事变成一件轻松的事,避免你的思想受到其他事的干扰。
  当你的注意力深入在你身体内部后,你会很容易地保持一种定力,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可以保持不动如山的冷静状态。
  郑板桥有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山上看似弱小的一簇竹子,之所以能不惧风吹雨打及飞沙走石的考验,就在于它的根深深地扎入岩石之中。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者之所以很少,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把握不住自己,心灵没有一种定力。
  如果我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本来是想做这件事情的,但心思又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又不由自主地去做与目标无关的琐事了,总是在不由自主地放逸自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应该达到的目标上。这时不妨试试这个策略,做事时先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体上,带着一种境界去工作,或许能够改变我们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得到改观。


【正德十四年,王阳明擒获叛乱的宁王后,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反而招致群奸嫉恨。太监张忠、安边伯许泰率领的京边官军进驻南昌后,对王阳明进行百般漫骂,或故意寻衅闹事。但王阳明毫不为所动,对京边官军的将士们依旧待之以礼,最后赢得了他们的拥护。王阳明是怎样对待忿怒之类的情绪的?】

  物来顺应——提升制怒功力

  问有所忿懥一条。
  先生曰:“忿懥几件,人心怎能无得?只是不可有耳!凡人忿懥著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且如出外见人相斗,其不是的,我心亦怒。然虽怒,却此心廓然,不曾动些子气。如今怒人,亦得如此,方才是正。”
  ——《传习录》

  有人请教“有所忿怒”一条。
  王阳明先生回答说:“忿怒之类的偏颇情绪,人心之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不应当有而已。平常人在动怒时,控制不住感情,便会怒得过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体了。所以心有所愤慨,便不能做到端正。如今对于忿怒这些不良情绪,它们来了,不要过分加自己的主观愿望在上面,只是个顺其自然,心境自然不偏不倚、廓然大公,从而能够中正待物。比如在外面看到有人互相斗殴,对于他们不正确的地方,我心中也会动怒。不过虽然动怒,此心却仍然冷静清明,不会失去理智。如今对别人生气时,也必须如此行事,这样才能保持心体中正。”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烦心事,在各种外来事物的刺激下,我们并不能经常保持冷静平和的状态,有时遇到刺激,一时无明火起,就会造成情绪失控,哪怕只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惹得自己勃然大怒,疯狂地大吼大叫,或是乱砸东西,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怒气。
  在网上、报纸或电视上,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一个人由于与他人因口角之争,恼羞成怒,一时控制不住自己,冲动起来铸成大错,事后平静下来,虽然感到后悔莫及,但却无法挽回自己的过错了。
  相反,如果我们面对那些给自己带来烦恼的事,即使有不快的情绪反应,但能很快地将它们放下来,不让这些负面的东西过多地影响自己,使心情保持相对的宁静。这种宁静的心情,就能带给你更好的感受,让你能拥有冷静的洞察力,从而从复杂的局面看到改变现状的契机。
如一位细菌学家进行细菌研究,在培养葡萄球菌时,一天突然发现培养皿里出现了一块绿色的霉菌,在这块绿色霉菌的周围,他精心培育已久的葡萄球菌死亡了。细菌培养失败,这本来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以前也有好几位研究细菌的专家也发生过这样的事,但他们对此无一例外地感到恼怒、懊悔、自怨自艾,谁也没有深究下去。
  但是,这位细菌学家的心态很好,当然刚开始他也愤怒、烦恼过,但一会儿他就释然了,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并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心态。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以冷静的洞察力发现了一个疑点:自己培养的细菌为什么会死亡,难道那块绿色的霉菌有杀菌奇效?他循着这个思路契而不舍地研究下去,终于发现了青霉素。
  培养的细菌不小心染上杂菌而死亡,在常人看来,这算是一件失败的事了,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可能是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以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即使我们愤怒、埋怨、唠叨,难道能挽回这件失败了的事吗?显然不能,事情不会因为我们的不接受而有所改变,它永远按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呈现出来。
  相反,如果我们能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停止自己对改变事实毫无帮助的忿怒心情,心灵反倒得以放松,它本来具有的冷静洞察力就会产生作用,能发现在消极心态下无法发现的机会。
  所以,善于提升自己的制怒功力,实在是人生中一项重要的功课。
  要让自己达到宠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的境界,有一个诀窍,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 这个方法。
  遇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一个人难免会有些愤怒、埋怨的情绪,这是正常的。只不过你一定要注意摆正心态,那些负面的情绪一起来,可以立即向自己提问:“我正在干什么?”让思想有一个停顿的机会,同时向内观察此刻的情绪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觉察情绪的时候要保持客观性,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各种主观想法加到它们的上面,跟着情绪去分析、批判它们,而是要完全接受它们,顺其自然,适应当下这一刻的状态。
  这样一来,我们就会体验到一种虽然暂时表达出发怒的情绪、但内心却是非常平静的奇妙状态,而且这种情绪随发即过,不会长久地停留在心中干扰正常的思维。这时,我们的心灵自然会保持一种平和、不偏不倚、没有干扰的清明状态,这样才能对所遇到的事物应对得当。
  这是一个处理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妙方,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从另一个积极、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所遇到的一切负面情绪,而不是把自我的观念掺杂进去,以致越搅越乱,形成恶性循环。
  当一个人从以往束缚住他的行为思考模式中解脱出来,用完全接受任何事物的眼光来看待一件事时,他便会发现,那些不良情绪不能再干扰自己了。
  在生活中,哪怕面对十分困难的处境,只要你能下定决心,从心底改变自己的观念,坦然地面对世界,这时你的态度将会发生奇妙的改变,原来一切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保持心灵的平静,并发现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顺利,没有什么不良情绪再能干扰你了,你也就更有能力去克服困难。因为只有在心情放松、积极乐观的时候,我们大脑的控制机能没有受到任何障碍,才会动员所有的资源来处理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意志力是一个人成就大事业的必要前提。在这个社会里,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我们的行为偏离正轨。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意志力,任由自己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各种小事上,而与成功无缘。我们该如何从内心培养意志这种独特的智慧和能力呢?】

  意志是一种独特的智慧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传习录》
  “当好的念头产生时,一定要及时予以肯定,让它扩充开来。而当不好的念头产生时,即将诱惑自己偏离正轨时,则要当机立断,坚决予以制止。这种能对好念头予以肯定并扩充、对不好的念头予以制止的能力,叫做意志,是上天赋予人的独一无二的智慧和能力。那些成为圣贤的人就是靠这个意志,不断修养心性,才成为圣贤的,而普通人要提升自己,也应当存养意志,否则就很难进步。”
  在很多时候,意志表现为一种能够坚定不移地去做一件事的精神。可以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差不多的。关键就看谁的意志力强,谁的功夫下得到家。
  如果一个有志于成就一番大业的人,能下苦功磨练意志力,将会突破自己的弱点,进入一个从未经历过的境界,让心灵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把潜藏于体内的智能、天赋和能力挖掘出来。
  明朝儒学大师陈献章,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但参加两次科举考试都落第了,二十七岁时,他开始发愤学习,拜当时名重一时的大儒吴与弼先生为师。
  陈献章虽然很有才气,但不够勤奋,早晨常常贪睡不起。
  吴与弼先生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也相当严格,这时就会在门外大叫:“读书人!你现在假如因为懒惰的话,什么时候才能学到前辈大师的精髓,将他们的思想发扬光大呢?!”
  将陈献章从舒服的床上叫起来后,吴与弼并不急于给他讲授各种学问,而是通过各种杂事来磨练他,让他去挖地,簸谷,割禾,种菜,编扎篱笆,自己写字的时候,就让他研墨,或者客人来时,则令他接待沏茶。这样过了几个月,就让他回去了。
  刚开始时,陈献章对这种独特的教学法感到失望,觉得在老师那里,除了学会干一些农活杂事之外,什么也没学到。回乡之后,他静静地思索在老师那里求学的经历,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在田里割禾时,老师不小心被镰刀割伤了手指,十指连心,自然非常疼痛,老师却说:“人怎么能够被外物所胜呢?”竟然面不变色、若无其事地继续割禾。
  陈献章终于恍然大悟,体会到了吴与弼先生的良苦用心,原来老师这是在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学生要有过于常人的人格和意志,不要匍伏在任何外物之下。自己平时自恃聪明过人,不愿痛下苦功,这不正是自己最大的弱点吗?而老师早已洞察到了自己的这个毛病,对症下药,从各种小事入手来提升自己的意志力。
从此之后,陈献章开始了真正的勤奋治学,他闭门读书,足不出户一年有余,精益求精地穷研古今典籍,有时钻研一个问题到了关键时刻,彻夜不寝,实在困倦了则用凉水浸泡双足,以刺激自己清醒起来。他还自筑阳春台,整日静坐其中,潜心学习思考,他用功到如此地步,以致家人只能从墙壁挖一个洞把食物递进去。
  陈献章以过人的意志力,一心修身治学,就这样坚持数年,终于有悟,成为了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及书法家,桃李满天下,更开启了明朝一代的心学新风。
  后人评价说:“先生(陈献章)之学,激励奋发之功多得之康斋(吴与弼)。”陈献章尽管聪明多才,智商高,记忆力好,但聪明的人往往容易去找捷径,不肯下苦功去做学问。如果没有吴与弼先生用各种农活杂役来磨练他的意志,使他从此痛改前非、发愤努力的话,他能否成就那么大的学问还是个问题。
  在这种坚持不懈的探索中,陈献章通过亲身实践,终于悟到了掌握自己意志的奥秘。他说:“古之善学者,常令此心在无物处,便运用得转耳。”这就是说,在修身治学、磨炼意志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善于把真我置于虚无处,学习不认同你的头脑。
  举个例子说,当你在读书时,突然生起一个念头要去看足球赛,这就是头脑在引诱你。只要你发现自己这个念头,就马上明确地告诉自己:“这是头脑的想法,与我无关。”然后静静地观察你的思想,不要去分析、思考你头脑中的想法,更不要与它对抗,只是和平地与它共处,把握住自己的真心不动。
  这时的心境,就如郑板桥写过的一首诗:“流水澹然去,孤舟随意还。”当一个人的心灵无牵无挂时,任由河水澹然流淌,载着一叶孤舟适意而归,他只是闲静地观照这一切,优游自如,无滞无碍。
  此刻心灵的锁已完全打开,融入了整个宇宙,而获得生命的安顿。此时我心就是万物之心,万物之心就是我心,意志与大自然相通,又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大自然的力量?
  这个时候,那些头脑中的想法没有你的认同,便会失去力量,而你的意志力就会变得更为强大了。
  由于每个人都具有人性的弱点,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时,稍不注意,就会屈从于外界的环境,或向自身的弱点投降了,得过且过,一事无成。只有磨练出顽强意志的人,才能自由地主宰自己的行动,使自己所有的行动和精力都集中到一个点上,把有限的生命能量用来做那些有价值的事,从而创造出奇迹来。

  【当代是一个比任何时代都要复杂多变的世界,科技更新换代快,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各种局面瞬息万变,以致很多人的心灵无所适从,感到与生活脱了节,异常苦闷。其实古人已领悟到一种智慧,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让心灵在任何时候都闲适自如,与变化融为一体。这种智慧该如何获得呢?】

  与变化融为一体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
  ——《传习录》
  有一次,陆澄在鸿胪寺暂住,忽然有人捎来一封家信,说儿子病情危重。闻此消息,陆澄心中非常忧闷,不堪忍受。
  王阳明说:“这时正适宜用功,以提升自己的境界。如果将这个机会轻易放过,空闲时讲学又有何用?人正是要在这样的时刻磨炼自己。”
  在中国古代哲学看来,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变”,任何事物都在“变化”之中。如为六经之首的儒学经典《易经》,谈的就是天地宇宙的运转变化之道。佛教认为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道家更是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世间万物都处于阴阳相互运动、转化的状态中。
  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发出的千古长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沟沟坎坎,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因为生活就是在不停地变化着,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无论你有多成功,多有智慧,多善于处理问题,你一定还会碰到许多让你烦恼不已的事情。
  面对人生中的悲欢离合等痛苦,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庄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老子死了,他的朋友秦佚前去吊唁,大哭三声就出来了,脸上也不见有悲痛欲绝的表情。
  老子的一个弟子感到很奇怪,就问他:“先生难道不是我们老师的好友吗?”
  秦佚回答:“我和老子是知心好友。有什么问题?”
  “先生既然是我们老师的朋友,老师去世了,您却吊唁得如此简单,可以吗?”问话的人颇有些不快的样子。
  秦佚淡淡地说:“可以的。开始我以为你们跟着老子学习多年,已达到了超脱物外,与天合一的境界,不过照你们的表现来看,似乎还差了点。刚才我到里面吊唁时,看到有老人在哭泣,如同在哭自己的儿子;也有少年人在痛哭流涕,哭得如丧考妣。他们痛悼老子逝世,一个个哭得这么悲伤,有说不尽怀念的话,更有无尽的哀思。看起来这是人之常情,但这种感情却背离了天道自然的原则,不是合于‘道’的正常感情。”
  过了一会儿,秦佚又说:“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大家忘记了生命本来就是由‘大自然’所赋予的,有生必有死,是人们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古代的圣人把这种过度的哀伤,叫做违背‘道法自然’规律而遭受的束缚。老子诞生时,顺应时势而来;离开时,亦顺其自然而走。安于时势而自然而然,悲哀喜乐等情绪就不能进入心中,古代圣贤称此为如同解脱了大自然的倒悬之苦一般。”
从得道者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本来是一个整体,人们之所以不能安时处顺,坦然面对自然的变化,关键在于其心没有与天打通。一个人与浩瀚的宇宙相比,自然是渺小的,但当他将心融入宇宙的大化流行当中,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后,心灵就获得了无限的伸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了最高峰,回过头一看,世上的其他事情就变得小了。
  既然人生中有一些难题是我们逃避不了的,我们与其抱怨人生,忧愁多虑,还不如面对现实,试着用一种更轻松的反应来处理这些难题。
  东晋诗人陶渊明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神释》一诗中说:“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更须尽,无复独多虑。”
  在陶渊明看来,与其无谓地感叹、挂念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徒然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如忘却物我,让心与自然相运化,毫不执着,进入随顺自然的境界。这时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洪流变化中,任凭寒来暑往,感悟清风明月,无喜亦无惧,应该做的事就平平常常地去做,不要过多地考虑不相关的问题。
  陶渊明的这种人生态度,蕴藏着一种独特的智慧。
  当你将这种全新的、平和的反应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后,对于那些以往把自己困住、令人喘不过气来的难题,你会用冷静的态度来看待它,让自己的的心情轻松一点,这样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退一步说,即使是一时无法解决的困难,你也能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其中的意义,顺应其势,待机而行,而不会一味地怨天尤人,哀叹不已。
  我们和那些人生中的苦难相遇时,即使它们的感觉令人不愉快,但如果我们敞开心怀,以完全接纳的态度,坦然地接受并安静地观察它们,而不再与已经发生的事实相对抗时,那些忧虑、恐惧、懊恼的感觉便奇妙地发生了转化,它们不再能够干扰我们了,我们感觉到的只是身体和思想上的一些虚妄的觉受而已。
  这时我们就会更有耐心,以一种处变不惊的态度去面对一切问题或困难了。
  只要看透了令人痛苦的情绪是来自你的内心反应,当你改变自己的态度后,你的人生就改变了。你能够洞悉人生的全貌,获得一种超然的心态。
  知道什么是自己不能改变的,就接纳它;而对于自己能够改变的东西,就尽力而为。毫无疑问,这样的处事态度,将能帮助你比较轻松地度过难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有一些人很有人缘,不论遇到谁,都能很快打成一片,赢得别人的好感,似乎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历史上的王阳明正是这样的人。王阳明以他的切身体会,深知为人处世中的玄机,在这个问题上,他掌握了怎样的奥秘呢?】

  不要轻易指责别人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是友感悔。
  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尝责辨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传习录》
  有一位朋友脾气不好,经常容易生气而责备他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做学问应该反身自问。假若光知道一味苛责别人,眼睛就会只盯着别人的不对,而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如果能反过头来要求自己,才能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许多做得不够的地方,哪里还有时间去责备别人呢?舜能感化象的傲慢,其关键只是不去看象的不对之处。如果舜只是简单地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就会尽看到象的不对之处。象是傲慢之人,必定不肯承认错误,又这样如何能感化他呢?”这位朋友听后,很后悔自己的言行。
  王阳明说:“你今后只是不要去评论别人的是非,当要责备他人的念头出现时,就把它当作一个大私欲,坚决除掉。”

  一些人在面对朋友的缺点或做错的事时,往往会当面指出:“你错了,让我来告诉你正确的做法吧。”“你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此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见解。他们以为这样一来,别人就会心悦诚服地赞同自己的观点。有的人甚至还一厢情愿地认为,别人应该感谢自己为他们纠正缺点和指出错误!
  可以说,不讲策略地当面指责他人,这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我们知道,根据心理学家研究,无论哪一个人,都有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的心理需要,这就是所谓的“自尊心”。
如果是我们自己发现了错误,我们也许会自觉地改正它。但是由别人“直言不讳”地当面指责自己做错了时,自尊心这种本能反应就起作用了,它动员全身的神经、肌肉来抗拒、反击这种指责。所以,一个人面对指责的反应,通常是面红耳赤脖子粗、气急败坏地和别人争辩,竭力捍卫自己的观点。
  所以,我们永远不要希望别人是从善如流的圣人。历史上固然有古人闻过则喜的美谈,但那是修养非常高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闻过则喜”的。孔老夫子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一想如果你受到别人的指责,自己会怎么样,你就会预见到别人面对指责的反应了。
  很多时候,当我们指责他人时,不光受到指责的人会产生激烈的负面情绪反应,就是我们自己,只要细心体察一下,也会感觉到相当大的负面能量。
  因为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缺点或错误上,自己好象生活在一个一无是处的世界中,似乎人人都与自己作对。这种消极的心态当然会产生消极的能量,然后会促使你不知不觉地在言行举止上也变得十分消极,心情焦躁不安,受不得一点刺激,对他人越来越吹毛求疵,甚至把原本想帮自己的人也得罪了,把自己本来能做好的事情也搞砸了。这样是不是得不偿失呢?
  而当我们保持一份宽容、尊重的心态时,即使看到别人有不合己意的地方,也会坦然面对这一切,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到别人好的那一面上,看别人到底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启示,而不是一味地去寻找、批评别人的不对之处。
  如果我们能这样做时,就会觉得心情好了很多,眼中的世界也变得更加美好了,而且这种良好的心情,不仅有助于我们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也能让我们保持耐心与冷静,处理问题也会更加轻松和顺利。
  要想克服爱批评指责他人的坏习惯,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法,让自己的心从当前的圈子中跳出来,摆脱主观愿望,认真地思考和反省一下,假如一旦轻率地批评人,必然会导致双方争吵、对立的情况发生。而出现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对解决问题有没有帮助呢?如果自己这样做,只会带来更糟的心情,影响与他人的关系,甚至干扰到自己的工作,又何必执意去做它呢?
  这种思考和反省,是一个不断与良知——也就是“本心”沟通的过程。
  我们的本心是无形无相的,它能客观、不偏不倚地看问题,如果我们能接近本心,那些想表现自己的私欲就自然消失无踪了。
  当你想指责别人时,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能够不理会即将涌上心头的批评他人的冲动,而代之以一种更平和、宽容的感觉,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的人际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好了很多!


【一个成功而又能拥有快乐的人,他必定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一个契合点,使自己能够全身心融入工作中,并能用心去感受生活的快乐。当以一种享受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时,他就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在王阳明看来,我们该如何找到这个契合点呢?】

  成功源于做切合实际的事

  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舛、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后世的人们不知道从自心上去体察认识,进而扩大充实本身固有的良知良能,却偏要去谋求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做自己没有能力做的事,一味地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知自己是桀、纣那样的心胸境界,却动辄要做尧、舜那般伟大的事业,这怎么做得到?
  王阳明的这个观点,对今天现实生活中求职的人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正确的指导原则呢?
  不少人在选择职业时,恐怕都会有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在亲戚朋友或功利目的的影响下,一厢情愿地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结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遭遇到悲惨的结局。
  有一位年轻人,去到一个乡村当了一个村官助理,他非常希望象别人那样在仕途上发展。
  但他明显不具备从政的素质,几年后村官助理的合同期满,重新竟聘时,他落选了,年轻人一下子变得非常郁闷起来。
  后来,他去了南方一座城市打工,但这种郁闷挥之不去,一直缠绕在他心头。心里有着这样的一种沉重负担,心情自然不会好,看什么都不顺眼,干什么也不顺手,工作业绩当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境遇也就越来越差。
  其实年轻人在竞选村官助理落选后,就已经出现了有心理问题的苗头,旁人经常发现他一个人在自言自语,但也没有过分注意。
  待到去南方打工时,年轻人看到自己也不能过上理想中的好生活,心理的偏颇越来越严重,他再也承受不起这种心灵的重负,他疯了。
  相比之下,另一位年轻人的选择及遭遇却截然不同。
  这位年轻人是残疾人,出生时由于早产,四肢不能动弹,直到13岁了,在母亲持之不懈的关爱护理下,靠着母亲的搀扶才能够站立起来,但由于长年未得到锻炼,双手已经严重畸形。
  不幸的是,在年轻人17岁那年,父亲患病刚去世不久,他又因高烧无钱及时医治,导致再次瘫痪,双腿永远不能再站起来了。
  也正是在这一年,这个只断断续续上过5年小学的年轻人,母亲为他报名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由于长期治病,年轻人家中早已一贫如洗,母子俩相依为命,每个月的经济来源仅有母亲280元的退休养老金,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
  但就是在这样极度桔据的生活中,母亲还是挤出一部分钱来每年为儿子交自学考试的学费,并且为他买了一整套660多元的精装百科全书。
母亲退休前在一家客车集团公司上班,一天,一个以前的同事来看望母子二人,谈到厂里使用的涂料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能导电的就不能防锈,能防锈的则不能导电。国内外许多技术员、工程师及科学家们为之进行科研攻关,伤透了脑筋,但就是研究不出既能导电又能防锈的新型涂料来。
  母亲的那位同事也许没有想到,她的这番话就象一道闪电,击中了年轻人的头脑,他顿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能不能研制出既能导电又能防锈的一种理想涂料来呢?
  从此,母子二人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多了一项新内容,那就是做实验。一次次调整涂料的配方,一次次失败。
  看到深夜还在灯下忘我钻研的儿子,母亲多想为儿子补充一点哪怕是一碗饺子的营养啊,但她实在没有过多的钱,只能抹一把心疼的眼泪,为儿子在心里暗暗地加油。
  也不知失败了多少次,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年轻人经过四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一种既能导电又能防锈还能防腐耐热的全新型涂料,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而这时的母亲,也从儿子的发明中看到了自己的生存价值。
  年轻人感慨地认为,正是由于母亲宽容的心怀以及那种超乎功利的态度,对自己绝对信任,才使他“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地走到现在,取得了别人不能取得的成就,在获得科研成果的同时,也领悟了生命的真谛。他在手记中写道:“如果谁象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取得比我更大的成功。”
  而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陷入失望、混乱的境地,就因为我们总是花时间来抱怨自己的人生总是不尽如人意,似乎自己享受不到一点生活的乐趣。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去真正行动起来,充分运用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用心寻找有意义的东西。
  我们当然可以希望自己将来过上理想的生活,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就应该去做一些马上就能做,也一样快乐的事,让我们的心情达到最好的状态。
  当你发现自己有好高骛远的倾向时,不妨试着将你的焦点从你希望获得什么移开,代之以思考现在你拥有哪些可贵的东西,以及你可以用它们来做哪些符合实际情况的事。
  如果你觉察到自己正陷入愤怒、懊恼、抱怨当中时,记住不要挣扎着与人生的各种问题相对抗,而要放松身心,静静地回味一下自己现在拥有哪些以前没有注意、但却十分宝贵的事物,例如青春、健康或生命等等,并对这一切心存感恩。
  事实上,只要你不去一味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眼前你能做的事情上,你的心情会更宁静,工作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也会更有洞察力,从而有可能获得更多美好的东西。


【17岁时,王阳明前往江西娶妻,住在岳父的官署中,闲聊之余便苦练书法,没想到本来书法平平的他,几个月过去,等到回去的时候,竟然书法大进,一手毛笔字写得龙飞凤舞,神形兼备,如得神授。在练书法的过程中,王阳明悟到了什么道理,使得其书法进步如此神速?】

  有一种智慧叫“心上学”

  先生尝示学者曰:“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
  ——《年谱》

  王阳明曾经告诉跟随他学习的人说:“我开始学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学得个字形相象,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后来我改变了学习方法,举笔不再轻易落纸,而是凝神静虑,先在心中想象要写之字的形态气势,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才开始通达书法之道。”
  这段话指出了一个人的心理态度与学习各项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不论学习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正确、恭敬、专心的学习态度,心能真正地静下来,让所要学习的事物在心中形成一个明确生动的心理图像,越生动逼真越好,这样自然就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就象深谙绘画之道的画家在作画时,心凝气静,万虑皆空,意随心转,笔随意动,在常人看来只是寥寥数笔,这一点,那一划,一幅栩栩如生的翠竹图便出现在眼前。
  有人好奇地问:“您画的竹子为什么会这么逼真?”
  画家微微一笑回答:“因为我的心中早已有了这些竹子。”这就是所谓“胸有成竹”的典故。
  在画家看来,他画这些竹子的过程是很简单的,只是把早已进入他心胸的竹子用笔勾划出来而已。
  我们通常认为,做一件事或学习一样东西,反复地去做去练习,重复的次数多了,就能获得成功。然而,使我们最后获得成功的,果真是重复的次数够多才能达到的吗?
  心理学家马尔滋对此提出了一个十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学习某种技巧,并不是做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获得成功,而关键在于你的大脑神经能否记住那种成功的经验。
  当一个人在反复练习投篮动作时,他的脑子里在不断想象并调整篮球投进球篮的轨迹,并由此指挥着全身的肌肉作出相应的动作,慢慢地进行修正,最后达到在心里投进球篮的心理图象。
为什么在投篮训练中,要一再地强调态度,要做到认真、专心、全神贯注?因为这样才能利于在心里形成稳定、清晰的心理图像。如两个人一起训练投篮,一个人十分认真,心无旁鹜;而另一个人则杂念纷纭,心不在焉;两个人即使练习投篮的次数一样,其训练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古人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只要思想能静下来,用心去观察、感知,就能掌握万事万物的规律和奥妙,有得于心。而《庄子》中说:“得于心而应于手。”心内有所会通,悟到“道”了,自然心灵手巧,任凭再难的动作,也能很快掌握,起立竿见影之功效。
  所以,如果我们善于培养先用“心”来想象学习的习惯,使自己产生平静、自信的感觉,让“心”能够突破自我的束缚,这样就能达到灵活自如地掌握所学事物规律的目的。
  学溜冰时,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学。首先进行想象训练,可以先到溜冰场观摩一下那些溜冰高手的动作,也可以仔细欣赏一段运动员溜冰的精彩视频。然后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坐着或躺下,轻轻闭上双眼,放松身体,深长呼吸,心神集中在呼吸上,顺其自然,合而为一,借此让思想尽量放松下来。
  接下来,让看过的高手溜冰的画面在大脑中浮现出来,就好象这是一个游戏,不要给自己压力,自己现在只是在欣赏脑海中的一段电影。悠闲自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注意观察想象中的每一个细节,不能象走马观花一般勿勿而过。
  当这种想象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觉得思想十分宁静时,便开始想象自己慢慢地融入脑海里的画面中,好象就是自己在作动作优美、顺畅自如的溜冰。细细地体验这时候自己身心上的感觉:松驰、自信、忘我、和谐……反复想象,直至浑然不觉的境界,这时候的良好感觉就储存在你的潜意识之中了。
  如果你闭上眼,用心一想,就能很清晰地在脑海里将这个画面想象出来,同时你在想象中体验到的各种良好感觉也会浮现出来,你在实地学习溜冰时,一会儿便能轻松自如地骑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这也就是通过想象,先在心上学习,然后再进行实践验证的实例。当然学习其他技能或运动,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去学。结果证明,这种学习方法比起普通的机械重复练习法,效果又快又好。
  心灵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各种技能训练中,千万不要忽略了心灵的另一种智慧——想象。


【现代的人常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当一个人有正确的态度、胸怀和境界时,他的世界自然而然地就扩大了。王阳明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悟出了快速掌握某一技能的心法,而且这种心法还能有助于我们掌控自己的人生,因为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想象能助你更好地掌控人生

  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后与学者论格物,多举此为证。
  ——《年谱》
  (王阳明)后来读到明道先生(即程颢)的书,其中讲道:“我写字的时候很恭敬,并不是要字写得好,只是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既不是要字好,又为什么要去学呢?通过学习书法的例子,于是知道古人不论什么事情,随时都在心上学习,等到心精明透彻了,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后来他与学生及朋友们讨论格物致知的学问时,经常举这个例子为证。
  从王阳明关于“心上学”的论述中,我们不仅可洞悉快速学习技能的奥秘,还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如何掌控人生的妙法。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虽然遭遇坎坷,历经磨难,但令人惊奇的是,王阳明在面临危机、困境甚至绝境的关键时刻,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这不是什么神秘的超自然力所致,而是与他那超强的自控力有关的。
  因为无论在怎样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都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境,保持一种坦然淡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内心宁静而充满自信,就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里洞察到事物运行的规律,从而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想的大多是些负面的事情,脑袋里装的都是消极情绪,如:“天啊,生活太艰难了,这样的生活不知何时才是个尽头!”“以我的能力是不可能做成这件事的。”……等等。
  很多人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压力很大,就是因为总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消极的事物上,看到的都是一些黑暗面,不但使得自己精神沮丧,更会产生一种失败的感觉,觉得活在世上毫无意义。
  这种心理上的自我冲突,会导致你时时活在抱怨、憎恨的情绪之中,感到人生是那样的难以掌控,毫无激情和动力。
  面对变幻莫测的人生之路,中国的古圣先贤们,曾提出一个十分豪迈的口号——我命由我不由天!
  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修养到人天合一的境界,认识到了大自然的规律,其命运是可以由自我本人掌握的。普通人之所以认为命运是由老天爷决定,不能由自己做主,是因为他们的心绪混乱不堪,参透不了天地玄机,只能任由命运摆布。
  而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关键就在于能否掌握自己的心灵状态。如果能随时洞悉、察知心灵能量的流动情况,并自如地控制它们,以无为之心顺其而行,所谓的命运也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但是,我们平常人的心活跃易动,杂念纷纭,如同象猿猴一样好动,又如烈马一样难以驾驭,人们常常喻之为“心猿意马”。所以,充斥我们头脑的通常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就是这些游思杂念,使我们的心灵如同无人驾驶的小船,无可奈何地随波逐流,驶向不可知的人生之路……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小的技巧来迅速改变这种状态,让你的心境在瞬间扭转过来,体验到可控的、成功的感觉。
  这个具有神奇作用的技巧,就是“心中的想象”。先让自己的身体放松,心灵安静下来,然后在脑中想象自己所希望的美好、幸福的事情,让它形成一幅稳定、生动的心理图像。
  在想象的过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心境淡泊而闲适,如李白《独坐敬亭山》所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一群鸟儿在天空高处飞翔,渐渐消逝,天边唯一的一片白云也慢慢地飘走了,只剩下一个幽静空灵的天地。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空无一物的世界里,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在这种忘物忘我的观照中,敬亭山好象也有了生命,似乎能感受到它那充满温情的无形的目光。
  想象也是如此,要忘却外在的一切干扰,只是如实、客观地进行一种体验,尤其要注意体验想象中的所有细节和自己在心理上的极细微的感受。
  通过想象,你那种被岁月尘封已久的美好感觉得以挖掘出来,你沉浸在久违的自信、激情及高度专注等状态之中,就能与心灵深处的能力和智慧取得联系,让自己变成越来越强大。
  另一方面,如果善于用心灵的力量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进行人生设计,就能增加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渺茫,不知往何处去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在心里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认真在头脑中构思实现理想的美好过程,使它们在你的心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形象,最后用行动去实现这一切。
  不论是什么东西,只要它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就会具有很大的能量。如果理想进入了心灵深处,形象化后,实现它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因为心中有了一个理想的图景,就会获得一种信心和方向,发挥主导作用,让自己把精力集中在那些有价值的事情上,这样才可能将自己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能在心灵进行生动的想象,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素质,也是一种可以滋养生命的东西。
  身处同样困境的两个人,如果一个人充满信心,有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努力用自己所有的智慧和能力来改变命运,而另一个人则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两人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