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苏容葛根茶

 johnney908 2014-05-22

葛根:引肺气入胃,而使胃津舒布。胃为阳,故葛根治疗项背强,手臂酸。项背属阳,手臂者居于上,为阳之位也。

芍药:引肝气入脾,而使脾液舒布。脾为阴,故白芍治疗腹部疼痛,足挛急。腹部属阴,足居于下,为阴位也。


白芍 植株开大朵艳丽之花     药材部位:根部     药材形状:端直
葛根 植株无大朵艳丽之花     药材部位:根部  
   药材形状:椭圆

古传中医--桂枝汤解

桂枝汤方

桂枝 ---- 生发东方木气 为阳气

芍药 ---- 引桂枝生发之阳气 进入脾

甘草 大枣 --汇聚芍药引导来的阳气,积聚阳气在脾。 (甘则缓之,)

生姜----- 把脾中的阳气,引导到肉腠

以上为桂枝汤对于气的运行轨迹,气为阴液的动力,桂枝汤的本质是用阳气推动阴液进入肉腠。 


伤寒论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倍芍药加大黄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 三两 芍药六两 炙甘草 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 三两

(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倍芍药加大黄汤)
桂枝 三两 芍药六两 炙甘草 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 三两 大黄 二两


--知道了芍药的作用,那么为什么倍加芍药 就容易理解了。

天虚子古传中医的东西 初之时 总觉得都是些无用的东西,就如黄帝内经在某国医大师眼里也只是人为拔高,称不上经典,对疾病治疗毫无用处,并且认为读黄帝内经不如读医案者也是不可胜数。
但古传中医则反之,首重黄帝内经建立玄学思维,之后才是医案的学习。

对于中药而言,现在的学生一般就记忆 性味 归经 以及这个药治什么病。特别考试的考点总是考某药材能治什么,是什么的圣药,什么的要药。如此学法只能调教出批量的木头脑壳。

古传中医之中药学习,重视的是,她是根 还是茎,是叶,还是刺,还是花,还是花蕾,其根是圆形还是条形,其叶是细长还是掌形,其茎是取上端还是下端,

例如芍药与葛根 都是根,但他们的区别是芍药为长条状态,为端直。长条之形状为巽卦,巽为木为风。这就对应到肝气,芍药之花为大朵的艳丽花,这花对应到心(心花怒放),其味酸,酸主收,如果肝气直接到心,那就没有收,其收者就在于让直升的肝气倒拐进入脾,再升到心肺。

葛根者,为椭圆态,圆应金,应肺。其花小,应收敛之态,此也应小肠。其根收纳心肺之气,其味甘而入胃。

古传中医中药学的总则就是 把一个植株看做人体,或者人体的一个部分。将药材对应到脏腑或者经络。


另外古传中医还重视别名,例如菖蒲,别名昌阳,又根据菖蒲的形态,那么可以知道菖蒲之力量是四散外达,

所以古传中医是在玩中医,而非学中医。当然古传中医只对玄学脑袋打开了门缝。

如果肝气直接到心,那就没有收,

--- 根据这点 去思考 桂枝去芍药汤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