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着咯喳咯喳的积雪,追寻英雄杨子荣当年剿匪的足迹。这天,我在两位当地同志的陪同下,驱车直奔“威虎山”。 雪深林密,越野车一路“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整个山林静悄悄,一堆堆伐下的圆木在道口堆放着等待装车出山。路上行人稀少,显得空旷冷寂,一阵风过,刮得松针上的积雪四散飞扬。 当我踏着齐膝深雪到“威虎山”看到了“威虎厅”后,不禁大失所望。原以为“威虎山”真有“九群七十二地堡”,“威虎厅”真是一座天然大石洞,或是可容众多土匪的大“厅”。其实,海林县境内并没有“威虎山”一名,杨子荣更不可能到根本不存在的“威虎山”去“打虎上山”。至于京剧《智取威虎山》里出现的阴森恐怖、怪石嶙峋的“威虎厅”,乃是取景于江苏宜兴的“善卷洞”。 那么,到底杨子荣是怎样活捉“座山雕”的呢?这里有一段故事: “座山雕”,确有其人。从他祖父开始,就以土匪为业,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自他接受国民党委任后,更是作恶多端。对这股残匪如不赶快歼灭,必然后患无穷。但当时正处严冬季节,山上是茫茫林海,皑皑白雪,且土匪在暗处,要想找到匪踪一举歼灭谈何容易!就在几位团首长踌躇之际,突然一个身穿皮袄、头戴狗皮帽子、土匪打扮的人踢门而进,摘下帽子,大家才认出了是化装成土匪模样的杨子荣。 就这样,经过慎重仔细的研究,首长批准杨子荣带领几名战士化装成土匪打入匪窟,凭借侦察英雄的大智大勇,取得了匪首的信任。1947年2月的一天,“座山雕”按照杨子荣的计划,把土匪集合起来转移,成了我军瓮中之鳖,被一网打尽。这就是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真实情况。 就在活捉匪首“座山雕”后的第17天,杨子荣在追剿另一股残匪的战斗中,英雄牺牲了,时年31岁。而今他的墓碑,就矗立在海林镇东山巅一处苍郁茂密的松林内,已成为中外游人参观游览的地方。 人民没有忘记为国捐躯的英雄。而今海林市的街道就有林海路、雪原街、英雄街、子荣街、胜利街、前进街……把这些街道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震撼人心的号角:林海雪原,英雄子荣胜利前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