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常见疾病症状之——痰饮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5-24

人体常见疾病症状之——痰饮

 
【【 痰的概念 】】
    在人的呼吸道里,许多小纤毛麦浪一样朝向口腔的方向,慢慢将脏东西推出来,推到嗓子眼儿时,人就会咳嗽吐痰。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健康人也是会有痰的,但如果患有呼吸系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后就会产生大量的痰液。痰中有成千上万的病菌。痰液可传播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等。
     健康人呼吸一些带有病菌的空气,很容易“中招”,如果痰中带有结核杆菌则可能会引起肠结核病。这些细菌还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到肝、肾、脑膜等部位从而引起这些部位的疾病。痰在呼吸道如不及时排出,导致呼气不畅及呼吸困难,可能发展成肺气肿;咳嗽,反复咳嗽会使肺泡发生变化导致功能低下;有些病人的痰还具有抗原性,可引发过敏性哮喘。因此,有痰还是要“一吐为快”,但注意不要随地乱吐。
    中医讲痰:
    痰湿为病,随气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上下左右,无所不至,变化多端,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形之痰,壅塞气机,阻滞络道,为病甚杂,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系。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而发生各种病变。古人有“百病多有痰作崇““顽痰出怪病”“痰为百病之母”,“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藏痰之器”之说。
  若痰湿阻于脑络,则有神昏癫狂之变;若痰湿流于四肢,则有麻痛痿废之患;若痰湿阻于脉络,络气郁竭,初病在气,久病则入血不通,而有胸痹之痛,中风偏枯,肢端麻痛等。
【【中医论痰多的原因】】
    中医认为“痰是万病之母”,痰又分为有形之痰(从肺管内咳出来的)和无形之痰(弥漫在身体内的各部位)。《黄帝内经》中有过论述“脾是生痰之源,肺是贮痰之器”,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脾脏运化功能不佳,摄入进去的食物就不能很好的被吸收,新陈代谢也会出了问题,一些由此而来的废物(痰)就会沉积在身体各处,进而也会导致各种疾病。
   痰之吐也,为有形之痰,痰之身中,则为无形之痰。主要关系到脾肺肾三脏失调,寒、热、气、火等原因,影响津液正常敷布,停聚为痰。
   如痰从寒化,而为寒痰;痰从热化而成热痰。痰色白,亦属风寒;痰清稀,属寒湿,属脾湿,亦属阴;痰色黄粘稠属肺热,属阳。痰饮是由体内津液,凝聚变化而成。又有风痰属肝;湿痰属脾;燥痰属肺;寒痰属肾;热痰属心之说。
   换言之:第1)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中阳不振,运化失职,水谷精气,不能化生如常,可聚而成饮,水饮遇火气之煎熬,则凝聚为痰;第2)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第3)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风寒犯肺,不能输津四布,气机郁阻,或化热化燥,则蒸灼肺津而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肾不能蒸化水液;第4)肾阳不足,水气不化,可聚而上泛,演变为痰。第5)阴虚生热,或肝郁化火;火热上炎,灼熬津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
【【 痰的颜色与疾病 】】
    痰是呼吸道的垃圾,里面包含着我们自身分泌的黏液,吸进肺里的灰尘、烟尘、细菌、病毒,以及呼吸道和肺里的脱落细胞、坏死组织、血球、脓性物等。所以从痰的浓度、颜色可以判断出已罹患的疾病。
白色黏痰——白色黏性痰液多为透明痰液或略呈白色,较稀,一般是由于感冒或轻度气管炎引起,健康人体也
            会有少量的白色痰液。
黄色脓痰——黄色脓性痰液表示有化脓性感染,多是由于肺部化脓感染引起,一般是肺炎、支气管炎、肺脓肿或
            支气管扩张导致的继发性感染,相对白色黏性痰液炎症较重。
黄绿色痰——由一种特殊的细菌(绿脓杆菌感染)引起,出现这种颜色的痰应尽早去医院做痰培养查明原因。
绿色脓痰——为绿脓性杆菌感染。如: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脓肿。
棕褐色痰——痰的颜色为棕褐色时,见于阿米巴肺脓肿。
铁锈样痰——大叶性肺炎的痰色为铁锈样,多伴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多是由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
            杆菌引起。
果酱样痰——提示肺部寄生虫疾病,如肺吸虫病,阿米巴肺脓肿等,
烂桃状痰——由于肺坏死组织分解形成,见于肺吸虫病,显微镜下可找到肺吸虫卵。
  血性痰——血性痰可分好几种情况:一种是痰中带鲜红血丝,多见于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有时咽部有炎症时
            也可出现这种情况;第二种是黑色血痰,多见于肺梗塞;第三种,粉红色泡沫样痰,见于肺水肿。
            另外,如果长期痰内带血或伴有胸痛、乏力、消瘦的症状,要警惕肺癌的发生。
 异味痰——肺部感染厌氧菌时,咳出的痰味道会很臭。
 恶臭痰——痰的气味呈恶臭味时,颜色为黑色,见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及肺的恶性肿瘤晚期。
灰或黑色痰——吸入灰尘过多会咳出灰色痰,长期接触碳粉、煤沫、石灰等会导致肺尘埃沉着症。
红或棕色痰——表示痰中带血。见于:肺癌,肺结核,支气管炎,痰成粉红色泡末状时为急性肺水肿。
砖红色黏冻样痰——提示肺炎杆菌肺炎,一般较为少见。
【【痰的种类、表症及治疗方法】】
    中医历来认为“痰是万病之母”,而那些四体不勤、体态偏胖、过食茶茗和冷品的人最易生痰,如果痰阻经络,就会浑身疼痛;痰与湿结合再湿热下注,则会导致多种疾病,如痰湿瘀阻型冠心病、脑胶质瘤、女性子宫肌瘤等;痰遇到寒便会从无形变有形,然后再凝聚成核,这个核便是瘤的前身;痰遇到热就会将痰炼化成核,也是一个瘤。由此而言为了身体健康,袪痰是很重要的。
1、风痰:
   1)其痰清而多泡,胸胁满闷时,易躁怒,脉弦面青,有动风症状,又有痰症状:中风头晕,突然跌倒,喉中
      痰鸣,口眼歪斜,舌强不语,四肢麻木,偏瘫,即为风痰病。另跌倒昏迷抽蓄,口吐涎沫的癫痫,也属风
      痰病。
   2)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
      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O
      克,银花12克。
2、热痰:
   1)多见烦热便秘,头面热,时多喜笑,癫狂等症。其痰坚而成块,或结如粘较。阴虚火旺,水液沸腾,动于
      肾者,痰泛涌于上。动于肝者,水随波涌,而为痰,都为有火之热痰。痰必重浊,稠粘,便合用六味丸,
      以滋水配火,则火静而痰自消。此为不治痰标,而治痰本。或以四君子或六君子补脾,以制水,脾虚之
      体,既必须补中理中。又当以六味,八味制水以益母,母子相互生克,治痰之能事,略尽于此。
   2)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
      腻,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黄芩1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3、湿痰:
      痰湿犯肺,咳痰色白痰稀,见身重而软,倦怠困弱,尝卧腹胀,脉缓面黄,痰滑易出,等症。治宜用二陈
      汤,加枳术。夹虚的,用六君子汤,酒伤的,加白蔻,干葛。若痰湿犯肺,咳嗽痰多色白痰稀,分析,多
      外感热病引起,或其它疾病恶化所致。苔白腻脉滑。“内证治裁”指出:哮证有由痰热内郁,风寒外束所
      引发,见外寒内热证。
4、寒痰:
   1)多见骨痹刺痛,四肢不举,厥冷,咳嗽,痰稀,其痰有黑点,而多稀味咸,脉沉迟面黑等症。小便急痛,
      足寒而逆,心多恐怖,用桂苓丸加泽泻车前。津液为痰,血滞为瘀,痰瘀阻滞络脉,吐痰者,是土不制
      水,水势上泛所致。故用补中益气汤去当归之滑,加肉果之涩,治脾胃气陷为主。但肾水之所以上泛,不
      能单归于脾土之虚。另,当责之肾阳不足,故用八味丸。如肾虚水泛为痰,用八味丸。病因,多外感风
      寒,失于表散,寒入肺俞,聚液生痰,饮食生冷,寒饮内停,或病后素体阴盛,气不化津,痰浊壅聚,由
      是寒痰内伏于肺,遇感而发。            
   2)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
      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
      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西医治痰】】
1、恶心性和刺激性祛痰药:
       如氯化铵、愈创甘油醚属恶心性祛痰药,口服后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地促进呼吸道腺
   体的分泌增加,从而使黏痰稀释便于咯出;刺激性祛痰药是一些挥发性物质,如桉叶油、安息香酊等,加入
   沸水中,其蒸气挥发也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使痰稀释便于咯出;
2、痰液溶解剂:
   如乙酰半胱氨酸,可分解痰液中的黏性成分,使痰液液化,黏滞性降低而易咯出;
3、黏液调节剂:
   如盐酸溴己新和羧甲司坦,作用于气管和支气管的黏液产生细胞,使分泌物黏滞性降低,痰液变稀而易咯出
【【袪痰的食疗法】】
    1、竹沥粥, 2、桔梗粥, 3、冰糖杏仁糊,4、杏仁炖雪梨,5、无花果粥,6、冬瓜皮蚕豆汤,
    7、甘草雪梨煲猪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