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大庙数鄚州

 丘山书屋75 2014-05-24

    天下大庙数鄚州

    由华北油田驻地——任丘市沿106国道北行15公里,在白洋淀东岸的千里堤下,有一个古老的村镇,这便是鄚州。

    mao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养育了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还有三国的魏将张郃、西汉的经学家韩婴、金代的学者麻九畴、明代的兵部尚书田乐……这里深埋着一颗“两头尖、中间圆的油橄榄”。1976年,石油工人经过两年多的钻井施工,在钻到非常复杂的地层4000多米时才找到它。鄚州油田从此就出现在华北油田的油气田分布图上。

    出名人,产石油,这是鄚州的骄傲。殊不知,历史上的鄚州庙会那繁荣兴旺的景象则更令人神往。

    鄚州大庙位于鄚州城北2.5公里处,坐北朝南,正殿供奉黄帝、伏羲、神农“三皇”塑像,故称“三皇殿”;东配殿也叫药王殿,正中供奉神医扁鹊,两旁为历代十大名医,东排王叔阳、张仲景、雷太乙、淳于意、华佗;西列孙思邈、皇甫谧、韩普齐、葛稚川、刘守真。西殿供奉文昌帝君,又名“文昌殿”。大庙与地约16公顷,规模宏伟,红墙黄瓦,画栋雕梁,彩檐间廊,结构严紧,浑然一体,气势宏大。

    鄚州大庙久负盛名,历史上曾有“天下大庙数鄚州”之说。它始建于元朝,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整修后,遵“钦命”每年四月举办庙会,为期一个月。起庙第一年,大太监魏忠贤曾陪皇太后和皇姑到大庙烧香。由此,庙会逐年兴盛,许多“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来大庙烧香许愿;那些“巨商大贾”也千里迢迢争相云集于此。据说,新疆、川广等地的商人,过了大年初一就起程;京、津、保等城市各大商号在这里多有分号。庙会商品齐全,花样繁多,有云贵川的珍贵药材、湖广的刺绣、江浙的绸缎、浏阳的夏布、四川的油漆、湖北的毛笔、安徽的石墨,还有西北的皮毛毡毯、东北的人参鹿茸等,当时民间曾流传着“北京人全、鄚州货全”的俗语。庙会期间,大街两旁买卖铺户、茶楼酒馆、手工作坊等搭成的木厦、布棚遮天蔽日,通往大庙的25公里的路上车马辐辏,人声鼎沸,来往行人摩肩接踵。据传,大庙四周48眼水井“不敷饮用”,赶庙会的人曾几次把井水喝干,牲畜要到35公里之外的白洋淀边饮水。

    鄚州庙会繁荣了300多年,最兴盛时期是清康熙年间。戊午年(1678)曾因烧香失火,大庙被焚毁,后经士人募捐重修。直至1928年因为倡导“推神像、废私塾、兴学堂”,十大名医塑像被毁,只有扁鹊塑像应百姓请求,才得以保留。1932年山东军阀韩复榘因母病还愿,又重新修复。1945年大庙全部被拆毁。 

    鄚州庙会之所以能在那个年代长盛不衰,这与鄚州处于交通要冲有关。这里旱路有南京到北京的交通大道(当时称御道),经赵北口12座连桥直达京师;水路有白洋淀、西顺府河,可到保定府,向东有大清河达天津卫。这就为物资的集散和交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自京汉、津浦两条铁路建成后,鄚州失去了交通要冲的地位,庙会才逐渐衰落下来。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旅游业的兴旺,鄚州凭借白洋淀这颗明珠和106国道以及石油的开发,经济又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再造繁荣,当地决策者通过各方集资,在原址上又重建鄚州大庙,再现了大庙当年的雄伟和辉煌。从这里向北有白洋淀枣林庄枢纽工程、赵北口12座连桥,它们和雄县的温泉城遥相呼应,成为白洋淀的又一新景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