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此处的粘膜内含有大量淋巴组织,是经常接触抗原引起局部免疫应答的部位。口咽部上皮下的淋巴组织团块。在舌根、咽部周围的上皮下有好几群淋巴组织,按其位置分别称为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
扁桃体是一个免疫活性器官,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功能,并使整个机体产生免疫。口咽部是饮食和呼吸的必经之路,较易隐藏病菌和异物,扁桃体协同咽部丰富的淋巴组织,执行着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因此,对一个健康人来说,扁桃体就像个看门人,起着守护的作用。
【【【基本结构】】】
扁桃体腭扁桃体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器官,位于扁桃体窝内。扁桃体窝:口咽外侧壁在腭咽弓和腭舌弓之间的三角形凹陷。粘膜上皮向实质内下陷形成不陷窝,称扁桃体小窝。扁桃体前下部分被子腭舌弓遮盖,其上端未被覆盖的部分由结缔组织构成的扁桃体体囊包绕, 扁桃体此囊仅借疏松结缔组织与咽肌相连。此处常是扁桃体周围脓肿形成部位。 咽淋巴环由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舌扁桃体组成。
1、咽扁桃体:在咽穹粘膜处,淋巴组织丰富称为咽扁桃体。
2、咽鼓管扁桃体:在咽鼓管咽口附近粘膜内的淋巴组织。
3、舌扁桃体:在舌根部粘膜下有许多小结节状淋巴组织,使粘膜表面呈现许多丘状隆起,称扁桃体。
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即指腭扁桃体而言。腭扁桃体有一对,位于舌腭弓与咽腭弓之间,卵圆形,表面为复层鳞
状上皮所覆盖。上皮向扁桃体内部陷入形成10~20个隐窝,隐窝中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菌
等。上皮下方及隐窝周围密集分布着淋巴小结及弥散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常穿过上皮而沉积于口咽部。扁桃
体的被膜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它把腭扁桃体与邻近器官隔开,有阻止腭扁桃体感染扩散的屏障作用。
扁桃体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故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咽部是饮食和呼吸气的必经之路,经常接触较易隐藏病菌和异物。咽部丰富的淋巴组织和扁桃体执行着机体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不过此处也易遭受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等到病菌和侵袭而发炎。这些细菌通常就存在于人的咽部和扁桃体隐窝内。正常情况下,由于扁桃体表面上皮完整和粘液腺不断分泌,可将细菌随同脱落的上皮细胞从隐窝口排出,因此保持着机体的健康。当机体因过度疲劳、寒冷、潮湿、烟酒过度等原因而使抵抗力下降,上皮防御机能减弱,细菌繁殖加强,腺体分泌机能降低时,扁桃体就会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若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并对全身产生不利影响时,可以考虑将扁桃体用手术摘除。
【【【扁桃体炎】】】
1、原因:
当人的抵抗力下降,如过度疲劳、缺乏锻炼、营养不良之时,扁桃体的防御能力就会减弱,各种细菌病毒就
会引入扁桃体,导致扁桃体发炎。
当扁桃体发生炎症的时候,脱落上皮、淋巴细胞及细菌会堆积在隐窝开口处,此时扁桃体表面就会出现点状
豆渣样物。 扁桃体炎的致病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
引起。
当其它疾病导致病菌侵入扁桃体时,也会发生炎症,如流行性感冒、急性鼻咽炎。扁桃体发炎会出现红肿、
疼痛、化脓。轻者低热、咳嗽,喉部不适;重者高烧不退、呼吸急促,甚至高热惊厥,需要及时治疗。
2、症状:
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可达39~40°C,一般持续3~5天,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
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等。
局部症状:咽痛是最明显的症状,吞咽或咳嗽时加重,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此乃神经反射所致,幼儿常因
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儿童若因扁桃体肿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不安。
3、中医谈扁桃体炎
肺经风热型:证见发热畏寒,咽痛,咳嗽,苔白或黄,脉数。
肺胃蕴热型:证见高热畏寒,咽痛剧烈,吞咽困难,口渴引饮,口臭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洪数。
热毒内盛型:证见高热不退,咽痫有增无减,伴同侧耳痛,吞咽困难,苔黄质红,脉洪数。
虚火上炎型:证见咽干口燥,咽部似有物堵塞感,干咳,伴手足心热,或气短,腰酸,苔少,舌红,脉细数
肾阴虚型:证见口燥咽干,人暮尤甚,且有灼热微痛,异物感,伴五心烦热,头晕,不易耐劳,喉核及四周
发红,喉核上有黄白色脓栓挤出,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肺脾气虚型:证见咽干,刺痒,微咳,痰少而粘,咯吐不出,人寐头上汗多,喉核暗红连及周围,喉核上有
白色点状短痕,或乳酪样脓栓挤出,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
4、危害
正常情况下,扁桃体的淋巴细胞和抗体能将病菌消灭或控制住,维持机体的健康。但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或者病菌多次侵袭,特别是病菌数量大、毒力强时,扁桃体会发生炎症,轻者低热、咳嗽,咽喉疼痛;重者高热、呼吸急促,甚至发生惊厥。 若治疗不及时,人体抵抗力不足以战胜病菌时,炎症就可向周围组织扩散,并可经血液播散至其他器官,使之发生炎症,还会引起全身性的病理反应。
局部并发症:炎症可向周围扩散,最常见的是扁桃体周围脓肿;向上可引起急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向下引起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全身并发症:与各个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变态反应有关。有急性关节炎、风湿热、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急性肾炎等,导致心脏、肾脏、关节等方面的严重损害。
【【【阑尾的位置、结构、功能】】、
阑尾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
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其淋巴液回流方向与静脉血回流相一致,可达回结肠淋巴结。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就开始出现,12~20岁达高峰,以后渐减少,60岁后渐消失,因此成人切除阑尾,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因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所以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时,常有第10脊神经所分布的脐周围牵涉痛。
阑尾的功能:
阑尾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应归于中枢免疫器官,它担负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
疫两大功能。最新研究成果证实,阑尾还具有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物质和各种消化酶,以及促使肠管蠕动
的激素和与生长有关的激素等。
阑尾可以帮助抑制具有潜在破坏作用的体液性抗体反应,同时能够提供局部的免疫作用。阑尾吸收肠道内的
抗原并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局部的免疫系统在生理免疫反应以及对食物、药物、细菌或病毒性抗原的控制中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阑尾的功能还包括使白细胞对各种抗原或存在于胃肠道的异物产生影响,这样阑尾就有可能抑制破坏血液和
淋巴产生的体液抗体反应,促进了局部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