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源于印度的四大宗教

 谢芪 2014-05-23


佛教

佛教,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乔达摩(佛号释迦牟尼)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至2010年,全世界约有12亿佛教信众,常被视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曾具有广泛的影响。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达多·乔达摩35岁时创立,关于悉达多太子的生年说法有二,佛教开始的时间也有两种不一的说法,一种认为是在公元前5435月月圆日,另一则是认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当时悉达多在毕钵罗树(佛教信徒尊称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准备妥当之后,悉达多于是走遍恒河谷各地向人传教。五位贵族接受了悉达多的教训之后,成为比丘,也就是第一批僧侣或和尚。社会各阶层和各种身分的人都来听他演讲而成为他的弟子。他在其后的几十年中四处游行,招收了许多弟子,佛教影响逐渐扩张。到他在80岁的高龄逝世(佛教称之为涅槃)时,他已举世闻名,被尊为释迦牟尼佛。

佛教出现前的远古印度社会,婆罗门教信奉神灵(即三大主神:创造万有的梵天〔Brahma〕、保护神毗湿奴〔Vishnu〕以及破坏、再生和舞蹈神湿婆〔?iva〕)主宰一切,认为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进而成为四种《吠陀》。

印度教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有大约十亿人信仰,其中的九亿五百万居住在印度,仅次于拥有18亿信徒的基督教、13亿信徒的伊斯兰教以及12亿信徒的佛教。所有的印度教派别都以撰于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经》作为经典教义。在此之外,各派别还各自信奉其他不同的经文。

印度教是印度的传统宗教,与佛教也颇有渊源,起源于上古时梵天传给人类的《吠陀经》,印度的商羯罗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去掉了婆罗门教的一些糟粕然后形成了印度教。印度教不是只分布于南亚,在东南亚也有人信。

在印度当代最有影响的组织是国民志愿服务团、世界印度教大同会。国民志愿服务团由海德格瓦于1925年创立,它以罗摩神作为崇拜对象。世界印度教大同会是一个机构庞大的印度教组织,是印度教各派别的联合体,由国民志愿服务团领袖高瓦克创立于1964年。该组织经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机构庞杂的宗教联合组织,有100多个派别和51个指导委员会,与30多个国家的印度教徒都有联系。

耆那教

耆那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有其独立的信仰和哲学。始创人为笩駄摩那(前599年—前527年),是沙门思潮中“六师”之一的尼揵陀若提子,他早于佛教的始创人释迦牟尼出生,耆那教的中心教义主要由他建立。耆那教对现代印度的影响大于同様起源自印度的佛教,甘地就受到许多耆那教的影响。佛教经典中,称呼这个教派为尼干或尼犍,是离开束缚之意。将这个教派的信徒称为尼干子,又称他们为裸形外道、裸体外道。

耆那教早期的历史并不清楚,相传有第24代祖师,他们约在西元前5世纪兴起。当时出现了一位具影响力的领导者,笩駄摩那,他被称为尊者大雄,为第24代祖师,也是最后一位祖师。根据耆那哲学所述,所有的祖师都是人类。但是,他们已经通过禅定训练和自我实现达到了完美或觉悟的状态——他们就是耆那即胜者。

尊者大雄诞生于2,593年(前599年)前的Chaitra月(现在的4月)上弦月第13天。出生地在印度比哈尔邦。他的生日以后被作为了大雄节,相传他在三十岁出家修行,四十二岁成道开始传教,七十二岁时去世。

尊者大雄当时反对种姓制度,创立了耆那教。羯陵伽国的Kharavela王是耆那教的护法名王(类似佛教的阿育王),后来一度衰落,八世纪时复兴(婆罗门教亦于此时复兴,即今日的印度教),后因回教徒统治又再度衰落。踏入近代后,耆那教有了新的发展,虽然人数不多,但逐渐为世界所认识,印度人自己亦重新审视这个古老的宗教。耆那教中不存在作为宇宙创造神,保护神和破坏神的概念。另外,神为了降伏恶魔而投胎成人的想法在耆那教中也不被接受。认为世界是由极微构成,不由神造。

耆那教正行由五誓言构成:

1.非暴力(Ahimsa)——不伤害任何生物。

2.诚实语(Satya)——只说实话且语不伤人。

3.不偷窃(Asteya)——不拿经由不当方法、途径得到的东西。

4.纯洁行(Brahmacharya)——不沉溺于肉欲的快乐。

5.不执着(Aparigraha)——完全不粘着人、地和物。

锡克教

锡克教,是诞生并流行于印度部份地区的宗教。锡克教是15世纪在印度教巴克提派的虔信运动(梵天信仰)和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共同基础上产生。1469年由第一代祖师拿那克(Nanak)创始。圣地在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市,此地有锡克教最大寺庙——大金庙。“锡克”在梵文的原意是“门徒”,因该教教徒自称祖师的门徒。

在蒙兀儿帝国统治时期,教徒多次掀起发对专制主和莫卧儿国家的斗争。在英国统治时期,曾多次展开反英斗争。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信仰该教的锡克人掀起了伽里斯坦运动。早期实行祖师制,在第十代祖师后被废除。十八世纪初分成易行派和狮子派。锡克教强调人人平等,男人之间互为兄弟,女人之间互为姐妹。他们奉行严格的一神论,及礼拜几代祖师。80年代锡克教民兵拒绝解除武装,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军阀,成为国中之国,遂渐渐不容于印度政府,随后政府发动了蓝星行动,解除锡克武装民兵。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时约有信徒900万人,85%以上居住在印度的旁遮普邦,剩下的则主要居住在哈里亚纳邦和德里,另外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美国、英国及加拿大等国及香港也有锡克教徒。如果说摩门教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宗教(1400万),锡克教则为最大的传统非主流宗教(2800万)。

主要教义

1.信奉真神“真名”严格信仰一神论,认为神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万物的缔造者,是公正而仁慈的。

2.主张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种姓分离与歧视妇女。

3.信仰业报轮回说,人要靠神的惠顾和祖师的指导才得以解脱。

4.尊崇祖师,将其奉为神的使者,并信奉祖师的预言,祖师享有无上的权力,其传承是由前任指定自己的继承者。

5.反对祭祀制度与偶像崇拜,主张简化礼仪,朝拜圣地,积极入世。

信锡克教的男人应该都留长发,加发梳,用长布包头,穿短裤至膝,佩剑,但随时代演变,只有虔诚教徒才完全遵守。男多姓“Singh”(中文音译“辛格”,意为狮子);女多姓“Kaur”(意为公主)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