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9高考英语各卷种短文写作题评析(四)

 许愿真 2014-05-24

2009高考英语各卷种短文写作题评析(四)

 

 

邓北平

 

 

 

(接上期)

十六、 09陕西卷

(三)书面表达(满分30分)

2009高考英语各卷种短文写作题评析(四)

 

简评:李华,英文网络论坛,这是高考英语写作中第一次出现回帖的形式,尽管回帖和回信、回电子邮件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是场景设置显然更加贴近时代了,也更没有写信的形式限制了。因此,质而言之,这种回帖仍然属于短文写作范畴。这个话题是关于成长的困惑和烦恼,即自己认为自己已经成人,但在父母眼中仍然是孩子。这个当然是老话题,无甚新意,但由于这个话题是开放式的,即题中所提供的材料只是起到了引发话题的作用,不像其他卷种那样由于材料丰富使得考生作文只是做一做翻译或接近翻译的工作,而陕西卷却要求考生提出个人思考:“理解母亲”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理解母亲”起码可以有两个思路:一是可以写出年轻人应该主动接近母亲,积极理解母亲。二是可以写出如何理解母亲的具体方式,比如,开诚布公的谈话,多关心母亲等等。而“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却要求考生放开思维,自己找话说。可能因为众多考生都会有话可说,甚至可能出现千差万别的思路和千差万别的作文,这样可能对有效和公平阅卷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09陕西卷不仅有个好话题,而且还有个好形式,因为这个展开性话题留给考生的思维空间相对较大。

 

十七、 09浙江卷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30分)

5月1日,高二(3)班的学生志愿者Li Yue 和 Zhang Hua 去阳光敬老院(Sunshine Nursing Home)开展志愿者活动(送水果、打扫、聊天等)。假如你是校英语报的记者,请按下列要点用英语写一则100-120个词的新闻报道。

1.时间、地点、人物、活动;

2.老人们的反应;

3.简短评论。

注意:报道的标题和记者姓名已给出(不计词数)。

                Student Volunteers Brought Sunshine to the Elderly

 

简评:09浙江卷的话题和07湖北卷相似,又是志愿者,又是敬老,了无新意。但这并不就说明该卷乏善可陈。若从以考生为本的角度看,该卷第一次出现在题中直接给出汉语拼音人名,而不是汉语人名,这也算是一个首创。目的只有一个:避免考生出错。其实,遮掩在汉语拼音中的人名也让人看不出这个人名究竟是汉语中的哪几个字,因为对于外国人而言,字母人名只是一个符号,他们是无法想象汉字人名所携带着的鲜活感和亲切感的。

   浙江卷前几年基本上是选择疑问句式的标题作文。例如:“Film or book, which do you prefer?”(06),请你围绕“How do you prefer your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 In English only, or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这个问题…(07),“Working Individually or Working in a Team”(08)。09年不在题中给出标题,却在文中直接给出标题,不知何意?不知这个对于检测考生的实际能力有何帮助?另外,虽然说的是新闻报道,但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叙事性质的短文写作。08年仅北京考了一篇叙事性质的写作。09年,除了北京继续考了叙事外,浙江也出现了叙事性质的文体要求。对于浙江考生而言,其写作难度应该远远低于前五年的写作要求了,应该是福。

 

十八、09上海

II. Guided Writing

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in 120 - 15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in Chinese.

某海外学校举办英语夏令营,开设了如下课程:园艺(gardening)、烹饪(cooking)、防身术(self-defence)、护理(nursing)。假如你是王跃华(不可以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写一封申请信,报名参加其中一门课程的学习。信的内容必须包括:

 你感兴趣的课程

 你期望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

为什么想学这些内容

 

简评:上海卷的一贯特点有以下几条:题干短,话题一般与学习或学校生活相关,写作形式主要是议论性质,间或插以混合性质,给考生的思维空间大。还有一点,从不给出范文。09年的Guided Writing属于混合性质:陈说+议论。话题涉外,且与教育教学课程相关,是很好的话题。但对于上海考生而言,材料的提供是否过于丰富了些?!参看一下惜墨如金的历年上海卷,你就会发现上海卷习惯于提供简练的题干信息,以利于考生的发挥。这次算是一个异数了。

08上海卷:你班将组队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舞比赛(group dancing competition),班长希望大家积极参加。对此谈谈你的想法。

你的文章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你是否会参加比赛

·你做出该决定的具体理由

O7上海卷:以“礼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该文章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  你送礼物的对象及所送的礼物;

2、  该礼物对他(她)可能产生的影响或带来的变化。

06上海卷:下表提供了你所心仪的南、北两所大学的招生信息。通过比较做出选择,并结合个人情况说明理由。

 

南方大学

北方大学

学费

8000元/年

5000元/年

招生人数

20人

10人

优惠政策

加20分

05上海卷: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There must be a use for my talent.)请你描述你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人各有所长,无论才能大小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04上海卷:老师要求你负责班级墙报(wall newspaper)工作并征求你的意见。在日记中表述你的决定并谈谈想法。

 

总评:200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地方卷共19套,短文写作共20篇(上海卷和广东卷各2篇,宁·海卷共享全国卷I的短文写作题)。综观2009年高考英语短文写作试题,我们发现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关于地方或传统特色话题,也就是母语文化输出类话题增多(5篇),以前只是在某个年份、某个卷种中有这种话题的点缀,现在看来已经蔚成风气。这说明各卷种的命题者们已经认识到了母语文化输出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这是最令人感到欣慰的。

   现总结一下分省命题以来各卷种母语文化输出类话题。

1. 中国观念文化的输出:“天生我材必有用” (05年上海卷)

2. 中国节日文化的输出:敬老节的活动(07湖北卷);“中秋节的等待”(06江西卷);邀请Tom在春节期间来中国感受中国文化(09山东卷)

3. 中国民俗文化的输出:Student Volunteers Brought Sunshine to the Elderly(09浙江卷);介绍中国的社交习俗(09四川卷)

4. 中国名胜文化的输出:四川风景名胜介绍(06四川卷);介绍改建后前门大街(09全国卷II,评:可惜提供的中国特色较少,只有茶馆还算。)

5. 中国语言文化的输出:汉语成语的得体使用(09湖北卷)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2009年的多个卷种产生的几个第一。

第一次出现假设考生是教师,学生身份隐去。(09湖南卷)

第一次出现对写作形式(体裁)做出可选性规定,并分别给出了具体写作内容及写作说明。(09江西卷)

第一次出现回帖这种形式,比回信、回电子邮件更具时代气息。(09陕西卷)

第一次出现直接用汉语拼音给出人名,以免考生出错。(09浙江卷)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写信者李华同学越来越多(8位)。李华同学的始作俑者是NMET时代的全国卷,从1995年开始到2009年这十五年间,只隔断了三年没有“请”李华同学“出山”写信(97,98,02),这可害苦了长年复读无缘大学的李华同学,算是高考复读一族中的铁杆“钉子户”。

现对李华同学所在卷种作一历史回顾:

2004年:4个(国卷I、II、III、粤)

三个同学:福建的李晓明,江苏的李晓华,浙江的李越。

2005年:5个(国卷I、II、辽、鲁、京① )

两个同学:湖南的李平、江苏的李晓平

2006年:6个(国卷I、II、津、渝、徽、川)

一个同学:北京的王珊

2007年:7个(国卷I、渝、徽、京①、鄂、川、湘)

两个同学:福建的林华,湖南的王平、李华

2008年:6个(国卷I、II、徽、京① 、闽、辽)

三个同学:山东的张华,李明,湖北的卜曼宜

2009年:8个(国卷I、II、京①、渝、津、鲁、陕、川)

   09湖北卷的华华同学,已经不是那个为人诟病的卜曼宜(“不满意”或“不蛮易”的谐音)了,算是沾上了一点李华同学的“名”气。湖南卷玩了一把李华同学的分解式:李红、张华,和08年山东卷李明、张华同学遥相呼应。无独有偶,而且玩得更为新奇的是浙江人,弄了一招李华同学的汉语拼音的分解式:Li Yue 和 Zhang Hua,而且这个Li Yue 可以追溯到04年浙江卷的李越同学,看来,I’ll be back的名言应该出自李越同学之口。平心而论,李华名字的使用如果说有好处的话,估计可能能避免短文写作中的人名作弊问题。因为现如今的中国考生已经不太可能叫李华了。

   就这样,渐渐地,那位上一个世纪出世的李华同学已经成了新时代一个不折不扣的留级生,一个永远不能上大学的老学子,一个高考英语写信者固定的符号。阿门,愿上帝保佑李华同学!

(全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