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之驴(四十三)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风语5677 2014-05-24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属太行山西缘山脉,位于榆次以北17公里,太原以东22公里处。中心地理坐标为112°46′24",北纬37°51′36″。由乌金山(又名龙王山)、大洪山紫金山、中林山等25座山脉和明珠湖组成。总面积5.5万亩,森林面积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中文名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面    积
5.5万亩
等    级
AAAA
荣    誉
省级休闲旅游度假区

历史文化编辑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与佛教圣地五台山有着很深的历史渊 源,被称为五台山下院,文殊菩萨讲经的道场。水晶院寺庙群、龙王庙寺庙群、太清宫寺庙群、大佛台、九峰塔等众多寺庙群落依山而建,气势恢弘,红墙绿瓦,金碧辉煌,掩映在千顷绿海碧浪之间,使乌金山显得异常庄严神圣。晨钟暮鼓,铜罄风铃,更加增添了乌金山静谧幽远的佛国气氛。
乌金山的宗教活动和寺庙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其间许多文人墨客或达官显贵慕名前来拜谒或游览,并为乌金山留下了许多墨迹和辞章。

2地理环境编辑

地理资源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9公里,从东向西依次为:
要罗山:位于要罗村北偏东0.3公里处,海拔1342米,山势走向东北——西南。
紫金山:位于要罗村西偏北2.8公里的榆次和寿阳交界处,海拔1335米。山势走向为东北——西南。
鸡蛋垴:位于紫金山东南2.8公里处,海拔1311米,山势走向东北——西南。
大洪山:也叫红砂山或四凹,位于乌金山东北2公里,海拔1277米,南北走向。
乌金山:又叫龙王山。位于平地泉东北1.5公里,海拔1489.2米,山势南北走向。
馒头山:位于乌金山正北2公里处,因山形酷似馒头而得名,海拔1350米,山势走向西北— —东南。
狗头山:位于馒头山正北0.5公里,因山貌似狗头而得名,海拔1388米,山势走向南北。
先锋山:位于馒头山西南1公里,海拔1347米,走向东北——西南,峰峦险峻,上有寨壁遗址,古为避兵处,故也称寨山。
孟良山:位于乌金山西北,平地泉正东2公里处,海拔1333米,南北走向。据传北宋时杨延昭部将孟良在此驻军而得名。
海螺山:因山为海螺状而名,位于大峪口西北1.2公里处,南北走向。
卧虎山:以形为卧虎而名,位于结岭石与崇窑梁之间,海拔1264米。南北走向,形势险要,为著名古战场。
兔儿山:位于卧虎山南2公里处,海拔1255.6米,东北——西南走向,山势怪石嶙峋,峰峦陡峻。
中林山:位于结岭石正南1公里处,海拔1271米,山势东南——西北走向,形势险要,为军事要地。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由大小25座山组成。众山之中,以乌金山最高(海拔为1489.2米)。以中林山山脚下之寺沟口为最低(海拔为954.1米)。相对高差535.1米,使乌金山形成逶迤之势,峰峦叠嶂,蜿蜒起伏,林海茫茫,山光凝瑞,为榆次境北之天然屏障

地质地貌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金山地势北高南低,由中度切割的基岩山和土石山组成,主要岩石为古生界二叠系石炭系时期形成的灰色砂岩和紫红色、灰绿色页岩,占全境面积的87%。其中涧河以北的中林山、乌金山、大洪山等多为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太原组的灰色砂岩。涧河以东的紫金山为二叠系石千峰组的紫红色砂页岩。局部地区覆盖的黄土为砂页岩母质和黄土母质发育而成的淋溶性褐土、褐土性土和石质土,占全境面积的13%。几亿年前的地质变化造成了今天乌金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林涛呼啸,紫气蒸腾的壮丽风光,可谓天地造化得天独厚。

生态气候

由于这里海拔较高,乌金山境内最高海拔近1500米。山底和山顶气候温差较大,据榆次气象部门的资料显示,乌金山境内年平均气温为9.8℃。夏季(7月)平均气温23.6℃,冬季(12月)平均气温-4.8℃,比榆次太原平均气温低3~5℃。一年内无霜期120~144天,年平均降水量440毫米,年相对湿度8%,一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68.5%。这些资料证明,乌金山气候凉爽,空气清新,不愧为山西中部著名的避暑胜地。
特殊的地貌条件孕育了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多样化的生态资源。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气候凉爽湿润,空气清新宜人,是其气候的重要特点之一。

3自然资源编辑

乌金山具有典型的华北地区太行山土石山区植被特征。共有物种480多种,其中植物物种330余种,动物物种150余种。其中白皮松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闪金柏为珍奇树种、蒙椴、黑弹朴、本氏木兰为稀有树种、丽豆为濒危树种、雪貂、金钱豹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自然景观编辑

天地造化在乌金山的山谷丛林里留下了无数的自然景观,自古就有罕山八景之说,近代又有许多奇景发现。乌金山的自然奇观星罗棋布,不胜枚举,有的还伴有美丽的传说,更加增添了它们的神秘色彩和无穷魅力。

天台揽胜

乌金山天台峰顶有观景台,观景台上有观景亭,观景亭内石碑上镌刻有四个大字:“天台揽胜。”登上天台峰的观景台放眼向四周望去,远山近景尽收眼底。
雪景

雪景

罕山时雨 
罕山时雨亦称诸峰时雨,位榆次古八景之首,此景在榆次的旧县志中多有记载。乌金山昔名龙王山,为罕山群峰的腹地。这里漫山遍野长满茂密的松林,绿海翻滚,无边无垠。由于地气氤氲,空气潮湿,形成十分独特的小气候。夏日林中草木蕴涵的水分化作浓浓雾霭蒸腾而上,聚集成云,云厚成雨,随风飘洒而落。隆冬,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银装素裹,满山皆白,别有一番神韵。乌金山仿佛时时皆有细雨洒落,实乃大自然中罕见的奇观。

林海日出

林海日出是乌金山的又一奇景。观林海日出的最佳地点为水晶院,此处地势较高,数万亩碧绿的松林层层叠叠尽收眼底。驻足凝望,眼前郁郁葱葱,苍苍茫茫,如立绿海孤岛。侧耳倾听,林风飒飒,松涛阵阵,啸声起伏不绝。观林海日出的最佳时间是夏秋雨后的清晨。

明湖沉绿

明珠湖公园位于榆次涧河中游的田家湾村与左付村的交界处,是乌金山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站在临近明珠湖公园的山巅俯瞰,明珠湖就像一颗璀璨的绿宝石,显得那样美丽,那样多姿。

红叶抱湖

出水晶院向东走30米,右有九龙壁九龙壁以南乃九龙湖,九龙湖上有风格独特的九孔桥、九曲桥和凤凰阁。九龙湖碧波荡漾,蓝天倒映,如诗如画。九龙湖四周山坡上栽满了黄栌和火炬,每到暮秋,树叶经霜,变得火红火红。

林海听涛

林海听涛景点位于水晶院东天缘谷中,天缘谷谷深坡陡、树高林密。山风自天缘谷口进入,顺谷蜿蜒回旋,汇成一股股强大的气流。大风沿地形复杂的天缘谷在密林中上下盘旋,左右奔突。林梢翻卷摇曳,发出阵阵声响。这响声就像大海中呼啸起伏的巨浪,遂有松涛一说。山风时大时小,涛声也就变化万千。时而雷霆万钧,时而轻若游丝。
日出林海

日出林海

玉皇高阁

玉皇高阁原指水晶院之玉皇阁景观。原玉皇阁建于水晶院以北的山顶上,游人若想登临玉皇阁拜见玉皇大帝,必先爬三十三级台阶,故有“三十三天朝玉帝”之说。

藏狮古洞

藏狮古洞位于乌金山水晶院西山壁下,为一天然石洞。传说乌金山为五台山下院,水晶院为文殊菩萨讲经的道场。文殊菩萨往来于五台山与乌金山之间,常以雄狮代步。文殊菩萨讲经,自然听者甚众。为安全起见,他来乌金山讲经之时,便要为自己的坐骑——凶猛的狮子找一个关藏的地方,以防其伤害人。恰巧水晶院西面的山根下有一个天然石洞,这里非常安全,于是文殊菩萨每逢来乌金山讲经,便把雄狮藏于石洞中。后人便将此洞称为藏狮洞,遂成为乌金山一景。
大慧石

大慧石

紫气陨石
紫气陨石在乌金山水晶院东天缘谷中。石长约7米,宽约6米,高约2.5米,相传系女娲补天所余之石。该石表面呈黑紫色,坚硬如铁,虽逾万年而不朽。石上苔藓斑驳,青翠欲滴。每当下雨,石上便不时荡起缕缕紫雾,形成紫气陨石的奇特景观。紫气陨石也称“智慧石”,因石上有清乾隆甲戌年江南名士秦雄宝所书“大慧石”三字,故人们也称此石为“大慧石”。

洪山飞瀑

洪山镇寿寺以东的一个峡谷中,有一道千年不涸的瀑布,名曰洪山瀑布,是乌金山的一大景观。

七彩流砂

七彩流砂景观在大洪山北梁,此处有白、灰、蓝、绿、红、黄、紫七色砂岩,峰巅岩石经数千年风化,成为色彩斑斓的七彩流砂。流砂从峰巅直泻而下,并聚合而成片片砂滩。砂滩色彩艳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

龙泉映月

龙泉映月由水晶院白云洞前有关龙泉的故事生成。据说当年剁手和尚兴建水晶院以后,将此清泉砌石成井,以供僧人饮用,并指龙王山(即乌金山)为名,于是此井得名为“龙泉”。每至月夜,一轮皎月倒映井中,平静的水面便现出明月山树、洞檐雕龙的奇妙景象,故称为“龙泉映月”。后人将其列为乌金山旧八景之一。

叠瀑飞泉

叠瀑飞泉景观位于水晶院东绝壁上。水晶院依山势而建,院东山墙下是一绝壁。一股巨大的水流从水晶院东绝壁上涌出,经七级石阶飞流直下。

青羊指路

大洪山镇寿寺附近的山林中有一座酷似绵羊的高大石笋。

巨石脚印

巨石脚印位于乌金山以北的馒头山后山上,脚印为自然形成,轮廓清晰,硕大无比。其长6.5米,宽1.18米,高出地面0.4米。巨石脚印造型与鞋底酷似,表面纹痕与旧时布鞋底纹无二,四周由风化岩砂培拥,甚是奇妙。

鳄鱼吞珠

鳄鱼吞珠乃一山体象形景观,位于孟良山(亦称佛移山)之北的鳄鱼山。鳄鱼山形状酷似一条鳄鱼,其首西尾东,与山梁融为一体,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吐沫成池

“吐沫成池”的“池”是指水晶院东天缘谷中的黑龙池,相传此池为黑龙吐沫而成。

饮狮神泉

饮狮泉位于水晶院藏狮洞一侧的东北角处,此处巨石高磊,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汩汩流出,相传此处为文殊菩萨的坐骑神狮饮水的地方。此泉藏于一山洞中,四季涌流,不溢不竭,而且甘洌无比,并能祛病消灾。此泉被人们称作神泉,证明饮狮泉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6]

5景点文化编辑

景点

悬崖奇音
悬崖奇音景点位于乌金山北东沟村东200米处的驴角大仙摩崖造像处。
石坎容杯
在距水晶院东五里处的大洪山山坳里,有一座寺庙,名曰“镇寿寺”。
骆驼出山
乌金山秋水沟内有一自然景观,名曰骆驼出山。。
九莲神灯
在中林山和合寺内有一大石,石上有九个石凹,大如海碗。凹内清水长注,大旱不涸,这
一景观名曰“九莲神灯”。
山花烂漫
在乌金山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坡上,华北地区所有的山野花卉几乎都能在这里看到。
玉带云雾
玉带云雾是乌金山的旧八景之一,每当雨后初晴,站在九峰塔向四周远眺,乌金山茂密的森林上空便会出现蒸腾的雾霭,那雾霭犹如大海的滚滚波涛,景象非常壮观。
人文景观
水晶院
水晶院又称水晶寺,是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里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历史最悠久的一座佛教寺院。[1]

  
  
龙王庙
龙王庙寺庙群位于水晶院西南的四角坪,与九峰塔遥相呼应。是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寺院。
太清宫
太清宫是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风景最美的一处道教寺院。
大佛台
大佛台

大佛台

弥勒大佛台位于九峰塔以南1000米处的龟背山顶。乌金山弥勒大佛由汉白玉雕琢而成,高9.9 米。弥勒大佛台基座为三层,高5米。第三层为须弥座,前面浮雕为二十诸仙图,西面为十八罗汉,东面为十二圆觉,北面为十大明王,四角为四大金刚。从地面到佛顶共高14.9米。
罗汉阁
出乌金山水晶院山门西侧,依托山壁建有罗汉阁。
九龙壁
乌金山九龙壁位于水晶院东侧,九龙湖北侧,九峰塔西侧。乌金山九龙壁为双面九龙壁。
大佛台

大佛台

九峰塔
九峰塔是在曾经毁于战乱的魁星阁遗址西100米处的山顶上重建而成。
天缘谷
天缘谷生态文化走廊位于水晶院东的天缘谷中,谷中有天缘石。此处景观因后汉高祖刘知远与昭圣太后李三娘在此结缘而得名。
镇寿寺
镇寿寺(也称正寿寺)位于水晶院东两公里处的大洪山山坳里。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和合寺
和合寺位于乌金山西南的中林山上,寺内供和合二仙。
华严寺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祖庭
张彪祠堂
张彪祠堂位于乌金山脚下的西左付村,系张彪晚年归乡修祖茔时所建,至今保存完好。
孔祥熙避暑山庄位于水晶院东的大青山,与水晶院相对而望。
寺僧塔林
乌金山遗留下来多个寺僧的墓塔。
剁手和尚乃隋末唐初人,是水晶院寺庙的开山师祖。
金指和尚墓原位于镇寿寺以南山脚下的路旁,为七层八角石塔,人称金指和尚塔。
崇礼
乌金山水晶院东50米处的送神坪上有敦崇礼墓。

历史遗存

新石器遗址
流村、峪头、苏村古文化遗址:位于乌金山镇流村、峪头村、苏村一带,为新石器古文化遗址,发掘有红陶、灰陶、彩陶等。
后沟古文化遗址:位于沛霖以北后沟村东半坡上,发掘有古陶窑、灰陶片等。
四甲坪古文化遗址:位于乌金山四甲坪,东西宽1500米,南北长2000米,属新石器时期遗址,发掘文物有红陶、彩陶等。
古战场遗址
位于乌金山之卧虎山。唐末,沙陀人李克用进攻太原,与振武军节度使契芯璋战于此,这里为著名的古战场。
孟良古寨,位于乌金山西北,平地泉村正东之佛移山,相传为北宋时抗金名将杨延昭的部将孟良驻军的地方,后人称此山为孟良山。
古驿站遗址
鸣谦(今乌金山镇政府所在地)古为驿站,居京省官道要冲。明洪武三年(1370年)鸣谦建驿馆,天顺(天顺元年为1457年)初,增建了周长三里的驿城。嘉靖二十年(1541年),俺答大掠榆次近郊,鸣谦驿遭到严重破坏。次年,重新修复了城墙。清代,康熙帝巡晋,曾驻跸鸣谦驿站。
古佛寺遗存
乌金山古佛寺遗存甚多,除前面提到的水晶院寺庙群、龙王庙寺庙群、太清宫寺庙群、华严寺、镇寿寺、和合寺等寺庙以外,还有海螺山的洪圣寺、东沙沟的文昌庙、高壁村资圣寺、郑家庄的千佛寺东左付村的圣安寺、东蒜峪的崇建寺等寺庙。其中高壁村的资圣寺为明代建筑,有正殿三间和东西配殿、天王殿各三间,院内有唐柏和经幢。此外,流村的太平桥志村的琉璃塔等都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遗存。
碑碣石雕遗存
石碑:乌金山紫金山华严寺有青石碑5通,为明清时所立。大洪山镇寿寺有石碑11通,大都为明、清碑。高壁村资圣寺有青石碑7通,为明代所立。
石雕:大洪山镇寿寺侧有幽冥洞,洞内有宋代造像,现存10尊,3尊完好,7尊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摩崖造像:在乌金山镇东沟半山腰有驴角大仙摩崖造像,此造像系宋代镌刻,有两处损毁较严重。
革命战争旧址
榆次(路北)八路军工作团旧址:位于乌金山镇东蒜峪村,设立于1938年4月。现存窑院一处,半沟窑数眼,大槐树院一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战役前敌委员会旧址:位于乌金山镇大峪口村,设立于1949年4月,总指挥为徐向前。4月5日至7日,前敌委员会在该村召开会议。前委副书记周士第罗瑞卿,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和150余位师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太原战役后方医院旧址及无名烈士墓:位于乌金山镇西蒜峪村,为一二进四合院,清代建筑,保存完好。村东约一里许,有一无名烈士墓,葬有30余位在太原战役中负伤经后方医院抢救无效而牺牲的革命烈士。

民俗文化

龙王山古庙会
农历四月初八,是龙王山传统古庙会日。会期共三天,会址设在水晶院及院周山上和接神坪。龙王山古庙会由大峪口、平地泉等八社村轮流组织,庙会内容有接神送神、社火表演、上香还愿等,届时还有戏班在寺院的戏台上唱戏助兴。
紫金山古庙会
农历三月廿七是紫金山古庙会日。会址设在紫金山华严寺和东神幡、西神幡两道山梁上。
紫金山古庙会是榆次城北著名的古庙会。会期有社火、唱戏、接神送神等活动。
紫金山庙会每年庙会由四社村成员村(榆次的东蒜峪和要罗村,寿阳县的胡家堙和王家庄)轮流组织。紫金山古庙会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前。
龙王山祈雨
祈雨是一种迷信习俗,是旧时山民们为了生存而把希望寄托于天神的无奈之举。
旧时每逢大旱,榆次涧河流域的山民们即举行祈雨活动。祈雨也称“拜水”,其方式分文祈雨和武祈雨两种。文祈雨也称“善拜水”,地点在龙王山(亦称乌金山)。仪式由高壁村主持,文祈雨程序有请神、祈雨、验香、还愿、送神等。
紫金山祈雨
旧时紫金山周的村民,每逢天旱即到华严寺祈雨,也称“拜雨”或“拜水”。拜水的规模有大有小,规模最大的祈雨活动要数东蒜峪村的“恶拜水”,也称“恶祈雨”。由于其形式奇特,气势悲壮,场面浩大,在紫金山周围村民祈雨形式中极具代表性。紫金山祈雨由许愿、戴愿、交愿、验愿、还愿五个程序组成。


旅游指南
编辑

交通情况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西距省城太原22公里,东距寿阳县40公里,南距榆次17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便利的交通。307国道由西向东横亘于乌金山之北,武峪公路横卧于乌金山之南,榆太一级公路位于乌金山以西,并将以上两条公路串联贯通,从而形成了乌金山景区的环行交通线路。毗邻太旧高速公路,从太旧高速公路峪头出口向北,到景区只需10分钟。从省城太原前往景区只需20分钟,从武宿太原机场至乌金山只需15分钟。

乌金山景区游览线路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自南门入: 南门—明珠湖—东门—观景台—大佛台—九龙湖—龙王庙—罗汉阁—水晶院—天缘谷—避暑山庄—太清宫—天缘谷—九龙壁—九峰塔
自北门入: 北门—天台峰—大佛台—九龙湖—龙王庙—罗汉阁—水晶院—天缘谷—避暑山庄—太清宫—天缘谷—九龙壁—九峰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